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现的三件绵阳西山观道教造像残石及其有关问题
1
作者 董华锋 夏伙根 彭冰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74,共12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三件道教造像残石,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采集于绵阳西山观。对照谢阁兰早期拍摄的照片及相关记录,可确定其中两件残石的原始位置。这两件残石是探究四川唐代道教史和道教造像的重要新资料:其一,37764号残石上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三件道教造像残石,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采集于绵阳西山观。对照谢阁兰早期拍摄的照片及相关记录,可确定其中两件残石的原始位置。这两件残石是探究四川唐代道教史和道教造像的重要新资料:其一,37764号残石上雕刻两身有题名的供养人像,结合早期照片可知该龛两侧壁的供养人组成了完整的道教社邑,直观反映出四川唐代道教社邑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同时期的佛教社邑中同样流行。其二,37766号残石左侧有一则“至德二年”题刻,细致观察原石笔划,综合分析干支、纪年称谓等因素,可确定此“至德”是由“武德”改刻而成的;武德年间是四川佛道造像由南北朝向唐代过渡的重要阶段,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我们即可大致厘清这一转折过程的基本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观 谢阁兰 道教社邑 武德造像
下载PDF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敦煌藏文写经叙录 被引量:2
2
作者 夏伙根 王博 杨婧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138,共5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一批出自敦煌的藏文写经,包括5卷《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和5卷《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这批写经来源明确,其中9卷为卫聚贤旧藏,1卷为心道法师旧藏,后者是首次鉴别出明确属于心道旧藏的敦煌写经,殊为珍贵。现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一批出自敦煌的藏文写经,包括5卷《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和5卷《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这批写经来源明确,其中9卷为卫聚贤旧藏,1卷为心道法师旧藏,后者是首次鉴别出明确属于心道旧藏的敦煌写经,殊为珍贵。现将馆藏敦煌藏文写经编目公布,以供学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敦煌 藏文写经 卫聚贤 心道法师
下载PDF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敦煌高昌汉文写经叙录 被引量:1
3
作者 夏伙根 彭冰 杨婧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6,共11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和高昌的汉文写经,共有23卷。经初步整理发现,这批写经经文内容丰富,涉及13种佛经,包括罕见的《十诵律义记》,部分写经内容或对现存经卷有所增补,如《佛说救急经》等,且大多来源明确...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和高昌的汉文写经,共有23卷。经初步整理发现,这批写经经文内容丰富,涉及13种佛经,包括罕见的《十诵律义记》,部分写经内容或对现存经卷有所增补,如《佛说救急经》等,且大多来源明确、流传有序,其中多有民国时期著名收藏家的题跋,整体价值甚高,值得详细公布以供学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莫高窟藏经洞 高昌 汉文写经 十诵律义记
下载PDF
铜镜秘语
4
作者 夏伙根 申林 《今日重庆》 2014年第5期72-73,共2页
铜镜,又称“鉴”、“照子”,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容饰面工具,其背面纹饰和铭文的产生及流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 铜镜,又称“鉴”、“照子”,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容饰面工具,其背面纹饰和铭文的产生及流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不同时期的铜镜近700件,其中以汉镜为大宗,且不乏精品.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强盛时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铜镜的制作也取得了重大进步,达到一个发展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镜 社会经济 齐家文化 日常生活 社会生活 思想文化 社会发展 博物馆
下载PDF
虎纹铜戈 映巴人神勇
5
作者 夏伙根 申林 《今日重庆》 2013年第1期76-77,共2页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远古巴渝》展厅青铜时代战争部分的展柜里,陈列着诸多青铜兵器,如剑、戈、矛、戟、钺、镞、弩机等,其中,有一件虎纹铜戈尤为引人注目。而且这样的虎纹铜戈展厅的其他展柜还陈列有数件。
关键词 铜戈 人神 青铜时代 青铜兵器 博物馆 展柜 展厅 陈列
下载PDF
文明曙光 大溪文化的聚落与社会
6
作者 夏伙根 《红岩春秋》 2017年第6期19-21,共3页
大溪文化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变革时期,此时聚落的数量、面积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大型中心聚落逐渐形成,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史前城址。墓葬随葬品也出现多寡不一的现象,说明私有财产开始出现,并且有了明显的贫富分化。祭祀坑和祭坛的发... 大溪文化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变革时期,此时聚落的数量、面积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大型中心聚落逐渐形成,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史前城址。墓葬随葬品也出现多寡不一的现象,说明私有财产开始出现,并且有了明显的贫富分化。祭祀坑和祭坛的发现,显示“大溪”先民的原始信仰和宗教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种种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大溪文化时期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复杂化进程当中,文明的曙光或已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溪文化 中心聚落 文明 社会 变革时期 承前启后 史前城址 私有财产
下载PDF
炊煮活动在西南亚的出现
7
作者 凯瑟琳·怀特 夏伙根 《南方文物》 2010年第1期154-157,12,共5页
能主动用火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重要方面。火的使用使炊煮和熟食成为可能,不仅意味着人类在体质上的进步,炊煮等食物预备活动中的协调与合作更是影响着社会组织等诸多方面。本文作者正是根据亚洲西南... 能主动用火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重要方面。火的使用使炊煮和熟食成为可能,不仅意味着人类在体质上的进步,炊煮等食物预备活动中的协调与合作更是影响着社会组织等诸多方面。本文作者正是根据亚洲西南部一些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晚期中石器初期用火及相关遗迹与遗物来尝试研究当时居民的炊煮等食物预备和食用活动,乃至更进一步阐释与此相关的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但正如作者所言"迄今为止很少有史前学者系统研究远古居民如何炊煮和消费食物……",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是少之又少。译者选择该文,意在介绍一种较好的研究范例,这篇文章虽短,但研究思路和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结论也是可取的。国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有较多用火及相关遗迹和遗物发现,可以说研究的基础还是有的。我们有必要摆脱旧有研究模式的束缚,重视遗迹的布局,器物研究不再局限于分型定式,更多的从功用方面入手。这不仅仅是对研究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一开始的发掘中就要做到心中有数,精心规划。我们期待国内今后有更多的类似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 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系统研究 人类进化 食物 解答 史前
下载PDF
勿谓古物无补于抗战 抗战时期重庆的考古活动
8
作者 夏伙根 彭冰 《红岩春秋》 2021年第12期68-71,共4页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国内许多著名学术机构随同西迁,一大批学界名流聚集重庆,文博界也概莫能外。国难当头,文博专家们仍不忘学术研究,在重庆开展了一系列文物考古活动,给重庆文物考古...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国内许多著名学术机构随同西迁,一大批学界名流聚集重庆,文博界也概莫能外。国难当头,文博专家们仍不忘学术研究,在重庆开展了一系列文物考古活动,给重庆文物考古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迁 博物馆事业 抗战时期 文物考古 全民族抗战 学术机构 国民政府 学术研究
下载PDF
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 被引量:1
9
作者 夏伙根 《文史知识》 2021年第11期1-1,共1页
汉代石碑——景云碑,全称为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石碑,于2004年在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城遗址出土,是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景云碑是东汉巴郡朐忍(今重庆云阳一带)令雍陟于熹平二年(173)为纪念七十年前的同乡、朐忍令... 汉代石碑——景云碑,全称为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石碑,于2004年在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城遗址出土,是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景云碑是东汉巴郡朐忍(今重庆云阳一带)令雍陟于熹平二年(173)为纪念七十年前的同乡、朐忍令景云叔于而立的功德碑,通高239厘米、长(宽)93厘米、厚21厘米,碑首为圆弧形,上有三处浅浮雕画像,以三晕分隔,中间为妇人启门画像,两侧分别为凤鸟和持药仙人画像。这三种画像尤其是妇人启门画像虽是巴蜀地区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石 景云碑 妇人启门 浅浮雕 朐忍 碑首 三峡工程 巴蜀地区
原文传递
冯汉骥先生与西南博物院
10
作者 夏伙根 《长江文明》 2011年第2期37-45,137,共10页
西南博物院(1951~1955)是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前身,在当时是面向整个西南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冯汉骥先生曾担任西南博物院副院长,于考古调查与发掘、藏品管理、陈列与展览等方面颇费心力,为西南博物院的筹备、成立以及发展做... 西南博物院(1951~1955)是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前身,在当时是面向整个西南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冯汉骥先生曾担任西南博物院副院长,于考古调查与发掘、藏品管理、陈列与展览等方面颇费心力,为西南博物院的筹备、成立以及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奠定了重庆文博事业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博物院 冯汉骥 考古调查与发掘
原文传递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心道法师旧藏敦煌藏文本《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及相关问题研究
11
作者 夏伙根 万玛项杰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459-467,497-498,共11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因西南大区撤销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为承担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大量珍贵文物的抢救、展示和研究工作,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关键词 心道法师 无量寿宗要经 文物保护工程 敦煌藏文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国务院办公厅 大乘 西南博物院
原文传递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巴蜀地区汉至六朝时期石雕简析
12
作者 夏伙根 《长江文明》 2021年第4期1-11,共11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几十件巴蜀地区汉至六朝时期的石雕,可分为墓前石雕和墓内石刻两类,主要有石阙、画像石、画像石棺等。这些石雕种类齐全,画像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中国雕塑艺术中的杰出代表。
关键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汉至六朝 巴蜀地区 石雕
原文传递
馆藏湖州镜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伙根 《文物天地》 2016年第10期40-44,共5页
所谓“湖州镜”,是指宋至清代我国湖州地区(今浙江湖州一带)铸造的一种纪名号铜镜,因其镜背铸有“湖州”字样的铭文而被习称为湖州镜。湖州镜是中国古代铜镜制造业后期阶段的代表性品种,是研究我国朱元明清时期民间手工业发展以及... 所谓“湖州镜”,是指宋至清代我国湖州地区(今浙江湖州一带)铸造的一种纪名号铜镜,因其镜背铸有“湖州”字样的铭文而被习称为湖州镜。湖州镜是中国古代铜镜制造业后期阶段的代表性品种,是研究我国朱元明清时期民间手工业发展以及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州地区 馆藏 古代铜镜 产品商品化 元明清时期 工业发展 制造业 手工业
原文传递
价格“杀手”俞尧昌
14
作者 夏伙根 《市场营销案例》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格兰仕副总经理俞尧昌素以“价格杀手”闻名业内,自1996年以来,格兰仕一直以不断的价格战让业内人士吃惊不已,而其别具一格的OEM(贴牌)模式更使格兰仕成功地登上了世界微波炉之王的宝座。
关键词 格兰仕集团 家电行业 价格竞争 副总经理 俞尧昌 中国
原文传递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明代金银器首饰
15
作者 夏伙根 庞佳 《收藏家》 2020年第5期9-12,共4页
中国古代金银器有着近3000年的发展历史,从最初商代小型的黄金饰品到明清时期造型多样、纹饰繁缛的金银饰品和器皿,每个时期的金银器制造工艺都有其突出特点。其中明代金银器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其艺术风格虽仍不失生动古朴,... 中国古代金银器有着近3000年的发展历史,从最初商代小型的黄金饰品到明清时期造型多样、纹饰繁缛的金银饰品和器皿,每个时期的金银器制造工艺都有其突出特点。其中明代金银器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其艺术风格虽仍不失生动古朴,但类型与样式明显增多,逐渐向精致繁缛发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数百件古代金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器 金银饰品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黄金饰品 制造工艺 承前启后 艺术风格 商代
原文传递
山东蓬莱范家遗址调查、勘探、发掘简报
16
作者 烟台市博物馆 徐明江(图/摄影) +6 位作者 宋松(图) 王晓妮(图) 邢继春(图) 夏伙根 王华 申开波 赵鹏 《海岱考古》 2017年第1期13-37,509-513,共26页
范家遗址位于蓬莱市刘家沟镇范家村西北,地势为高台地,呈中间高四面低的鳖盖状。该遗址于2004年配合龙烟铁路工程建设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图一),当时采集到鼎足、把手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遗物。2014年6~7月,为配合龙烟铁路蓬莱段工程建设... 范家遗址位于蓬莱市刘家沟镇范家村西北,地势为高台地,呈中间高四面低的鳖盖状。该遗址于2004年配合龙烟铁路工程建设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图一),当时采集到鼎足、把手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遗物。2014年6~7月,为配合龙烟铁路蓬莱段工程建设,受山东省文物局委托,烟台市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彼时由于征地问题,仅在遗址一断崖处进行了试掘,以了解文化层概况。2015年7~8月,征地问题解决后,遂对工程区占压遗址部分进行发掘。现将两次调查、勘探与发掘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层堆积 夹砂黑陶 红烧土 发掘简报 灰褐色 山东蓬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