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NA的涉农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王卓凡 夏玉莲 《南方农村》 2023年第4期38-46,共9页
本文探究影响涉农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梳理与文本分析,共整理出24个涉农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因素,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价值观与地理区位资源条件为关键影响因素;CEO性格、董事或管... 本文探究影响涉农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梳理与文本分析,共整理出24个涉农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因素,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价值观与地理区位资源条件为关键影响因素;CEO性格、董事或管理层团队结构、文化价值观、管理层风险偏好为关键中介因素。所有影响因素最终都会通过影响企业管理者的风险偏好来影响涉农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法 风险承担 涉农企业 关键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农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减贫 被引量:26
2
作者 夏玉莲 匡远配 曾福生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37,共6页
基于中国5省25个贫困村1218户农户3年的跟踪调研数据,定量研究了农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减贫之间的关系,探析了农地流转促进农民减贫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地流转通过能力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双重作用促进农民减贫,目前收入效应... 基于中国5省25个贫困村1218户农户3年的跟踪调研数据,定量研究了农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减贫之间的关系,探析了农地流转促进农民减贫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地流转通过能力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双重作用促进农民减贫,目前收入效应占相对主导地位。农地流转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当下农民在新环境中的能力贫困状况,并能进一步促进收入效应,让农民脱贫的速度更快、可能性更大、返贫概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农民减贫
下载PDF
农地流转的经济效应及其空间溢出——基于“三化”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12
3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11期56-62,共7页
利用2005—201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地流转、"三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了考虑空间因素的计量模型,验证了农地流转的经济效应及其空间溢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地流转通过影响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劳... 利用2005—201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地流转、"三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了考虑空间因素的计量模型,验证了农地流转的经济效应及其空间溢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地流转通过影响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间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跨期内存在空间效应、本期内没有空间效应;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农地流转强度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农地流转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空间效应,在粮食主产区的农地流转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直接和间接拉动效应,而粮食主销区农地流转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三化”发展 经济效应 空间溢出
下载PDF
农地流转效益、农业可持续性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13
4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基于农地对农业生产的基础性作用,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以及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农业可持续性大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粮食非主产地区的农... 基于农地对农业生产的基础性作用,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以及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农业可持续性大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粮食非主产地区的农业可持续性大于粮食主产区;而农地流转对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或粮食非主产区表现出显著性,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或粮食主产区则表现不明显。因此,建议大力推进耕地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地的有序、高效流转,如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地区,挖掘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促进与保持农业可持续性,实现区域间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业可持续性 区域差异 因子分析 面板模型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减贫效应及其差异 被引量:7
5
作者 夏玉莲 匡远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6,共12页
通过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实践的深入观察,剖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贫的机理,并运用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mv QCA)方法,探究了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的减贫效应差异及路径条件。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嵌入的相对贫困治理机制有效融... 通过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实践的深入观察,剖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贫的机理,并运用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mv QCA)方法,探究了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的减贫效应差异及路径条件。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嵌入的相对贫困治理机制有效融合了贫困治理的“外源性”和“内源性”需求,其中,企业类经营主体的减贫效应最为明显,家庭经营主体和合作经营主体能够获取强能力减贫效应,但收入减贫效应并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对贫困 贫困治理 收入减贫 能力减贫
下载PDF
中国农地流转制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6
6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6-132,共7页
运用translog模型检验了农地流转制度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并结合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农地流转常态化中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出路,即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应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 运用translog模型检验了农地流转制度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并结合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农地流转常态化中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出路,即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应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流转机制、充分激活资源的资产和资本属性,促进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参与的地权资本化、经营多元化以及治理现代化的流转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 农村土地制度
下载PDF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8期86-92,共7页
采用时期加权的两阶段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了1958—1977年、1978—2002年、2003—2010年三个阶段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结论:农地制度变迁本身及其对农业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的内生配置作用共同影响农业产... 采用时期加权的两阶段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了1958—1977年、1978—2002年、2003—2010年三个阶段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结论:农地制度变迁本身及其对农业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的内生配置作用共同影响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其经济绩效明显;在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和农地流转制度合法化的背景下,农地作为资本的杠杆性功能更强。最后针对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加速增强农地的资本杠杆功能、为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开拓有效途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制度变迁 经济绩效 农民收入 农业产出 土地流转
下载PDF
粮食补贴:激励效益及竞争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381-14383,共3页
首先,介绍了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制度时期;第二阶段是国家对粮食收购实行价格补贴时期;第三阶段是国家对种粮实行直接补贴时期。其次,在给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分两种情况分析了粮食补贴的激... 首先,介绍了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制度时期;第二阶段是国家对粮食收购实行价格补贴时期;第三阶段是国家对种粮实行直接补贴时期。其次,在给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分两种情况分析了粮食补贴的激励机制。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粮食补贴政策能达到最优效果。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可分为两种情况考察。当信息完全不透明时,粮食补贴政策呈零效益性;当信息半透明时,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只能达到次优结果。为提高补贴政策的效果,对补贴激励机制进行了调整设计,并根据种粮户业绩的评定函数,分析了农户的种粮选择。最后,探讨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户种粮积极性没有相应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补贴 激励效益 竞争设计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基于湖南省光明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有多重原因。基于效益原理,文章首先构建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框架,然后,通过湖南省光明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解析,对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效益表现、效益成因以及效益约束进行了分析,并从效益视角探... 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有多重原因。基于效益原理,文章首先构建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框架,然后,通过湖南省光明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解析,对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效益表现、效益成因以及效益约束进行了分析,并从效益视角探讨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机制优化与制度安排问题,得出结论:作为新时期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发展的方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成功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因而并不适合在所有的地区推广,需要农民、合作社以及政府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来创造适合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的条件,实现合作社经营的效益最大化与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社 效益分析 效益约束 个案研究
下载PDF
主要农产品价格对CPI的贡献分析——基于VAR和VEC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价格月刊》 2010年第9期1-5,共5页
通过应用VAR和VEC模型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法(IRF)及方差分解、Granger检验等方法,考察1985年至2008年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认为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不太明显。
关键词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VAR VEC
下载PDF
中国乡村产业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邓利娟 夏玉莲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210-214,共5页
以2000—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CSSCI来源期刊、CSCD来源期刊、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年度走势、发文机构、作者及关键词等进行计量分析,归纳总结了乡村产业研究领域的研究脉络。... 以2000—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CSSCI来源期刊、CSCD来源期刊、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年度走势、发文机构、作者及关键词等进行计量分析,归纳总结了乡村产业研究领域的研究脉络。结果表明,中国乡村产业研究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形成一定的核心作者;乡村产业研究领域中研究热度前4位是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产业融合、乡村旅游。并对乡村产业发展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软件 研究热点 发展路径 兴旺策略
下载PDF
核结合因子1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玉莲 孙元明 李雨民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1-563,共3页
核结合因子 1(Cbfa1)是成骨细胞分化的一个特异性转录因子 ,在骨骼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内体外实验表明Cbfa1的表达受多种因素影响 ,同时它又对成骨细胞数个基因的表达起着调节作用 。
关键词 核结合因子1 表达 调控 成骨细胞 转录因子
下载PDF
农村土地“三权分离”背景下的农业经营体制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夏玉莲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4,共5页
基于我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离"制度安排的历史必然性和理论可行性,分析了土地"三权分离"对农业经营体制发展的影响机制以及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发展的趋势。农村土地产权分离是农业经营体制发展的条件与要求,农业经营体... 基于我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离"制度安排的历史必然性和理论可行性,分析了土地"三权分离"对农业经营体制发展的影响机制以及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发展的趋势。农村土地产权分离是农业经营体制发展的条件与要求,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诱致性需求结果,农业经营体制的发展会促进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应构建符合我国实情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多元经营的集约型内涵式经营体制,需要新的理念、内容、标准、路径和保障机制,从而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权益,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三权分离 农业经营体制 创新研究
下载PDF
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机制的创新研究——基于湖南省两个村庄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夏玉莲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3-158,共6页
基于湖南省两个村庄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困境,剖析贫困识别偏离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下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应该在贫困人口标准重构的基础上,沿着"申报—筛选—管理—退出"的思路进行机制创新与优化... 基于湖南省两个村庄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困境,剖析贫困识别偏离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下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应该在贫困人口标准重构的基础上,沿着"申报—筛选—管理—退出"的思路进行机制创新与优化,以精确找出最贫困、最需要扶持的人,从而结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不同扶贫模式有针对性地制定脱贫方案予以帮扶,助其脱贫。同时还要注意防范区域差异导致的偏差、政策执行导致的偏误以及扶贫战略"逆向"认定偏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人口 贫困标准 精准识别 机制创新
下载PDF
粮食补贴:激励效益及竞争设计(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09年第4期32-35,共4页
首先,介绍了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制度时期,此时属于间接补贴制度,补贴的直接受益者是城市居民或粮食企业,农民没有得到补贴利益。第二阶段是国家对粮食收购实行价格补贴时期,在合同定购任务... 首先,介绍了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制度时期,此时属于间接补贴制度,补贴的直接受益者是城市居民或粮食企业,农民没有得到补贴利益。第二阶段是国家对粮食收购实行价格补贴时期,在合同定购任务内国家对粮食实行加价收购,在任务外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将粮食补贴以价格形式给予农民。第三阶段是国家对种粮实行直接补贴时期,粮食补贴正式转入生产过程。其次,在给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分两种情况分析了粮食补贴的激励机制。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只要补贴水平能够保证粮食种植面积最少的农户不亏损或有利可图,那么,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就是存在的,即种粮农户会为利益而积极的种粮,但在现实中,严格的完全信息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可分为两种情况考察。当信息完全不透明时,粮食补贴政策呈零效益性;当信息半透明时,存在逆向选择问题,不能达到最优结果,只能达到次优结果。为提高补贴政策的效果,对补贴激励机制进行了调整设计,对粮食收成好的农户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不种粮的农户给予一定的惩罚;根据种粮户业绩的评定函数,分析了农户的种粮选择。最后,探讨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户种粮积极性没有相应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补贴 激励效益 竞争设计
下载PDF
家庭禀赋对农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1188户农户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夏玉莲 张园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7-433,共7页
基于家庭禀赋视角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家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禀赋对其收入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物质资本中影响较为显著的为家庭耕种面积及家庭住房面积,... 基于家庭禀赋视角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家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禀赋对其收入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物质资本中影响较为显著的为家庭耕种面积及家庭住房面积,户主健康状况以及家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数是家庭人力资本中对收入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此外家庭社会资本中家里是否有村干部对家庭收入增长产生明显影响。建议特别注重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农户增加家庭禀赋存量,改善家庭禀赋质量,从而增加农户家庭的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禀赋 农民收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粮食价格、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中国物价》 2013年第4期58-60,73,共4页
文章运用经典统计分析方法分情形讨论了粮食价格的传导作用,即粮食收购价格指数与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对粮食产量以及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力。分析表明:粮食产量相对于粮食价格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更多,主要原因是受粮食保护价和小农... 文章运用经典统计分析方法分情形讨论了粮食价格的传导作用,即粮食收购价格指数与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对粮食产量以及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力。分析表明:粮食产量相对于粮食价格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更多,主要原因是受粮食保护价和小农经济模式因素制约;粮食经营收入更多地取决于粮食收购价格而非粮食零售价格,而且粮食收购价格对农民种粮意愿和种粮积极性具有一阶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收购价格 粮食零售价格 粮食产量 农民家庭收入
下载PDF
效益视角的农地融资流转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2期45-48,共4页
农地融资流转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实现资源增值,激发农地潜力。文章通过对农地抵押、农地银行以及农地信托三种融资流转模式的案例分析,发现农地融资流转对农地资本增值、农民增收、资金筹措、农业信贷、新型农民培养... 农地融资流转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实现资源增值,激发农地潜力。文章通过对农地抵押、农地银行以及农地信托三种融资流转模式的案例分析,发现农地融资流转对农地资本增值、农民增收、资金筹措、农业信贷、新型农民培养、就业、体制协调等产生积极效益,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及一系列的效益约束因子。因此,应通过建立农地融资保证机制来促进农地融资流转的有序进行,保证农地融资流转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融资流转 效益分析 案例研究 约束因子
下载PDF
农民信息弱势与农地流转收益分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当代经济管理》 2013年第8期62-65,共4页
随着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渐增长,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各类主体经常产生矛盾,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农地非农化主体之一的农民的信息弱势地位,即存在农民信息获取约束和信息分配约束。文章分析了这种弱势存在的原因... 随着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渐增长,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各类主体经常产生矛盾,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农地非农化主体之一的农民的信息弱势地位,即存在农民信息获取约束和信息分配约束。文章分析了这种弱势存在的原因:农民自身知识水平约束、土地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以及政府与土地受让人之间的权钱交易,同时,还分析了这种信息弱势衍生出的土地收益分配中其他主体障碍。要化解这种弱势问题,作者提出了内部强化机制和外部优势机制并存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收益分配 农民信息弱势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生态效应与区域差异——基本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0-46,58,共8页
文章基于效应分析原理,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生态效应的基本内涵,即农地流转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结构与技术,从而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冲击。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截面加权的固定效应... 文章基于效应分析原理,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生态效应的基本内涵,即农地流转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结构与技术,从而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冲击。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截面加权的固定效应估计,得出结论:农地流转加重了农用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但农用塑料薄膜和农用柴油的消耗量减少了;而粮食播种面积占比的提高会增加对化肥、柴油以及农药的使用量,但对塑料薄膜有一定的节约效应。此外,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且生态效应在不同的区域呈现出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生态效应 广义最小二乘法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