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来丝虫肌球蛋白29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及原核表达蛋白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
1
作者 夏瑜椰 徐倩 +4 位作者 孙婷婷 方浩 刘蔚 陆施娟 方政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2,67,共5页
目的观察马来丝虫肌球蛋白29(Brugia malayi myosin 29,Bm M29)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Bm M29和原核表达的纯化重组蛋白r Bm M29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BL21诱导表达重组蛋白r Bm M... 目的观察马来丝虫肌球蛋白29(Brugia malayi myosin 29,Bm M29)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Bm M29和原核表达的纯化重组蛋白r Bm M29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BL21诱导表达重组蛋白r Bm M29,纯化后作为重组蛋白疫苗;纯化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 DNA3.1(+)-Bm M29作为核酸疫苗。核酸疫苗免疫注射部位为小鼠后腿胫前肌,重组蛋白为皮下多点注射。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12只,分别注射PBS(100μg)、pc DNA3.1(+)/Cp G(100μg/30μg)、pc DNA3.1(+)-Bm M29/Cp G(100μg/30μg)、r Bm M29/Cp G(50μg/30μg)、pc DNA3.1(+)-Bm M29/r Bm M29/Cp G(前2次注射pc DNA3.1(+)-Bm M29/Cp G 100μg/30μg,第3次注射r Bm M29/Cp G 50μg/30μg),共免疫3次,每次免疫间隔2周。初次免疫后第4、6、8周,眼球摘除法采血制备血清,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Ig G抗体效价。免疫第8周处死小鼠,制备脾细胞悬液培养48 h,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A、B、C、D和E组小鼠初次免疫后第4周血清中抗体的吸光度(A490值)分别为0.038±0.050、0.053±0.009、0.360±0.035、0.456±0.025、0.370±0.025,第6周分别为0.045±0.003、0.045±0.005、0.510±0.018、0.548±0.010、0.552±0.018,第8周分别为0.041±0.004、0.044±0.009、0.606±0.047、0.674±0.042、0.770±0.041,C、D、E组均高于A、B组(P<0.05),第8周时,E组Ig G抗体的A490值高于C组和D组(P<0.05)。初次免疫后第8周,A至E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分别为(47.72±8.94)、(50.43±2.81)、(304.78±8.42)、(242.28±5.99)、(426.52±6.76)pg/ml,C、D、E组均高于A、B组(P<0.05),E组高于C组和D组(P<0.05);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的水平分别为(60.00±11.14)、(57.71±15.95)、(93.17±12.56)、(96.67±11.48)、(101.17±5.81)pg/ml,C、D、E组均高于A、B组(P<0.05)。结论 pc DNA3.1(+)-Bm M29核酸疫苗和r Bm M29重组蛋白均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核酸疫苗与重组蛋白疫苗联合免疫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丝虫 肌球蛋白29表位基因 重组蛋白 基因疫苗 蛋白疫苗
原文传递
周期型马来丝虫复合表位基因的构建及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2
作者 陆施娟 蒋晗 +1 位作者 夏瑜椰 方政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7-283,共7页
目的构建周期型马来丝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复合表位基因(CPI502/GAPDH720)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BmCPI502/BmGAPDH720,并观察其在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方法根据T细胞表位预测的基因序列设计引... 目的构建周期型马来丝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复合表位基因(CPI502/GAPDH720)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BmCPI502/BmGAPDH720,并观察其在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方法根据T细胞表位预测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质粒pGEM-T-CPI621为模版,利用反转录PCR(RT-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BmCPI502。根据软件设计合适引物,RT-PCR分别扩增BmCPI502基因和BmGAPDH720基因,pcDNA3.1(+)、BmCPI502、BmGAPDH720分别进行双酶切后进行连接,构建复合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BmCPI502/BmGAPDH720。将复合表位基因重组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后,进行RT-PCR验证,获得与预期相符目的条带;将表达产物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检测。结果获得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BmCPI502,经酶切鉴定得到502 bp特异性片段,与预期值符合;成功构建了复合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BmCPI502/BmGAPDH720,酶切鉴定所产生的片段大小与预期符合;复合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BmCPI502/BmGAPDH720转染Hela细胞后得到稳定表达,SDS-PAGE鉴定分析显示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10^(3))约为50。结论成功构建了周期型马来丝虫复合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BmCPI502/BmGAPDH720,并在真核细胞中获得相应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重组蛋白纯化和测定其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型马来丝虫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重组 表位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