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维参量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技术
1
作者 李翠 夏炳森 +2 位作者 林斌 王若凡 张益昕 《光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对比总结了典型DOFS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系统结构,对现有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维参量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能够实现对线路的应变、温度、振动、衰耗等状态参数进行分布式的实时监测。与现有的单参... 对比总结了典型DOFS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系统结构,对现有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维参量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能够实现对线路的应变、温度、振动、衰耗等状态参数进行分布式的实时监测。与现有的单参量、双参量传感监测方案相比,使用多维参量方案对线路进行融合感知,可以有效提高监测的准确度,降低误判率、误报率,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输电线路 覆冰监测 多维参量
下载PDF
FLT3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夏炳森 付娜娜 任翠爱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32-634,共3页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细胞性 急性 基因突变 FLT3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妊娠60例治疗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夏炳森 李莉 +2 位作者 林彩莲 王宝宏 于志刚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 妊娠 治疗
下载PDF
Rb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夏炳森 李莉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M)细胞Rb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化疗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 P法 ,借助抗Rb蛋白单抗 ,对 4 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  4 7例中有11例 ( 11/47)呈阴性表达 ,阴性表达率 30 .6% ,免疫分型各亚...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M)细胞Rb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化疗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 P法 ,借助抗Rb蛋白单抗 ,对 4 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  4 7例中有11例 ( 11/47)呈阴性表达 ,阴性表达率 30 .6% ,免疫分型各亚型之间差异显著无显著性 (P >0 .0 5)。所有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化疗 4个疗程 ,Rb蛋白阴性组化疗有效率为 36.4 % ,而Rb蛋白阳性组总有效率为 77.9%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多变量分析显示 ,除去血清 β2 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三因素对化疗结果的影响 ,Rb蛋白阴性可作为影响化疗疗效的独立负性因素。结论 Rb蛋白阴性表达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较易见 ,且Rb蛋白不表达者对常规化疗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蛋白 表达 骨髓瘤多发性 化疗 治疗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二次缓解后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夏炳森 任翠爱 +2 位作者 冉学红 于志刚 崔景英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观察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SCT)治疗急性白血病二次缓解后的疗效。方法选择HLA-A,B,DR位点完全相合的同胞作为供者,对11例二次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目的观察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SCT)治疗急性白血病二次缓解后的疗效。方法选择HLA-A,B,DR位点完全相合的同胞作为供者,对11例二次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以FBC为预处理方案,输入CD34^+细胞数为(5.8~11.4)×10~6/kg。全部患者均用环孢素A加甲氨喋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 11例患者移植后无错重建造血,9例为完全供者植入,2例为混合型植入。移植后7~14d外周血白细胞≥1.0×10~9/L,12~19d血小板≥20×10~9/L。无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除2例死于肺部感染外,其余9例均持续完全缓解,移植后中位生存期36(28~59)个月。结论 NASCT治疗二次缓解白血病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是患者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 白血病 急性 二次缓解
下载PDF
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白细胞介素2治疗白血病临床研究
6
作者 夏炳森 任翠爱 +1 位作者 冉学红 崔景英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讨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及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两供者为单卵孪生兄妹,对2例白血病患者进行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Syn-HSCT),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另1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给予6~8个... 目的探讨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及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两供者为单卵孪生兄妹,对2例白血病患者进行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Syn-HSCT),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另1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给予6~8个疗程的强化疗。再Syn-HSCT,其后3个月开始应用IL-2治疗。结果 2例患者移植后造血恢复重建,未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后早期应用IL-2治疗,无事件生存大于18个月。结论 Syn-HSCT是治疗白血病的良好选择,IL-2可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GVL),远期疗效有待于多病例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基因 白血病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2例
7
作者 夏炳森 任翠爱 +1 位作者 冉学红 崔景英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细胞介素2 病例报告
下载PDF
Rb基因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夏炳森 冉学红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8年第4期243-245,共3页
Retinoblastoma(Rb)基因是最早被克隆证实的抑癌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3长臂(13q^(14))。Rb基因的缺失或失活与多种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联,Rb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从基因水平揭示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本文介绍血液肿瘤的Rb改变。
关键词 RB基因 恶性血液病 基因表达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明华 夏炳森 +1 位作者 闫勇 张曦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2期137-138,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应用自身对照方法,对22例血液肿瘤患者分为第1周期(对照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观察期)化疗后加rhIL-11,rhIL-11的用量1.5mg/d,连续6~1...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应用自身对照方法,对22例血液肿瘤患者分为第1周期(对照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观察期)化疗后加rhIL-11,rhIL-11的用量1.5mg/d,连续6~15d,观察血小板最低值、持续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期血小板最低值高于对照期(P<0.05),血小板低于20×109/L持续天数少于对照期(P<0.05),血小板低于40×109/L持续天数少于对照期(P<0.05)。结论 rHIL-11可降低化疗引起血小板下降幅度及血小板持续下降的时间,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1 血液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D-二聚体测定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民海 赵宁宁 +3 位作者 王宝宏 冉学红 崔景英 夏炳森 《中国微循环》 2003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D -二聚体含量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前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1例APL患者(包括7例合并DIC患者)发病时及应用ATRA治疗后D -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并与正... 目的探讨D -二聚体含量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前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1例APL患者(包括7例合并DIC患者)发病时及应用ATRA治疗后D -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1例APL患者治疗前血浆D -二聚体水平(2.38±0.98)mg/L较正常对照组(0.25±0.09)mg/L明显升高(P<0.01) ,其中7/21例并发DIC者(2.52±0.12)mg/L明显高于14/21例不并发DIC者 ,(2.18±0.96)mg/L。结论APL患者D -二聚体检测值随维甲酸治疗逐渐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性 急性 维甲酸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癌性促凝物质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民海 赵宁宁 +3 位作者 冉学红 王宝宏 于志刚 夏炳森 《中国微循环》 2001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癌性促凝物质 (cancerprocoagulant,CP)活性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acutepromye locyticleukemia,APL)的出血和活动状态的关系。方法用一期血浆复钙时间测定法测定32例APL患者CP活性。结果APL初发 (43.20u/mg±18.86u/mg)、复... 目的探讨癌性促凝物质 (cancerprocoagulant,CP)活性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acutepromye locyticleukemia,APL)的出血和活动状态的关系。方法用一期血浆复钙时间测定法测定32例APL患者CP活性。结果APL初发 (43.20u/mg±18.86u/mg)、复发 (44.55u/mg±5.42u/mg)患者均表达高CP活性 ,其中13例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者 (58.12u/mg±18.62u/mg)明显高于11例不伴DIC者(16.46u/mg±6.68u/mg)。结论CP活性与APL出血密切相关。CP活性检测对APL的早期诊断、观察疗效和复发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同时也是检测微小残留病变 (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癌性促凝物质 测定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期间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冉学红 赵宁宁 +3 位作者 王宝宏 崔景英 夏炳森 于民海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14-415,共2页
目的 探讨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前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与D 二聚体含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30例APL患者 (包括 12例合并DIC患者 )发病时及应用ATRA治疗后D 二聚体水平的变... 目的 探讨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前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与D 二聚体含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30例APL患者 (包括 12例合并DIC患者 )发病时及应用ATRA治疗后D 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30例APL患者治疗前血浆D 二聚体水平 (2 .38± 0 .98mg/L)较正常对照组 (0 .2 5± 0 .0 9mg/L)明显升高 (P <0 .0 1) ,其中 12例并发DIC者(2 .5 2± 0 .12mg/L)明显高于 18例不并发DIC者 (2 .18± 0 .96mg/L)。结论 APL患者D 二聚体检测值随维甲酸治疗逐渐降低 ,并可预测ATRA治疗过程中DIC变化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性 急性 维甲酸
下载PDF
无线电压报警装置的设计和实现
13
作者 夏炳森 赵莲清 陈路 《电气时代》 2007年第8期97-98,100,共3页
汽车起重机、铲车等一些需要在工地等场所作业的车辆和设备等都存在着意外触及输配电线路的安全隐患,由此而引起车毁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并且可能造成停电、停水、交通堵塞和工程延误等危害,但是一直没有有效的预防设备。
关键词 报警装置 线电压 设计 汽车起重机 输配电线路 安全隐患 工程延误 交通堵塞
下载PDF
国产米托蒽醌、阿糖胞苷联合治疗难治和复发急性白血病(16例分析)
14
作者 于民海 王宝宏 +4 位作者 冉学红 夏炳森 崔景英 于志刚 庄洪霞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米托蒽醌 阿糖胞苷 治疗 急性 白血病
下载PDF
感应式触电防护报警装置设计
15
作者 夏炳森 赵莲清 陈路 《安全》 2008年第1期12-14,18,共4页
无线报警装置设计用于对有迫近输电线的危险情况进行预警。高架的输电线路产生变化的电场,传感器检测该电场信号并转化为对应变化的电压值输出到放大器。放大的电压信号经过滤波器和整流器进行滤波整流处理。之后,由启动器根据处理后的... 无线报警装置设计用于对有迫近输电线的危险情况进行预警。高架的输电线路产生变化的电场,传感器检测该电场信号并转化为对应变化的电压值输出到放大器。放大的电压信号经过滤波器和整流器进行滤波整流处理。之后,由启动器根据处理后的电压和预设的阈值电压比较结果决定是否启动无线发射电路。报警装置的另一组成部分是接收无线信号的接收器,用于响应声、光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报警 滤波器 PT2262/PT2272
下载PDF
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报告
16
作者 于民海 王宝宏 +2 位作者 冉学红 夏炳森 崔景英 《中国微循环》 2001年第4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血栓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CD_(34)^+细胞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生存率的关系
17
作者 冉学红 王宝宏 +3 位作者 崔景英 于志刚 夏炳森 于民海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 探讨CD34+细胞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P法对 56例MDS患者骨髓细胞CD34抗原进行检测 ,并随访 3~ 5年 ,同时定期门诊复诊及住院治疗。结果  56例中 ,CD34- 3 3例 ,CD34+2 3例 ,随访 ... 目的 探讨CD34+细胞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P法对 56例MDS患者骨髓细胞CD34抗原进行检测 ,并随访 3~ 5年 ,同时定期门诊复诊及住院治疗。结果  56例中 ,CD34- 3 3例 ,CD34+2 3例 ,随访 3~ 5年后 ,阴性组 10例 ( 3 0 .3 % )转为急性白血病 (AL) ,阳性组 14例 ( 60 .9% )转为A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7例RAEB患者中 ,CD34- 中数生存期 4 7月 ,CD34+者 16月 ,3年生存率前者 69% ,后者 2 1.1% .12例CD34+高表达RAEB T患者中 ,转化成AL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CD34+患者具有高危转为AL ,CD34+高表达RAEB T短期内转化为A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D34^+ 生存率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形态学分析
18
作者 赵宁宁 刘丽萍 +1 位作者 夏炳森 任翠爱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553-554,I0002,共3页
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形态学的鉴别。方法依据2000年WHO提出的细胞形态学及组织学方法,对我院2005年以来收治的70例MDS患者和75例CAA患者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MDS与CAA骨髓结果比较,二者骨髓增生程度、... 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形态学的鉴别。方法依据2000年WHO提出的细胞形态学及组织学方法,对我院2005年以来收治的70例MDS患者和75例CAA患者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MDS与CAA骨髓结果比较,二者骨髓增生程度、粒红比值有显著性差异,MDS组三系均有明显的病态造血。结论形态学检查仍然是鉴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形态学
下载PDF
联合环孢素、雄激素和细胞因子对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价值
19
作者 张丽丽 夏炳森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目的 观察联合环孢素、雄激素和细胞因子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的价值.方法 2003年~2008年共有57例AAA患者接受环孢素、雄激素和细胞因子治疗,回顾性分析该方法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基本治愈19例,缓解12例,明显进步14例,无效12... 目的 观察联合环孢素、雄激素和细胞因子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的价值.方法 2003年~2008年共有57例AAA患者接受环孢素、雄激素和细胞因子治疗,回顾性分析该方法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基本治愈19例,缓解12例,明显进步14例,无效12例(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脑出血,3例死于严重感染).结论 环孢素、雄激素联合细胞因子是治疗AAA的有效方法之一,安全有效,是患者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急性 环孢菌素A 雄激素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基于传播算子的卫星导航系统干扰源直接定位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元春 陈端云 夏炳森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3年第8期985-991,共7页
针对现有单星定位技术精确度不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传播算子的卫星导航系统干扰源直接定位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快速有效地定位中高轨卫星干扰源的问题。对卫星接收信号建模,计算每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通过对协方差矩阵分块,... 针对现有单星定位技术精确度不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传播算子的卫星导航系统干扰源直接定位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快速有效地定位中高轨卫星干扰源的问题。对卫星接收信号建模,计算每个时刻的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通过对协方差矩阵分块,计算得到传播算子,进而得到导向矢量正交投影子空间的估计;然后建立损失函数,通过搜索得到干扰源位置估计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在复杂度大大降低的同时,定位精确度与传统基于多重信号分类(MUSIC)的直接定位算法相当,远优于现有的测向定位技术,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卫星 传播算子 干扰源 直接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