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妇TORCH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夏钟意 孙博 +1 位作者 吴红珍 冷建航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究孕妇TORCH感染情况、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产检的1 000例孕妇,对其进行TORCH检验,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影响TORCH感染发生的因素,计数资料及单因素分析采用... 目的探究孕妇TORCH感染情况、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产检的1 000例孕妇,对其进行TORCH检验,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影响TORCH感染发生的因素,计数资料及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对比TORCH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1 000例孕妇中检出79例TORCH感染者,将其作为感染组,总感染率7.90%,其中风疹病毒(RV)感染15例(1.50%)、弓形虫(TOX)感染5例(0.50%)、巨细胞病毒(CMV)感染35例(3.50%)、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感染11例(1.10%)、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感染13例(1.30%);在上述几项病毒感染中以CMV感染居多。对1 000例孕妇女进行TORCH相关因素分析发现,TORCH感染与孕妇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动物接触史、妊娠异常史、收入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χ~2值分别为8.07、12.53、5.88、19.11、112.70、7.56,均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年龄、家庭背景、动物接触史、妊娠异常史是孕妇TORCH发生的高危因素(Waldχ~2值分别为8.77、7.82、9.81、19.36,均P<0.05),受教育程度是保护因素(Waldχ~2=29.12,P<0.05)。在不良妊娠结局方面,感染组宫内感染、早产、流产、胎儿发育迟缓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χ~2值分别为46.51、20.47、14.93、38.54、24.85,均P<0.05)。结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动物接触史、妊娠异常史是影响孕妇感染TORCH的重要因素,此外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CH 受教育程度 妊娠异常史 不良妊娠结局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红珍 王钱虎 夏钟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1228-1229,共2页
高血压是常见的危害心脑血管健康的综合征,高血压可分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指能明确血压升高原因的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指除继发性高血压外,未能明确血压升高原因的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绝大部分... 高血压是常见的危害心脑血管健康的综合征,高血压可分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指能明确血压升高原因的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指除继发性高血压外,未能明确血压升高原因的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绝大部分,但比重随着医学水平发展有下降趋势,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及诸多致病因素共同导致的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血浆肾素 继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高血压分级 升高原因 价值分析 中度原发性 心血管疾病 医学水平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及1,25-羟维生素D与儿童自闭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红珍 王钱虎 夏钟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502-1504,共3页
维生素D除了在骨骼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外,在骨骼以外的组织中也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机体维持最佳健康状态所需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高于以前的理论[1]. 大量研究的数据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比如癌症、心血管疾... 维生素D除了在骨骼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外,在骨骼以外的组织中也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机体维持最佳健康状态所需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高于以前的理论[1]. 大量研究的数据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比如癌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2-4].维生素D能够防治上述疾病不只与其作为甾体激素具有调节内分泌功能有关,也可能与其自分泌或者旁分泌功能有关[5]. 25-羟维生素D[25(OH)D]羟基化酶是将25-羟维生素D转化为1,25-羟维生素D[1,25(OH)2D](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的一种酶,其广泛存在于除肾脏外的机体组织,因此,1,25(OH)2D广泛存在于身体的各个部分并处于一种自我控制的平衡状态. 25(OH)D以及25(OH)D羟基化酶在脑内的定位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自行完成维生素D的生物活化[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相关性分析 儿童自闭症 25(OH)D 心血管疾病 内分泌功能 维生素D缺乏 机体组织
下载PDF
0~10岁儿童铁、锌、钙、铅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夏钟意 孙博 吴红珍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10期1335-1337,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0~10岁儿童铁、锌、钙、铅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并讨论微量元素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2030例0~10岁儿童的检查结果,根据儿童年龄高低,分成婴儿组(... 目的总结分析0~10岁儿童铁、锌、钙、铅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并讨论微量元素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2030例0~10岁儿童的检查结果,根据儿童年龄高低,分成婴儿组(0岁≤年龄<1岁,326名)、幼儿组(1岁≤年龄<3岁,425名)、学龄前组(3岁≤年龄<6岁,554名)以及学龄期组(6岁≤年龄<10岁,725名);分析各组儿童铁、锌、钙、铅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并讨论铁、锌、钙、铅微量元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在2030名0~10岁儿童中,缺锌人数最多,占总检测人数的14.58%;缺铁人数占总检测人数的5.12%,缺钙人数占总受检人数的5.67%,血铅含量超标儿童最少,仅占1.08%。婴儿组铁、锌微量元素缺乏人数较高,幼儿组、学龄组以及学龄后组铁、锌、钙微量元素缺乏率均较高,但4组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期体内微量元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婴幼儿(0~3岁)主要存在锌、铁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钙微量元素含量缺乏情况相对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微量元素检测 生长发育 膳食营养
下载PDF
性激素及关联抗体在诊断不孕不育中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21
5
作者 黄英 孙博 夏钟意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4期528-530,共3页
不孕不育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性疾病,病因复杂,主要包括生殖器官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失调等,其中内分泌失调所致性激素水平改变及免疫性相关抗体可能是主要因素^[12]。本文探究不孕不育患者6项性激素及免疫性抗体水平的变... 不孕不育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性疾病,病因复杂,主要包括生殖器官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失调等,其中内分泌失调所致性激素水平改变及免疫性相关抗体可能是主要因素^[12]。本文探究不孕不育患者6项性激素及免疫性抗体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水平 不孕不育 相关抗体 诊断治疗 检测 免疫功能失调 内分泌紊乱 内分泌失调
下载PDF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 铁蛋白等相关指标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英 孙博 夏钟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80例为IDA组;同期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80例为ACD... 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80例为IDA组;同期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80例为ACD组;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名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及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IDA组及慢性疾病性贫血(ACD)组患者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IDA组患者血清中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A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ACD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及ACD组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A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会导致患者红细胞生成及铁代谢障碍,维生素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免疫紊乱。血清铁蛋白含量可作为区分缺铁性贫血及慢性疾病性贫血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红细胞生成素 铁蛋白 叶酸 维生素B12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