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梦寐走向理性--理查德·赖特的反种族主义空间实践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夏延华 赵莉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48-251,共4页
在各路空间理论百家争鸣的当下,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因其特有的原创性和体系性而独具工具性。理查德·赖特在美国黑人文学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启了20世纪3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之后的一代新风。赖特的自传... 在各路空间理论百家争鸣的当下,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因其特有的原创性和体系性而独具工具性。理查德·赖特在美国黑人文学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启了20世纪3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之后的一代新风。赖特的自传体小说《黑小崽》通过对列斐伏尔"空间三一论"的叙事阐释,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种族空间政治秩序。同时,赖特在种族"空间表征"的规训下,通过一系列主体"空间实践"和"表征空间",对"空间表征"和种族主义话语提出质疑与反抗,最终实现了自我的空间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三一论 空间政治 《黑小崽》 种族
下载PDF
试论朗利在北爱危机文化和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夏延华 李成坚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222-227,共6页
北爱危机的祸殃使当代北爱尔兰诗人跌入文化身份的集体焦虑和宗派主义的漩涡,酿成20世纪60~80年代北爱诗坛以宗派论争为特点的混沌诗歌史。从文化诗学观的研究视域对诗人迈克·朗利的诗学实践与文化和解活动展开探讨,可以发现他以... 北爱危机的祸殃使当代北爱尔兰诗人跌入文化身份的集体焦虑和宗派主义的漩涡,酿成20世纪60~80年代北爱诗坛以宗派论争为特点的混沌诗歌史。从文化诗学观的研究视域对诗人迈克·朗利的诗学实践与文化和解活动展开探讨,可以发现他以差异认同为牵引力的文化平衡诗学通过引导文化身份的边界协商促进了北爱诗人的文化和解,客观上推动了文化身份的动态建构。朗利的最终实至名归证明了诗歌仍旧是历史的见证者、反思者和引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朗利 文化身份 无人之境 谢默思·希尼 北爱尔兰
下载PDF
析《蝇王》的存在主义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延华 汪丹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有别于以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传统《蝇王》研究套路,独辟蹊径,用存在主义为理论工具分析了《蝇王》的存在主义建构策略,展示了先前研究所忽略的这部作品的存在主义特质,为我们重新审视戈尔丁通过作品对文明与人性的思考开辟... 有别于以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传统《蝇王》研究套路,独辟蹊径,用存在主义为理论工具分析了《蝇王》的存在主义建构策略,展示了先前研究所忽略的这部作品的存在主义特质,为我们重新审视戈尔丁通过作品对文明与人性的思考开辟了崭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存在主义 文明 人性
下载PDF
析《蝇王》的存在主义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延华 汪丹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6-99,共4页
《蝇王》的存在主义建构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着力表现现代人的孤独感;以感觉、象征、变形、夸张、混乱、荒诞等手法,表现现代人荒谬、尴尬的生存处境和对人生、世界非理性的理解;把是非判断权留给读者,崇尚阅读自由。
关键词 《蝇王》 存在主义 文明 人性
下载PDF
宗教杀戮与文学拯救——论迈克·朗利诗歌中的民族文化情愫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延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作为第四任"爱尔兰诗人之椅"的荣誉持有者,诗人迈克.朗利在众多当代爱尔兰诗人中独树一帜。通过糅杂于诗歌中的各种民族文化情愫,朗利用细致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北爱尔兰宗派冲突的批判以及对和平的殷切向往。他一方面痛心于... 作为第四任"爱尔兰诗人之椅"的荣誉持有者,诗人迈克.朗利在众多当代爱尔兰诗人中独树一帜。通过糅杂于诗歌中的各种民族文化情愫,朗利用细致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北爱尔兰宗派冲突的批判以及对和平的殷切向往。他一方面痛心于同胞间的冷漠、隔阂、杀戮,另一方面在自身诗歌写作中积极关注家园和时事,以文学参与当代北爱尔兰的民族文化重建,凸显了高度的文学伦理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朗利 宗派冲突 文学伦理 北爱尔兰
下载PDF
从记忆的挖掘到哲理的探索 谢默斯·希尼的诗歌创作历程简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延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1-101,103,共2页
谢默斯·希尼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诗歌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文章梳理了谢默斯各个时期诗歌创作的特点和作品风格,认为爱尔兰情节始终是激励诗人不断超越自我的根源。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北爱尔兰 意象 诗学
下载PDF
从朗利的文化诗学贡献看文学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联
7
作者 夏延华 李成坚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8-110,122,共4页
爱尔兰的南北分治使宗派主义在北爱尔兰应运而生,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因认同缺失而爆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流血冲突。诗人迈克.朗利的平衡诗学文化主张不仅帮助好多卷入这场冲突的诗人摆脱了宗派主义的偏见,更为当代北爱尔兰的和平进程作出... 爱尔兰的南北分治使宗派主义在北爱尔兰应运而生,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因认同缺失而爆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流血冲突。诗人迈克.朗利的平衡诗学文化主张不仅帮助好多卷入这场冲突的诗人摆脱了宗派主义的偏见,更为当代北爱尔兰的和平进程作出了潜在的贡献。对于其他正遭遇类似于北爱尔兰宗派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朗利的文化诗学对它们的民族文化建设事业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利 文化诗学 文学 民族文化 冲突 认同 宗派
下载PDF
《彼得·潘》所承载的中西文化共识 被引量:1
8
作者 夏延华 《科教文汇》 2007年第05X期181-181,共1页
《彼得·潘》于今已一个世纪有余。从它在中西方被广泛接受的这一事实出发,论文分析导致它能够同在中西方同被接受的原因,指出中西文化对于童真和教育的部分共识是作品受欢迎之所在。
关键词 《彼得·潘》 童年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教育
下载PDF
从听命于男权向无意识反抗的游走——论莎翁在《汉姆雷特》中的女权关怀
9
作者 夏延华 季寅修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既往女权主义批评者倾向于把《汉姆雷特》解读成一部厌恶女性、歧视女性的戏剧,认为该剧反应了莎士比亚严重的封建男权思想。然而,同样使用女权主义为理论依据,将《汉姆雷特》置于文艺复兴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加以考察,该剧不乏闪现着莎翁... 既往女权主义批评者倾向于把《汉姆雷特》解读成一部厌恶女性、歧视女性的戏剧,认为该剧反应了莎士比亚严重的封建男权思想。然而,同样使用女权主义为理论依据,将《汉姆雷特》置于文艺复兴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加以考察,该剧不乏闪现着莎翁对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关怀以及对她们的自我意识之觉醒的讴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姆雷特》 女权主义 文艺复兴 自我意识
下载PDF
情人誓言背后的真情与假意——《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复调解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延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03-104,共2页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奥斯丁留给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一份珍贵遗产。通过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发现小说在角色塑造、场景铺设、叙事结构几个方面都体现了被巴赫金称为"多声部"现象的复调特征。...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奥斯丁留给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一份珍贵遗产。通过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发现小说在角色塑造、场景铺设、叙事结构几个方面都体现了被巴赫金称为"多声部"现象的复调特征。凭借这些复调特征,小说为我们更详实地了解英国19世纪初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复调 简·奥斯丁 婚恋
下载PDF
被裹起来的肃杀——评爱伦·坡小说的时间张力及其极致悬念
11
作者 夏延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65-266,276,共3页
"效果理论"是爱伦·坡对小说理论的重要贡献,他是这一理论的创立者,在小说创作中始终遵循并实践着这一理论。以《红死病的假面具》和《泄密的心》为例,通过分析两篇小说的时间叙事艺术,可以发现坡借助客观时间与心理时间... "效果理论"是爱伦·坡对小说理论的重要贡献,他是这一理论的创立者,在小说创作中始终遵循并实践着这一理论。以《红死病的假面具》和《泄密的心》为例,通过分析两篇小说的时间叙事艺术,可以发现坡借助客观时间与心理时间所生成的张力,把恐怖肃杀的悬念感植入封闭紧凑的故事情节,从而成功地帮助小说实现"效果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时间 心理时间 张力 悬念 叙事
下载PDF
从《清晨》读爱德华·邦德对维多利亚史的戏仿
12
作者 夏延华 梁与桐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100,112,共7页
滑稽历史剧《清晨》是当代英国剧作家爱德华·邦德戏剧生涯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是理解邦德剧作和戏剧理论的一把钥匙。该剧在戏仿维多利亚女王和其他同期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运用超现实主义和移时的戏剧手法,对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 滑稽历史剧《清晨》是当代英国剧作家爱德华·邦德戏剧生涯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是理解邦德剧作和戏剧理论的一把钥匙。该剧在戏仿维多利亚女王和其他同期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运用超现实主义和移时的戏剧手法,对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人物与英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文化符码进行了重读。通过借力于战后英国青年文化运动的反叛精神来呈现主人公阿瑟的自我救赎之路,邦德在批判维多利亚时代以来主导英国社会进步的保守价值观的同时,表达了他的社会改良期许,从而使《清晨》一剧超越对历史的戏仿,上升为现实批判的政治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晨》 滑稽剧 戏仿 移时 政治寓言
下载PDF
《赢了》的新历史主义创作与启示——爱德华·邦德笔下的莎士比亚形象释读
13
作者 夏延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74-79,共6页
《赢了》是当代剧作家爱德华·邦德以新历史主义手法,再现莎士比亚晚年生活的一部历史剧,是值得全球莎学研究者和莎士比亚爱好者重视的一部开拓性新作。该剧用悲情的笔触塑造出莎士比亚被归罪感和虚无感笼罩的失败者形象,在诸多争... 《赢了》是当代剧作家爱德华·邦德以新历史主义手法,再现莎士比亚晚年生活的一部历史剧,是值得全球莎学研究者和莎士比亚爱好者重视的一部开拓性新作。该剧用悲情的笔触塑造出莎士比亚被归罪感和虚无感笼罩的失败者形象,在诸多争议声中走向经典化。通过展示一代文豪在历史变奏中的无奈与无能,该剧揭示出文化精英被历史命运所挤压的客观事实和悲戚处境。"戏剧事件"的运用又提升了该剧的阐释张力,丰富了其主题意涵,间接批判了资本主义权力话语的暴力。该剧对中国话剧的创新具有范式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赢了》 爱德华·邦德 斯蒂芬·格林布兰特 颠覆
下载PDF
朗利对当代北爱尔兰民族文化重建的贡献研究
14
作者 夏延华 杜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了当代北爱尔兰长达半个世纪的宗派冲突,牵涉其中的北爱尔兰各社会力量和各阶层民众都深受其害。诗人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也被卷入到了这场纷争之中,多数诗人曾取自身宗教信仰的立场,将矛盾扩大化。而迈克.朗利却从文... 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了当代北爱尔兰长达半个世纪的宗派冲突,牵涉其中的北爱尔兰各社会力量和各阶层民众都深受其害。诗人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也被卷入到了这场纷争之中,多数诗人曾取自身宗教信仰的立场,将矛盾扩大化。而迈克.朗利却从文化复数主义的高度,以平衡的诗学文化主张独树一帜。他不仅影响了其他诗人,更为当代北爱尔兰的民族文化重建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爱尔兰 宗派 迈克·朗利 文化重建
下载PDF
朗利文化复数主义思想述评及其本土意义
15
作者 夏延华 李成坚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10,共3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爱尔兰诗坛深深打上了宗派分歧的烙印,文化复数主义思想及实践充分体现了诗人迈克.朗利的睿智和包容,他为当代北爱尔兰的文化重建做出了潜在贡献。他的诗学文化思想对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信仰共存的国家在民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爱尔兰诗坛深深打上了宗派分歧的烙印,文化复数主义思想及实践充分体现了诗人迈克.朗利的睿智和包容,他为当代北爱尔兰的文化重建做出了潜在贡献。他的诗学文化思想对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信仰共存的国家在民族文化建设领域具有积极的本土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文化 宗派
下载PDF
爱德华·邦德《红、黑与无知》中的共同体思想辨析
16
作者 夏延华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2年第2期271-281,共11页
《红、黑与无知》是当代英国左翼剧作家爱德华·邦德应“乔治·奥威尔逝世35周年纪念活动”之邀而创作的一部悲剧。该剧以类似于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所采用的未来叙事手法,把戏剧情节置于世界末日之中,描绘出核爆炸和极权统... 《红、黑与无知》是当代英国左翼剧作家爱德华·邦德应“乔治·奥威尔逝世35周年纪念活动”之邀而创作的一部悲剧。该剧以类似于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所采用的未来叙事手法,把戏剧情节置于世界末日之中,描绘出核爆炸和极权统治笼罩下的人类生命共同体危机。该剧通过展示怪兽父子的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书写出极权对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的戕害,批判了极权对生命共同体的消弭,体现出邦德对奥威尔极权书写方式和批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邦德 《红、黑与无知》 共同体 伦理 乔治·奥威尔
下载PDF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麦克·朗利诗歌人生初探
17
作者 夏延华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5-117,共3页
在世纪之交的北爱尔兰诗坛,诗人麦克·朗利被受关注。然而,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以前,他却深居冷宫。结合当代爱尔兰社会历史背景,论文展现了诗人的诗创历程,总结了他的诗学与文化思想。以此为基础,阐明了评论界对他的前后度变化不是... 在世纪之交的北爱尔兰诗坛,诗人麦克·朗利被受关注。然而,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以前,他却深居冷宫。结合当代爱尔兰社会历史背景,论文展现了诗人的诗创历程,总结了他的诗学与文化思想。以此为基础,阐明了评论界对他的前后度变化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同时也指出了朗利研究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朗利 诗歌人生 诗学思想 文化思想 学界评价
下载PDF
贝克特戏剧的“二度叙事性”及其第三空间
18
作者 夏延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5-77,共3页
尽管贝克特戏剧与西方神话的生成年代相去甚远,但是通过考察贝克特戏剧中的神话互文本,可以看出贝克特戏剧在生成背景和主题思想两个方面与西方神话密切相关的"二度叙事性"。贝剧正是通过这种"二度叙事性"表达了对... 尽管贝克特戏剧与西方神话的生成年代相去甚远,但是通过考察贝克特戏剧中的神话互文本,可以看出贝克特戏剧在生成背景和主题思想两个方面与西方神话密切相关的"二度叙事性"。贝剧正是通过这种"二度叙事性"表达了对人类怎样走出现代社会之荒诞、争取更高理性的第三空间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克特 互文性 二度叙事性 第三空间
下载PDF
国内二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综述
19
作者 蒋萍 夏延华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5-69,共5页
国内二语产出性词汇发展有口语与笔语之分,笔语产出性词汇发展从词汇广度和词汇深度两方面展开,词汇广度方面主要基于文本分析考察词汇量和词汇丰富性的发展变化规律;而词汇深度方面不仅基于文本分析考察关于拼写、形态-句法和语义等词... 国内二语产出性词汇发展有口语与笔语之分,笔语产出性词汇发展从词汇广度和词汇深度两方面展开,词汇广度方面主要基于文本分析考察词汇量和词汇丰富性的发展变化规律;而词汇深度方面不仅基于文本分析考察关于拼写、形态-句法和语义等词汇知识的发展变化规律,同时还基于写作过程考察二语学习者在词汇输出过程中的产出机制等。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我国目前在词汇广度方面已经有系统完整的研究成果,侧重于词汇丰富性研究,而在词汇深度方面研究成果较零散,还需结合二语写作词汇教学进一步深化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性词汇 词汇广度 词汇深度 综述
下载PDF
经典的延伸:评凯恩的“菲德拉情结”再写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延华 陈红薇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94,共7页
"菲德拉情结"是源自古希腊神话的继母恋继子情结。自欧里庇得斯的《希波吕托斯》伊始,大量有关这一母题的再写作品汇成一个互文关系网,形成了长达两千四百多年的再写传统。1996年,英国剧作家萨拉·凯恩的《菲德拉之爱》... "菲德拉情结"是源自古希腊神话的继母恋继子情结。自欧里庇得斯的《希波吕托斯》伊始,大量有关这一母题的再写作品汇成一个互文关系网,形成了长达两千四百多年的再写传统。1996年,英国剧作家萨拉·凯恩的《菲德拉之爱》把这一传统推进至当代。通过解析该剧与塞涅卡的《菲德拉》的深层互文关联并分析其当代意蕴,可以发现,《菲德拉之爱》以独特的现实主义观照情怀解构了当今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和王室文化,拟写出了"菲德拉情结"再写传统的新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德拉情结 萨拉·凯恩 母题 再写 互文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