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3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夏俊标 陈汉明 张世忠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9期170-171,共2页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3 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病例,手术方法均采用带蒂颞浅血管肌筋膜瓣进行填充治疗.结果 本组63 例术后随访1~2 年,头颅CT 证实囊肿消失或缩小者52 例,影像学有效率82.5%...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3 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病例,手术方法均采用带蒂颞浅血管肌筋膜瓣进行填充治疗.结果 本组63 例术后随访1~2 年,头颅CT 证实囊肿消失或缩小者52 例,影像学有效率82.5%;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者54 例,临床有效率85.7%.结论 对颅内蛛网膜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采用带蒂的颞肌筋膜瓣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手术方法,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蛛网膜囊肿 手术 颞浅血管蒂肌筋膜瓣
下载PDF
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一次性完成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夏俊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93-694,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手术完成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48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病人,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对其中24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shunt,V-P分流术),之后再行... 目的:探讨一次性手术完成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48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病人,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对其中24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shunt,V-P分流术),之后再行颅骨修补术,另24例则一次性完成V-P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观察治疗效果,出院后随访。统计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两组病人均顺利出院,12~36个月随访预后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一次性完成V-P分流和颅骨修补术对于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病人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腹膜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颅内压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行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麦剑培 夏俊标 +2 位作者 冯伟坚 叶建俊 陈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9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行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的去骨瓣减压...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行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的基础上进行小脑幕切开术,根据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1年GO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残疾率和恢复良好率。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行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能有效缓解脑疝所致的脑干继发性损伤,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能明显改善预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疝 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 预后
下载PDF
急诊床边局麻下锥颅免冲洗单纯引流术与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冯伟坚 夏俊标 +3 位作者 陈汉明 陈杏火 麦剑培 叶建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3期57-59,共3页
目的 观察急诊床边局麻下锥颅免冲洗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高要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CSDH患者113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行急诊床边局麻下锥颅免冲洗单纯引流... 目的 观察急诊床边局麻下锥颅免冲洗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高要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CSDH患者113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行急诊床边局麻下锥颅免冲洗单纯引流术,对照组行传统单孔引流冲洗术,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4.3%、9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1%及8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715、7.680,P<0.05或P<0.01);对照组出现张力性气颅、硬膜下积液及颅内积气各2例,颅内出血1例,而观察组患者术后仅出现硬膜下积液和颅内积气各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4.348,P<0.05).结论 急诊床边局麻下锥颅免冲洗引流术对CSDH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下锥颅免冲洗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7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12
5
作者 冯伟坚 陈汉明 夏俊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3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SAH患者分为治疗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以1mg/h的速度静脉泵入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20mg/d,连续用药8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SAH患者分为治疗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以1mg/h的速度静脉泵入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20mg/d,连续用药8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腰穿CSF置换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73,P=0.003);CSF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时间明显缩短,脑血管痉挛与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SAH,疗效确切,经济安全,患者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置换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冯伟坚 陈汉明 +2 位作者 夏俊标 麦建培 叶建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6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软通道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5分7例,4分14例,3分22例,2分3例,1...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软通道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5分7例,4分14例,3分22例,2分3例,1分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间短,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通道微创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24例的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叶建俊 陈汉明 +3 位作者 夏俊标 陈杏火 彭昌海 陈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4期2095-2096,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4例颅脑损伤开颅术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进行包括抗感染、鞘内给药、腰大池持续引流、双侧脑室引流冲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并根据其临床治愈...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4例颅脑损伤开颅术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进行包括抗感染、鞘内给药、腰大池持续引流、双侧脑室引流冲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并根据其临床治愈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脑脊液检测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CSF细菌培养均呈现阴性;23例数患者感染症状得到控制后痊愈,1例因并发心肌梗塞死亡,治愈率为95.8%。结论防止脑脊液漏为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率的重要环节,术后应严密缝合硬脑膜,密切把握脑室外引流时间,并进行严格的伤口清创;一旦出现颅内感染,应根据患者个体病情及早进行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开颅手术 颅内感染
下载PDF
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37例观察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叶建俊 陈汉明 +4 位作者 夏俊标 彭昌海 陈杏伙 麦剑培 冯伟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4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感染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并发症重在预防,充分的术前准备、改进手术技巧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一腹腔分流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方凯 赖伟 +3 位作者 陈汉明 张亚生 陈杏火 夏俊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7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神经外科与呼吸内科、ICU科合作,对我院开放气道的206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并对其痰标本阳性率、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以及胸片的变化...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神经外科与呼吸内科、ICU科合作,对我院开放气道的206例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并对其痰标本阳性率、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以及胸片的变化进行前后自身对照。结果经纤支镜留取的痰标本的痰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途径留取的痰标本培养,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等各项指标以及胸片检查均明显好转(P〈0.05)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调整及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和治疗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气道管理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气道管理 肺部感染 纤维支气管镜
下载PDF
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昌海 陈汉明 +1 位作者 夏俊标 叶建俊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4期56-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锥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脑外科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于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组103例(对照... 目的探讨锥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脑外科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于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组103例(对照组)以及行锥颅血肿清除手术组102例(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对患者进行GC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及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锥颅血肿清除手术具有操作简单、省时、术中出血量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锥颅血肿清除术 开颅手术 临床
下载PDF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特点及易感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昌海 陈汉明 +1 位作者 夏俊标 叶建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5期21-23,共3页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的医院感染特点,并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以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率。方法采取目标监测及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2011年入住神经外科的1 8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1844例住院患者中查出188例...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的医院感染特点,并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以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率。方法采取目标监测及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2011年入住神经外科的1 8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1844例住院患者中查出188例医院感染,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10.19%,显著高出同期的医院平均感染率4.7%,感染205例,发病率11.11%,同样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例次发病率5.2%;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以下呼吸道最高,为43.16%,其次为泌尿系统(18.96%)和消化系统(13.69%);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昏迷、手术时间长和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需采取综合性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易感因素
下载PDF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昌海 陈汉明 夏俊标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1期67-67,69,共2页
目的:观察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患者7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措施治疗,观察组采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40.0%)及... 目的:观察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患者7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措施治疗,观察组采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40.0%)及总有效率(88.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68.6%)(P<0.05)。结论: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可明显提高高血压重型脑干出血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高血压 脑干出血 重型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挫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凯 陈杏伙 +1 位作者 夏俊标 陈汉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脑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急性脑挫伤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 (常规治疗组)24例,纳洛酮组26例,后者全部病人均在伤后24小时内静脉注射纳洛酮,用纳洛酮4.8mg/日,连续治疗10~14天。分别观察各组病人...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脑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急性脑挫伤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 (常规治疗组)24例,纳洛酮组26例,后者全部病人均在伤后24小时内静脉注射纳洛酮,用纳洛酮4.8mg/日,连续治疗10~14天。分别观察各组病人的脑水肿、GCS、GOS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较,纳洛酮迅速减轻脑水肿程度,GCS、GOS评分及预后情况也显著改善。结论 早期应用纳洛酮对脑挫伤的治疗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脑挫伤 疗效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术与传统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宇 陈汉明 夏俊标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450-1452,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引流术与传统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某院收治的HCH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传统骨窗开颅术)和观察组(微创穿刺引流术)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引流术与传统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某院收治的HCH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传统骨窗开颅术)和观察组(微创穿刺引流术)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B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RP、IL-6、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传统骨窗开颅术,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HCH患者疗效更好,预后更佳,且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引流术 传统骨窗开颅术 HCH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75例治疗体会
15
作者 方凯 陈杏伙 +1 位作者 夏俊标 陈汉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4期46-47,共2页
目的总结475例GCS≤8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我科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GCS评分≤8分颅脑损伤的病人。结果效果良好285例(60%)轻中残疾24例(5.1%),重残8例(1.7%)。植物生存3例(0.7%).死亡152例(32.5%)。结论及时采... 目的总结475例GCS≤8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我科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GCS评分≤8分颅脑损伤的病人。结果效果良好285例(60%)轻中残疾24例(5.1%),重残8例(1.7%)。植物生存3例(0.7%).死亡152例(32.5%)。结论及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颅内压,防治休克。及时处理合并伤,气管切开,防治低氧血症,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亚低温疗法,营养支持疗法、高压氧治疗等。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GCS〈8分 治疗
下载PDF
基层医院处理急诊脑外伤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彭昌海 陈汉明 夏俊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究在基层医院处理急诊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了临床处理,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分析其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7... 目的:探究在基层医院处理急诊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了临床处理,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分析其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7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0%。在120例患者中7例死亡,4例因为脑外伤后遗症死亡,3例因交通事故脑外伤严重,最终因为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急诊脑外伤患者选择正确的救治方式可有效减少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病情恶化,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基层医院 脑外伤 急救处理
下载PDF
影响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苏醒的常见原因分析
17
作者 冯伟坚 夏俊标 +3 位作者 陈汉明 陈杏火 麦剑培 叶建俊 《黑龙江医学》 2013年第12期1205-1206,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苏醒的相关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1-01~2012-12间收治的单纯硬膜下血肿或单纯硬膜外血肿(GCS评分均为7分)均需要手术的患者21例,根据苏醒时间的长短,分析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 目的 探讨影响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苏醒的相关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1-01~2012-12间收治的单纯硬膜下血肿或单纯硬膜外血肿(GCS评分均为7分)均需要手术的患者21例,根据苏醒时间的长短,分析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导致患者苏醒延迟的原因包括:术后镇静剂使用过量、高血糖症、CO2蓄积、术后病人血压低、术后体温过低、电解质紊乱、血氧控制不理想等。通过对患者积极查找原因,给予支持性治疗,并对患者术后进行监护,使患者可以在短期内苏醒。结论 致使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延长的原因较多,对于该类患者应积极查找病因,给予支持性治疗,避免患者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恢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苏醒延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68例出血性烟雾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叶建俊 陈光忠 +4 位作者 许和振 舒航 曾少建 陈汉明 夏俊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成年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DSA表现。方法对CT诊断为颅内出血。并经DSA确诊的68例烟雾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DSA影像资料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男23例,女45例,平均37.8岁。DSA表现:双侧前循环病变57例,合并后循环改... 目的研究成年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DSA表现。方法对CT诊断为颅内出血。并经DSA确诊的68例烟雾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DSA影像资料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男23例,女45例,平均37.8岁。DSA表现:双侧前循环病变57例,合并后循环改变19例;单侧前循环病变9例,合并后循环改变6例;单纯后循环病变2例,单纯前循环病变41例。合并脑动脉瘤患者11例,其中7例进行了栓塞或开颅夹闭术。合并脑梗死患者13例。2次以上反复出血17例。脑室出血59例,脑实质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因脑出血量较大,需行开颅手术者6例。结论成人出血性烟雾病主要表现为脑室内出血,尤其中年女性多见。积极针对合并动脉瘤及症状的外科干预多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难以防止再次出血。脑DSA是明确分析烟雾病病变特征及选择治疗方法的首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烟雾病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外伤性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28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俊标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5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策略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外伤性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患者全部手术治疗,10例采用上矢状窦处保留骨桥,窦两旁开窗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18例采用跨窦骨... 目的探讨外伤性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策略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外伤性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患者全部手术治疗,10例采用上矢状窦处保留骨桥,窦两旁开窗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18例采用跨窦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结果临床结果按GOS分级,良好26例,轻瘫2例。结论外伤性骑跨静脉窦硬膜外血肿预后较好,掌握该病的特点,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跨静脉窦 硬膜外血肿 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