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将丙二醛含量、乳酸脱氢酶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作为药效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其谱-效关系确定抗氧化药效物质基础;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究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从12批次TFCSL指纹图谱中确定12个共有峰,指认其中9个化学成分;各批次总黄酮样品均可减少细胞凋亡、降低丙二醛及乳酸脱氢酶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综合2种数学模型确定峰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峰6(异绿原酸C)、峰7(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为抗氧化物质基础;筛选出的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抗氧化应激的33个靶点;关键靶点为TNF、CASP3、EDNRA、XDH、PTGS2、MMP2,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TNF通路、MPKA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均有较好的结合力。表明TFCSL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可能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异绿原酸C、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推测通过TNF、CASP3等靶点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体现菊茎叶多成分、多靶点抗氧化的作用特点。展开更多
通过优选噙化上清片的成型工艺并提升其质量标准.采用湿法制粒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噙化上清片成型工艺;采用TLC对处方中薄荷药材和薄荷素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优选的成型工艺为取处方量药材,薄荷粉碎成细粉...通过优选噙化上清片的成型工艺并提升其质量标准.采用湿法制粒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噙化上清片成型工艺;采用TLC对处方中薄荷药材和薄荷素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优选的成型工艺为取处方量药材,薄荷粉碎成细粉;甘草粉碎成粗粉用10倍量氨水(1→100)渗漉,渗漉速度为5 m L/min·kg,渗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60℃测),加入上述细粉中混匀,用60%乙醇制粒,60℃干燥,加入1%的硬脂酸镁和薄荷油,搅匀,压制成片.薄荷药材和薄荷素油的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甘草酸质量在0.0203-0.6496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0.32%,RSD 1.18%;噙化上清片成型的工艺操作简单,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较原标准有了较大提升,可用于噙化上清片的质量评定.展开更多
文摘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将丙二醛含量、乳酸脱氢酶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作为药效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其谱-效关系确定抗氧化药效物质基础;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究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从12批次TFCSL指纹图谱中确定12个共有峰,指认其中9个化学成分;各批次总黄酮样品均可减少细胞凋亡、降低丙二醛及乳酸脱氢酶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综合2种数学模型确定峰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峰6(异绿原酸C)、峰7(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为抗氧化物质基础;筛选出的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抗氧化应激的33个靶点;关键靶点为TNF、CASP3、EDNRA、XDH、PTGS2、MMP2,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TNF通路、MPKA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均有较好的结合力。表明TFCSL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可能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异绿原酸C、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推测通过TNF、CASP3等靶点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体现菊茎叶多成分、多靶点抗氧化的作用特点。
文摘通过优选噙化上清片的成型工艺并提升其质量标准.采用湿法制粒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噙化上清片成型工艺;采用TLC对处方中薄荷药材和薄荷素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优选的成型工艺为取处方量药材,薄荷粉碎成细粉;甘草粉碎成粗粉用10倍量氨水(1→100)渗漉,渗漉速度为5 m L/min·kg,渗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60℃测),加入上述细粉中混匀,用60%乙醇制粒,60℃干燥,加入1%的硬脂酸镁和薄荷油,搅匀,压制成片.薄荷药材和薄荷素油的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甘草酸质量在0.0203-0.6496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0.32%,RSD 1.18%;噙化上清片成型的工艺操作简单,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较原标准有了较大提升,可用于噙化上清片的质量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