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血吸虫子胞蚴超微结构的研究:产孔的形态学证明 被引量:3
1
作者 夏明仪 A.FOURNIER C.COMBES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我国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子胞蚴前端、收缩区和扩张区的超微结构。发现子胞蚴前端存在体被凹陷区及括约肌的构造,同时可见神经细胞。这个子胞蚴精细分化区可能具有产孔的生理功能,尾蚴从产孔中逸出是非创伤性逸出功能...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我国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子胞蚴前端、收缩区和扩张区的超微结构。发现子胞蚴前端存在体被凹陷区及括约肌的构造,同时可见神经细胞。这个子胞蚴精细分化区可能具有产孔的生理功能,尾蚴从产孔中逸出是非创伤性逸出功能的一种生理适应。并与曼氏血吸虫子胞蚴产孔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子胞蚴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用移植胞蚴技术建立日本血吸虫克隆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夏明仪 朱雪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尝试不使用脊椎动物宿主,在钉螺内建立日本血吸虫单性克隆。方法:应用Jour-dane显微外科移植胞蚴技术将单个毛蚴感染钉螺发育而获得的血吸虫子胞蚴供体连续植入正常钉螺头足窦内。结果:被移植的子胞蚴供体能继续无性... 目的:尝试不使用脊椎动物宿主,在钉螺内建立日本血吸虫单性克隆。方法:应用Jour-dane显微外科移植胞蚴技术将单个毛蚴感染钉螺发育而获得的血吸虫子胞蚴供体连续植入正常钉螺头足窦内。结果:被移植的子胞蚴供体能继续无性繁殖产生新一代胞蚴,然后产生尾蚴,成功地建立了日本血吸虫雄性克隆AHSP和雌性克隆AHSP♀。植入雄血吸虫的雌、雄受体螺存活率分别为80%和78%。植入雌血吸虫的雌、雄受体螺存活率为83%和85%。雌、雄血吸虫克隆的尾蚴逸出前期分别为71±6.3d和68±4.1d。AHSP的移植感染率为60%,AHSP♀的感染率为42%。结论:供体子胞蚴性别与移植感染率有关,AHSP的感染率明显高于AHSP♀的感染率。而受体螺的性别、供体虫龄和移植的代序都与移植感染率无关。本技术不使用脊椎动物,有希望用于在实验室建立并保持不同生物特性的虫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克隆 胞蚴移植 钉螺
下载PDF
湖北省庙河地区钉螺细胞色素C氧化酶1基因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石朝辉 邱持平 +2 位作者 夏明仪 冯正 George M.Davis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比较湖北省庙河沿岸地区钉螺CO1基因序列的差异 ,探讨光壳螺与肋壳螺差异的原因。方法 在该地区选 7个点 (上游 4个点 ,下游 3个点 )采集钉螺 ,用CTAB法提取钉螺基因组DNA ,PCR方法扩增CO1基因 ,纯化后测序 ,运用ESEE软件排序并... 目的 比较湖北省庙河沿岸地区钉螺CO1基因序列的差异 ,探讨光壳螺与肋壳螺差异的原因。方法 在该地区选 7个点 (上游 4个点 ,下游 3个点 )采集钉螺 ,用CTAB法提取钉螺基因组DNA ,PCR方法扩增CO1基因 ,纯化后测序 ,运用ESEE软件排序并比较变异位点 ,观察各点钉螺的CO1基因单倍体型 ,运用PHYLIP软件计算遗传距离 ,绘制基因进化树。结果 获得CO1基因大小为 638bp ,上游和下游累积变异位点数分别为 2 9和 46,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各采集点内钉螺按变异位点多少可分为两组 ;各采集点间存在有相同的基因单倍体型 ;上游和下游螺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0 2 2 1± 0 0 10 5 ;在FITCH绘制的基因进化树上 ,上游和下游地区钉螺交错分布在同一亚种不同的两个分支中。结论 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 ,下游地区钉螺CO1基因的变异强度比上游大 ;庙河各采集点螺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 ;庙河地区螺群属湖北钉螺湖北亚种 (O h hupensis) ,可能存在着两种不同进化速率的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 湖北钉螺 基因差异 日本血吸虫
下载PDF
中国日本血吸虫地域株基因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邱持平 Chris Spolsky +5 位作者 夏明仪 陈勤 童小妹 龚昕 George Davis 冯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国日本血吸虫各地域株基因差异。 方法 收集湖南、安徽、湖北、四川及江苏 5省的阳性钉螺 ,将逸出的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昆明小鼠 ,42d后 ,用灌注法获取成虫 ,用PCR扩增成虫线粒体NADH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脱氢... 目的 研究中国日本血吸虫各地域株基因差异。 方法 收集湖南、安徽、湖北、四川及江苏 5省的阳性钉螺 ,将逸出的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昆明小鼠 ,42d后 ,用灌注法获取成虫 ,用PCR扩增成虫线粒体NADH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脱氢酶 1(ND1)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 1(CO1)基因片段 ,克隆于质粒载体后测序并用MEGA软件分析。 结果 各地域株日本血吸虫成虫的ND1和CO1基因长度分别为 476bp和 10 33bp ,ND1和CO1基因序列分别存在 2个单倍体 (Ⅰ型 ,Ⅱ型 ) ,其差异分别为 4.0 %和 3.4%。从分子发生树看 ,各地域株日本血吸虫ND1和CO1基因分别存在 2个不同基因型。在ND1基因中呈现Ⅰ型的 ,CO1基因中也为Ⅰ型 ,反之 ,均为Ⅱ型。 结论 研究区域湖南、安徽、湖北、四川及江苏 5省的日本血吸虫株ND1和CO1基因存在 2个不同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血吸虫 地域株 基因差异 研究 细胞色素C氧化酶1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核糖体基因分析的中华血吸虫分子种系发生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广军 邱持平 +3 位作者 邱东川 常正山 秦志辉 夏明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 测定中华血吸虫细胞核核糖体基因 r DNA- ITS2和 L SU序列 ,并根据这些序列 ,构建基因树 ,探讨中华血吸虫在裂体属内的系统发生位置。 方法 以 GNT- K法抽提基因组 DNA后 ,用特异引物 ,PCR扩增目的基因。扩增后的 PCR产物经纯... 目的 测定中华血吸虫细胞核核糖体基因 r DNA- ITS2和 L SU序列 ,并根据这些序列 ,构建基因树 ,探讨中华血吸虫在裂体属内的系统发生位置。 方法 以 GNT- K法抽提基因组 DNA后 ,用特异引物 ,PCR扩增目的基因。扩增后的 PCR产物经纯化后克隆于载体质粒 p T- adv中再次扩增后 ,提取并纯化质粒 DNA,并以此作模板 ,使用通用测序引物 M13 (F/ R)于 L icor测序仪上进行测序。检索 Gen Bank,查找曼氏血吸虫相关血吸虫两基因序列 ,将有关血吸虫同一基因排序、比较分析后 ,以毛毕吸虫和杜氏小裂体吸虫作为外群 ,使用 PHYL IP和 MEGA以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绘制系统发生树。 结果 克隆并测定了中华血吸虫的 r DNA - ITS2和 L SU ,毛毕吸虫的r DNA- ITS2序列 ,以及根据这些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 结论 中华血吸虫 ITS2和 L SU基因的系统发生树结果一致 ,均提示中华血吸虫归属于亚洲血吸虫种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血吸虫 毛毕吸虫 内部转录间隔子 核糖体大亚基基因 系统发生分析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两种东毕吸虫rDNA-LSU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广军 陈勤 +1 位作者 邱持平 夏明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测定程氏东毕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结节变种rDNA LSU基因序列 ,并对照已发表的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同一基因序列 ,比较三者的差异 ,探讨东毕吸虫虫种分类问题。 方法 收集两虫种成虫 ,GNT K法抽提基因组DNA ,PCR扩增目的基... 目的 测定程氏东毕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结节变种rDNA LSU基因序列 ,并对照已发表的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同一基因序列 ,比较三者的差异 ,探讨东毕吸虫虫种分类问题。 方法 收集两虫种成虫 ,GNT K法抽提基因组DNA ,PCR扩增目的基因 ,并将其产物克隆入质粒再次扩增 ,提取质粒DNA ,以M 13(F/R)作为测序引物进行测序。从GenBank获得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rDNA LSU基因序列 ,用BioEdit软件将 3种血吸虫基因序列排序并比较分析。 结果 程氏东毕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结节变种的LSU序列完全一致 ,与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rDNA LSU基因序列仅相差一个碱基 ,同源性高达 99.99%。 结论 γDNA LSU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不支持程氏东毕吸虫为独立种 ,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结节变种可能是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同种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NA-LSU 东毕吸虫 序列分析 中国大陆 基因序列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基因分析的中华血吸虫分子种系发生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广军 邱持平 +1 位作者 邱东川 夏明仪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测定中华血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 C氧化酶亚基 1(CO1)和 NADH脱氢酶亚基 1(ND1)基因序列 ,并根据这些序列构建分子系统发生树 ,探讨中华血吸虫在裂体属内的系统发生位置。 方法 以 GNT- K法抽提虫体基因组 DNA,用特异引物 PCR扩... 目的 测定中华血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 C氧化酶亚基 1(CO1)和 NADH脱氢酶亚基 1(ND1)基因序列 ,并根据这些序列构建分子系统发生树 ,探讨中华血吸虫在裂体属内的系统发生位置。 方法 以 GNT- K法抽提虫体基因组 DNA,用特异引物 PCR扩增目的基因。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于质粒载体 ,以纯化后的阳性质粒 DNA作为模板 ,M13(F/ R)为引物于 L icor测序仪测序。检索 Gen Bank,查找曼氏血吸虫等相关血吸虫两线粒体基因序列 ,作基因排序及比较分析后 ,用 PHYL IP和 MEGA以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绘制系统发生树。 结果 克隆了中华血吸虫的 CO1和 ND1基因片段 ,并测定了两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 ,根据这些序列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结论 中华血吸虫 CO1和ND1基因的系统发生树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血吸虫 CO1 ND1 系统发生分析 线粒体基因分析
下载PDF
核糖体28S-D3等位基因特异扩增鉴别微小按蚊亲缘种A和C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水森 汤林华 +1 位作者 夏明仪 薛海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 建立微小按蚊复合体不同亲缘种A和C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 用单蚊蚊腿消化提取基因组DNA ,PCR特异扩增 2 8S第 3结构域 (D3 )基因 ,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 ;基于序列差异设计特异引物 ,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扩增 (P... 目的 建立微小按蚊复合体不同亲缘种A和C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 用单蚊蚊腿消化提取基因组DNA ,PCR特异扩增 2 8S第 3结构域 (D3 )基因 ,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 ;基于序列差异设计特异引物 ,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扩增 (PCR -ASA) ,根据扩增片段大小区分微小按蚊不同亲缘种。结果 发现微小按蚊不同亲缘种A和C(GeneBank登录号 :AF416782 ,AF42 5 5 94) ,根据二者序列差异设计的特异引物能在普通琼脂糖凝胶上直观地区分两亲缘种 ,两者除在 3 76bp处有一共同条带外 ,分别在 2 94bp和 112bp处出现各自的特异扩增带。结论 我们建立的ASA分子鉴别方法能有效地将我国微小按蚊不同亲缘种A和C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按蚊 亲缘种 基因D3 分子鉴别 核糖体 等位基因
下载PDF
湖北省庙河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石朝辉 夏明仪 +2 位作者 邱持平 朱雪花 冯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3-103,共1页
近年研究表明,不同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呈现不同的相容性[1-4],这是钉螺与日本血吸虫长期共同演化的结果[5]。但有关研究多为跨地域、大范围。本文以湖北省庙河上、下游地区钉螺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生物学性状及对日本血吸虫... 近年研究表明,不同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呈现不同的相容性[1-4],这是钉螺与日本血吸虫长期共同演化的结果[5]。但有关研究多为跨地域、大范围。本文以湖北省庙河上、下游地区钉螺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生物学性状及对日本血吸虫的易感性,为遗传学研究打下基础,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钉螺 日本血吸虫 易感性 血吸虫病
下载PDF
PCR-RFLP鉴别微小按蚊亲缘种A和C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水森 汤林华 +1 位作者 薛海筹 夏明仪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 建立微小按蚊复合体不同亲缘种A和C的分子鉴别方法—PCR产物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 方法 用单蚊蚊腿消化提取基因组DNA ,PCR特异扩增核糖体 2 8S第 3结构域 (D3 )基因 ,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克隆和测序 ;分析微小... 目的 建立微小按蚊复合体不同亲缘种A和C的分子鉴别方法—PCR产物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 方法 用单蚊蚊腿消化提取基因组DNA ,PCR特异扩增核糖体 2 8S第 3结构域 (D3 )基因 ,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克隆和测序 ;分析微小按蚊A和CD3基因的酶切图谱 ,选择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对两者PCR产物进行特异性切割 ,按照酶切片段长度区分两亲缘种。 结果 微小按蚊A被限制性内切酶MboII切割后在约 3 76bp、2 68bp和 10 8bp处出现 3条条带 ,而微小按蚊C因第 96bp、97bp位点突变 ,不存在限制性内切酶MboII的特异识别位点而未被消化 ,仅在 3 76bp处存在唯一条带。  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PCR RFLP分子鉴别方法能有效地将形态难以鉴别的微小按蚊亲缘种A和C(GenBank :AF416782 ,AF415 5 94)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按蚊 亲缘种 D3基因 PCR-RFLP 蚊虫
下载PDF
吸血期蓖麻硬蜱雌虫体内周身性莱姆病螺旋体生长动态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振勤 陈季武 夏明仪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20,共5页
为查明吸血期蓖麻硬蜱雌虫体内周身性莱姆病螺旋体生长动态,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银染色组织学及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饥饿及吸血期蓖麻硬蜱雌虫脑、唾液腺和卵巢组织中莱姆病螺旋体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饥饿蟀组织中螺旋... 为查明吸血期蓖麻硬蜱雌虫体内周身性莱姆病螺旋体生长动态,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银染色组织学及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饥饿及吸血期蓖麻硬蜱雌虫脑、唾液腺和卵巢组织中莱姆病螺旋体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饥饿蟀组织中螺旋体数量极为有限,吸血期蜱组织中螺旋体的密度和数量随吸血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增长,至开始吸血后4或5天,脑、唾液腺和卵巢组织中螺旋体的数量都已达到无法计数的程度;本研究首次对周身性莱姆病螺旋体的分裂增殖提出了假设。螺旋体在吸血期蜱唾液腺的大量检出,为莱姆病螺旋体经由蜱唾液分泌而传播给脊椎动物宿主的假设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 蓖麻硬蜱
下载PDF
莱姆病螺旋体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振勤 刘家英 夏明仪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莱姆病 螺旋体 研究
下载PDF
中华血吸虫(Schistoso ma sinensium)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广军 邱持平 夏明仪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97,共6页
关键词 中华血吸虫 病原学 病理 种系
下载PDF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1~2003年引文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勤 洪玉梅 夏明仪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4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1-2003年 引文 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下载PDF
中华血吸虫和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结节变种扫描电镜观察及与其它血吸虫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广军 邱东川 +1 位作者 王春仁 夏明仪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1年第3期1-5,F002,F003,共7页
中华血吸虫和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结节变种分别收集于四川和黑龙江省 ,按常规电镜方法处理后 ,以日立 JSM- 80 0扫描电镜观察并摄片。观察显示中华血吸虫体表无结节 ,其雄性成虫体表结构近似于日本血吸虫等亚洲血吸虫 ,与文献描述的采集... 中华血吸虫和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结节变种分别收集于四川和黑龙江省 ,按常规电镜方法处理后 ,以日立 JSM- 80 0扫描电镜观察并摄片。观察显示中华血吸虫体表无结节 ,其雄性成虫体表结构近似于日本血吸虫等亚洲血吸虫 ,与文献描述的采集于泰国的中华血吸虫也无明显差异。观察同时表明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结节变种与程氏东毕吸虫基本无差别 ,二者的感觉球种类与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一致 ,但数目较后者为多。同时结合已发表的有关裂体属血吸虫 SEM研究结果 ,对裂体属血吸虫 SEM超微结构特点列表进行了比较。按照 Rollinson的分组方法 ,中华血吸虫属于无结节组 ,而东毕吸虫属于不带棘的有结节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血吸虫 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节变种 SEM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中国大陆湖北钉螺遗传性状差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朝辉 夏明仪 邱持平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8年第4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钉螺 遗传性状差异 蛋白质电泳 湖北钉螺 同工酶
下载PDF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来稿常见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勤 洪玉梅 夏明仪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4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科技论文 参考文献 汉语规范
下载PDF
全沟硬蜱围食膜初步观察研究
18
作者 朱振勤 夏明仪 +2 位作者 陈季武 夏晶 傅蓓蓓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2年第4期1-4,3,共5页
本工作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全沟硬蜱的围食膜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饥饿幼虫、若虫、成虫以及吸血期雄性成虫不具围食膜。吸血期幼虫、若虫及雌性成虫最晚分别于吸血开始后 2 0、2 0及 18小时出现了单层结构的围食膜 ;缓慢吸血... 本工作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全沟硬蜱的围食膜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饥饿幼虫、若虫、成虫以及吸血期雄性成虫不具围食膜。吸血期幼虫、若虫及雌性成虫最晚分别于吸血开始后 2 0、2 0及 18小时出现了单层结构的围食膜 ;缓慢吸血期围食膜的厚度持续增加 ,而在快速吸血期其厚度却会显著减小。饱血后发育期围食膜不断增厚 ,愈来愈拱曲 ,与肠壁的距离不断扩大 ,并形成多层结构 ;至少分别于饱血后 12、2 5及 11天 ,仍能在幼虫、若虫及雌性成虫肠腔观察到完好状态的围食膜。全沟硬蜱是我国北方地区多种血液传播病原体的重要媒介 ,其围食膜的发现及围食膜形态变化的初步描述 ,对进一步认识这些病原体在全沟硬蜱体内迁移扩散规律、发育动态以及向宿主的传播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沟硬蜱 围食膜 媒介蜱
下载PDF
吸血蓖子硬蜱成虫唾腺莱姆病螺旋体重度感染的发现
19
作者 朱振勤 陈季武 夏明仪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8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了解莱姆病螺旋体在蜱体内的发育生物学,采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银染色法组织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螺旋体,结果显示,感染莱姆病螺旋体的饥饿蓖子硬蜱雌虫未吸血与吸血0.5和1天唾腺中无螺旋体。在吸血开始后2天出现唾腺的轻度感染,... 为了解莱姆病螺旋体在蜱体内的发育生物学,采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银染色法组织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螺旋体,结果显示,感染莱姆病螺旋体的饥饿蓖子硬蜱雌虫未吸血与吸血0.5和1天唾腺中无螺旋体。在吸血开始后2天出现唾腺的轻度感染,3天出现唾腺的中度感染,4天和5天出现重度感染。这些结果表明,莱姆病螺旋体媒介蜱唾腺的感染程度随吸血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高,并可在缓慢吸血期的中后期形成重度感染。莱姆病螺旋体在吸血期媒介唾腺内的大量存在,特别是重度感染的发现,为该病原螺旋体由蟀向脊椎动物宿主传播的唾液分泌途径假设提供了有力证据。本研究对莱姆病螺旋体在吸血蟀唾腺内分裂增殖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 蓖子硬碑 唾液腺
下载PDF
血脑屏障的破坏是脑型疟形成的标志吗?
20
作者 黄芳 夏明仪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在发展中国家 ,脑型疟疾是一个主要的杀手 ,但是对其病因知道的仍然很少。在此对尸解、体外试验及动物模型研究中提供的最新证据作一介绍 ,以阐明血脑屏障的破坏在脑型疟疾中的显著作用 ,在重症疟疾中 ,血脑屏障完整性的破坏将导致大脑... 在发展中国家 ,脑型疟疾是一个主要的杀手 ,但是对其病因知道的仍然很少。在此对尸解、体外试验及动物模型研究中提供的最新证据作一介绍 ,以阐明血脑屏障的破坏在脑型疟疾中的显著作用 ,在重症疟疾中 ,血脑屏障完整性的破坏将导致大脑血管的渗漏。了解该病如何发生以及导致昏迷的病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脑型疟 动物模型 疟疾 对症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