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椭圆特征确定空间平面位姿的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晓俊 朱兴龙 +2 位作者 夏云晴 卞德广 朱军军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9年第3期150-152,共3页
利用圆柱激光照射在空间平面上呈椭圆状特性,证明了此椭圆状光斑在左右摄像机CCD成像平面上所形成的图像也是椭圆。由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法得到椭圆光斑的5个独立参数,并建立空间平面与椭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SWIFT算法进行搜索求解,无... 利用圆柱激光照射在空间平面上呈椭圆状特性,证明了此椭圆状光斑在左右摄像机CCD成像平面上所形成的图像也是椭圆。由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法得到椭圆光斑的5个独立参数,并建立空间平面与椭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SWIFT算法进行搜索求解,无需特征点匹配,即可确定空间平面的位姿。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斑点 双目立体视觉 平面定位算法 最小二乘椭圆
下载PDF
一种汽车机油冷却器自动组片机构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夏云晴 朱兴龙 +2 位作者 魏孝斌 杨晓俊 周骥平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9年第2期17-19,共3页
阐述了一种条形机油冷却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组片过程,针对这种条形机油冷却器,提出了一种自动组片的总体方案,并对其自动组片的送料机构和机械手的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自动组片机构 机械手 送料装置 机油冷却器
下载PDF
一种机油冷却器自动组片的单目视觉检测
3
作者 朱兴龙 夏云晴 +1 位作者 魏孝斌 刁国虎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 2009年第6期64-67,共4页
阐述了一种条形机油冷却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该种机油冷却器的组片过程。通过CCD摄像机拍摄组片零件位置关系正确的图像,并建立了正确组片零件位置关系的标准图像库。对组片过程中的每一幅零件位置关系图像进行滤波、二值化处理和边... 阐述了一种条形机油冷却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该种机油冷却器的组片过程。通过CCD摄像机拍摄组片零件位置关系正确的图像,并建立了正确组片零件位置关系的标准图像库。对组片过程中的每一幅零件位置关系图像进行滤波、二值化处理和边缘检测,在此基础上,针对组片零件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检测判断策略,最后提出了一种机油冷却器自动组片的单目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组片 单目视觉 检测
下载PDF
开封市脑梗塞静脉溶栓知晓率的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李焱 陈梦媛 +2 位作者 夏云晴 刘金晗 常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268-269,共2页
探讨脑梗塞静脉溶栓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从而指导专科人员关于静脉溶栓知识的宣教,使更多的患者从静脉溶栓中获益。方法:设置纸质版调查问卷,通过在淮河医院各病区走访,随机向住院患者以及探视人员发放问卷,并且要求当场收回问卷。调查内... 探讨脑梗塞静脉溶栓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从而指导专科人员关于静脉溶栓知识的宣教,使更多的患者从静脉溶栓中获益。方法:设置纸质版调查问卷,通过在淮河医院各病区走访,随机向住院患者以及探视人员发放问卷,并且要求当场收回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是否知晓脑梗塞、是否知晓静脉溶栓、从何种途径知晓静脉溶栓、以及是否知晓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静脉溶栓知晓率与体检频率相关(X2=30.197,P<0.01),静脉溶栓知晓率与受教育程度相关(X2=30.267,P<0.01)。结论:公众对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普遍缺乏认知,应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或其他方法进行广泛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知晓率 脑梗塞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夏云晴 唐亮 胡豫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144-1147,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临床常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VTE是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常见血管疾病。VTE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由遗传性、获得性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在对家庭、双胞胎、兄弟姐妹的研究中估...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临床常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VTE是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常见血管疾病。VTE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由遗传性、获得性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在对家庭、双胞胎、兄弟姐妹的研究中估计遗传率达40%~60%。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将遗传变异与VTE风险联系起来的信息迅速积累,目前凝血系统、抗凝系统以及纤溶系统中关键基因的突变不断更新,除此之外,新基因的发现以及功能机制探究备受关注。本综述将总结概括VTE相关关键基因变异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疾病 遗传学研究 抗凝系统 凝血系统 血管疾病 纤溶系统 基因变异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