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锌和铅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效应
1
作者 夏屿 谢钦铭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以大型溞为试验对象,探究了铜、锌、铅三种重金属单一作用和两两联合作用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铜、锌、铅单独作用下,大型溞的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是0.0576、0.3459和13.8100 mg/L;大型溞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是0.0006、0.0... 以大型溞为试验对象,探究了铜、锌、铅三种重金属单一作用和两两联合作用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铜、锌、铅单独作用下,大型溞的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是0.0576、0.3459和13.8100 mg/L;大型溞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是0.0006、0.0035和0.1381 mg/L。这三种重金属作用于大型溞的毒性大小为:铜>锌>铅。通过非线性联合评价方法,分别测定出三种重金属两两联合(Cu+Zn、Cu+Pb、Zn+Pb)作用下大型溞48 h实际致死率均高于理论致死率,表明这三种重金属两两联合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表现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溞 联合毒性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风味成分对乙醇代谢及关键酶活性影响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嫒春 曾礼兰 +6 位作者 方帅 王有钧 夏屿 王艳 赵盈盈 孙群 胡承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28,共7页
选用不同产地的四种浓香型白酒样品(编号为SC1、SC2、SC3、JS),建立小鼠灌胃模型,分别灌胃白酒、高醇白酒、高酯白酒和相同浓度的酒精溶液,随后测定小鼠的行为指标,血液中乙醇和乙醛含量以及肝脏中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活... 选用不同产地的四种浓香型白酒样品(编号为SC1、SC2、SC3、JS),建立小鼠灌胃模型,分别灌胃白酒、高醇白酒、高酯白酒和相同浓度的酒精溶液,随后测定小鼠的行为指标,血液中乙醇和乙醛含量以及肝脏中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结果表明,灌胃给药后,白酒中高浓度异丁醇、正戊醇和异戊醇显著降低了小鼠的协调能力(P<0.05);血液中乙醇含量(3692~23237 mg/L)和乙醛含量(18~84 mg/L)均升高;增加白酒中大多数醇类和酯类含量均能抑制ADH(30.93~45.73 U/L)和ALDH(87.98~104.61 U/L)活性,且对ADH抑制作用更显著(P<0.05);增加SC2和SC3酒样中丁酸乙酯含量可以同时促进ADH(34.73 U/L、35.11 U/L)和ALDH(104.61 U/L、103.52 U/L)的活性。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白酒及其差异化风味成分(增量变化)对乙醇代谢和关键代谢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风味成分 乙醇代谢 乙醇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体内实验
下载PDF
D混料最优设计优化茶多酚微胶囊工艺及其脂肪氧化抑制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芝君 黄业传 +2 位作者 夏屿 卿兰 王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4-129,136,共7页
本文以壳聚糖、明胶为壁材,茶多酚为芯材,包封率为响应值,采用D-混料最优设计研究了自组装法包埋茶多酚的工艺优化,将得到的茶多酚微胶囊按一定质量比例添加到肉糜中,通过电子鼻测定其风味差异,并研究肉样储藏过程中的丙二醛含量变化对... 本文以壳聚糖、明胶为壁材,茶多酚为芯材,包封率为响应值,采用D-混料最优设计研究了自组装法包埋茶多酚的工艺优化,将得到的茶多酚微胶囊按一定质量比例添加到肉糜中,通过电子鼻测定其风味差异,并研究肉样储藏过程中的丙二醛含量变化对其抑制脂肪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体系中茶多酚、明胶、壳聚糖的含量分别为0.40、0.50和0.10时(以试验体系干物质总量为1),包封率为50.87%。添加0.01%、0.03%、0.05%的茶多酚微胶囊的猪肉,4℃下处理10 d后其丙二醛含量(TBARs)值分别为0.183、0.135、0.108 mg/kg,均较未添加茶多酚的空白处理和非微胶囊茶多酚处理组显著降低(P<0.05),电子鼻测定结果也显示添加不同茶多酚处理组的风味和空白组有较大区别,说明得到的茶多酚微胶囊能有效抑制脂肪氧化,延长猪肉的保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混料最优设计 茶多酚 壳聚糖 明胶 微胶囊 脂肪氧化
下载PDF
2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夏屿 戴劭 谢钦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32-840,共9页
目的通过了解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浮游动物存活率及繁殖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全面评价这类污染物所带来的生态后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文通过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探究了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效应和生活史特征... 目的通过了解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浮游动物存活率及繁殖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全面评价这类污染物所带来的生态后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文通过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探究了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效应和生活史特征的影响。结果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对大型溞的96 h LC_(50)值分别为0.34和75.79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03和0.758 mg/L。随着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浓度的升高,大型溞的世代平均时间延长,产溞总数、产溞次数、净生殖率和内禀生殖率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浓度组的恩诺沙星(9.645 mg/L)、环丙沙星(19.84 mg/L)处理组中大型溞的世代平均时间分别为11.34和10.35 d,极显著地长于空白对照组的世代平均时间9.46 d(P<0.01);产溞总数分别为46和91只,仅有对照组的10%和19%;产溞次数由空白对照组的11次分别减少至3次和7次;净生殖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89%和81%,种群内禀增长率下降了76%和57%。低浓度的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也会抑制大型溞种群的繁殖能力。结论对大型溞来说,即使是在安全浓度范围内,长期暴露也会显著抑制大型溞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抗生素浓度与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大型溞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