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钉与经皮克氏针治疗Buechler2区Bennett骨折的2年随访 被引量:4
1
作者 夏羿凡 吴青 +1 位作者 蔚芃 陈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SCD 2012年第26期4927-4930,共4页
背景:治疗Bennett骨折方法颇多,对于较为多发的Buechler2区Bennett骨折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及评价标准。目的:对比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及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Buechler2区Bennett骨折固定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Buechler2区Bennett... 背景:治疗Bennett骨折方法颇多,对于较为多发的Buechler2区Bennett骨折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及评价标准。目的:对比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及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Buechler2区Bennett骨折固定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Buechler2区Bennett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螺钉治疗组和克氏针治疗组,螺钉治疗组施行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克氏针组施行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采用上肢功能评分评价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固定后、随访1年及随访2年,螺钉组上肢功能评分均低于克氏针组(P<0.05)。证实,短期内螺钉对于Buechler2区Bennett骨折的功能恢复优于克氏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 克氏针 Buechler BENNETT骨折 植入物 临床应用 植入体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夏羿凡 蔚苋,吴青,叶俊武 +2 位作者 蔚芃 吴青 叶俊武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9年我科所收治11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分泌物或关节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治疗包括:保留假体清创,闭合冲洗3例;一期翻修4例;二...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9年我科所收治11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分泌物或关节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治疗包括:保留假体清创,闭合冲洗3例;一期翻修4例;二期翻修4例。结果3例保留假体清创闭合冲洗者,术后感染复发,后改为取出假体旷置,二期翻修。4例一期翻修者及4例二期翻修者,术后均未见感染复发。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平均25个月,末次随访时,11例患者均未见感染复发。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以二期翻修较为理想。使用敏感抗生素骨水泥固定可以提高控制感染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感染 翻修
下载PDF
中药竹灌注I号保留灌肠辨病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夏羿凡 吴青 蒲劲松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通过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患儿前臂骨折,评价其对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5年至2011年90例移位的患儿前臂骨折,其中8例开放性骨折,77例双前臂骨折。均采用手法或开放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并随访平均6.6个月。结... 目的:通过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患儿前臂骨折,评价其对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5年至2011年90例移位的患儿前臂骨折,其中8例开放性骨折,77例双前臂骨折。均采用手法或开放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并随访平均6.6个月。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2.9个月。功能评价优秀或良好76例(84%),并发症包括8例创口相关并发症,1例桡神经浅支麻痹,1例畸形愈合和1例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骨折愈合率与患儿骨折部位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弹性髓内钉技术在儿童前臂骨折中是一种容易使用的,预后良好的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前臂骨折 弹性髓内钉
下载PDF
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 被引量:1
4
作者 夏羿凡 蔚芃 +1 位作者 明伟 蒋科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环形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我科于2003年至2005年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17例,用闭合穿针,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骨折区域用环形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范围不超出膝、踝关节,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功... 目的探讨应用环形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我科于2003年至2005年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17例,用闭合穿针,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骨折区域用环形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范围不超出膝、踝关节,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术后骨折均能达到功能复位,随访8-15个月,愈合率达100%,无骨感染、骨外露、关节僵硬。结论环形式外固定支架具有稳定骨折,不影响软组织的外科处理,骨折局部血供恢复快,相邻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环形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 被引量:1
5
作者 夏羿凡 陈路 蒋科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20-32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75例98处掌指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微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或自制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骨折全部愈合,随访3-12月,无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75例98处掌指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微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或自制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骨折全部愈合,随访3-12月,无骨折再移位、畸形愈合、固定松动及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器具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或伴有骨缺损者,为一种有效的外固定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掌指骨骨折
下载PDF
以清创后培养物为指标的开放性骨折创口闭合时机
6
作者 夏羿凡 蒋科 +5 位作者 夏先学 陈检文 蒲劲松 付能高 张映波 吴青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通过对开放性骨折清创后,根据创口分泌物的微生物培养结果来指导临床中创口的闭合时机。方法:42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均进行急诊清创,骨折固定。清创后立即行创口分泌物培养。清创后48 h,拟于闭合创口。如果初始培养结果呈阳性,则不... 目的:通过对开放性骨折清创后,根据创口分泌物的微生物培养结果来指导临床中创口的闭合时机。方法:42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均进行急诊清创,骨折固定。清创后立即行创口分泌物培养。清创后48 h,拟于闭合创口。如果初始培养结果呈阳性,则不闭合创口而再次清创,再次分泌物培养。重复此过程,直到培养物呈阴性后才闭合创口。结果:422例开放性骨折中,长期随访者共346人。总的深部感染率4.3%。GustiloⅡ型骨折深部感染率为4.0%,Ⅲ型骨折,感染率为5.7%。Ⅲ型骨折中亚型的感染率也存在差异,ⅢA型骨折1.8%,ⅢB型10.6%,ⅢC型20%。糖尿病及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需要多次清创,并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创口阳性培养后闭合创口并没有增加深部感染风险。结论:与历史对照组相比较,标准化治疗方案深部感染率较低。增加清创次数都必须以降低感染率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创术 培养物 开放性骨折 创口闭合
下载PDF
复杂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133例的防治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崇清 陈开 +2 位作者 幸天勇 武国 夏羿凡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1001-1001,共1页
目的 提高复杂阑尾炎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13 3例复杂阑尾炎 (阑尾化脓穿孔或坏疽伴较多积脓、脓肿及腹膜炎 )治疗经过。结果 均采用经麦氏切口逆行法切除加腹腔引流 ,切口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住院时间平均6.0 3天 ,术后切口皮... 目的 提高复杂阑尾炎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13 3例复杂阑尾炎 (阑尾化脓穿孔或坏疽伴较多积脓、脓肿及腹膜炎 )治疗经过。结果 均采用经麦氏切口逆行法切除加腹腔引流 ,切口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住院时间平均6.0 3天 ,术后切口皮下感染 2例 ( 0 .0 15 % )。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阑尾术后肠功能恢复慢 ,腹内压增高持续时间长 ,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术中脓液的清理和腹腔烟卷引流加上术后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可以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切口皮内缝合 ,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阑尾炎 腹内压 切口感染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成人习惯性髌骨脱位 被引量:3
8
作者 叶俊武 吴青 +2 位作者 陈路 夏羿凡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评价关节镜辅助下治疗成人(骨骺发育成熟患者)髌骨习惯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关节镜辅助下,应用改良Maquet术及内侧髌股韧带解剖重建术治疗成年人习惯性髌骨脱位8例,年龄16~32岁,平均为21.5岁;术后通过平均20.6个月(15~28个月... 目的评价关节镜辅助下治疗成人(骨骺发育成熟患者)髌骨习惯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关节镜辅助下,应用改良Maquet术及内侧髌股韧带解剖重建术治疗成年人习惯性髌骨脱位8例,年龄16~32岁,平均为21.5岁;术后通过平均20.6个月(15~28个月)的随访,了解膝关节脱位复发、Q角改变情况,并采用Lysholm评分评估患肢整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再脱位,且疼痛均明显减轻。手术前后Q角分别为(20.6±3.5)°和(12±1.2)°(P<0.01),伸膝力线均有所改善。术前和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2.00±11.25)分和(86.06±9.62)分(P<0.05),所有患者的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有一定改善。结论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成人习惯性髌骨脱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主客观疗效均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关节镜
下载PDF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附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崇树 赵国刚 +1 位作者 魏寿江 夏羿凡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MAR)的临床特征 ,探讨诊治要点和减少误诊误治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 1976~ 1997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8例 MAR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 6例有不同程度便血 ,大便习惯改变 ,骶...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MAR)的临床特征 ,探讨诊治要点和减少误诊误治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 1976~ 1997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8例 MAR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 6例有不同程度便血 ,大便习惯改变 ,骶尾部及肛周疼痛等直肠肛门症状 ,1例为肛门部慢性溃疡 ,1例表现为腹股沟包块 ;术前均误诊为血栓痔 ,陈旧性肛裂 ,肛瘘等常见肛直肠疾病。结论 必须提高对 MAR的认识水平 ,了解不同类型 MAR的临床特征 ,才能正确诊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直肠肿瘤 黑色素瘤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下载PDF
自行设计骨水泥加压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运用及疗效分析
10
作者 张映波 陈路 +4 位作者 夏羿凡 蒲劲松 谭东 蒋成 蔚芃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分析自行设计的骨水泥加压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运用及疗效。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55例患者,其中25例采用我科自行设计髋臼侧骨水泥加压器加压,30例采用常规髋臼加压技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后行髋关节X... 目的:分析自行设计的骨水泥加压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运用及疗效。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55例患者,其中25例采用我科自行设计髋臼侧骨水泥加压器加压,30例采用常规髋臼加压技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后行髋关节X线检查,并对比分析假体周围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术后在X线片上按Delee-Charnley髋臼分区法,设计组无一例Ⅰ区透光区。常规组有1例Ⅰ区透光区,1例Ⅲ透光区。结论:骨水泥加压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加压灌注技术优势明显,与假体的松动及生成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水泥加压器 骨水泥弥散情况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
11
作者 陈路 蔚芃 夏羿凡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不愈合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植骨治疗 2003年 1998年 效果满意
下载PDF
手指血管球瘤治疗体会
12
作者 蒋科 陈路 +1 位作者 夏羿凡 张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00年至2011年诊治甲下血管球瘤13例,所有患者都有典型症状:疼痛、触痛、冷敏感。Love's试验、Hildreth's试验、冷敏感试验均阳性,部分患者有遇冷后患指疼痛史。全部病例均采取... 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00年至2011年诊治甲下血管球瘤13例,所有患者都有典型症状:疼痛、触痛、冷敏感。Love's试验、Hildreth's试验、冷敏感试验均阳性,部分患者有遇冷后患指疼痛史。全部病例均采取肿瘤切除手术并依赖术后病理确诊。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临床疼痛症状均明显减轻至消失,Love's试验和冷敏感试验都转为阴性,没有出现感染及甲床畸形,无复发病例。结论:临床中必须提高对血管球瘤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完整切除肿瘤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手指 手术切除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前臂双骨折
13
作者 陈路 郭春 夏羿凡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讨论加压钢板、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方法和疗效并比较其优缺点。方法对28例尺桡骨双骨折的患者,18例采用加压钢板固定,10例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术后随访6-18月。结果经查体及复查X片,加压钢板固定患者中骨折愈... 目的讨论加压钢板、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方法和疗效并比较其优缺点。方法对28例尺桡骨双骨折的患者,18例采用加压钢板固定,10例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术后随访6-18月。结果经查体及复查X片,加压钢板固定患者中骨折愈合15例,不愈合3例,前臂功能恢复优良率88%;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患者中骨折全部愈合,前臂功能恢复优良率90%。结论尺桡骨干双骨折临床常见,治疗方法较多。加压钢板、记忆合金环抱器都是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有效方法,加压钢板技术成熟,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泛;环抱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理化性能,固定牢固,且对骨的血供影响小,能更好的促进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 骨折 加压钢板 记忆合金环抱器 内固定
下载PDF
三联微创切口与传统“L”外侧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羿凡 蒋科 +1 位作者 郭建平 周朝东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91-494,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两种切口在治疗跟骨骨折中多个指标进行对比,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跟骨骨折患足48例,SandersⅠ型9例,SandersⅡ型15例,SandersⅢ型18例;SandersⅣ型6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进行治疗,并随访12个月...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两种切口在治疗跟骨骨折中多个指标进行对比,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跟骨骨折患足48例,SandersⅠ型9例,SandersⅡ型15例,SandersⅢ型18例;SandersⅣ型6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进行治疗,并随访12个月。对比平均术前等待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术前等待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微创组等待时间(133±66)h,较传统组(247±52)h短。两组患者术后B9lher角和Gissane角的恢复无显著差异。虽然两组患者在皮瓣坏死率(微创组0%,传统组17.65%)和感染率(微创组0%,传统组5.88%)无统计学差异,但微创组较传统组发生率低。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986),但传统组有1例患者因皮瓣坏死后进行皮瓣修复而抱怨美观受到影响。结论:三联微创切口在治疗跟骨骨折上总体优于传统"L"型外侧切口,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新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微创切口 跟骨骨折
下载PDF
p1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羿凡 余娴 张健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构建p1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鉴定其在骨肉瘤U-2OS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提取HeLa细胞总RNA,扩增p16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HA-p16,转染U-2OS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法鉴定p16/HA的表达。结果... 目的构建p1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鉴定其在骨肉瘤U-2OS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提取HeLa细胞总RNA,扩增p16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HA-p16,转染U-2OS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法鉴定p16/HA的表达。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cDNA3-HA-p16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p16/HA在U-2OS细胞中成功表达,且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结论成功构建了p1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U-2OS细胞中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16 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 骨肉瘤
原文传递
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16
作者 夏羿凡 吴青 蔚芃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19期9-11,共3页
关于老年人有移位不稳的桡骨远端骨折,其最佳治疗方案尚存在争议。本回顾性分析就老年人移位、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做出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0例65岁以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所有的骨折最初均行闭合复位... 关于老年人有移位不稳的桡骨远端骨折,其最佳治疗方案尚存在争议。本回顾性分析就老年人移位、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做出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0例65岁以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所有的骨折最初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不满意且能耐受手术创伤的进行切开复位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或支架外固定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进行X线评价及功能评分。随访时间为2,6,12,26及52周。每次随访均行X线摄片。在26及52周随访时进行功能评分。统计学分析对其进行评价。结果:46例患者(平均年龄76岁)进行非手术治疗,44例患者(平均年龄73岁)进行手术治疗。52周时DASH评分及疼痛评分2组无差异。但握力在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X片骨折形态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并发症两组无差异。结论:除了在腕部活动范围及握力有微小差异外,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对于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功能恢复来说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桡骨远端骨折
原文传递
p16基因对骨肉瘤U-2OS细胞的抑制效应
17
作者 夏羿凡 余娴 +1 位作者 冯丽 袁斌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7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p16基因对骨肉瘤U-2OS细胞的抑制效应。方法将p1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A-p16和pcDNA3-HA质粒分别转染U-2OS细胞,并设未转染阴性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PI单染法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DNA ladder法结合PI单染... 目的探讨p16基因对骨肉瘤U-2OS细胞的抑制效应。方法将p1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A-p16和pcDNA3-HA质粒分别转染U-2OS细胞,并设未转染阴性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PI单染法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DNA ladder法结合PI单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p16基因可显著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P<0.05),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p16基因可使U-2OS细胞G1期比例显著升高(P<0.05),S期比例显著降低(P<0.05);p16基因可使U-2OS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细胞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呈典型的DNA ladder。结论 p16基因可显著抑制U-2OS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16 骨肉瘤 U-2OS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羿凡 林朗 +2 位作者 王璐 尹小玲 蒋电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4146-4148,共3页
目的分析生物型髋关节假体在长期血液透析并发髋关节相关疾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THA)的长期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收治的因慢性肾衰竭接受长期血液透析并发髋关节相关疾病的患者7例(11个髋关节),... 目的分析生物型髋关节假体在长期血液透析并发髋关节相关疾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THA)的长期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收治的因慢性肾衰竭接受长期血液透析并发髋关节相关疾病的患者7例(11个髋关节),观察其髋臼及股骨柄假体松动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60个月(平均38个月)。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髋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7.7分恢复到术后14.5分。所有股骨柄假体均出现骨长入。虽然1个股骨柄假体出现下沉,但随访2年后未出现继续松动。广泛涂层生物型假体可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THA后出现有效骨长入。结论生物型髋关节假体置换是长期血液透析并发髋关节相关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血液透析 生物型假体
下载PDF
三种外固定置钉方法治疗骨盆骨折 被引量:9
19
作者 夏羿凡 陈路 +1 位作者 朱天亮 刘显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9-883,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骨盆骨折后使用3种不同外固定支架置钉方法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置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6年5月两医院骨盆骨折患者232例,Tile A型119例,Tile B型55例,Tile C型58例,随机分为髂嵴上置钉...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骨盆骨折后使用3种不同外固定支架置钉方法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置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6年5月两医院骨盆骨折患者232例,Tile A型119例,Tile B型55例,Tile C型58例,随机分为髂嵴上置钉组,髋臼上置钉组和髂嵴下置钉组进行治疗并随访18个月,对比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神经损伤、钉道感染率、置钉在骨内的体积及松动情况。[结果]3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每两组间平均手术时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嵴下组手术时间最短为(15±5)min,髋臼组最长为(66±10 min)。3组平均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嵴下组平均出血量为(20±5)ml,而髋臼组(100±35 ml)和嵴上组(90±50 ml)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3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Majeed评分优良率,嵴上组61.33%,嵴下组82.5%,髋臼组95.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髋臼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其他2组。神经损伤率:嵴上组0%,嵴下组17.5%,髋臼组4.3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组虽有较低的钉道感染率(8.69%),但与嵴上组(26.67%)及嵴下组(3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把持的骨量方面,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而松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髋臼组(2.61%)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嵴上组(20.00%)和嵴下组(3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嵴下固定作为急救的处理时较为合适,髋臼上固定适合于可能将外固定支架作为终极治疗的人群,嵴上固定在综合对比中无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髋臼上置钉 髂嵴下置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