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在Gd_2Zr_2O_7基质中的模拟固化:(Gd_(1–x)Ce_x)_2Zr_2O_(7+x)的热物理性能研究(英文)
1
作者 夏祥来 李林艳 +4 位作者 郭放 苏伟 刘艳 陈晓谋 潘社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10-1814,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以NaF作助熔剂,在1000°C的温度下合成了锕系元素Pu的模拟固化体(Gd1–xCex)2Zr2O7+x(0≤x≤0.7).研究了模拟固化体的物相、热膨胀系数(TEC)、热导率(TC)随温度及组成的变化规律.粉末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G...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以NaF作助熔剂,在1000°C的温度下合成了锕系元素Pu的模拟固化体(Gd1–xCex)2Zr2O7+x(0≤x≤0.7).研究了模拟固化体的物相、热膨胀系数(TEC)、热导率(TC)随温度及组成的变化规律.粉末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Gd2Zr2O7基质本身呈弱有序烧绿石结构,而用Ce4+取代Gd3+的模拟固化体都呈缺陷萤石结构.(Gd1–xCex)2Zr2O7+x的Ce(3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有六个峰,结合能分别位于881.7,888.1,897.8,900.4,907.1,916.1 e V处,与Ce O2的XPS图谱非常相似,说明Ce为四价.随着温度的升高,所有样品的热膨胀系数总体上呈增大趋势.在室温至750°C附近,大部分样品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之后热导率又呈小幅上升.在相同温度下,固化体(Gd1–xCex)2Zr2O7+x(0≤x≤0.7)的热膨胀系数及热导率随组成变化呈相同趋势:在0≤x≤0.1范围内随x的增大而增大,随后在x=0.1–0.7时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废料固化 烧绿石结构 萤石结构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
下载PDF
奥希替尼-苹果酸-丙酮合物共晶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翟立海 夏祥来 +2 位作者 张洪美 郭立红 张贵民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8期5-8,共4页
以奥希替尼、苹果酸、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奥希替尼-苹果酸-丙酮合物共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差热分析和拉曼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采用Hirshfeld表面分析法对晶体结构中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其二维指纹图显示:H…H占整个Hirs... 以奥希替尼、苹果酸、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奥希替尼-苹果酸-丙酮合物共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差热分析和拉曼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采用Hirshfeld表面分析法对晶体结构中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其二维指纹图显示:H…H占整个Hirshfeld表面作用的51.8%;O…H(24%)、C…H(16.8%)、N…H(3.8%)作用力明显强于C…C(2.3%)、C…O(0.4%)、C…N(0.8%)的作用力;对共晶在不同条件下稳定性和溶解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晶稳定性优于市售甲磺酸奥希替尼,溶解度是市售甲磺酸奥希替尼的2倍,具有巨大的药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 Hirshfeld表面分析 分子间作用力 溶解度
下载PDF
阿昔莫司-异烟酰胺共晶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立红 夏祥来 +1 位作者 翟立海 张贵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0-435,455,共7页
采用溶液结晶法制备了由一分子异烟酰胺和一分子阿昔莫司组成的阿昔莫司-异烟酰胺共晶。将异烟酰胺和阿昔莫司在65℃条件下加热溶于甲醇,将溶清液趁热过滤,以500 r/min搅拌1 h,缓慢降温(0.2℃/min)至室温,析晶36 h,析出白色细针状晶体,... 采用溶液结晶法制备了由一分子异烟酰胺和一分子阿昔莫司组成的阿昔莫司-异烟酰胺共晶。将异烟酰胺和阿昔莫司在65℃条件下加热溶于甲醇,将溶清液趁热过滤,以500 r/min搅拌1 h,缓慢降温(0.2℃/min)至室温,析晶36 h,析出白色细针状晶体,抽滤干燥,即获得阿昔莫司-异烟酰胺共晶。应用单晶X射线衍射(SCXRD)、X射线粉末衍射(XRPD)、同步热分析(TGA/DSC)对阿昔莫司-异烟酰胺共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稳定性、溶解度以及药效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晶在不同pH值介质中的溶解度是阿昔莫司的2倍。大鼠的降血脂试验中,相对于与模型组,共晶组和阳性对照(乐知苹)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共晶组和阳性对照组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莫司-异烟酰胺 共晶 结构表征 稳定性 溶解度 药效
原文传递
托吡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翟立海 周友春 +2 位作者 郭立红 夏祥来 张贵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5-358,380,共9页
本研究发现在托吡酯(1)的合成过程中可生成杂质[(3aS,5aR,8aR,8bS)-2,2,7,7-四甲基四氢-3aH-双[[1,3]二氧戊环]-并[4,5-b:4',5'-d]吡喃-3a-基]甲基[(3aS,5aS,8aR,8bS)-2,2,7,7-四甲基四氢-3aH-双[[1,3]二氧杂戊环]并[4,5-b:4... 本研究发现在托吡酯(1)的合成过程中可生成杂质[(3aS,5aR,8aR,8bS)-2,2,7,7-四甲基四氢-3aH-双[[1,3]二氧戊环]-并[4,5-b:4',5'-d]吡喃-3a-基]甲基[(3aS,5aS,8aR,8bS)-2,2,7,7-四甲基四氢-3aH-双[[1,3]二氧杂戊环]并[4,5-b:4',5'-d]吡喃-3a-基)甲基]氨基磺酸酯(4),其结构经核磁和质谱鉴定确证,证明4是由油状物2,3:4,5-双-O-(1-甲基亚乙基)-β-D-吡喃果糖氯磺酸酯(2)中残余的2,3:4,5-双-O-(1-甲基亚乙基)-β-D-吡喃果糖苷(3)与1反应引起。因此,对2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将3与磺酰氯在二氯甲烷/甲苯混合溶剂中反应得油状物2,经异丙醚精制首次制得固体2,其中3的含量降至0.05%。将固体2与氨气反应得1,产品无需精制,纯度99.93%,总收率87%(以3计)。该工艺易于除去杂质,所得中间体2为固体,存储取样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杂质 合成 表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