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运用不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夏志鸿 谭玉洁 刘杰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265-126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运用不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该组患者列为研究组,选取其他自身免疫...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运用不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该组患者列为研究组,选取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以及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测定抗核抗体(ANA),使用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15种特异性IgG 类自身抗体.结果:研究组跟对照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组患者联合检测模式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抗核抗体、抗双链DNA等检测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存在非常显著的诊断意义.使用不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方法可以将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检出率有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不同自身抗体 联合检测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腕踝针对颈椎病患者镇痛疗效及血浆?-EP、SP含量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盼碧 王甜 +2 位作者 杨孝芳 崔瑾 夏志鸿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12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颈椎病患者的镇痛疗效及血浆?-内啡肽(?-EP)、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椎病急性发作颈痛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组和传统针刺组,观察两组不同时点的镇痛疗效和治疗前后?-EP、SP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颈椎病患者的镇痛疗效及血浆?-内啡肽(?-EP)、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椎病急性发作颈痛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组和传统针刺组,观察两组不同时点的镇痛疗效和治疗前后?-EP、SP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但治疗24 h后,腕踝针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治疗30 min、1个疗程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在治疗30 min、24 h后,腕踝针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P<0.01),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镇痛疗效在治疗30 min、24 h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EP含量均升高(P<0.001,P<0.05),腕踝针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两组血浆SP含量均降低(P<0.001,P<0.05),腕踝针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腕踝针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肯定,且腕踝针疗法即刻镇痛作用优于传统针刺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引起体内血浆?-EP的释放与SP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颈椎病 颈痛 腕踝针 血浆Β-内啡肽 血浆P物质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相关细胞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洁 马莉 +3 位作者 杨梅 杨春英 夏志鸿 张航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261-1262,共2页
目的探讨CD4^+CD 25^(+High)Treg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在2型糖尿病(T2DM)及并发症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0metry,FCM)对80例T2DM病患者(其中无并发症T2DM患者40例,有并发症的T2DM患... 目的探讨CD4^+CD 25^(+High)Treg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在2型糖尿病(T2DM)及并发症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0metry,FCM)对80例T2DM病患者(其中无并发症T2DM患者40例,有并发症的T2DM患者40例)。和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人群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和统计比较。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有并发症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 25^+High Treg细胞、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 25^+High Treg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检测这些细胞有助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CD4+CD25+High TREG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梅 宋婷 +5 位作者 熊丽娟 夏志鸿 周洁 赵汝军 朱胜金 张航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采用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实验诊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方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13—2014级中5个班403名学生,采取从抱着走:基本技能性实验阶段;扶着走:指导性实验阶段;自己走:探索性... 目的采用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实验诊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方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13—2014级中5个班403名学生,采取从抱着走:基本技能性实验阶段;扶着走:指导性实验阶段;自己走:探索性实验阶段的三个步骤开展实验诊断实验课教学。结果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及应用情况明显优化,实验报告雷同现象逐年降低,学生问卷调查满意度逐年增高。结论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中西医临床医学实验诊断学的实验课教学中应用后,实验课效果显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教与学反映良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 实验诊断学 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洁 杨梅 +6 位作者 崔丽丽 熊丽娟 李晓英 胡爱妮 夏志鸿 郑丹 张礼宪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8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实验诊断教学改革探索。方法:选取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14~2015级46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实验诊断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课外教学以微课或网络视频等方式... 目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实验诊断教学改革探索。方法:选取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14~2015级46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实验诊断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课外教学以微课或网络视频等方式补充授课,课堂教学以案例、启发、探究、讨论等方式学习重难点及核心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回馈,实验报告和期末考核分析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问卷调查、访谈等反馈学生满意度、教师评估满意度较高,实验报告结果应用及分析能力优化,期末考核优秀率提高。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西医临床医学实验诊断教学中应用,让知识传授提前,知识传授方式增加,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同时将教师角色更多转化为指导、引导者,对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也有改革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实验诊断学
下载PDF
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的环形腔双波长激光器
6
作者 夏志鸿 果鑫 +3 位作者 张振鹤 赖榕 陈涛 张威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74-1680,共7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的环形腔双波长激光器,在3dB光纤环镜中插入未受泵浦的掺铒光纤(EDF)做可饱和吸收体,构成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将此滤波器插入环形腔激光器中,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来实现双波长的稳定输出。经过计算... 设计了一种基于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的环形腔双波长激光器,在3dB光纤环镜中插入未受泵浦的掺铒光纤(EDF)做可饱和吸收体,构成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将此滤波器插入环形腔激光器中,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来实现双波长的稳定输出。经过计算选择6.4m的EDF作为增益介质,使用一段2m未泵浦的EDF与2×2的3dB耦合器结合形成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来抑制超模。为抑制常温下EDF的均匀展宽导致模式竞争,选择1554nm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和1562nm的FBG进行双波长激射,在Optisystem平台上进行仿真并搭建实验来测试输出激光的输出功率斜率效率、光信噪比、稳定性等。实验中得出了在室温下稳定输出的双波长激光,两波长各自的光信噪比为54.7dB和57.5dB;中心波长变化分别小于0.04nm和0.55nm;3dB带宽均为~0.126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腔激光器 双波长 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 偏振控制器 信噪比
下载PDF
加味平胃散抗脂肪肝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昆 黎华 +3 位作者 龚月鹏 周寒 吴红 夏志鸿 《光明中医》 2008年第12期1905-1906,共2页
目的:研究加味平胃散抗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高脂饲料和乙醇)造成大鼠脂肪肝模型后,使用加味平胃散大、小剂量分别进行治疗,观察血液生化指标及病理形态(大体标本、切片标本和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液生化中的TC... 目的:研究加味平胃散抗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高脂饲料和乙醇)造成大鼠脂肪肝模型后,使用加味平胃散大、小剂量分别进行治疗,观察血液生化指标及病理形态(大体标本、切片标本和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液生化中的TC(胆固醇)和TG(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肝脏脂肪变严重,细胞内有大量脂滴形成的空泡,而大、小剂量加味平胃散组中的血清TC和TG明显下降,细胞内的空泡也明显减少。结论:加味平胃散抗脂肪肝的形成有显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平胃散 脂肪肝 实验
下载PDF
基于CysC的CKD-EPI方程在2型糖尿病CKD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8
作者 杨梅 宋婷 +7 位作者 主劲 龙斌 张学梓 莫阳 郑丹 杨春英 周洁 夏志鸿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979-980,共2页
糖尿病(DM)并发慢性肾病(CKD)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原因。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了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6%[1],且2型糖尿病(T2DM)患者CKD... 糖尿病(DM)并发慢性肾病(CKD)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原因。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了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6%[1],且2型糖尿病(T2DM)患者CKD的发病率高于1型糖尿病[2],ADA糖尿病诊疗指南建议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基于血肌酐(SCr)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SC CKD-EPI方程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HBsAg污染途径初探
9
作者 裴洪贵 夏志鸿 甘云波 《贵州医药》 CAS 2003年第8期761-762,共2页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 污染途径 洗液溢入污染 酶液污染
下载PDF
血小板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平均体积降低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冰 王健珍 +1 位作者 夏志鸿 陈正刚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358-359,共2页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物质。血小板计数是血小板检查的一个动态指标,也是其他血小板参数可靠性的基础,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血小板由于体积小,特别容易发生黏附、聚集和变性破坏,故...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物质。血小板计数是血小板检查的一个动态指标,也是其他血小板参数可靠性的基础,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血小板由于体积小,特别容易发生黏附、聚集和变性破坏,故常难以准确计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对血小板检测,其结果往往不很稳定,现对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平均体积 血小板检测 血液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参数 准确计数 小红细胞 巨核细胞 血细胞分析仪 仪器法 血涂片
下载PDF
MAGE-D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英 方文 +6 位作者 杨梅 游云 杨玉涛 葛正行 尹超 夏志鸿 张航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366-1367,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D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组织,运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中MAGE-D4的表达情况;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MAGE-D4的...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D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组织,运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中MAGE-D4的表达情况;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MAGE-D4的表达水平。结果ELISA方法与免疫组化检测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MAGE-D4均呈高表达状态,其与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MAGE-D4表达升高,其可能作为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AGE-D4
下载PDF
光纤线性偏振模式组合对模分复用系统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振鹤 刘丰年 +2 位作者 夏志鸿 朱俊辉 卢珂兵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在纤芯直径为50μm的多模光纤中研究了7个光纤线性偏振(LP)模式的6种四模式组合对模分复用系统的影响。这7个LP模式由已报道的3个低阶模式(LP_(01)、LP_(11)、LP_(21))和4个传播常数(β)相差较大的模式(LP_(02)、LP_(12)、LP_(13)、LP_(... 在纤芯直径为50μm的多模光纤中研究了7个光纤线性偏振(LP)模式的6种四模式组合对模分复用系统的影响。这7个LP模式由已报道的3个低阶模式(LP_(01)、LP_(11)、LP_(21))和4个传播常数(β)相差较大的模式(LP_(02)、LP_(12)、LP_(13)、LP_(14))组成,根据模式光斑形状及耦合特性选择6种不同的四模式组合并在Optisystem平台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进行模分复用短距离传输时,选择LP_(01)、LP_(11b)、LP_(12a)以及LP_(21b)的模式组合,其Q因子最高,眼图效果最好,即该模式组合传输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光纤 线性偏振模式 模分复用 Optisystem仿真
下载PDF
526例慢性乙肝患者不同病期HBV-DNA载量与外周血TBi、TBA、ALB、ALP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洁 杨梅 +9 位作者 赵琦 主劲 龙斌 李晓英 易旭 刘蕊 夏志鸿 杜枢 王硕士 杨丹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377-1378,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病期血清HBV-DNA载量与外周血ALP、TBi、TBA、ALB的变化。方法选取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包括轻度、中度、重度)526例,检测对比血清HBV-DNA载量、ALP、TBi、TBA及ALB,分析血清...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病期血清HBV-DNA载量与外周血ALP、TBi、TBA、ALB的变化。方法选取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包括轻度、中度、重度)526例,检测对比血清HBV-DNA载量、ALP、TBi、TBA及ALB,分析血清ALP、TBi、TBA、ALB与血清HBV-DNA载量的相关性。结果中度、重度慢性乙肝组HBV-DNA载量、TBi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乙肝组ALP、TBi高于中度、低度对照组(P<0.05);重度组ALB高于中度组、轻度组。ALP、TBi、TBA、ALB与血清HBV-DNA载量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载量可对肝功能产生影响,这对乙肝的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但是仅仅依据HBV-DNA判断慢性乙肝病情的发展治疗是不够的,而肝功能中常用监测检查项目ALT、AST并不完全是随着乙肝病病程的加重而变化,而血清中的血清ALP、TBi、TBA、ALB在重症乙肝时有显著的变化,所以联合HBV-DNA诊治,能为乙肝患者的诊断与病程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载量 肝功能
下载PDF
木犀草素/阿霉素双载药纳米粒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体外研究
14
作者 常炳程 何蔚 夏志鸿 《药品评价》 CAS 2021年第20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制备纳米粒搭载难溶性天然抗肿瘤化合物木犀草素(luteolin,LUT)与化疗药阿霉素(doxorubicin,DOX),研究强效治疗三阴乳腺癌并抑制肿瘤转移效应。方法: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PLGA]单乳法形成... 目的:制备纳米粒搭载难溶性天然抗肿瘤化合物木犀草素(luteolin,LUT)与化疗药阿霉素(doxorubicin,DOX),研究强效治疗三阴乳腺癌并抑制肿瘤转移效应。方法: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PLGA]单乳法形成纳米粒同时包封阿霉素与木犀草素,并利用电镜与动态光散射技术表征其基本特性;用不同缓冲溶液模拟肿瘤微环境并检验其体外药物释放性能;利用MTT细胞毒性实验检验其对三阴乳腺癌MDAMB-231的杀伤效果;Transwell细胞迁移与侵袭模型检验其对三阴乳腺癌的转移抑制效果。结果:成功构建双载药纳米粒PLGA-NPs@DOX/LUT,粒径(114.8±6.2)nm呈规则球形而且分散性良好;木犀草素载药量(10.15±0.17)%,阿霉素载药量(18.11±0.14)%,在微酸性环境中具备药物缓释能力;体外细胞实验中对三阴乳腺癌细胞具有强效杀伤效果,而且能够有效抑制其癌细胞转移效应。结论:成功制备能够递送木犀草素/阿霉素的双载药纳米粒,其具有治疗三阴乳腺癌并抑制其转移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纳米粒 药物载体 木犀草素 体外研究
下载PDF
乳房分泌物查见G^-双球菌1例报告
15
作者 许继 夏志鸿 +2 位作者 王保佳 袁东晓 任渝江 《临床医药杂志》 2004年第4期20-20,共1页
患者女性,29岁。因发现右乳房有一病灶于2004年3月25日到我院就诊。临床检查:右乳头右侧约5cm处有一溃烂处,伴红肿、充血,浅表皮下有溃烂及浓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2g/L、WBC 18.5×10^9/L,中性粒细胞0.92... 患者女性,29岁。因发现右乳房有一病灶于2004年3月25日到我院就诊。临床检查:右乳头右侧约5cm处有一溃烂处,伴红肿、充血,浅表皮下有溃烂及浓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2g/L、WBC 18.5×10^9/L,中性粒细胞0.92,淋巴细胞0.08。尿常规:色黄清,RBC 0~2/HP,WBC2~5/HP。抽取脓性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氏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烂 分泌物 乳房 WBC 尿常规 皮下 红肿 表皮 革兰氏染色 发现
下载PDF
建立有机茶示范厂是提升婺绿品质的有力保障
16
作者 胡保民 殷建军 夏志鸿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1期29-30,共2页
为促进婺源县有机茶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提升加工水平,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全面增强婺源有机茶综合竞争力,婺源县将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初制厂实施优化改造,使加工设施更加符合有机茶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有机茶 加工示范厂 建议
下载PDF
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比较研究
17
作者 夏志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273-273,275,共2页
探析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诊断方式将其平均分为D组与H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检验、生化检验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准确率。结果:研究发... 探析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诊断方式将其平均分为D组与H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检验、生化检验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准确率。结果:研究发现,H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更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生化检验方式进行诊断,可提升诊断结果准确率,为后期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诊断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价值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