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对意识流小说的关键性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夏腊初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9-95,共7页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詹姆斯的心理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公认的意识流小说的三大理论来源。在具体分析这些理论与意识流小说的联系时,人们一般多侧重强调弗洛伊德和詹姆斯的影响。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和詹姆斯的心理学只是影响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詹姆斯的心理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公认的意识流小说的三大理论来源。在具体分析这些理论与意识流小说的联系时,人们一般多侧重强调弗洛伊德和詹姆斯的影响。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和詹姆斯的心理学只是影响了意识流小说的内容和技巧,而柏格森的“心理时间”不仅影响意识流小说的内容和技巧,还从哲学意义上为作家把握和表现主观生命提供了基本方式,影响了意识流小说的普遍叙述模式。因此,它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是全面的、关键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小说
弗洛伊德学说
詹姆斯的心理学
柏格森的“心理时间”
关键性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似非而是 妙趣横生——析王尔德文学创作中的反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夏腊初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3-95,共3页
一 在文学创作中,英国作家王尔德(1854—1900)特别嗜好反论(paradox),有人曾赠予他一顶“反论王子”的“桂冠”。在小说、戏剧中,他常常反论连珠。即使在童话里,他也运用了不少反论。反论广泛而又纯熟的运用,不仅成为王尔德笔下最有魅...
一 在文学创作中,英国作家王尔德(1854—1900)特别嗜好反论(paradox),有人曾赠予他一顶“反论王子”的“桂冠”。在小说、戏剧中,他常常反论连珠。即使在童话里,他也运用了不少反论。反论广泛而又纯熟的运用,不仅成为王尔德笔下最有魅力的语言,而且发挥了独特的艺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尔德
文学创作
上流社会
反论
创作特色
《道连·葛雷的画像》
布雷克
维多利亚时代
艺术作用
喜剧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国文学研究与新世纪文化建设
被引量:
3
3
作者
夏腊初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在我国文化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学批评研究,特别是外国文学批评研究,不仅要寻找文本内部的形式规律,还负有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因此,应给予文学批评研究适当的定位,应多种方法兼容,还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
文学批评研究
文化建设
定位
兼容
责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现实"的几种含义辨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夏腊初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超现实"是20世纪文学批评常用的术语,人们往往将本来在艺术风格上差异极大的作家作品都以"超现实"冠之,这就给"超现实"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其实,布勒东的"超现实"指的是不受理性控制的,表现个...
"超现实"是20世纪文学批评常用的术语,人们往往将本来在艺术风格上差异极大的作家作品都以"超现实"冠之,这就给"超现实"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其实,布勒东的"超现实"指的是不受理性控制的,表现个体生命绝对真实的欲望、冲动、潜意识等非理性倾向;卡夫卡的"超现实"指的是作品中怪诞的世界以及变形的手法,它既有反逻辑的特点,又不失理性追求;艾特玛托夫的"超现实"指的是作品所描述的高于现实的理想世界,它既符合逻辑,又富于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实现
含义
辨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辨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夏腊初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4-86,共3页
西方象征主义和意象派都强调意象在诗歌表现中的作用,其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理论的缘起、哲学基础、美学渊源、诗学主张、理论品性及成就影响等方面对两派诗论进行较全面的比较辨析。
关键词
象征主义
意象派
诗论
辨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卡列宁形象及意义的复杂性
被引量:
3
6
作者
夏腊初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众多评论文章和外国文学教科书对《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形象及意义的理解存在简单化、表面化、情绪化的现象。本文从卡列宁具体生活行为与生命体验出发,较全面分析了卡列宁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力求深入把握托尔斯泰笔下...
众多评论文章和外国文学教科书对《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形象及意义的理解存在简单化、表面化、情绪化的现象。本文从卡列宁具体生活行为与生命体验出发,较全面分析了卡列宁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力求深入把握托尔斯泰笔下真实的卡列宁形象和深刻理解作家赋于这一艺术形象的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人性哲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列宁
人物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
小说
社会学
心理学
人性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讴歌“自然” 鞭挞“文明”——从《巴黎圣母院》的对比描写看雨果的历史观
被引量:
3
7
作者
夏腊初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39-41,共3页
对比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原则之一。《巴黎圣母院》中大量运用对比描写手法 ,不仅源于雨果自己所阐明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 ,还根植于许多启蒙主义。
关键词
法国文学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浪漫主义
对比描写
历史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文论中的“自然”含义辨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夏腊初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7-49,54,共4页
“自然”是西方文论中有关文艺本质问题的重要理论概念 ,由于含义十分广泛 ,因而使用情况纷纭复杂。本文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理论家的有关论述 ,对其含义作出粗略辨析 ,并指出其含义演变的特点。
关键词
西方国家
文学评论
文艺本质
文学理论
“自然”
含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文论的“互文”与汉语修辞的“互文”
被引量:
3
9
作者
夏腊初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07-109,共3页
“互文”是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在我国约定俗成地翻译成“互文”,这与古汉语修辞格的“互文”构成了字面上的巧合。论文认为,二者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理论含义也大不一样,但两者在语言修辞学...
“互文”是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在我国约定俗成地翻译成“互文”,这与古汉语修辞格的“互文”构成了字面上的巧合。论文认为,二者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理论含义也大不一样,但两者在语言修辞学、诗学以及思维的认知、表达方式等方面仍存在某些联系和暗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论
汉语修辞
互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士德精神”内涵的再思考
被引量:
2
10
作者
夏腊初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4-36,共3页
“浮士德精神”内涵,一般理解为一种勇于实践,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精神,但有不少论者将“浮士德精神”追求的目标具体化为“理想的精神生活”,本文认为这一具体化造成了“浮士德精神”某些要素的缺失,因而认识不全面。“浮士德精神”不...
“浮士德精神”内涵,一般理解为一种勇于实践,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精神,但有不少论者将“浮士德精神”追求的目标具体化为“理想的精神生活”,本文认为这一具体化造成了“浮士德精神”某些要素的缺失,因而认识不全面。“浮士德精神”不断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理想的精神生活”,应该是包含了一切个体、感性、物质的快乐与享受在内的无限丰富的生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士德
精神内涵
精神生活
生命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
11
作者
夏腊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外国文学名著
培育
人文素质
导读
人文精神
阅读鉴赏
人文素养
精神素质
有限
课时
讲析
教师
篇目
提升
缺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西方文学中“理性”含义的发展
12
作者
夏腊初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7,共2页
本文考察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等文学思潮中理性的具体含义 ,描述了近代西方文学中理性含义的发展。
关键词
近代西方文学
理性
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外国文学名著的阐释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关系
13
作者
夏腊初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外国文学名著是文化建设的众多思想资源的重要渠道之一。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大量外国文学名著的思想艺术价值重新进行创造性的、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阐释,...
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外国文学名著是文化建设的众多思想资源的重要渠道之一。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大量外国文学名著的思想艺术价值重新进行创造性的、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阐释,从中吸取大量思想资源,这对我国文化建设、民族精神的培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还应注意文学对精神培育作用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名著
阐释
民族精神
培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士德难题”对我国道德文化建设的启示
14
作者
夏腊初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浮士德难题”是西方近代思想史上如何将个人发展、幸福欲求与个人道德自律以及社会和谐要求协调一致的思想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浮士德难题”也出现在中国文化工作者面前。西方哲人对“浮士德难题”的种...
“浮士德难题”是西方近代思想史上如何将个人发展、幸福欲求与个人道德自律以及社会和谐要求协调一致的思想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浮士德难题”也出现在中国文化工作者面前。西方哲人对“浮士德难题”的种种解答,对我国当前转型时期的道德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士德难题”
道德文化建设
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易卜生戏剧的“回顾法”与戏剧性
15
作者
夏腊初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
“回顾法”是西方戏剧较常见的一种结构方法,但如处理不当,极易使戏剧在回顾之中失去其戏剧性。易卜生的戏剧回顾频频,却戏味盎然。易卜生成功处理“回顾”与“戏”之关系的方法是:将过去戏与现时戏有机结合起来;以“回顾”引发和展示...
“回顾法”是西方戏剧较常见的一种结构方法,但如处理不当,极易使戏剧在回顾之中失去其戏剧性。易卜生的戏剧回顾频频,却戏味盎然。易卜生成功处理“回顾”与“戏”之关系的方法是:将过去戏与现时戏有机结合起来;以“回顾”引发和展示戏剧冲突;在“回顾”中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回顾”中发现人物关系,促使人物关系变化,增强戏剧悬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戏剧
回顾法
戏剧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有关浮士德形象局限性认识的几点质疑
16
作者
夏腊初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浮士德是西方文学中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对其意义局限性的认识我国学界普通强调两点:一是阶级的局限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冷酷自私”;二是历史观的局限性,即宣扬了“回避社会革命,仅把社会发展的过程归结为个性完善”...
浮士德是西方文学中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对其意义局限性的认识我国学界普通强调两点:一是阶级的局限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冷酷自私”;二是历史观的局限性,即宣扬了“回避社会革命,仅把社会发展的过程归结为个性完善”的唯心史观。本文从思维视角、理论视野及理论方法等三个方面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士德形象
局限性
质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洲近代文学中“理性”含义的演变
17
作者
夏腊初
《教师教育论坛》
1998年第2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理性精神
近代文学
启蒙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者
古典主义者
哈姆莱特
基督教神学
文艺复兴时期
思维能力
道德理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圣徒传》:现代西方人精神困境的隐寓
18
作者
夏腊初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5-68,共4页
长篇小说《圣徒传》是上世纪末成名的加拿大作家尼诺·里奇的成名作,作品获得多项欧美文学大奖,好评如潮。本文从北美移民在离乡背景中寻求文化认同和欧美现代人在现代社会急剧变化中寻找价值坐标两方面解读作品,揭示出《圣徒传...
长篇小说《圣徒传》是上世纪末成名的加拿大作家尼诺·里奇的成名作,作品获得多项欧美文学大奖,好评如潮。本文从北美移民在离乡背景中寻求文化认同和欧美现代人在现代社会急剧变化中寻找价值坐标两方面解读作品,揭示出《圣徒传》这部艺术表现极其平常的小说在欧美文坛引起广泛共鸣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徒传》
精神困境
隐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洲古代哲学与文学
19
作者
夏腊初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哲学与文学的联系十分密切。欧洲文学史上每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与嬗变,都有深层的哲学原因。本文就部分欧洲重要的古代哲学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分别作简要介绍与阐述。
关键词
欧洲古代哲学
欧洲文学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现代欧洲哲学与文学
20
作者
夏腊初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6-28,共3页
哲学对文学广泛深刻的影响,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表现得十分鲜明突出。本文对部分欧美近代重要哲学思想以及它对近现代欧美文学的影响,分别作简要介绍和阐述。
关键词
欧洲近现代哲学
欧美近现代文学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对意识流小说的关键性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9-95,共7页
文摘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詹姆斯的心理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公认的意识流小说的三大理论来源。在具体分析这些理论与意识流小说的联系时,人们一般多侧重强调弗洛伊德和詹姆斯的影响。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和詹姆斯的心理学只是影响了意识流小说的内容和技巧,而柏格森的“心理时间”不仅影响意识流小说的内容和技巧,还从哲学意义上为作家把握和表现主观生命提供了基本方式,影响了意识流小说的普遍叙述模式。因此,它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是全面的、关键性的。
关键词
意识流小说
弗洛伊德学说
詹姆斯的心理学
柏格森的“心理时间”
关键性影响
Keywords
novels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Freud's theory
James' psychology
Bergsen's 'psychological time'
key influences
分类号
I109.9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似非而是 妙趣横生——析王尔德文学创作中的反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专中文系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3-95,共3页
文摘
一 在文学创作中,英国作家王尔德(1854—1900)特别嗜好反论(paradox),有人曾赠予他一顶“反论王子”的“桂冠”。在小说、戏剧中,他常常反论连珠。即使在童话里,他也运用了不少反论。反论广泛而又纯熟的运用,不仅成为王尔德笔下最有魅力的语言,而且发挥了独特的艺术作用。
关键词
王尔德
文学创作
上流社会
反论
创作特色
《道连·葛雷的画像》
布雷克
维多利亚时代
艺术作用
喜剧效果
分类号
I56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国文学研究与新世纪文化建设
被引量:
3
3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文摘
在我国文化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学批评研究,特别是外国文学批评研究,不仅要寻找文本内部的形式规律,还负有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因此,应给予文学批评研究适当的定位,应多种方法兼容,还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
文学批评研究
文化建设
定位
兼容
责任
Keywords
literary criticism research
culture building
location
compatible
responsibility
分类号
I109.5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现实"的几种含义辨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文摘
"超现实"是20世纪文学批评常用的术语,人们往往将本来在艺术风格上差异极大的作家作品都以"超现实"冠之,这就给"超现实"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其实,布勒东的"超现实"指的是不受理性控制的,表现个体生命绝对真实的欲望、冲动、潜意识等非理性倾向;卡夫卡的"超现实"指的是作品中怪诞的世界以及变形的手法,它既有反逻辑的特点,又不失理性追求;艾特玛托夫的"超现实"指的是作品所描述的高于现实的理想世界,它既符合逻辑,又富于理性。
关键词
超实现
含义
辨析
Keywords
superrealism
implications
discrimination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辨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4-86,共3页
文摘
西方象征主义和意象派都强调意象在诗歌表现中的作用,其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理论的缘起、哲学基础、美学渊源、诗学主张、理论品性及成就影响等方面对两派诗论进行较全面的比较辨析。
关键词
象征主义
意象派
诗论
辨析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卡列宁形象及意义的复杂性
被引量:
3
6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文摘
众多评论文章和外国文学教科书对《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形象及意义的理解存在简单化、表面化、情绪化的现象。本文从卡列宁具体生活行为与生命体验出发,较全面分析了卡列宁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力求深入把握托尔斯泰笔下真实的卡列宁形象和深刻理解作家赋于这一艺术形象的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人性哲学的意义。
关键词
卡列宁
人物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
小说
社会学
心理学
人性哲学
Keywords
'Anna karenina'
kalenin
literary image
分类号
I5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讴歌“自然” 鞭挞“文明”——从《巴黎圣母院》的对比描写看雨果的历史观
被引量:
3
7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39-41,共3页
文摘
对比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原则之一。《巴黎圣母院》中大量运用对比描写手法 ,不仅源于雨果自己所阐明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 ,还根植于许多启蒙主义。
关键词
法国文学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浪漫主义
对比描写
历史观
Keywords
French literture,Hogo,《Notre-Dame De Paris》
romantic literture,contrast,historic view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文论中的“自然”含义辨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7-49,54,共4页
文摘
“自然”是西方文论中有关文艺本质问题的重要理论概念 ,由于含义十分广泛 ,因而使用情况纷纭复杂。本文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理论家的有关论述 ,对其含义作出粗略辨析 ,并指出其含义演变的特点。
关键词
西方国家
文学评论
文艺本质
文学理论
“自然”
含义
Keywords
Nature, Analysis, Evolution, Western literature thory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I0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文论的“互文”与汉语修辞的“互文”
被引量:
3
9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07-109,共3页
文摘
“互文”是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在我国约定俗成地翻译成“互文”,这与古汉语修辞格的“互文”构成了字面上的巧合。论文认为,二者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理论含义也大不一样,但两者在语言修辞学、诗学以及思维的认知、表达方式等方面仍存在某些联系和暗合之处。
关键词
西方文论
汉语修辞
互文
Keywords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Chinese rhetorics
“intertexture”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士德精神”内涵的再思考
被引量:
2
10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4-36,共3页
文摘
“浮士德精神”内涵,一般理解为一种勇于实践,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精神,但有不少论者将“浮士德精神”追求的目标具体化为“理想的精神生活”,本文认为这一具体化造成了“浮士德精神”某些要素的缺失,因而认识不全面。“浮士德精神”不断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理想的精神生活”,应该是包含了一切个体、感性、物质的快乐与享受在内的无限丰富的生命方式。
关键词
浮士德
精神内涵
精神生活
生命方式
分类号
I51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
11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0,共2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2003112)"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体系现代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外国文学名著
培育
人文素质
导读
人文精神
阅读鉴赏
人文素养
精神素质
有限
课时
讲析
教师
篇目
提升
缺失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0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西方文学中“理性”含义的发展
12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7,共2页
文摘
本文考察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等文学思潮中理性的具体含义 ,描述了近代西方文学中理性含义的发展。
关键词
近代西方文学
理性
发展
分类号
I109.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外国文学名著的阐释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关系
13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文摘
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外国文学名著是文化建设的众多思想资源的重要渠道之一。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大量外国文学名著的思想艺术价值重新进行创造性的、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阐释,从中吸取大量思想资源,这对我国文化建设、民族精神的培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还应注意文学对精神培育作用的特殊性。
关键词
外国文学名著
阐释
民族精神
培育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士德难题”对我国道德文化建设的启示
14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文摘
“浮士德难题”是西方近代思想史上如何将个人发展、幸福欲求与个人道德自律以及社会和谐要求协调一致的思想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浮士德难题”也出现在中国文化工作者面前。西方哲人对“浮士德难题”的种种解答,对我国当前转型时期的道德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浮士德难题”
道德文化建设
启示
分类号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易卜生戏剧的“回顾法”与戏剧性
15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
文摘
“回顾法”是西方戏剧较常见的一种结构方法,但如处理不当,极易使戏剧在回顾之中失去其戏剧性。易卜生的戏剧回顾频频,却戏味盎然。易卜生成功处理“回顾”与“戏”之关系的方法是:将过去戏与现时戏有机结合起来;以“回顾”引发和展示戏剧冲突;在“回顾”中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回顾”中发现人物关系,促使人物关系变化,增强戏剧悬念。
关键词
易卜生
戏剧
回顾法
戏剧性
Keywords
Ibsenl' s Dramas
Retrospection
the Nature of Drama
分类号
I109.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有关浮士德形象局限性认识的几点质疑
16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
出处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文摘
浮士德是西方文学中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对其意义局限性的认识我国学界普通强调两点:一是阶级的局限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冷酷自私”;二是历史观的局限性,即宣扬了“回避社会革命,仅把社会发展的过程归结为个性完善”的唯心史观。本文从思维视角、理论视野及理论方法等三个方面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
关键词
浮士德形象
局限性
质疑
Keywords
Faust's figure
limitation
question
分类号
I51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洲近代文学中“理性”含义的演变
17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湖北省黄冈师专
出处
《教师教育论坛》
1998年第2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理性精神
近代文学
启蒙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者
古典主义者
哈姆莱特
基督教神学
文艺复兴时期
思维能力
道德理性
分类号
I109.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圣徒传》:现代西方人精神困境的隐寓
18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5-68,共4页
文摘
长篇小说《圣徒传》是上世纪末成名的加拿大作家尼诺·里奇的成名作,作品获得多项欧美文学大奖,好评如潮。本文从北美移民在离乡背景中寻求文化认同和欧美现代人在现代社会急剧变化中寻找价值坐标两方面解读作品,揭示出《圣徒传》这部艺术表现极其平常的小说在欧美文坛引起广泛共鸣的原因。
关键词
《圣徒传》
精神困境
隐寓
Keywords
《Lives of the Saints》
psychological puzzledom
metaphor
分类号
I71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洲古代哲学与文学
19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成果
文摘
哲学与文学的联系十分密切。欧洲文学史上每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与嬗变,都有深层的哲学原因。本文就部分欧洲重要的古代哲学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分别作简要介绍与阐述。
关键词
欧洲古代哲学
欧洲文学
影响
分类号
I109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现代欧洲哲学与文学
20
作者
夏腊初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6-28,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成果.
文摘
哲学对文学广泛深刻的影响,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表现得十分鲜明突出。本文对部分欧美近代重要哲学思想以及它对近现代欧美文学的影响,分别作简要介绍和阐述。
关键词
欧洲近现代哲学
欧美近现代文学
影响
分类号
I109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对意识流小说的关键性影响
夏腊初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似非而是 妙趣横生——析王尔德文学创作中的反论
夏腊初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外国文学研究与新世纪文化建设
夏腊初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超现实"的几种含义辨析
夏腊初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辨析
夏腊初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卡列宁形象及意义的复杂性
夏腊初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讴歌“自然” 鞭挞“文明”——从《巴黎圣母院》的对比描写看雨果的历史观
夏腊初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西方文论中的“自然”含义辨析
夏腊初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西方文论的“互文”与汉语修辞的“互文”
夏腊初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浮士德精神”内涵的再思考
夏腊初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
夏腊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近代西方文学中“理性”含义的发展
夏腊初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外国文学名著的阐释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关系
夏腊初
《湖北社会科学》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浮士德难题”对我国道德文化建设的启示
夏腊初
《理论月刊》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易卜生戏剧的“回顾法”与戏剧性
夏腊初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对有关浮士德形象局限性认识的几点质疑
夏腊初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欧洲近代文学中“理性”含义的演变
夏腊初
《教师教育论坛》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圣徒传》:现代西方人精神困境的隐寓
夏腊初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欧洲古代哲学与文学
夏腊初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近现代欧洲哲学与文学
夏腊初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