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电场作用下纳米结构表面润湿转变机理研究
1
作者 王军 朱星光 +1 位作者 张悦 夏国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2-1169,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外电场作用下液膜在带有纳米凹槽的疏水表面处由Cassie态向Wenzel态的润湿态转变过程,并分析了其转变机理。结果表明,润湿状态转变所需时长并不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而降低,而是存在一个促进润湿状态转变的...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外电场作用下液膜在带有纳米凹槽的疏水表面处由Cassie态向Wenzel态的润湿态转变过程,并分析了其转变机理。结果表明,润湿状态转变所需时长并不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而降低,而是存在一个促进润湿状态转变的最佳电场强度。基于电场作用下的液滴润湿角及液柱极化应力的计算分析表明,一方面外电场可以增强表面润湿性,有利于Cassie态向Wenzel态的润湿态转变,另一方面,液膜受电场极化的影响而沿电场方向伸长,从而减缓了液膜向纳米凹槽的渗入。因此,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液膜润湿状态转变时长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本研究揭示了外电场作用下纳米结构表面的润湿态转变的机理,有助于深入理解微纳米结构表面的电润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润湿 润湿态转变 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结构表面 接触角 表面润湿性
下载PDF
固液界面热阻的温度依赖特性模拟研究
2
作者 王军 李海洋 夏国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4-871,共8页
基于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系统温度及固液结合强度对固液界面传热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固液界面热阻随着系统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且亲水性界面的界面热阻温度依赖性较弱。基于微观热流密度计算式的分析表明,随着系统... 基于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系统温度及固液结合强度对固液界面传热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固液界面热阻随着系统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且亲水性界面的界面热阻温度依赖性较弱。基于微观热流密度计算式的分析表明,随着系统温度升高,动能项和维里项的贡献均逐渐增大,因而固液界面传热增强,但是动能项占比逐渐增大,维里项占比逐渐降低;随着固液结合强度逐渐增大,界面吸附效应增强,维里项贡献明显增大,这是较强的固液相互作用能够强化界面传热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热阻 分子动力学模拟 固液界面 温度依赖性 润湿性 微观热流密度
下载PDF
纳米凹槽表面结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3
作者 王军 张悦 夏国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F0002,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水在金表面结冰的模型,在疏水表面上引入亲水纳米凹槽结构,模拟研究了纳米凹槽表面上的冰成核过程,揭示了凹槽深宽比对冰成核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在疏水表面引入亲水纳米凹槽结构并改变表面的凹槽宽...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水在金表面结冰的模型,在疏水表面上引入亲水纳米凹槽结构,模拟研究了纳米凹槽表面上的冰成核过程,揭示了凹槽深宽比对冰成核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在疏水表面引入亲水纳米凹槽结构并改变表面的凹槽宽度,可以调节疏水表面的结冰过程.当纳米凹槽与六边形冰结构相匹配时,凹槽内部更容易形成冰核,可以提高疏水表面的冰成核率的效果,其表面成核率接近与亲水表面成核率.当纳米凹槽结构与六边形冰结构不匹配时,凹槽内不易形成冰核,结冰过程受到抑制.为提高疏水表面成核率提供了新方法,为控制疏水表面冰成核位置和冰生长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成核 凹槽表面 纳米结构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评价
4
作者 王恒 张航 +8 位作者 马华灵 焦堃 叶玥豪 张洁伟 曾令平 蒋前前 苗如霖 夏国栋 邓宾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744,共18页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含油气系统已获探明储量超过1.3×1013 m 3,但川东地区经历30年勘探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厘清川东地区筇竹寺组烃源岩生烃条件,对新近钻井楼探1井、五探1井、马深1井、焦石1井和城口剖面等开展有机地球...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含油气系统已获探明储量超过1.3×1013 m 3,但川东地区经历30年勘探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厘清川东地区筇竹寺组烃源岩生烃条件,对新近钻井楼探1井、五探1井、马深1井、焦石1井和城口剖面等开展有机地球化学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马深1井筇竹寺组厚度为358 m,底部黑色泥岩厚度约130 m;向北至盆地外缘杨坝剖面筇竹寺组厚度增加,总厚约400 m,但下部泥岩,总有机碳含量(质量分数)TOC>0.5%,厚度减小到50 m;川东地区筇竹寺组厚度110~150 m,下部黑色泥岩厚度约60 m。川北马深1井—福成地区筇竹寺组平均TOC含量为3.39%~3.44%;川东楼探1井—城口地区平均TOC含量相对较小,为0.52%~2.58%。盆地周缘筇竹寺组剖面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 o)在2.22%~2.53%,盆地内钻井R o在2.57%~3.10%;受古埋深影响,热演化程度由盆地外向盆地内呈增加趋势。进一步结合黑色泥岩产烃率、原始有机碳恢复系数等相关参数,计算得到川东地区生气强度由盆地内向东北方向呈现增加趋势,鹰探1井—楼探1井区生气强度在(10~20)×10^(8) m^(3)/km^(2);生气强度最大地区为城口区域,其生气强度达60×10^(8) m^(3)/km^(2)。结合典型钻井埋深沉降热史模拟表明,筇竹寺组烃源岩于志留纪(430 Ma)开始大量生烃,到三叠纪(250 Ma)进入生气阶段。综合研究表明,川东地区巴中—南江与城口地区两个生烃中心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含油气系统最有利生烃富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筇竹寺组 烃源岩评价 川东地区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生气强度
下载PDF
外电场作用下纳米结构表面的固-液界面传热特性
5
作者 齐凯 朱星光 +1 位作者 王军 夏国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4-161,共8页
在固体表面布置纳米结构是一种强化固-液界面传热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是,当固-液界面相互作用较弱时,由于纳米结构并不能被液体浸润,纳米结构的存在反而会弱化固-液界面之间的传热,而外电场的施加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分子动力... 在固体表面布置纳米结构是一种强化固-液界面传热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是,当固-液界面相互作用较弱时,由于纳米结构并不能被液体浸润,纳米结构的存在反而会弱化固-液界面之间的传热,而外电场的施加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纳米结构固-液界面在外电场作用下的传热特性.通过在2块平行金属板布置数量相同的正负电荷,产生垂直于板面的均匀电场,并在下层金属板上布置了不同尺寸的纳米结构.结果表明:在外电场作用下,纳米结构处会产生电润湿现象,固-液界面的润湿状态能够从Cassie态变为Wenzel态,界面处的Kapitza热阻长度明显减小,因而热流密度显著增大;当电荷量增至发生电冻结的临界值,液态水会产生电冻结现象,其热导率骤增至1.2 W/(m·K),热流密度也随之发生骤增;继续增加电场强度,由于电冻结现象的发生,固-液界面热阻则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润湿 纳米结构 外电场 固-液界面热阻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过渡区内纳米颗粒的曳力特性模拟研究
6
作者 刘旺旺 张克学 +1 位作者 王军 夏国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4-251,共8页
在过渡区内,关于纳米颗粒曳力计算及输运特性的研究较为困难,通常会采用一些近似方法,将自由分子区或者连续介质区的理论计算式进行修正,以适用于过渡区,但是其准确性值得商榷.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过渡区内纳米颗粒的曳... 在过渡区内,关于纳米颗粒曳力计算及输运特性的研究较为困难,通常会采用一些近似方法,将自由分子区或者连续介质区的理论计算式进行修正,以适用于过渡区,但是其准确性值得商榷.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过渡区内纳米颗粒的曳力特性,并与相关理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气-固分子间相互作用对纳米颗粒的曳力具有显著影响.当气固结合强度较弱时,理论计算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值吻合较好;当气固结合强度较强时,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明显大于理论值,这是由于气体分子在纳米颗粒表面的吸附所导致.基于气体分子在颗粒表面的吸附特性,提出引入有效颗粒半径修正,其过渡区内曳力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过渡区 曳力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自由分子区内的非球形颗粒曳力计算
7
作者 常心泉 张克学 +1 位作者 王军 夏国栋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1260,共10页
基于气体动理论方法,推导得到非球形颗粒所受曳力的通用表达式,并针对球形颗粒、圆柱体颗粒、椭球体颗粒和圆锥体颗粒等几种常见的非球形颗粒,得到其所受曳力的具体解析计算式.该模型适用于气体分子与颗粒表面仅发生一次碰撞的凸面体,... 基于气体动理论方法,推导得到非球形颗粒所受曳力的通用表达式,并针对球形颗粒、圆柱体颗粒、椭球体颗粒和圆锥体颗粒等几种常见的非球形颗粒,得到其所受曳力的具体解析计算式.该模型适用于气体分子与颗粒表面仅发生一次碰撞的凸面体,假设气体分子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符合Maxwell镜面反射-漫反射模型,计算气体分子与颗粒碰撞过程中的微元动量传递,进而在颗粒表面积分得到非球形颗粒所受曳力的通用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颗粒所受曳力与其自身的几何形状和在流场中的取向有关.但是,基于非球形颗粒得到的计算式较为复杂,不便于实际应用.考虑到在自由分子区内,当外势场较弱时,颗粒的高速布朗旋转运动会使其取向分布近似为均匀的随机分布,文章推导得到了不同形状颗粒在均向分布下所受均向曳力的计算式,结果表明非球形颗粒所受均向曳力正比于颗粒表面积,且比例系数与颗粒形状无关.此算法避免了求解具体非球形颗粒受力计算的繁琐计算过程,更便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形颗粒 曳力 自由分子区 气体动理论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长寿命超薄气缸的设计及制造
8
作者 王素梅 徐洪波 +3 位作者 夏国栋 张卫国 刘现综 刘献福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精度高、寿命长的超薄气缸,此超薄气缸由缸体、前端盖、活塞、后端盖及活塞杆等组成。该超薄气缸革新了气缸的装配生产工艺,完全避免了卡簧的使用,通过一体铆压成型可使气缸前后端盖完全密封,显著增加了气缸的密封性能,... 本文介绍了一种精度高、寿命长的超薄气缸,此超薄气缸由缸体、前端盖、活塞、后端盖及活塞杆等组成。该超薄气缸革新了气缸的装配生产工艺,完全避免了卡簧的使用,通过一体铆压成型可使气缸前后端盖完全密封,显著增加了气缸的密封性能,行程精度高,使用寿命提高至原来的3~5倍。该超薄气缸有望在机械、自动化及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为气动行业带来巨大的革新,经济效益显著,可为节能减排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缸 超薄 高精度 气动元件 铆压
下载PDF
正弦波脉动流对微通道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夏国栋 宋殿瑶 马丹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9-226,共8页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两种结构微通道内由于入口速度的正弦变化而发展的非稳态层流流动与换热特性.分别研究了脉动频率、振幅以及雷诺数对流体在微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雷诺数为100~400时,脉动流动对矩形通道底面...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两种结构微通道内由于入口速度的正弦变化而发展的非稳态层流流动与换热特性.分别研究了脉动频率、振幅以及雷诺数对流体在微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雷诺数为100~400时,脉动流动对矩形通道底面温度与换热性能影响较小,但对三角凹穴结构通道有着显著影响.随着脉动频率的增加,通道底面温度先增加后减小.证明存在一极限频率使得小于该频率时通道底面温度升高,大于该频率时则降低.随着振幅的增加,通道底面温度在减小,换热不断增强.但是,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脉动流动的作用逐渐减小.脉动频率与振幅的增加都会使得通道的压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流动 正弦波 微通道 数值模拟 流动特性 传热强化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道尺寸优化
10
作者 夏国栋 丁荣扩 +1 位作者 马丹丹 张晓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03-1212,共10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清洁高效等优点,流道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结构之一,其结构尺寸对气体传输、液态水排出都有着重要影响,选择合适尺寸参数对实际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50 mm×50 mm单蛇形流道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清洁高效等优点,流道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结构之一,其结构尺寸对气体传输、液态水排出都有着重要影响,选择合适尺寸参数对实际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50 mm×50 mm单蛇形流道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三维两相等温模型,分析流道深度、流道宽度、流道脊宽等参数对电池电流密度、气体传质特性、电池净输出功率、排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道深度、流道宽度的减小,参与反应的氧气浓度提高,电流密度也随之提高,电池净输出功率逐渐增大,催化层排水性能逐渐增强,因此电池性能逐渐提高;随着流道脊宽的减小,参与反应的氧气浓度逐渐提高,电流密度随之增大,但电池净输出功率增加幅度较小,氧气浓度增加也较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流道 电流密度 传质 净输出功率 排水性能
下载PDF
基于圆柱形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导热特性模拟
11
作者 王军 崔鑫 夏国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6-1125,共10页
纳米流体是将纳米颗粒分散在基液形成的一种介质,具有较强的导热性能,在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纳米流体的悬浮颗粒多为球形颗粒,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颗粒为非球形。基于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含有圆柱形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 纳米流体是将纳米颗粒分散在基液形成的一种介质,具有较强的导热性能,在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纳米流体的悬浮颗粒多为球形颗粒,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颗粒为非球形。基于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含有圆柱形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导热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颗粒球形度降低,纳米流体的热导率明显增大。基于纳米流体径向分布函数以及基液和纳米颗粒扩散系数的分析表明,对于相同体积的纳米颗粒,圆柱形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较大,颗粒表面的类固液体层效应是非球形纳米颗粒提高纳米流体热导率的主导机制,并且颗粒的布朗运动有可能削弱此效应。该研究结果为强化纳米流体热导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热导率 圆柱形颗粒 分子动力学模拟 扩散系数 径向分布函数
下载PDF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理化性质对nirS和nirK型反硝化菌多样性的影响
12
作者 赵伟 朱四喜 +3 位作者 夏国栋 高宁 赵斌 王众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0,共9页
深入研究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相关脱氮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可为解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提高脱氮效率提供理论依据。2020年12月采集贵州喀斯特地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4口池(一级垂直流下行池、一级垂直流上行池、二级... 深入研究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相关脱氮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可为解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提高脱氮效率提供理论依据。2020年12月采集贵州喀斯特地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4口池(一级垂直流下行池、一级垂直流上行池、二级垂直流下行池、二级垂直流上行池)的基质样品,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反硝化功能基因序列,分析其种群组成和多样性特征,并采用冗余分析揭示反硝化菌群落与基质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4口池的基质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H在4口池中均呈中性,溶解氧(DO)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下行池的基质电导率(EC)均比上行池要高;总氮(TN)、总磷(TP)含量随着人工湿地梯级呈显著下降趋势,未出现厌氧现象;NO_(3)^(-)-N和NH_(4)^(+)-N含量在二级垂直流下行池中大量积累并达到峰值。在多样性分析中,nirS、nirK型反硝化菌丰度随着人工湿地梯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多样性随人工湿地级数逐渐降低,且下行池丰度多样性显著高于上行池。基质中nirS型反硝化菌共5门9属,nirS型为6门14属,变形菌门是nirS、nirK型反硝化菌群的共同优势菌门,相对丰度为55.36%~65.72%、30.06%~45.66%。nirS、nirK型反硝化菌共有OTUs数分别为392、245,并与反硝化菌群OTUs数目趋势一致,从多角度表明nirS型反硝化菌群丰度明显高于nirK型,且共有OTUs占有率高达41.6%和41.7%,表明各级池中反硝化菌群相似度较高。冗余分析表明基质中nirS和nirK反硝化菌群的构建主要受pH、NH4+-N、DO、TP、TN影响,且nirS型对pH、nirK型对NH4+-N的响应更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rS和nirK型 反硝化菌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冗余分析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的PBL + CBL双轨教学法在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13
作者 杨滢 夏国栋 +5 位作者 李晓红 高琳 张丽云 魏红燕 熊文莉 何文娟 《教育进展》 2024年第9期765-77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PBL + CBL双轨教学法在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西南医科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三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讲授式教学法,以老师为主体进行教学...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PBL + CBL双轨教学法在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西南医科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三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讲授式教学法,以老师为主体进行教学。试验组同学通过课前准备及思维导图培训,充分认识及熟练运用思维导图,教师授课时围绕CBL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关键问题,学生围绕关键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结合案例构建思维导图。教学结束时出科时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考核和教学评价调查。结果:相比传统讲授的对照组,接受基于思维导图的CBL + PBL双轨教学的学生各方面评分更高(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effect of PBL + CBL dual track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mind mapping in the teaching of health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skills. Method: 80 junior students majoring in Health Service and Management at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s a lecture based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teacher as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fully understand and proficiently use mind maps through pre class preparation and mind map training. During the teacher’s lecture, students are guided to analyze CBL cases and raise key questions. Students are grouped to discuss the key questions and construct mind maps based on the cases. At the end of the teaching,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ill be assessed for their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surveyed for teaching evaluation upon graduation.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students who received the CBL + PBL dual track teaching based on mind maps scored higher in all aspects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articipating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students who received the CBL + PBL dual track teaching based on mind maps scored higher in all aspects (P < 0.05). Conclusion: The PBL + CBL dual track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mind mapping is mo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ies than traditional LBL teaching methods, and has received good feedback in teaching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CBL教学 PBL教学 健康服务与管理
下载PDF
榆林市马铃薯专用有机肥施用效果试验
14
作者 谷岭丽 夏国栋 杜清荣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为研究有机肥在马铃薯种植中发挥的肥料效应,提高陕西省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设置马铃薯专用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0 kg/667 m^(2)(CK)、100 kg/667 m^(2)、200 kg/667 m^(2)、300 kg/667 m^(2)的4个处理组,对耕层土壤养分、马铃薯农... 为研究有机肥在马铃薯种植中发挥的肥料效应,提高陕西省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设置马铃薯专用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0 kg/667 m^(2)(CK)、100 kg/667 m^(2)、200 kg/667 m^(2)、300 kg/667 m^(2)的4个处理组,对耕层土壤养分、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的马铃薯长势良好,植株健壮、叶色深绿,株高、单株整重、单株薯重、总根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机肥与复合肥料配合施用,能够明显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马铃薯产量,改善土壤盐碱度。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经济效益和产量,以每667 m2施5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200 kg有机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有机肥 肥料效应 陕西省榆林市
下载PDF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麦地坪组烃源岩特征——以绵竹清平剖面为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夏国栋 冉波 +6 位作者 刘树根 孙玮 宋金民 叶玥豪 姜磊 赵聪 赖冬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6,共13页
以四川盆地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央的绵竹县清平剖面为例,基于系统的薄片鉴定、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主元素、痕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综合分析,研究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烃源岩地质特征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清平剖面麦地坪... 以四川盆地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央的绵竹县清平剖面为例,基于系统的薄片鉴定、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主元素、痕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综合分析,研究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烃源岩地质特征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清平剖面麦地坪组主要岩性为碳质页岩含火山灰夹层、泥/微晶白云岩、碳/硅质页岩、白云岩屑粉砂岩与泥岩互层、白云岩屑磷块岩、白云岩/磷质岩屑粉砂岩夹泥岩。麦地坪组烃源岩则主要由其中碳/硅质页岩构成,主要特征是:(1)厚度达146.2m;(2)TOC质量分数为0.70%~42.68%,平均为12.95%;(3)干酪根类型指数在98~100,为Ⅰ型腐泥型干酪根;(4)沥青质反射率(Rob)为1.56%~2.83%(平均为2.31%),tmax为414~612℃(平均为577℃),表明烃源岩处在高成熟-过成熟阶段;(5)痕量元素V/(V+Ni)、U/Th、Ni/Co的比值及稀土元素δU、Ceanom、Ce/La比值,指示麦地坪组烃源岩形成于缺氧的强还原型水体环境。川西地区(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麦地坪组为一套形成于缺氧环境下的有机质含量高、干酪根类型好、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的优质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寒武统 拉张槽 烃源岩 有机地球化学 痕量元素 稀土元素
下载PDF
凝胶-燃烧法合成YAG∶Eu^(3+)纳米荧光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 被引量:17
16
作者 夏国栋 周圣明 +3 位作者 张俊计 张涟翰 贾广强 徐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03-1207,共5页
Y3Al5O12∶Eu nanophosphors were synthesized by a gel combustion method. The structure of phosphors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FTIR. YAG phase came to occur when YAG∶Eu precursors were sintered at 800 ℃, although t... Y3Al5O12∶Eu nanophosphors were synthesized by a gel combustion method. The structure of phosphors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FTIR. YAG phase came to occur when YAG∶Eu precursors were sintered at 800 ℃, although the phase was mainly amorphous. The organic groups pyrolyzed completely and pure YAG phase was obtained in the samples sintered at 900 ℃. In the formation of YAG phase, no intermediate phases such as YAP and YAM were detected. Both 5D0 → 7F1 orange and 5D0 → 7F2 red emission could be observed for all the sintered samples. However, the emission of amorphous samples was grea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rystalline ones. The former was mainly 5D0 → 7F2 red emission, but the latter was 5D0 → 7F1 orange emission. As sintering temperature rises, the ratio of orange to red for phosphors increases. Eu could be doped up to 8% in YAG host lattice, and fluorescence quenching was absent. It indicated that the gel combustion synthesis method can increase emission intensity and quenching concentration due to a good distribution of Eu3+ activators in Y3Al5O12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燃烧 发光 YAG:Eu
下载PDF
长菱形微针肋热沉的流动与换热特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夏国栋 崔珍珍 +2 位作者 翟玉玲 焦永刚 李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加工硅基长菱形微针肋热沉,并对其流动与换热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试验雷诺数Re范围内,长菱形针肋的换热系数随Re的增大而增大。雷诺数相同时,热流密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较小。热阻随泵功的增加不断降低;在泵功较小时... 加工硅基长菱形微针肋热沉,并对其流动与换热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试验雷诺数Re范围内,长菱形针肋的换热系数随Re的增大而增大。雷诺数相同时,热流密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较小。热阻随泵功的增加不断降低;在泵功较小时,热阻降低的速度较快;当泵功增大到一定值时,热阻的变化趋于平缓。在一定的泵功下不同热流密度之间的总热阻没有太大的区别。努塞尔数Nu随Re增大而增大。与同样尺寸圆形、菱形针肋相比,长菱形针肋具有较好的换热性能,可以避免针肋尾部涡脱落造成的阻力损耗,同时长菱形针肋尾部延伸拓展了换热面积并扩大了固体导热区,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肋 流动 强化换热 热流密度
下载PDF
变截面微通道散热器流动和传热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夏国栋 李云飞 +2 位作者 翟玉玲 蒋静 马丹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7-292,共6页
为了解决电子芯片散热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去离子水流经微通道散热器时的流动和传热特性.微通道散热器由无氧铜层叠焊接而成,散热器内微通道当量直径为0.23 mm,去离子水流经散热器时平均雷诺数为252~1 060,加热面热流密度为2... 为了解决电子芯片散热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去离子水流经微通道散热器时的流动和传热特性.微通道散热器由无氧铜层叠焊接而成,散热器内微通道当量直径为0.23 mm,去离子水流经散热器时平均雷诺数为252~1 060,加热面热流密度为2×106W/m2.结果表明:不同雷诺数时,三角凹穴周期性变截面微通道散热器的传热性能明显优于矩形等截面直通道散热器;前者加热面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均比后者低2~3℃,且两者压降相差不大;随着去离子水流量的增加,散热器加热面平均温度降低,但当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加热面温度变化不明显,说明不能单靠增大泵功来强化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散热器 流动特性 传热特性 变截面
下载PDF
岐管式微通道冷却热沉的三维数值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夏国栋 刘青 +3 位作者 王敏 马晓雁 刘启明 马重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5-147,共3页
微尺度传热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传热技术,广泛应用于高集成度的电子器件的冷却。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热沉积是限制其性能发挥和功率进一步提高的瓶颈。本文研究的热沉用于冷却一种以半导体激光条阵列为泵浦的大功率激光器,其1... 微尺度传热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传热技术,广泛应用于高集成度的电子器件的冷却。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热沉积是限制其性能发挥和功率进一步提高的瓶颈。本文研究的热沉用于冷却一种以半导体激光条阵列为泵浦的大功率激光器,其10 mm×1 mm半导体激光条表面的热流密度高达400 W/cm2。本文对以无氧铜为材料、以水为冷却介质的微通道热沉的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热沉结构对热阻、泵功、半导体激光条表面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其中微通道进出口宽度对泵功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岐管式微通道热沉 二极管激光条 热阻
下载PDF
微通道内纳米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 被引量:14
20
作者 夏国栋 杜墨 刘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4-459,466,共7页
以不同浓度的Ti02-水纳米流体和水为冷却工质,在扇形微通道热沉内进行流动和换热特性模拟和实验研究.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的两相混合模型,搭建了能测量纳米流体流量、进出VI压降和温度、底面加热膜温度的实验系统;工质在微通道内的... 以不同浓度的Ti02-水纳米流体和水为冷却工质,在扇形微通道热沉内进行流动和换热特性模拟和实验研究.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的两相混合模型,搭建了能测量纳米流体流量、进出VI压降和温度、底面加热膜温度的实验系统;工质在微通道内的雷诺数处于207~465,加热膜热流密度为2×10^6Wm^2.结果显示:在扇形微通道内,纳米流体的摩擦阻力系数随船变化趋势与水相似,且均比水大;随着船的增大,各工质的摩擦阻力系数下降.纳米流体的传热性能强于水;随着Ti02纳米颗粒浓度和Re的增大,Nu升高,纳米流体的强化传热能力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微通道热沉 对流换热 强化传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