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平山县中七汲、胡村汉、唐、宋代墓葬发掘简报
1
作者 夏素颖 刘连强 陈慧 《文物春秋》 2024年第5期64-73,共10页
1998年7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中山国古城遗址管理所配合下,对朔黄铁路建设工程所涉及的中七汲墓地及胡村取土场发现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的汉、唐、宋代墓葬共8座,其中中七汲墓地7座(分别编号为98PZ... 1998年7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中山国古城遗址管理所配合下,对朔黄铁路建设工程所涉及的中七汲墓地及胡村取土场发现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的汉、唐、宋代墓葬共8座,其中中七汲墓地7座(分别编号为98PZM30—M32、M65、M70—M72),胡村取土场1座(编号98PHM1),分属汉、唐、宋代,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石器、钱币等随葬品。这些墓葬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出土随葬品和墓葬形制、装饰均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为河北汉、唐、宋代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山 中七汲墓地 胡村墓地 汉代墓葬 唐代墓葬 宋代墓葬
下载PDF
河北平山县黄泥村战国墓 被引量:8
2
作者 夏素颖 韩双军 《文物春秋》 2002年第4期46-47,45,共3页
关键词 战国墓 古墓葬 北平 平山县 西北 发现 博物馆 清理
下载PDF
河北地区宋金墓葬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夏素颖 《文物春秋》 2012年第2期20-27,共8页
河北地区宋金墓葬的主要形制有砖室墓、砖石混筑墓、石室墓、土坑墓等四大类型,其中以砖室墓和土坑墓居多,圆形、单室为主,土坑墓以洞室墓为主。装饰有砖雕、壁画、建筑彩绘、泥塑等,其中大多数墓葬采用多种装饰技法相结合的装饰风格。... 河北地区宋金墓葬的主要形制有砖室墓、砖石混筑墓、石室墓、土坑墓等四大类型,其中以砖室墓和土坑墓居多,圆形、单室为主,土坑墓以洞室墓为主。装饰有砖雕、壁画、建筑彩绘、泥塑等,其中大多数墓葬采用多种装饰技法相结合的装饰风格。从宋至金墓葬形制渐趋多样,装饰内容逐渐成熟、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地区 宋金时期 墓葬 形制 装饰
下载PDF
河北出土汉代铜镜(上) 被引量:2
4
作者 夏素颖 《文物春秋》 2015年第3期27-35,46,共10页
河北地区出土汉代铜镜的地域广泛,种类多样,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及手工业技术的发达。本文根据出土铜镜的不同形制和装饰特征等,将其分为素面镜、草叶纹镜、星云镜、铭文镜、博局镜等15个种类,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与其它... 河北地区出土汉代铜镜的地域广泛,种类多样,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及手工业技术的发达。本文根据出土铜镜的不同形制和装饰特征等,将其分为素面镜、草叶纹镜、星云镜、铭文镜、博局镜等15个种类,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与其它地区出土的铜镜进行了比较,确定了不同种类铜镜的流传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地区 出土汉代铜镜 种类 特征 流传时期
下载PDF
石家庄市城角庄汉墓 被引量:2
5
作者 夏素颖 张献中 兰保东 《文物春秋》 2007年第6期24-28,共5页
2003年4月,在石家庄市城角庄发现一座汉墓,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出土随葬品有陶器、明器、钱币等,根据出土器物分析,该墓葬的年代为东汉中晚期。
关键词 石家庄市 城角庄 汉墓
下载PDF
河北出土汉代铜镜(下)
6
作者 夏素颖 《文物春秋》 2015年第4期17-25,67,共10页
河北地区出土汉代铜镜的地域广泛,种类多样,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及手工业技术的发达。本文根据出土铜镜的不同形制和装饰特征等,将其分为素面镜、草叶纹镜、星云镜、铭文镜、博局镜等15个种类,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与其它... 河北地区出土汉代铜镜的地域广泛,种类多样,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及手工业技术的发达。本文根据出土铜镜的不同形制和装饰特征等,将其分为素面镜、草叶纹镜、星云镜、铭文镜、博局镜等15个种类,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与其它地区出土的铜镜进行了比较,确定了不同种类铜镜的流传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地区 出土汉代铜镜 种类 特征 流传时期
下载PDF
河北出土汉代熏炉研究
7
作者 夏素颖 《文物春秋》 2019年第4期31-39,共9页
到目前为止,河北地区已公开发表的完整汉代熏炉共有34件,根据形制特征可分为普通型熏炉和博山炉两类,具体又可分为若干型式。根据熏炉的时代及类型学分析结果,河北地区出土汉代熏炉的发展可分为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到目前为止,河北地区已公开发表的完整汉代熏炉共有34件,根据形制特征可分为普通型熏炉和博山炉两类,具体又可分为若干型式。根据熏炉的时代及类型学分析结果,河北地区出土汉代熏炉的发展可分为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四个阶段。其中,西汉早期已出现陶质普通型熏炉;西汉中期以后,铜质博山炉蓬勃发展,陶质普通型熏炉趋于衰落;西汉晚期到东汉,陶质熏炉卷土重来,在数量上远超铜质熏炉。这一发展趋势与统治阶层的需求、熏香习俗的发展、社会信仰的变化等有密切关联。此外,河北地区的汉代熏炉还呈现出集中出土于中南部地区的特点,这与地区间自然环境及考古工作开展程度的差异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汉代熏炉 熏香习俗 社会信仰
下载PDF
河北出土唐代铜镜研究
8
作者 夏素颖 《文物春秋》 2022年第6期37-52,共16页
目前河北地区发掘出土的唐代铜镜有近百面,纹饰种类繁多,镜式多样,根据镜背纹饰和铜镜形制,可将其分为十二生肖镜、瑞兽镜、葡萄镜、瑞兽瑞鸟镜、龙纹镜、花卉镜、花鸟镜、对鸟镜、人物故事镜、文字镜、几何纹镜、素面镜等12类。对出土... 目前河北地区发掘出土的唐代铜镜有近百面,纹饰种类繁多,镜式多样,根据镜背纹饰和铜镜形制,可将其分为十二生肖镜、瑞兽镜、葡萄镜、瑞兽瑞鸟镜、龙纹镜、花卉镜、花鸟镜、对鸟镜、人物故事镜、文字镜、几何纹镜、素面镜等12类。对出土铜镜的相关纪年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可知河北出土唐代铜镜的流行时期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出土铜镜 唐代
下载PDF
河北平山县西岳村隋唐崔氏墓 被引量:9
9
作者 刘连强 夏素颖 韩双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5-70,共16页
In April-June 1998, three brick-chambered tombs of the Sui and Tang period were discovered to the north of Xiyue village in Lianghe township, Pingshan county, Hebei. Tomb M1 faces to the south and consists of a tomb-p... In April-June 1998, three brick-chambered tombs of the Sui and Tang period were discovered to the north of Xiyue village in Lianghe township, Pingshan county, Hebei. Tomb M1 faces to the south and consists of a tomb-passage, a corridor and a chamber. It yielded a celadon jar and an epitaph. Tomb M2 is unclear in shape and contains an epitaph and 17 remaining funeral objects, such as terra-cotta tomb figurines, domestic animals and other models, tomb-guarding creatures and vessels.Tomb M3 is in the best condition and close to M1 in shape. Its funeral objects include an epitaph and more than 160 terra-cotta tomb figurines, tomb-guarding creatures, domestic animals and other models.The three unearthed epitaphs indicate that M1 belonged to Li Liyi of the Sui period, M2 to Li's husband Cui Zhongfang dying in the Tang period, M3 to Cui Zhongfang's son Cui Dashan who died in the Sui dynasty, and the whole burial ground was the graveyard of Cui, a noble family in Bo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平山县 西岳村 隋唐崔氏墓 家族墓 李丽仪墓 墓葬形制 崔大固墓 随葬品
原文传递
河北元氏县使庄村唐墓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素颖 崔群福 +4 位作者 李建宅 张爱国 戴永洲 牛保华 郝建文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元氏县 河北 唐墓 107国道 京广铁路 文物部门 墓葬 简报
原文传递
石家庄市建华北大街北延工程古墓葬清理简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志中 康志强 +2 位作者 兰保东 夏素颖 张献中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49,I0001-I0002,F0003,共9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北大街北延工程现场发现两座古墓,保存较为完整。两墓葬均为圆形穹隆顶单室砖墓,砖雕彩绘仿木结构,南北向,出土了陶器、瓷器、铁器、铜器等随葬品,较具代表性的有陶罐和瓷碗、盘、罐、瓷枕等,从墓室建筑结构、装饰以...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北大街北延工程现场发现两座古墓,保存较为完整。两墓葬均为圆形穹隆顶单室砖墓,砖雕彩绘仿木结构,南北向,出土了陶器、瓷器、铁器、铜器等随葬品,较具代表性的有陶罐和瓷碗、盘、罐、瓷枕等,从墓室建筑结构、装饰以及随葬品的特征来看,这两座墓葬的时代定为北宋末年较为合适,墓主人可能为同一家族中的成员墓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墓葬 随葬品 陶瓷器 石家庄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