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锐 刘世清 +5 位作者 周炎 黄涛 夏韶襁 刘骏辉 朱世振 韦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8期46-49,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中心临床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VIP、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 目的系统评价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中心临床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VIP、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手术时间逆行髓内钉组短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术中出血量逆行髓内钉组少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逆行髓内钉组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结论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相比,采用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保留内植物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早期感染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炎 刘世清 +5 位作者 瞿新丛 潘晓辉 余铃 赵奇 夏韶襁 张春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54-57,63,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保留内植物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四肢骨折术后早期感染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2-58岁,平... 目的探讨运用保留内植物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四肢骨折术后早期感染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2-58岁,平均42.5岁。胫骨平台骨折6例,股骨干骨折3例,胫骨干骨折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均于内固定术后5-14天(平均10天)发生感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例,大肠埃希氏菌感染2例。术中保留内植物,彻底清创后应用VSD技术分层封闭创面,5-7天更换VSD敷料的同时行创缘部分减张缝合处理,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后完全关闭创口。结果应用VSD技术治疗7-15天后,所有患者均创面洁净及肉芽组织生长新鲜,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此期间更换VSD敷料1-3次(平均2次)。末次手术均采用直接缝合方式完全关闭创面。所有患者术后获12-28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骨折均于末次手术后20-32周(平均25周)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局部感染无复发,采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为22-29分,平均26分。结论运用保留内植物结合VSD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早期感染,骨折维持稳定的同时能有效地控制感染,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为肢体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四肢 感染 引流术 封闭敷料
下载PDF
影响开放性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锐 刘世清 +3 位作者 周炎 夏韶襁 赵奇 韦准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开放性Pilon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06例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根据已知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选取可能影响内固定失效的因素如性别、年龄、骨折Rtiedi-All... 目的探讨影响开放性Pilon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06例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根据已知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选取可能影响内固定失效的因素如性别、年龄、骨折Rtiedi-Allgower分型、踝关节cT、跟骨牵引、骨折部位皮肤张力性水疱、软组织损伤程度、患肢肿胀、血管损伤、神经损伤、手术方式、植骨、合并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术后并发症、下地负重时间等17个危险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分组、统计及赋值,采用单因素X^2检验剔除无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6例患者获6-18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Mazur评定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41例,良32例,可19例,差14例,优良率为69%。影像学资料显示,使用Rtiedi-Allgower分型分为两组,Rtiedi-AllgowerI型13例、Rtiedi-AllgowerⅡ型48例为一组,Rtiedi-AllgowerIII型45例为另一组,其术后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93%和36%;软组织损伤重组和轻组术后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28%和90%;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组术后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28%和84%;合并骨质疏松组和不合并骨质疏松组术后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33%和85%;术后无并发症组与术后有并发症组踝关节优良率分别为76%和21%。以上因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骨折Rtiedi-Allgower分型、软组织损伤程度、手术方式、合并骨质疏松和术后并发症为影响开放性Pilon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低频脉冲超声波促进肱骨干骨折愈合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夏韶襁 刘世清 +4 位作者 周炎 张锐 赵奇 熊菡萏 陆婧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779-782,共4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对肱骨干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6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IPU组26例,术后第3天开始采用LIPU治疗,持续12周;对照组36例,术后未采用LIP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x线片灰度值比值、骨折愈...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对肱骨干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6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IPU组26例,术后第3天开始采用LIPU治疗,持续12周;对照组36例,术后未采用LIP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x线片灰度值比值、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患肢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术后4周灰度值比值及患肢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PU组术后8周灰度值比值为1.243±0.009,对照组为1.145±0.002;LIPU组术后12周灰度值比值为1.359±0.056,对照组为1.276±0.021;LIPU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158±1.438)周,对照组为(12.000±1.651)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PU用于肱骨干骨折术后能一定程度促进骨折愈合,但需要把握适应证及使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肱骨骨折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微创前外侧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对全髋置换术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夏韶襁 刘世清 +2 位作者 周炎 张锐 熊菡萏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5期393-398,40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前外侧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对全髋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EMBASE,CINAHL,CNKI,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其他杂志,全面检...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前外侧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对全髋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EMBASE,CINAHL,CNKI,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其他杂志,全面检索关于前外侧微创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对全髋置换术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8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版本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376例患者,结果显示:前外侧微创较常规后外侧入路的切口长度小、出血少、术后各随访时期Harris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少,而手术时间及髋臼外展角度无差异。结论前外侧微创较常规后外侧入路的临床效果更有优势,可作为髋关节置换术的首选切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微创入路 后外侧入路 全髋置换术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熊文 陈明 +1 位作者 夏韶襁 王俊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60-63,73,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33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3~62岁[(56.3±1.1)岁]。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33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3~62岁[(56.3±1.1)岁]。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11例,后柱骨折7例,横行骨折7例,“T”形骨折6例,前柱加后半横形骨折2例。按AO分型:62-A311例,62-A27例,62-B17例,62-B26例,62-B32例。均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功能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9.3±1.7)个月]。手术时间1.3~2.2 h[(1.7±0.3)h];术中失血量70~190 mL[(152.3±25.2)mL];住院时间7~12 d[(9.7±1.2)d];骨折愈合时间14~18周[(15.4±1.1)周]。所有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脂肪栓塞、螺钉穿入髋关节、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按Matta复位标准:骨折解剖复位27例,满意复位6例。Harris功能评分优24例,良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93.9%。结论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置钉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机器人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夏韶襁 刘世清 《骨科》 CAS 2016年第3期222-224,共3页
成人肱骨干骨折约占肱骨骨折的20%、全身骨折的3%~5%,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除保守治疗外,髓内钉内固定也是肱骨干骨折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符合现代生物学内固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原则中减少对骨折端血运干扰的理念... 成人肱骨干骨折约占肱骨骨折的20%、全身骨折的3%~5%,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除保守治疗外,髓内钉内固定也是肱骨干骨折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符合现代生物学内固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原则中减少对骨折端血运干扰的理念,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带来的并发症,在临床上的地位逐渐提升。本文结合中外文献对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带来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内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髓内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外穿刺经皮后凸成形术
8
作者 高鑫峰 夏韶襁 +1 位作者 赵志刚 夏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7-492,共6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椎弓根外入路穿刺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3月单侧椎弓...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椎弓根外入路穿刺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3月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穿刺PKP治疗OVCF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8例采用机器人辅助导航穿刺(机器人组),25例采用传统透视引导穿刺(透视组)。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透视组[(43.5±5.2) min vs (26.2±4.9) min, P<0.001],但是,机器人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透视组[(3.3±0.8)次vs (8.8±3.3)次, P<0.001]。两组穿刺成功率、骨水泥渗漏率、下地行走时间、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9.8±5.7)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水泥分布优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局部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的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导航可以减少透视次数,但是增加了手术时间,可以作为目前手术方法的一种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弓根外后凸成形术 骨科机器人 临床结果
原文传递
LC-DCP与LC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与适应证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夏韶襁 刘世清 +3 位作者 周炎 张锐 曾海涛 熊菡萏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5—2014—10采用LC—DCP与LCP内固定治疗的156例肱骨干骨折,其中LC—DCP组64例。LCP组92... 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5—2014—10采用LC—DCP与LCP内固定治疗的156例肱骨干骨折,其中LC—DCP组64例。LCP组9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肘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8(12-28)个月随访。LC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C—DP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LC—D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肩肘关节活动度、UCLA及May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内固定失效率明显低于LC—D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5);但2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及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DCP和LCP均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固定材料,相比于LC—DCP,LCP内固定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内固定失败率低及适应证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肌瓣转移填塞治疗Gustilo ⅢB型小腿开放性骨折术后早期胫骨中上段局灶性骨缺损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炎 刘世清 +5 位作者 瞿新丛 潘晓辉 余铃 赵奇 夏韶襁 张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 探讨Gustilo ⅢB型小腿开放性骨折术后早期胫骨中上段局灶性骨缺损应用小腿肌瓣转移填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自2007-06—2011-03诊治12例胫骨中上段局灶性骨缺损,均为Gustilo ⅢB型小腿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固定术后患者。结果 12例术... 目的 探讨Gustilo ⅢB型小腿开放性骨折术后早期胫骨中上段局灶性骨缺损应用小腿肌瓣转移填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自2007-06—2011-03诊治12例胫骨中上段局灶性骨缺损,均为Gustilo ⅢB型小腿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固定术后患者。结果 12例术后获随访25~54个月,平均38个月。创面肌瓣及游离植皮均完全成活,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骨坏死及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骨性愈合时间(6~21)个月,平均14个月。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Paley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应用小腿肌瓣转移填塞治疗Gustilo ⅢB型小腿开放性骨折术后早期胫骨中上段局灶性骨缺损,有利于创面感染的控制及骨缺损区血供的恢复,可达到创面与骨愈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GUSTILO ⅢB型损伤 肌瓣
原文传递
藁本内酯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韶襁 王俊文 +4 位作者 程文俊 焦竞 左伟 黄玉成 肖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30-1633,共4页
目的观察藁本内酯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2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取膝关节软骨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将终质量浓度为15、25、50、75μmol/L的藁本内酯加入二代软骨细胞培养板中... 目的观察藁本内酯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2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取膝关节软骨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将终质量浓度为15、25、50、75μmol/L的藁本内酯加入二代软骨细胞培养板中,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将藁本内酯加入合适浓度的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与对照组细胞内,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藁本内酯对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比例;通过Hoechst34580细胞核染色技术观察藁本内酯对凋亡软骨细胞核形态改变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细胞内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等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如灰度值比值等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确切概率检验.结果CCK-8检测结果表明藁本内酯在15~7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25~75μmol/L终质量浓度的藁本内酯可降低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凋亡比例分别为(20.12±2.07)%、(13.79±3.19)%和(7.86±2.14)%(t=17.260、13.140、6.350,P<O.05),Hoechst34580检测结果表明藁本内酯可降低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引起的核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表明藁本内酯能降低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bax和iNOS的表达水平,以及增高bcl-2/bax比值(P<0.05).结论藁本内酯可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藁本内酯 软骨细胞 抑制凋亡
原文传递
顺行交锁钉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固定治疗LambirisⅢ或Ⅳ型股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文 夏韶襁 +2 位作者 郭鑫 胡家朗 陈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顺行交锁髓内钉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固定治疗LambirisⅢ或Ⅳ型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5月期间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27例LambirisⅢ或Ⅳ型股骨骨折患者资料。男21例,女6例;年龄为22~57岁... 目的探讨顺行交锁髓内钉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固定治疗LambirisⅢ或Ⅳ型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5月期间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27例LambirisⅢ或Ⅳ型股骨骨折患者资料。男21例,女6例;年龄为22~57岁,平均41.3岁。骨折根据Lambiris分型:Ⅲ型24例(Ⅲa型17例,Ⅲb型5例,Ⅲc型2例),Ⅳ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9 d,平均4.3 d。所有患者均采用顺行股骨交锁髓内钉结合LISS钢板固定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2.1 h(1.8~2.5 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61 mL(310~480 mL),住院时间平均为15.1 d(11~18 d)。27例患者术后获13~38个月(平均25.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平均为29.2周(28~36周)。末次随访时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18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8.9%(24/27);按照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6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85.2%(23/27)。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骨不连、畸形愈合、再次骨折、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顺行交锁髓内钉结合LISS钢板固定治疗LambirisⅢ或Ⅳ型股骨骨折具有固定坚强、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骨板
原文传递
桡骨头骨折块体积与手术方法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善庆 任义军 +5 位作者 韩琼 严立 胡锐 陈熹 胡骏 夏韶襁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桡骨头骨折患者的骨折块体积与手术方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手外科收治的60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资料。男28例,女32例;年龄26~71岁,平均54.5岁。41例患者行... 目的探讨桡骨头骨折患者的骨折块体积与手术方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手外科收治的60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资料。男28例,女32例;年龄26~71岁,平均54.5岁。41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开组),19例患者行桡骨头置换术(置换组);术前通过肘关节CT平扫+三维重建,测量桡骨头体积和骨折块体积,并计算出相应的加权比值(R)。对桡骨头骨折块加权比值(R)与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末次随访时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60例患者术后获20~36个月(平均28.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切开组和置换组患者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6.5±1.3)分(72~91分)、(93.6±1.4)分(78~95分);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7/41)、15.8%(3/19)。切开组患者桡骨头骨折块体积加权比值R和肘关节Broberg-Morrey评分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65.63+0.67x(R^2=0.85,P=0.0006)。置换组患者桡骨头骨折块体积加权比值R和肘关节Broberg-Morrey评分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P=0.053)。将置换组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93.6分)代入线性回归方程y=65.63+0.67x,即y=93.6时,x=41.7。结论桡骨头骨折块体积比≥41.7的MasonⅢ型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预后较好;桡骨头骨折块体积比<41.7的MasonⅢ型骨折患者行桡骨头置换术效果较好;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行桡骨头置换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板 相关性 桡骨头骨折
原文传递
腱鞘巨细胞瘤致旋后肌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善庆 任义军 +5 位作者 韩琼 严立 胡锐 陈熹 胡骏 夏韶襁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共2页
患者男,55岁,因发现右肘部包块2年,右腕部疼痛、麻木、活动受限半个月入院。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肘部肿物,无按压痛,表皮无红肿,无放射性疼痛,自认为包块较小未引起注意,在家未做特殊治疗。
关键词 旋后肌综合征 腱鞘巨细胞瘤 放射性疼痛 右腕部 包块 肘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