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曲面法优化长春西汀β-环糊精两亲性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1
作者 于丽萍 黄淑玲 +4 位作者 刘意 夏自花 任嘉琳 林翠翠 杨帆 《海峡药学》 2016年第5期6-10,共5页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设计长春西汀β-环糊精两亲性聚合物(VIP/β-CD-〔P(AA-co-MMA)-b-PNVP〕4)胶束的制备工艺。方法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以挥发速度、挥发时间、药物用量、甲醇用量为自变量,以胶束中VIP的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响...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设计长春西汀β-环糊精两亲性聚合物(VIP/β-CD-〔P(AA-co-MMA)-b-PNVP〕4)胶束的制备工艺。方法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以挥发速度、挥发时间、药物用量、甲醇用量为自变量,以胶束中VIP的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优化载药胶束的制备工艺条件,模拟得到VIP/β-CD-〔P(AA-co-MMA)-b-PNVP〕4胶束中载药量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确定制备胶束的最佳工艺组合。结果最佳组合工艺为挥发速度1148r·min-1,挥发时间2.3h,药物用量0.056g,甲醇用量34m L,采用该工艺制备的VIP/β-CD-〔P(AA-coMMA)-b-PNVP〕4胶束的平均载药量为24.14%。结论响应曲面法对优化设计VIP/β-CD-〔P(AA-co-MMA)-b-PNVP〕4胶束的制备工艺有实际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β-环糊精两亲性聚合物 胶束 长春西汀
下载PDF
尼莫地平各类剂型的应用和研发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林翠翠 夏自花 杨帆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8-521,共4页
尼莫地平作为第2代二氢吡啶类Ca2+拮抗剂,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其临床应用和研究范围正不断扩大。目前上市的剂型主要为口服或注射的普通制剂,普遍存在需多次给药、易导致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及生物利用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对... 尼莫地平作为第2代二氢吡啶类Ca2+拮抗剂,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其临床应用和研究范围正不断扩大。目前上市的剂型主要为口服或注射的普通制剂,普遍存在需多次给药、易导致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及生物利用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对其新剂型的开发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尼莫地平剂型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对现有的尼莫地平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口服液等的市场现状、有效性等进行了比较,同时总结了尼莫地平新剂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发安全、疗效可控和依从性高的新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 尼莫地平 剂型 市场分析 临床应用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尼莫地平脂肪乳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 被引量:7
3
作者 范凯燕 谢依侨 +1 位作者 夏自花 杨帆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413-3416,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尼莫地平脂肪乳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ichrosherDiol,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流动相A为正庚烷-异丙醇溶液(43∶57,V/V),流动相...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尼莫地平脂肪乳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ichrosherDiol,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流动相A为正庚烷-异丙醇溶液(43∶57,V/V),流动相B为正庚烷-异丙醇-水(29.5∶59∶11.5,V/V/V)(梯度洗脱),流速为1.5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LPC和LPE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200~0.4000mg/ml(r=0.9990)、0.0100~0.2000mg/ml(r=0.9996),LPC和LPE质量浓度的对数值与其峰面积的对数值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分别为0.0134、0.0130mg/ml,检测限分别为0.0078、0.0076m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回收率分别为95.96%~100.63%(RSD=1.83%,n=9)、99.22%~101.76%(RSD=0.80%,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用于尼莫地平脂肪乳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尼莫地平脂肪乳 溶血磷脂酰胆碱 溶血磷脂酰乙醇胺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拉莫三嗪微透析体内外回收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俞安安 袁芳 +3 位作者 杨智承 夏自花 范凯燕 杨帆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血管微透析样品中拉莫三嗪含量的方法,测定拉莫三嗪微透析体外回收率并考察其影响因素,筛选适用于体内实验的微透析条件。方法采用正、反透析法测定拉莫三嗪血...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血管微透析样品中拉莫三嗪含量的方法,测定拉莫三嗪微透析体外回收率并考察其影响因素,筛选适用于体内实验的微透析条件。方法采用正、反透析法测定拉莫三嗪血管微透析的体外回收率,并考察流速、浓度、温度、时间对回收率的影响,验证反透析法用于测定体内回收率的可行性并筛选出体内实验的最佳灌流速度和平衡时间;采用反透析法测定血管探针的体内回收率并考察其体内稳定性。结果在相同条件下探针相对回收率与相对损失率近似相等,并随流速增加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增高;在相同流速下,回收率与药物浓度无关;当灌流速度为2μL/min,平衡时间为1.5 h时,探针的体内回收率可维持6.5 h稳定。结论微透析采样技术可用于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研究,反透析法可作为拉莫三嗪血管微透析体内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微透析 体外回收率 体内回收率
下载PDF
结合传统指标及FT-IR技术研究O/W乳剂的稳定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谢依侨 俞安安 +3 位作者 陈德 范凯燕 夏自花 杨帆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95-700,共6页
目的使用传统指标和FT-IR技术评价乳剂稳定性。方法通过两步乳化法制备O/W乳剂,以平均粒径、离心稳定常数及表面张力3个指标对乳剂进行表征。用浸渍法分别测定水相、油相和乳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再用软件origin 7.5对水相... 目的使用传统指标和FT-IR技术评价乳剂稳定性。方法通过两步乳化法制备O/W乳剂,以平均粒径、离心稳定常数及表面张力3个指标对乳剂进行表征。用浸渍法分别测定水相、油相和乳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再用软件origin 7.5对水相和乳剂的羟基峰进行去卷积,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组成羟基峰的高斯曲线。结果 2个乳剂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55.9 nm和138.5 nm,离心稳定常数分别为0.377和0.561,表面张力分别为54.22 m N/m和64.80 m N/m;制成乳剂后,FT-IR图中油相的信号峰几乎完全消失,而水相和乳剂的FT-IR图中,羟基峰均由6条高斯曲线组成,乳剂中5条高斯曲线的峰位对比于水相都发生了蓝移。结论定量的传统指标和定性的FT-IR技术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评价乳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乳剂 稳定性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油水界面 氢键作用力
下载PDF
复合氨基酸抗氧剂对尼莫地平脂肪乳有关物质的影响
6
作者 林翠翠 夏自花 +2 位作者 任嘉琳 林燕桢 杨帆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目的研究以不同配比的复合氨基酸为抗氧剂对尼莫地平(NMP)脂肪乳有关物质的影响。方法以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甲酸-2-甲氧基乙酯异丙酯(杂质I)的质量分数为指标,通过进行40℃高温试验,对不同配比的复合氨基酸在NMP脂肪... 目的研究以不同配比的复合氨基酸为抗氧剂对尼莫地平(NMP)脂肪乳有关物质的影响。方法以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甲酸-2-甲氧基乙酯异丙酯(杂质I)的质量分数为指标,通过进行40℃高温试验,对不同配比的复合氨基酸在NMP脂肪乳的小试处方和1 kg级放大处方中的抗氧化效果,以及脂肪乳pH值最佳调控范围进行考察。结果小试处方中抗氧化效果较佳的赖氨酸-亮氨酸配比为3∶7和4∶6;脂肪乳最佳pH调控范围为8.5~8.7;对于1 kg级放大后的NMP脂肪乳,配比为3∶7的赖氨酸-亮氨酸处方抗氧化效果最佳。结论使用抗氧化效果最佳配比的氨基酸及稳定的pH环境能阻滞尼莫地平氧化为杂质I,提高药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脂肪乳 有关物质 抗氧剂 氨基酸
下载PDF
姜黄素微球中药物存在形式与释药行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德 刘意 +4 位作者 范凯燕 谢依侨 俞安安 夏自花 杨帆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6,共7页
为了研究姜黄素微球中药物的存在形式及其与微球释药行为的关系,本文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使用SPG(shirasu porous glass)膜乳化装置制备了高、中、低3种载药量的姜黄素微球,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3批微球... 为了研究姜黄素微球中药物的存在形式及其与微球释药行为的关系,本文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使用SPG(shirasu porous glass)膜乳化装置制备了高、中、低3种载药量的姜黄素微球,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3批微球的体外释放情况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3批微球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同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红外光谱(IR)对微球中姜黄素的存在形式进行研究。制备的3批微球的载药量分别为(5.85±0.21)%、(11.71±0.39)%和(15.41±0.40)%,姜黄素与PLGA之间并未发生化学连接。在载药量最低的微球中,姜黄素以无定形的非晶体状态分散在PLGA中,但载药量较高的两批微球中分别出现(2.12±0.64)%和(5.66±0.07)%药物结晶。结果发现,不同载药量的微球中姜黄素的存在形式不尽相同,同时这种区别也导致了3批微球的体外释放呈现梯度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体外释放 晶体
原文传递
结合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建立一种荧光标记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夏自花 刘意 +2 位作者 于丽萍 俞安安 杨帆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77-1783,共7页
结合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为基于β-环糊精的两亲性嵌段4臂聚合物(β-CD-[P(AA-co-MMA)-b-PVP]4)建立一种荧光标记方法。通过酯交换反应为罗丹明B分子中引入含有双键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然后通过双键聚合反应将罗丹明B标记到两亲性嵌段共... 结合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为基于β-环糊精的两亲性嵌段4臂聚合物(β-CD-[P(AA-co-MMA)-b-PVP]4)建立一种荧光标记方法。通过酯交换反应为罗丹明B分子中引入含有双键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然后通过双键聚合反应将罗丹明B标记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上。借助红外、荧光光谱对标记产物进行表征,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荧光标记产率;制备长春西汀(VP)荧光载药胶束,进行动物组织分布实验和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实验,对比两个实验结果来验证荧光标记结果。荧光标记产率为4.13%;荧光标记前后该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基本未改变,分别为5.09×10^(-3)和4.96×10^(-3) mg·L^(-1);对比组织分布和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实验结果发现,二者反映的该胶束在小动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基本相似,不仅证明了该标记产物的荧光示踪作用,同时结合红外、荧光表征也确证了此荧光标记实验的成功。结合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建立一种荧光标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 嵌段共聚物 荧光成像 罗丹明B 长春西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