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44、CD87和CD123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述文 姚红霞 +1 位作者 饶若 夏梦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94-1798,共5页
目的:探讨CD44、CD87和CD123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2月以急性白血病收治的患者166例,纳入急性白血病组(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100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50例,B/髓双表型白血病16例)... 目的:探讨CD44、CD87和CD123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2月以急性白血病收治的患者166例,纳入急性白血病组(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100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50例,B/髓双表型白血病16例);选择同期入院检查的非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均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3色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CD44、CD87、CD123细胞百分比;对于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均给予对症化疗治疗,在2个疗程后评价患者缓解率(CR),记录并统计不同疗效下CD44、CD87、CD123细胞百分比;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与CD44、CD87、CD123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组患者CD44、CD87、CD123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CD44、CD123阳性率均高于急性淋巴白血病和B/髓双表型(P<0.05);急性淋巴系白血病CD44阳性率高于B/髓双表型(P<0.05)。急性白血病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2个疗程后CR患者132例,PR+NR患者34例。CR患者CD44、CD87、CD123阳性率均低于PR+NR患者(P<0.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与CD44、CD87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D44、CD87、CD123在急性白血病不同表型中表达存在差异性,且与预后具有相关性和加强CD44、CD87、CD123测定能评估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CD44 CD87 CD123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治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莉芳 饶若 +2 位作者 王述文 夏梦娟 姚红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4期89-93,共5页
目的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方法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中的诊治意义。方法 171例标本应用染色体R显带进行核型分析,218例标本应用间期FISH进行分析。结果在171例患者中,116例(68%)检出Ph染色体,22例(13%)存在... 目的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方法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中的诊治意义。方法 171例标本应用染色体R显带进行核型分析,218例标本应用间期FISH进行分析。结果在171例患者中,116例(68%)检出Ph染色体,22例(13%)存在其他异常核型。218例CML患者标本应用FISH进行分析,174例(80%)检出BCR/ABL基因。76%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产生的蛋白类型为P210,3%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产生的蛋白类型为P210共表达P190,0.95%CML患者融合基因产生的蛋白类型为P190。另外,18%CML患者存在der(9)部分序列缺失。结论 FISH对BCR/ABL融合基因检出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对Ph的检出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提示Ph染色体及多种其他异常核型。FISH分析可提示是否存在BCR/ABL融合基因,也可提示不同的融合蛋白类型,还可提示der(9)的部分序列缺失与否。2种分析方法可以多角度提示CML患者的疾病信息,在CML的诊治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分析 PH染色体 荧光原位杂交 BCR/ABL融合基因
下载PDF
海南地区汉族人群他汀类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阮和球 陈君 +4 位作者 夏梦娟 黄白丽 庞海云 朱娟 刘雪征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43-147,176,共6页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汉族人群他汀类药物相关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海南地区汉族体检者SLCO1B1和ApoE基因型,统计分析其基因频率、分布特征及不同性别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汉族人群他汀类药物相关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海南地区汉族体检者SLCO1B1和ApoE基因型,统计分析其基因频率、分布特征及不同性别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结果海南地区汉族人群SLCO1B1各基因型频率为:*1a/*1a 6.10%、*1a/*1b 28.14%、*1b/1b 41.38%、*1a/*50.70%、*1a/*154.69%、*1b/1516.10%、*5/*50.23%、*5/*150%、*15/*151.76%。ApoE各基因型频率为:e2/e21.52%、e2/e313.01%、e2/e41.41%、e3/e368.35%、e3/e415.24%、e4/e40.47%。不同性别间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地区汉族人群的SLCO1B1和ApoE基因型频率与其他中国地区汉族人群报道一致,与国外其他种族报道有差异,分布存在种族差异性。临床医生应据此调整他汀类药物用药剂量和选择降脂药种类,并加强ApoE4风险类基因型人群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地区 SLCO1B1 APOE 基因多态性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孕妇延长使用硫酸镁保胎后新生儿出现骨骼异常改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高浩成 夏梦娟 +1 位作者 龚美琴 高雪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3-45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孕妇延长使用硫酸镁保胎与其新生儿出现骨骼异常改变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检索Pubmed、EMbase等数据库,纳入研究后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收集到7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新生儿615例。4篇研究显示延长使用... 目的:系统评价孕妇延长使用硫酸镁保胎与其新生儿出现骨骼异常改变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检索Pubmed、EMbase等数据库,纳入研究后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收集到7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新生儿615例。4篇研究显示延长使用硫酸镁保胎后新生儿出现骨骼异常的风险约为未使用(或短期使用)硫酸镁保胎后的12.69倍(OR 12.69,95%CI 2.87~56.03)。多胎妊娠且使用硫酸镁保胎的孕妇生产的10个新生儿中即有1个出现骨骼异常[RD 0.10,95%CI0.01~0.20;需要治疗人数(NNT)=10]。72小时内新生儿的平均血清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延长使用硫酸镁保胎是导致其新生儿骨骼异常改变的高危因素,多胎妊娠是其协同因素,新生儿的血清钙浓度未必能确切地反应骨质减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早产 硫酸镁 保胎 新生儿骨骼异常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不同途径过继回输致耐受树突状细胞延长小鼠移植心脏存活研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文桥 单娟 +7 位作者 李幼平 罗蕾 孙桂香 周彦妮 杨彤 夏梦娟 郭颖嘉 冯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12期1432-1445,共14页
目的系统评价采用不同途径过继回输致耐受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ol-DCs)对移植心脏存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ISI,查找关于过继回输Tol-DCs对移植物存活影响的动物实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 目的系统评价采用不同途径过继回输致耐受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ol-DCs)对移植心脏存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ISI,查找关于过继回输Tol-DCs对移植物存活影响的动物实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1年3月5日。参照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以同种异体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终点指标,分析Tol-DCs对移植心脏存活的影响;通过整合纳入文献信息,总结Tol-DCs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机制。结果最终纳入44篇文献,含4种Tol-DCs诱导方式,包括过继回输基因修饰、药物干预、细胞因子诱导及其他源性(脾源、肝源)Tol-DCs。纳入研究多数采用一次性尾静脉输注2×106Tol-DCs。我们采用森林图呈现实验组和未处理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半定量评价4种诱导方式产生的Tol-DCs对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Tol-DCs均能有效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基因修饰组平均延长存活时间为22.02±21.9 d(3.2倍于对照组),药物诱导组为25.94±16.9 d(4.3倍),细胞因子诱导组为9.00±8.13 d(1.9倍),其他源性Tol-DCs组为10.69±9.94 d(2.1倍)。与英文摘要保持一致:过继回输Tol-DC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机制有:(1)诱导T细胞低反应性(MLR);(2)削弱对移植物的细胞毒性杀伤效应(CTL);(3)诱导T细胞向2偏移(CK)(;4)诱生Treg。结论对MHC全错配近交系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受者小鼠,过继回输基因修饰、药物干预、细胞因子诱导及其他源性(脾源、肝源)Tol-DCs均可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或诱导免疫耐受。其中以基因修饰和药物诱导的Tol-DCs延长存活时间效果最为显著,且过继回输基因修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强于药物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致耐受树突状细胞 过继回输 心脏移植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海南省健康人群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6
作者 阮和球 夏梦娟 +2 位作者 朱娟 陈鑫苹 符生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血铅水平及高铅血症、铅中毒的分布特点和海南省健康人群血铅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海南省琼海、儋州、三亚、海口4个城市2009—2018年121426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铅暴露横断面研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浓... 目的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血铅水平及高铅血症、铅中毒的分布特点和海南省健康人群血铅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海南省琼海、儋州、三亚、海口4个城市2009—2018年121426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铅暴露横断面研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浓度,几何平均值(GM)和百分位数描述不同性别、年龄、检测年份的血铅水平。结果<6岁儿童(38.41μg/L)和≥61岁老年人组(38.13μg/L)的GM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的GM(38.14μg/L)高于女性(35.73μg/L)(P<0.001)。<6岁儿童高铅血患病率(37.3%,95%CI=36.8~37.9)和≥61岁老年人组高血铅患病率(34.9%;95%CI=33.8%,36.0%)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男性高铅血症患病率(35.18%)高于女性(3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9—2018年海南省健康人的血铅浓度无明显下降趋势,但血铅百分位P95统计发现,高铅值有下降趋势。结论海南省6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和男性的高血铅症患病率较高,健康人群低水平铅暴露风险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横断面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