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酚A葡萄糖醛酸苷的高效制备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刚 朱亮亮 +5 位作者 吕侠 吴大畅 夏杨柳 马骁驰 辛毅 侯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4-318,共5页
采用鼠肝微粒体(RLM)生物转化法,利用正交实验在体外实现了双酚A(BPA)向双酚A葡萄糖醛酸苷(BPA-G)的高效转化,同时借助新型色谱分离材料C18WAX及固相萃取技术实现了BPA-G的高效富集与纯化,并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关键词 双酚A 鼠肝微粒体 双酚A葡萄糖醛酸苷 固相萃取
下载PDF
达塞布韦对扑热息痛葡萄糖醛酸化的抑制作用
2
作者 李兰丽 姜丽丽 +1 位作者 夏杨柳 刘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7-892,共6页
目的探讨达塞布韦对扑热息痛(APAP)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定量预测2种药物同时服用时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危险性。方法利用人肝微粒体(HLMs)及重组人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9(UGT1A9),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酶抑制动... 目的探讨达塞布韦对扑热息痛(APAP)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定量预测2种药物同时服用时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危险性。方法利用人肝微粒体(HLMs)及重组人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9(UGT1A9),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酶抑制动力学研究达塞布韦对APAP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作用。结果达塞布韦对APAP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在HLMs中,其IC50和Ki值分别为(3.94±1.29)和(5.50±0.46)μmol/L。在重组人源UGT1A9中,达塞布韦对UGT1A9的IC50和Ki值分别为(5.24±1.26)和(4.92±0.46)μmol/L。利用体外实验数据及药物相互作用预测模型,预测当达塞布韦以250 mg、2次/d或更高剂量与APAP同时服用时,将导致APAP的曲线下面积至少增加27%。结论达塞布韦对APAP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2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扑热息痛 达塞布韦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形成路径和会计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姜宏青 夏杨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12,共6页
隐性负债的认定、摸底和控制是近年来国家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点。长期以来,受地方政府债务不规范发展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形成路径隐蔽,种类繁多,统计口径混乱,难以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衡量和控制。因此,应该梳理地方政府隐... 隐性负债的认定、摸底和控制是近年来国家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点。长期以来,受地方政府债务不规范发展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形成路径隐蔽,种类繁多,统计口径混乱,难以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衡量和控制。因此,应该梳理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形成路径并进行分类。根据政府会计逻辑和债务管理理论提出对违规形成的隐性负债予以全面清理,对政府运营管理中形成的正常的隐性负债分为直接负债和或有负债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旨在将所有隐性负债信息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报告和披露体系,有效控制隐性负债的结构与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隐性负债 直接负债 或有负债 会计控制
下载PDF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介导的中药-药物相互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哲 姜丽丽 +1 位作者 夏杨柳 刘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0-214,共5页
随着中药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使用及对Ⅱ相药物代谢酶UGT的表达、功能、调控的进一步认识,对UGT酶介导的中药多组分之间、中药复方以及中药与化学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被越来越多人关注。本文对近年来UGT介导的中药-药物相互作用主要... 随着中药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使用及对Ⅱ相药物代谢酶UGT的表达、功能、调控的进一步认识,对UGT酶介导的中药多组分之间、中药复方以及中药与化学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被越来越多人关注。本文对近年来UGT介导的中药-药物相互作用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互作用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中药
下载PDF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与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钱星凯 夏杨柳 +5 位作者 窦同意 侯洁 马红 葛广波 杨凌 秘晓林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3-551,共9页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内源基因表达的二相代谢酶,由22号染色体表达。主要将S-腺苷甲硫氨酸上的甲基转移至底物的羟基上,使底物的一个羟基甲基化。COMT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代谢儿茶酚类的化合物,例如: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内源基因表达的二相代谢酶,由22号染色体表达。主要将S-腺苷甲硫氨酸上的甲基转移至底物的羟基上,使底物的一个羟基甲基化。COMT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代谢儿茶酚类的化合物,例如: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雌二醇等化合物,此外还能代谢体外通过饮食及药物摄入的儿茶酚类化合物。由于COMT在体内与化合物的代谢密切相关,COMT代谢失常能够引起很多疾病或者罹患疾病的风险增加,例如: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乳腺癌等疾病。本综述通过阐述COMT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尝试说明COMT与其相关疾病之间的联系,旨在能够对COMT代谢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代谢 疾病
原文传递
O-葡萄糖醛酸苷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梅玲 夏杨柳 +5 位作者 杨梦丽 吴大畅 刘丽坤 葛广波 杨凌 侯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5-1073,共9页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是机体内重要的一类代谢反应,其中O-葡萄糖醛酸结合是最常见的反应类型。O-葡萄糖醛酸苷的制备对于准确评估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及安全性、药物代谢和药动学定量分析等研究至关重要。利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是机体内重要的一类代谢反应,其中O-葡萄糖醛酸结合是最常见的反应类型。O-葡萄糖醛酸苷的制备对于准确评估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及安全性、药物代谢和药动学定量分析等研究至关重要。利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生物合成目标代谢物是制备葡萄糖醛酸苷的重要手段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生物转化技术制备O-葡萄糖醛酸苷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植物、微生物、动物来源及人重组UGT酶等不同方法制备O-葡萄糖醛酸苷的最新进展,同时还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对生物反应体系和转化工艺的改进与优化,实现葡萄糖醛酸苷高效制备的相关技术和工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葡萄糖醛酸苷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植物生物合成 动物UGT酶 微生物发酵
原文传递
瑞香素在大鼠肝S9中体外代谢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思成 葛广波 +4 位作者 夏杨柳 齐晓怡 王傲雪 涂彩霞 杨凌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1-295,共5页
瑞香素给药后在大鼠体内快速代谢消除,但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开展瑞香素体外代谢特征分析,鉴定了瑞香素在大鼠肝S9(RLS9)中的代谢产物结构,测定了不同代谢路径的动力学参数。HPLC-DAD-MS检测发现,瑞香素在RLS9中转化为6个代谢产物,包... 瑞香素给药后在大鼠体内快速代谢消除,但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开展瑞香素体外代谢特征分析,鉴定了瑞香素在大鼠肝S9(RLS9)中的代谢产物结构,测定了不同代谢路径的动力学参数。HPLC-DAD-MS检测发现,瑞香素在RLS9中转化为6个代谢产物,包括7-或8-葡糖醛酸和硫酸酯代谢物、8-甲基代谢物及7-硫酸酯-8-甲基代谢物。动力学分析表明,瑞香素在RLS9的葡糖醛酸化和甲基化反应符合米氏动力学,7-O-磺酸化反应和8-O-磺酸化反应分别符合双位点和底物抑制动力学。3条代谢路径中,清除率最大的为磺酸化反应,其次为甲基化和葡糖醛酸化反应。借助体外代谢动力学数据和体外-体内关联方法,预测获得的瑞香素在大鼠体内肝清除率(54.9 m L·min^(-1)·kg^(-1))与文献报道的大鼠体内总清除率(58.5 m L·min^(-1)·kg^(-1))接近。结果表明,肝脏是瑞香素在大鼠体内主要代谢位点。磺酸化、甲基化和葡糖醛酸化反应是瑞香素在大鼠肝脏中主要清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素 II相代谢酶 酶动力学 肝清除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