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關於清華簡《尹至》《尹誥》的形成和性質——從伊尹傳說在先秦傳世和出土文獻中的流變考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夏大兆 黄德寬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3-239,共27页
《尹至》《尹誥》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筒》(壹)公布的與商代重要歷史人物伊尹相關的兩篇出土文獻材料。通過對傳世文獻和出土的先秦文獻材料中記載的伊尹事迹流變情况的全面考察和比較分析,本文認爲,《尹至》《尹誥》記録的伊尹事迹... 《尹至》《尹誥》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筒》(壹)公布的與商代重要歷史人物伊尹相關的兩篇出土文獻材料。通過對傳世文獻和出土的先秦文獻材料中記載的伊尹事迹流變情况的全面考察和比較分析,本文認爲,《尹至》《尹誥》記録的伊尹事迹與甲骨文透露的信息明顯有異,其故事構成的基本元素和文中體現的主要思想是春秋戰國文獻中才出現的,簡文形成的時間大概在春秋末期到戰國中期這個時段,在形成過程中可能參考了當時所見到的《書》類文獻,整合了春秋戰國時期有關伊尹事迹的傳說並融入當時的某些思想觀念,在此基礎上,將伊尹助湯滅夏的事件條理化、系統化和細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献 清华简 伊尹 《尹至》 《尹诰》
下载PDF
安大简《诗经》“侯六”考 被引量:13
2
作者 夏大兆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19-125,共7页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诗经》最早版本。与《毛诗》相比,简本《诗经》出现了《侯》六,所属六篇诗《毛诗》则归《魏风》。《侯》六篇的篇次是《汾沮洳》《陟岵》《园有桃》《伐檀》《硕鼠》《十亩之间》。我们认...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诗经》最早版本。与《毛诗》相比,简本《诗经》出现了《侯》六,所属六篇诗《毛诗》则归《魏风》。《侯》六篇的篇次是《汾沮洳》《陟岵》《园有桃》《伐檀》《硕鼠》《十亩之间》。我们认为简本的"侯"指的是晋,《侯》六篇是晋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竹简 诗经 侯六 晋诗
下载PDF
《诗经》“言”字说——基于安大简《诗经》的考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夏大兆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5期16-22,共7页
《诗经》中"言"字的用法非常复杂,尤其是部分"言"字能否当"我"讲,聚讼纷纭。将安大《诗经》简与《毛诗》对读可以发现,简本中"言"字已经大量使用,《葛覃》《芣苢》《汉广》《草虫》《汾沮洳》... 《诗经》中"言"字的用法非常复杂,尤其是部分"言"字能否当"我"讲,聚讼纷纭。将安大《诗经》简与《毛诗》对读可以发现,简本中"言"字已经大量使用,《葛覃》《芣苢》《汉广》《草虫》《汾沮洳》《墙有茨》诸篇简本"言"字的句式、用法与《毛诗》一致,但有四处重要的异文信息却为我们解决这一争议提供了契机。安大《诗经》简45、46、47、48号四只简正好可以与《毛诗》中的《秦风·小戎》对读,内容高度一致。《毛诗》该篇共三章,章十句,每章第七句皆作"言念君子",而简本三章该句皆作"我念君子"。《毛诗》三处"言"字,简本皆作"我"。另外安大《诗经》简74、75、76号简正好可以与《毛诗》中的《魏风·园有桃》对读,内容高度一致。其中《毛诗》中的"心之忧矣,我歌且谣",简本作"心之忧,言歌且谣",今本"我"字,简本作"言"。这四处重要的异文信息说明毛传和郑笺把"言"解作"我"是有所本的。《诗经》中"言"可当"我"讲可能是方言成分的遗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筒《诗经》 异文 人称代词
下载PDF
安大简《诗经》一字多词现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大兆 沈忆莲 《汉字汉语研究》 2020年第2期62-73,126,127,共14页
安大简《诗经》字词关系中一字形记录一词是主流现象,但也存在着由假借、同源分化等原因造成的一字形表多词义现象。
关键词 安大简 诗经 一字多词
下载PDF
甲骨文■、■、■及相关诸字考辨——兼论古汉字字际关系的确定准则
5
作者 夏大兆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91,共6页
字际关系指的是形、音、义某一方面相关联的一组字之间的关系。字际关系的确定对文字考释、工具书编纂等意义重大。通过对甲骨文"■、■、■"及相关诸字关系的考辨可以看出字形和字用是确定字际关系的两项重要标准。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字际关系 字形 字用
下载PDF
《汉书·地理志》右扶风郡新证
6
作者 夏大兆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5-72,共8页
利用出土材料校读传世古籍有重要意义。基于封泥、玺印、铜器等出土材料来校读《汉书·地理志》"右扶风郡下"部分条目,一方面验证了传世古籍记载的可信,另一方面纠正了传世文献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讹误。
关键词 《汉书·地理志》 右扶风 出土文献 新证 讹误
下载PDF
安大简《诗经》“侯六”续考 被引量:9
7
作者 夏大兆 《北方论丛》 2020年第1期5-15,66,共12页
无论是春秋时期的晋国,还是战国时期的三晋地区,《诗》学传授研读活动都是极为活跃的,我们认为,安大简《诗经》极有可能是流行于晋地的而由楚人抄写的一个摘编本。
关键词 《左传》 《国语》引诗 晋楚交兵 楚材晋用 子夏传诗
下载PDF
“焚”字补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夏大兆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11,共2页
安大《诗经》简“苂”字,金文与已公布的楚简文字材料中皆未见,但上承甲骨文,应释为“焚”,读作“汾”,表明安大简具有早期性特点。
关键词 安大简 诗经
下载PDF
汉字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字用研究——读《古汉字发展论》
9
作者 夏大兆 《比较文字学研究》 2015年第1期253-257,共5页
文字与语言是两个既独立又相互影响的系统,两者关系错综复杂。一般的文字学论著将文字的发展演变仅仅限定在形体、结构的发展演变上,而对语言系统给予文字的巨大影响作用关注较少。这无疑是不全面、不深刻的,也不能更深层次的揭示文... 文字与语言是两个既独立又相互影响的系统,两者关系错综复杂。一般的文字学论著将文字的发展演变仅仅限定在形体、结构的发展演变上,而对语言系统给予文字的巨大影响作用关注较少。这无疑是不全面、不深刻的,也不能更深层次的揭示文字构形发展的本质规律。事实上,文字的构形与文字的运用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古汉字数据中普遍存在的“同声通假”现象,实质上是形声结构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产物,仅仅以传统的文字通假理论难以作出全面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理论 发展论 古汉字 语言系统 文字构形 文字学 两者关系 本质规律
下载PDF
“引吉”還是“元吉”——釋“引”説再檢討
10
作者 夏大兆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21年第1期308-315,共8页
甲骨文“■”是指事字,示弦之絶,應釋爲“弦”。舊釋爲“引”是誤讀了《周易·萃》卦六二爻辭。卜辭中用作人名、地名、祭名。卜辭中“弦吉”應讀爲“元吉”,卜辭中又有“大吉”,可與《周易》卦爻辭中“元吉”“大吉”對應。
关键词 甲骨文 周易
下载PDF
甲骨文字词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大兆 《中国文字学报》 2016年第1期45-62,共18页
汉语字词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十分薄弱,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不同的时代和空间里,其表现就会不同。甲骨文字词关系具体表现有一字形表多词、一词用多字形、一字形表多词与一词用多字形的交叉情形等。
关键词 字形 字用 甲骨文
原文传递
一部具有新材料、新创见的力作——读黄德宽先生《古文字学》
12
作者 夏大兆 《古籍研究》 2016年第2期302-305,共4页
任何一门学科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该学科的教材建设。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学科的发展与否。一本好的教材就可以极大地推动该学科发展。古文字学也不例外。唐兰先生是较早具有建立古文字学学科意识的学者,'古文字研究本是文字学里... 任何一门学科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该学科的教材建设。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学科的发展与否。一本好的教材就可以极大地推动该学科发展。古文字学也不例外。唐兰先生是较早具有建立古文字学学科意识的学者,'古文字研究本是文字学里最重要的一部分,但过去的文字学者对古文字无深切的研究,研究古文字的人又多不懂得文字学,结果文字学和古文字研究是分开的。文字学既因语言。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甲骨文字际关系研究示例
13
作者 夏大兆 《中国文字学报》 2018年第1期31-43,共13页
甲骨文字际关系最集中的体现是在字头归字上,即要将某些同一文字的不同形体归并在统一的字头之下,同时又要将形体近似,但肯定不是同一的文字分离开来。判定甲骨文字际关系时,字形和辞例是最重要的标准。当字形近似时,大量的辞例辨析就... 甲骨文字际关系最集中的体现是在字头归字上,即要将某些同一文字的不同形体归并在统一的字头之下,同时又要将形体近似,但肯定不是同一的文字分离开来。判定甲骨文字际关系时,字形和辞例是最重要的标准。当字形近似时,大量的辞例辨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字际关系 归字 辞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