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标”水稻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夏芊蔚 陈浩 +3 位作者 姚宇阗 笪达 陈健 石志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3343-3354,共12页
【目的】针对水稻生产中的减肥、减药措施,前期自主开发了水稻优标体系。本研究通过分析应用优标体系的稻米产量和污染物含量以及土壤质量,评估优标体系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该优标体系的合理设计和及时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针对水稻生产中的减肥、减药措施,前期自主开发了水稻优标体系。本研究通过分析应用优标体系的稻米产量和污染物含量以及土壤质量,评估优标体系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该优标体系的合理设计和及时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在江苏省、上海市水稻种植区连续实施1—5年的定点优标体系试验区,以常规施肥用药水稻栽培体系(简称常规体系)为对照。采集水稻籽粒和稻田土壤样品,测定稻米产量、委托SGS检测稻米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土壤肥力;分别采用TTC还原法、靛酚蓝比色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土壤脱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采用优标体系较常规体系在氮肥施用量减少46.8%,代以添加有机肥、EM菌剂、叶面肥、锌肥;以生物制剂为核心,协同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保证了稻米的高安全标准。在保证水稻产量、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优标体系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且连续实施1—4年的优标体系土壤肥力综合评分均高于常规体系,但连续实施5年后的优标体系土壤肥力综合评分值低于常规体系。连续实施2年优标体系脲酶、脱氢酶、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常规体系。实施优标体系的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丰度提高,优标体系实施1年和连续实施5年的土壤细菌丰富度上升比例重复变化的菌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菌属为Terrimonas(尚无确切名称)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优标体系实施1年,土壤中拟杆菌门、绿弯菌门丰度变化分别与pH肥力指数、全磷肥力指数变化呈正相关;优标体系连续实施5年,土壤中拟杆菌门、绿弯菌门丰度变化均与pH肥力指数变化呈正相关。另外,拟杆菌门、绿弯菌门丰度变化与土壤脱氢酶活性变化呈正相关。【结论】实施优标体系在保证水稻产量、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而有助于恢复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标体系 稻米产量与质量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有机叶面肥对盐城盐碱地有机水稻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大鹏 陈浩 +3 位作者 夏芊蔚 袁宇钢 陆中阳 笪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165-168,共4页
研究不同类型有机叶面肥对江苏盐城射阳盐碱地有机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叶面肥施用后,剑叶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和效益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大量元素有机叶面肥(处理①),叶绿素含量、稻谷产... 研究不同类型有机叶面肥对江苏盐城射阳盐碱地有机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叶面肥施用后,剑叶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和效益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大量元素有机叶面肥(处理①),叶绿素含量、稻谷产量和稻米效益均最高;其次为有机碳肥(处理⑤),明显提高了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海藻高钾有机肥(处理④)富含钾和海藻酸植物激素,施用后千粒重最高,但在低氮条件下,产量相比其他有机肥处理增长不大;单一中量元素钙肥(处理③)叶绿素含量、产量和效益均与对照相差不大;鱼蛋白有机肥(处理②)叶绿素含量与处理①和处理⑤无显著差异,但产量低于处理①和处理⑤,且差异显著。不同类型叶面肥平衡施肥提高盐碱地有机水稻产量和品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有机水稻 有机叶面肥 产量 品质 效益
下载PDF
3种防护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10及气象因子的关系
3
作者 聂尔聪 徐雯语 +3 位作者 赵非凡 夏芊蔚 万玉杰 刘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6期115-118,共4页
选择冬季校园外侧3种防护林(女贞林、龙柏林、针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校园外侧防护林与城市主干道交接处为参照,连续监测其距道路不同距离处的空气负离子浓度、PM10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光照强度,对比分析3种防护林内空... 选择冬季校园外侧3种防护林(女贞林、龙柏林、针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校园外侧防护林与城市主干道交接处为参照,连续监测其距道路不同距离处的空气负离子浓度、PM10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光照强度,对比分析3种防护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10浓度及主要气象因子关系。结果表明:3种防护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明显;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女贞林(280个/cm3)>龙柏林(255个/cm3)>针阔叶混交林(172个/cm3),PM10浓度的排序为:针阔叶混交林(220μg/m3)>龙柏林(210μg/m3)>女贞林(209μg/m3);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性,与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呈显著负相关,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空气负离子浓度 PM10 气象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