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1)I标记的抗肝癌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对肝癌治疗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夏红天 黄志强 +1 位作者 袁玫 于占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86-988,共3页
目的 运用13 1I标记的抗肝癌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 ,研究靶向血管内皮细胞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裸小鼠人肝细胞癌动物模型 ,取 30只裸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为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10只。实验A组在接种肝癌细胞... 目的 运用13 1I标记的抗肝癌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 ,研究靶向血管内皮细胞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裸小鼠人肝细胞癌动物模型 ,取 30只裸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为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10只。实验A组在接种肝癌细胞的同时 ,经腹腔注射抗肝癌血管内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每只 2 0 0 μg/ 2 0 0 μl,2次 /周 ;实验B组在接种肝癌细胞的同时 ,经腹腔注射同剂量的13 1I标记的抗肝癌血管内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对照组在接种肝癌细胞的同时 ,经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 ,计算肿瘤的体积 ,计算抑瘤率。结果 实验A组的抑瘤率为 74 5 5 % ,实验B组为 86 36 % ;实验A、B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明显受抑 (P <0 0 5 )。实验B组与实验A组比较显示了明显的放疗作用(P <0 0 5 )。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证实 ,经单抗治疗后肿瘤区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 ,血管周围大片肿瘤细胞坏死 ,瘤内血管密度明显降低。结论 抗肝癌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在动物实验中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以此抗体为载体与核素相结合 ,可明显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抗体 单克隆 血管内皮细胞 导向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股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梁斌 黄志强 +2 位作者 黄晓强 刘荣 夏红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1期889-89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围手术期股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8例手术前后4个不同的时期(BL、PP、PP&RT、PO)的股静脉横截面积、流速及流量等指标进行测...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围手术期股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8例手术前后4个不同的时期(BL、PP、PP&RT、PO)的股静脉横截面积、流速及流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①与术前麻醉状态(BASELINE)相比,单纯给予气腹(PP)后,股静脉横截面积由(0.72±0.31)cm2增至(1.08±0.31)cm2(P=0.004),流速由(14.23±11.96)cm/s降至(5.50±2.63)cm/s(P=0.017),流量由(596.49±477.95)ml/min降至(340.41±166.14)ml/min(P=0.018);与PP期相比较,气腹及头高脚低位(PP&RT)时,股静脉横截面积增大[(1.32±0.14)cm2,P=0.039]、流速降低[(4.40±1.75)cm/s,P=0.034)],流量则未明显降低[(346.69±142.66)ml/min,P=0.067]与BASELINE期相比,手术后(PO)股静脉横截面积恢复至术前状态[(0.86±0.15)cm2,P=0.222],股静脉流速[(11.35±8.02)cm/s,P=0.412]、流量[(566.94±348.55)ml/min,P=0.840]也基本得以恢复。②脉冲多普勒的检测结果显示,21例可见股静脉内的血流停滞,其中15例出现反流现象。结论LC术中由于气腹和头高脚低位体位(reversetrendelenburgposition,RT)的双重作用,股静脉内血流缓慢,甚至会出现短暂的血流停滞、反流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气腹 股静脉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其雨 李立 +4 位作者 夏红天 张文智 蔡守旺 刘志伟 冷建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109-1111,1115,共4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12月完成的19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资料,并对围术期可能与胰瘘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196例胰...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12月完成的19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资料,并对围术期可能与胰瘘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19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A级胰瘘62例(31.6%),B级胰瘘53例(27.0%),C级胰瘘11例(5.6%),总体胰瘘发生率高达64.3%,有临床意义的胰瘘(即B、C级胰瘘)64例,占32.7%。经单变量及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胰管直径≤3 mm是总体胰瘘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胰管直径≤3 mm和胰液内引流是有临床意义的胰瘘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胰瘘仍然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胰管直径≤3 mm是胰瘘发生的主要独立风险因素,胰液引流至体外可以降低临床胰瘘的发病率并减轻胰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并发症 胰管
下载PDF
一个肿瘤区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物 被引量:3
4
作者 袁玫 李沛雨 +2 位作者 李力 夏红天 张笑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1-174,共4页
以肝癌细胞培养上清诱导增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1株单克隆抗体(mAb)BVE-1。该mAb具有与肿瘤区增生血管内皮细胞结合而不与正常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的特点,其相应抗原的相对分子质... 以肝癌细胞培养上清诱导增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1株单克隆抗体(mAb)BVE-1。该mAb具有与肿瘤区增生血管内皮细胞结合而不与正常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的特点,其相应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150000,为一种含唾液酸的糖脂蛋白。mAbBVE-1与内皮细胞结合后可抑制其生长、移动和血管样结构形成。这一抗原可能是血管新生时表达的一种特异性标志物,其抗体可望成为靶向肿瘤区血管的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内皮细胞 标志物 单克隆抗体 免疫疗法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4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其雨 夏红天 +2 位作者 刘志伟 蔡守旺 张文智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214-1216,1223,共4页
目的总结我院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3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中,男女比例4.4∶1,年龄平均(57.4±12.0)岁。首发症状为黄疸25例(58... 目的总结我院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3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中,男女比例4.4∶1,年龄平均(57.4±12.0)岁。首发症状为黄疸25例(58.1%),腹部不适16例(37.2%),纳差2例(4.7%),就诊时体质量明显减轻22例(51.2%)。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5的有38例(88.4%),血清淀粉酶增高5例(11.6%),CA19-9>100 U/ml 7例(16.3%),γ-球蛋白阳性率93.3%(14/15),Ig G4阳性90.7%(39/43)。CT/MRI提示胰腺弥漫性肿大28例(65.1%),局限性肿大15例(34.9%)。PET/CT正确诊断率为58.3%(7/12)。行手术治疗5例(11.6%),激素治疗缓解率100%(43/43),6例过早停药复发。结论结合临床症状、血液学及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正确诊断率,必要时可行针刺细胞学检查或激素诊断性治疗,标准的激素治疗仍然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黄疸 免疫球蛋白 激素治疗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治疗大鼠急性放射性间质性肺炎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林星石 刘亚莉 +4 位作者 张笑明 夏红天 孙晓华 宋琛 袁玫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87-88,共2页
为了有效的防治放射性间质性肺炎,用复方樟柳碱(CA)对单次全胸60Coγ射线30Gy照射的大鼠进行了实验研究。病理形态学观察显示,照射后单纯照射组大鼠产生了典型的放射性间质性肺炎,而CA防治组肺组织仅有轻度辐射反应,... 为了有效的防治放射性间质性肺炎,用复方樟柳碱(CA)对单次全胸60Coγ射线30Gy照射的大鼠进行了实验研究。病理形态学观察显示,照射后单纯照射组大鼠产生了典型的放射性间质性肺炎,而CA防治组肺组织仅有轻度辐射反应,且迅速恢复。结论用复方樟柳碱早期预防治疗大鼠放射性间质性肺炎是有效的,其能保护肺组织,减轻因辐射所致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间质性肺炎 复方樟柳碱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家兔多器官衰竭发病过程中的病理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树均 张莉 +3 位作者 夏红天 郑成贵 卢立军 刘昌顺 《微循环学杂志》 1993年第3期1-5,F003,共6页
利用家兔多器官衰竭(MOF)模型,从形态和机能两方面结合观察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结果平铺切片和电镜观察均显示MOF家兔的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明显损伤。血浆Fn含量锐减,而ⅧR:Ag含量却明显增加,其72h值与实验前比、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差... 利用家兔多器官衰竭(MOF)模型,从形态和机能两方面结合观察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结果平铺切片和电镜观察均显示MOF家兔的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明显损伤。血浆Fn含量锐减,而ⅧR:Ag含量却明显增加,其72h值与实验前比、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TXB_2含量随时间明显增加,而6—酮—PGF_(1a)含量则明显下降,故二者的平衡失调。提示内皮细胞损伤在MOF发病过程中可能是重要环节,由此引起的种种变化可能是机体微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和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发病过程 病理意义 家兔 6-酮-PGF1A 血浆TXB2 器官功能障碍 ⅧR:Ag 微血栓形成 微循环障碍 电镜观察 Fn含量 平衡失调 重要环节 病理基础 MOF 实验前 72h 对照组
下载PDF
4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因探讨及早期处理失败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文彪 胡学军 +1 位作者 颜熙君 夏红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1027-1028,共2页
关键词 医源性胆管损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早期处理 病因探讨 原因分 胆总管探查术 胃大部切除术 肝叶切除术
下载PDF
胆肠吻合术后妊娠期空肠袢内疝坏死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潇潇 孟翔飞 +2 位作者 段伟东 杨滔 夏红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5期416-417,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4岁.主因“停经21^+2周,右上腹疼痛、腹部包块6h”于2012年4月17日来院就诊。于急诊检诊。患者诉右上腹阵发性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发病后有排气,排黄色稀便,无血及黏液,无下腹坠胀。无阴道流血流...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4岁.主因“停经21^+2周,右上腹疼痛、腹部包块6h”于2012年4月17日来院就诊。于急诊检诊。患者诉右上腹阵发性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发病后有排气,排黄色稀便,无血及黏液,无下腹坠胀。无阴道流血流液。查体:右上腹可触及质软包块,大小约10cmx8cm,表面光滑,可移动,触之柔软.有压痛。腹触无宫缩,胎心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胆肠吻合术 疝坏死 空肠袢内疝
下载PDF
胰岛素瘤并后胡桃夹综合征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强 杨龙江 +1 位作者 杨滔 夏红天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8期87-87,共1页
1病例资料 女,40岁。因发作性心慌,头晕、乏力,严重时意识不清4年,以“低血糖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连续监测空腹血糖均低于2.8mmol/L,典型Whipple三联征表现。血、尿常规... 1病例资料 女,40岁。因发作性心慌,头晕、乏力,严重时意识不清4年,以“低血糖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连续监测空腹血糖均低于2.8mmol/L,典型Whipple三联征表现。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腹部增强CT扫描发现左肾静脉(LRV)走行于腹主动脉后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胰岛素瘤 多普勒超声检查
下载PDF
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术前综合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军桂 周宁新 +1 位作者 李成刚 夏红天 《肝胆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综合评估在判断胰头癌可切除性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1月经解放军总医院手术治疗的56例胰头癌,按手术切除方式分为根治性手术组与姑息性手术组,并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实验室检查、CT影像特征进行... 目的探讨术前综合评估在判断胰头癌可切除性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1月经解放军总医院手术治疗的56例胰头癌,按手术切除方式分为根治性手术组与姑息性手术组,并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实验室检查、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20例(36.7%),姑息性切除组36例(64.3%),姑息性切除的原因主要是血管侵犯(22例)、远处转移(8例)、侵犯周围器官或腹膜后组织并固定(6例)。两组病例中,根治性切除组的背痛及腹痛发生率较低,临床TNM分期多为I~Ⅱ(P〈0.05);术前CT影像提示瘤体较小,血管侵犯率低(P〈0.01)。而黄疽、体重下降、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胆红素水平、血清肿瘤标记物、胆管及主胰管扩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综合评估是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根治性切除 临床病理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癌射频治疗术后并发急性布-加综合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晓强 刘荣 +3 位作者 夏红天 向昕 周宁新 黄志强 《腹部外科》 2004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1年8月至 2 0 0 4年 2月经腹腔镜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 2 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 1例术后第 5d出现急性布 加综合征 ,超声检查发现肝后腔静脉急性血栓形...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1年8月至 2 0 0 4年 2月经腹腔镜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 2 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 1例术后第 5d出现急性布 加综合征 ,超声检查发现肝后腔静脉急性血栓形成。其余病例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肝癌射频治疗比经皮射频治疗更加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癌 射频治疗 术后 急性布-加综合征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23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宁新 刘军桂 +3 位作者 陈明易 夏红天 张效东 万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2月至2006年9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3例SP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包括肿瘤扩大切除术12例、胰腺节段切除术3例、局部肿瘤切除术6例、肿瘤部分...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2月至2006年9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3例SP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包括肿瘤扩大切除术12例、胰腺节段切除术3例、局部肿瘤切除术6例、肿瘤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首诊临床表现以腹部肿物、腹痛、腹泻、恶心腹胀多见。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腺或腹腔内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肿瘤位于胰头部13例,胰体部3例,胰尾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手术组血管侵犯、术中分期、肿瘤位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肿瘤大小、包膜完整性、淋巴及远处转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肿瘤切除组术后胰漏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Log-Rank检验显示不同手术组术后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T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其正确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尤其是病理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外科治疗时应完整切除肿瘤,以防术后复发。肿瘤部分切除对晚期病例仍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胰腺手术
下载PDF
家兔多器官衰竭发病过程中脂质过氧化损伤及维生素E对其影响
14
作者 魏树均 张莉 +3 位作者 夏红天 郑成贵 卢立军 刘昌顺 《微循环学杂志》 1993年第1期4-6,共3页
本文利用家兔MOF模型观察了血中MDA、SOD、Se—GSH、CAT的含量变化及应用Vit E后对其影响。结果MOF动物血中MDA含量随着MOF的发生发展呈逐渐上升趋势,其72h值(48.2±5.9nmol/ml)与实验前(2.7±0.1)及对照组(3.1±0.4)比均... 本文利用家兔MOF模型观察了血中MDA、SOD、Se—GSH、CAT的含量变化及应用Vit E后对其影响。结果MOF动物血中MDA含量随着MOF的发生发展呈逐渐上升趋势,其72h值(48.2±5.9nmol/ml)与实验前(2.7±0.1)及对照组(3.1±0.4)比均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此时SOD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72h值(231.1±1.077μg/gHb)与实验前比(589.4±4.4)与对照组比(569.8±23.4)也有非常显著差异。同时其他抗氧化酶含量也发生不同情况的变化。当补充Vit E后前述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提示MOF时体内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明显增强。这种平衡失调可能在MOF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病理生理意义;早期应用Vit E对防治MOF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脂质过氧化损伤 维生素E 病理生理 平衡失调
下载PDF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梁斌 黄晓强 +2 位作者 黄志强 刘荣 夏红天 《消化外科》 CSCD 2005年第6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股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技术相结合,对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及手术期间股静脉横截面积、流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股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技术相结合,对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及手术期间股静脉横截面积、流速及流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1)与术前麻醉状态(BASELINE期)相比,单纯给予气腹(PP期)后,股静脉横截面积由(0.72±0.31)cm2增至(1.08±0.31)cm2(P=0.004),流速由(14.23±11.96)cm/s降至(5.50±2.63)cm/s(P=0.017),流量由(596.49±477.95)ml/min降至(340.41±166.14)ml/min(P=0.018);与PP期相比较,气腹及头高脚低位(PP和RT期)时,股静脉横截面积增大[(1.32±0.14)cm2,P=0.039]、流速降低[(4.40±1.75)cm/s,P=0.034],流量[(346.69±142.66)ml/min,P=0.067]则未见明显降低;与BASELINE期相比,手术后(PO期)股静脉横截面积恢复至术前状态[(0.86±0.15)cm2,P=0.222],股静脉流速[(11.35±8.02)cm/s,P=0.412]、流量[(566.94±348.55)ml/min,P=0.840]也基本得以恢复。(2)彩色多普勒血流结合脉冲多普勒的检测结果显示,28例患者中21例可见股静脉内的血流停滞,其中15例出现返流现象。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由于气腹和头高脚低位体位(reverse Trendelenburg position,RT)的双重作用,股静脉内血流缓慢,甚至会出现短暂的血流停滞、返流等现象,因此,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可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利早期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检查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股静脉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维生素E对家兔多器官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魏树均 张莉 +3 位作者 夏红天 卢立军 郑成贵 刘昌顺 《中国微循环》 1998年第2期88-90,共3页
利用家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观察维生素E(VitE)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内皮细胞形态观察并同步检测血液MDA、SOD、CAT、TXB2、6-K-PGFIα以及应用VitE后对其影响。结果示MODS组动物血中MDA和TXB2含量随MODS... 利用家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观察维生素E(VitE)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内皮细胞形态观察并同步检测血液MDA、SOD、CAT、TXB2、6-K-PGFIα以及应用VitE后对其影响。结果示MODS组动物血中MDA和TXB2含量随MODS的发生发展显著升高(P<0.01),而SOD、CAT及6-K-PGFIα含量降低(P<0.01)。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MODS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显著损伤,失去正常形态;而补充VitE组前述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结果提示,MODS动物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明显增强,而抗氧化能力明尼降低。这种变化可能在MODS发病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早期应用VitE对MODS的防治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S 内皮细胞 维生素E 防治
下载PDF
胆肠吻合术的标准化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霍凌波 杨滔 +2 位作者 申路平 夏红天 董家鸿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98-100,共3页
不合理的手术观念、方式、技法增加了胆肠吻合术后出现并发症、疾病复发及再手术的风险;统一认识,规范手术过程,对胆道外科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胆肠吻合术的演变、适应证、手术方法及要点、盲点进行论述,以期达到胆道重建的标准... 不合理的手术观念、方式、技法增加了胆肠吻合术后出现并发症、疾病复发及再手术的风险;统一认识,规范手术过程,对胆道外科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胆肠吻合术的演变、适应证、手术方法及要点、盲点进行论述,以期达到胆道重建的标准化外科治疗,从而降低因认识和技术原因造成术后并发症、疾病复发及再手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肠吻合术 标准化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ANTITUMOR EFFECT OF AN ANTI-ENDOTHELIAL CELL MONOCLONAL ANTIBODY BVE-1 ON SOLID TUMOR XENOGRAFT IN NUDE MICE
18
作者 李沛雨 袁玫 +5 位作者 夏红天 李力 方永鑫 费丽华 蒋彦永 阎锡蕴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2-96,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treatment for solid tumors by targe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with a monoclonal antibody (MoAb) BVE-1. Methods: Leiomyosarcoma cell line SK-LMS-1, liver cancer cell line 77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treatment for solid tumors by targe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with a monoclonal antibody (MoAb) BVE-1. Methods: Leiomyosarcoma cell line SK-LMS-1, liver cancer cell line 7721 and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 SW1990 xenografts in nude mice were treated ip with an antiendothelial cell monoclonal antibody BVE-1 or131I labeled BVE-1, with normal mouse IgG or131I labeled IgG as controls. The tumor volume was measured at regular intervals following treatment. After sacrificing of the mice, the tumors were histologically examined and the intra-tumoral microvessel density (TMVD) recorded. Results: The inhibition effects of tumor growth in mice treated with BVE-1 were 49.8% in SK-LMS-1, 48.7% in SW1990 and 70.5 in 7721 respectively. Metastasis of leiomyosarcoma was also inhibited by the antibody treatment, 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the death rate. This effect was enhanced when treated with131I-labeled BVE-1 as the inhibition rate of tumor growth increased to 82.2–86.6%. Pathologicall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degeneration, occlusion of blood vessels and massive tumor cells necrosis around the degenerated vessels were observed in the BVE-1 treated mice. TMV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BVE-1 treated mice than that in mice treated with normal mouse IgG and in the untreated mice. Conclusion: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VE-1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uman cancer xeno-grafted in nude mice by the induc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degeneration and vascular occlusion inside the tumor. It may be used as a novel strategic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human solid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neoplasms Pancreatic neoplasms LEIOMYOSARCOMA Monoclonal antibody Angiogenesis
下载PDF
腹部杂音听诊对高血压的评估是否有用?
19
作者 Jurn.,JM 夏红天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1996年第4期226-228,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听诊 腹部杂音 评价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化疗前后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夏红天 郭广宏 +1 位作者 黄晓强 王敬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与手术切除比较,明确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前、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方法 手术切除组30例,TACE组30例。利用生物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相关细... 目的 与手术切除比较,明确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前、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方法 手术切除组30例,TACE组30例。利用生物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相关细胞因子含量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显著下降,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显著升高。肝细胞癌患者行TACE治疗后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8、VEGF和EGF的含量(分别为94.57±20.23、52.17±7.78、165.05±28.65、53.49±9.73pg/m])明显高于手术切除组(分别为67.27士20.08、23.48±9.16、128.37±43.43、70.96±13.88pg/ml),P〈0.01;而细胞因子IL-10、IFN7和TNFa的含量(分别为0.82±0.31、1.02±0.22、8.80±2.87pg/m1)明显低于手术切除组(分别为1.09±0.29、1.57±0.31、6.97±1.54pg/ml),P〈0.01。结论 TACE治疗后患者血清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高于手术切除组;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含量明显低于手术切除组。肝细胞癌根治性手术切除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的抑制作用明显好于TACE治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手术切除 肝动脉栓塞化疗 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