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及安全性
1
作者 多里昆·来海提 杜亮 袁继忠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2期1204-1209,共6页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科收治的6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受伤年龄75~90岁,平均81.3岁。按Evans-Jensen分型标准...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科收治的6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受伤年龄75~90岁,平均81.3岁。按Evans-Jensen分型标准:IB型10例,IIA型14例,IIB型24例,III型1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18.4个月),均获得随访。术后1例发生切口不愈合,经严格清创换药后痊愈;1例发生人工关节脱位,经二次手术后痊愈;1例出现钢丝断裂,但未见假体松动或脱位。末次随访未见畸形、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及下沉等并发症。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27.01 (范围:15~3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89.0 (范围:69~95)分;其中优38例,良11例,可10例,差1例,优良率81.6% (49/60)。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良好,可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固定,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下载PDF
骨搬移技术结合皮瓣转移技术治疗严重小腿毁损伤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马金赛 马创 +4 位作者 袁继忠 轩春玲 多里昆·来海提 马赫迪尔 买买提明·赛依提 《新疆医学》 2020年第1期18-22,27,共6页
目的分阶段、分次实施治疗严重的小腿毁损伤,达到保留肢体和最大限度恢复下肢功能的目的。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月,使用清创、皮瓣转移、骨搬运、踝关节功能重建等方式治疗的8例小腿毁损伤的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3~51岁,平均39.9&... 目的分阶段、分次实施治疗严重的小腿毁损伤,达到保留肢体和最大限度恢复下肢功能的目的。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月,使用清创、皮瓣转移、骨搬运、踝关节功能重建等方式治疗的8例小腿毁损伤的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3~51岁,平均39.9±8.8岁。8例患者均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其分型属于Gustilo Ⅲ型。其中3例为受伤当时急诊就诊本院。5例患者受伤后在基层医院就诊,出现并发症后转至我院就诊。结果随访时间26~38个月,平均32.6±4.7个月。患者入院后清创至感染控制所需14~21天,皮瓣转移术后需要21~35天观察,骨搬运用时50~120天,踝关节功能重建需要时间为90~120天。8例患者的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区域均得到了有效覆盖、胫骨骨缺损区域均得到了骨搬移的有效填充。8例患者骨搬运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足下垂症状、通过功能重建踝关节处于90°功能位,行走功能恢复。结论通过使用清创、皮瓣转移、骨搬运及踝关节功能重建等方法分阶段、分次治疗小腿毁损伤,可以有效纠正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骨质缺损及纠正足下垂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毁损伤 皮瓣 骨搬运 足下垂
下载PDF
输尿管医源性损伤的部位和修复效果
3
作者 地里亚尔·地里夏提 木拉提·热夏提 +2 位作者 多里昆·来海提 张炜杰 拜合提亚·阿扎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易发生医源性损伤的部位和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输尿管医源性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0例,女23例。中位年龄39(16,64)岁。损伤位于左侧26例(60.5%),右侧16例(3... 目的探讨输尿管易发生医源性损伤的部位和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输尿管医源性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0例,女23例。中位年龄39(16,64)岁。损伤位于左侧26例(60.5%),右侧16例(37.2%),双侧1例(2.3%);输尿管上段8例(18.6%)、中段8例(18.6%)、下段27例(62.8%)。损伤长度(5.9±2.4)cm。7例于术中诊断,表现为输尿管管腔结构破损、离断或被结扎,术区出现广泛渗液,输尿管镜下可见脂肪组织。36例延迟诊断,表现为腰腹部疼痛13例,发热12例,腹膜刺激征9例,阴道流液9例,血尿5例;泌尿系增强CT或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示造影剂外溢10例,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27例,发现患侧肾肿瘤1例;行引流液肌酐检查7例;行肾动态显像检查发现单侧肾无功能1例。妇科手术损伤13例均行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结直肠外科手术损伤12例,术中诊断7例行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5例延迟诊断,先行肾造瘘术,其中4例于6个月后完成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1例行输尿管膀胱重吻合。泌尿外科手术损伤18例,其中10例行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2例行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行自体肾移植术,1例行阑尾代输尿管手术,2例应用口腔黏膜补片修补。43例中,29例发生在7处易损伤部位,妇科手术损伤部位常见于输尿管与髂外动脉、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动脉交汇或毗邻处,分别为4、5、3例;结直肠外科手术损伤部位分别为输尿管与肠系膜血管平行段4例,输尿管与结肠毗邻处2例,输尿管与输精管交汇处3例;泌尿外科手术损伤部位分别为输尿管与髂外动脉交汇处和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各4例。其余14例损伤部位不具有规律性,与上述易损伤部位不重合结果本研究43例术后随访18(11,47)个月,其中41例能正常排尿,无血尿、尿外渗、胁腹疼等症状,尿常规、尿素氮、血肌酐检查均正常。泌尿系B超检查示轻度肾积水13例,随访中积水程度未见缓解或加重。1例自体肾移植术后出现输尿管膀胱吻合处再狭窄,行球囊扩张后积水缓解。1例先行肾穿刺造瘘,6个月后术中探查发现左输尿管末端被Hem-o-lok夹夹闭3/5管壁,右输尿管与乙状结肠形成内瘘,取左右侧膀胱皮瓣各3cm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易发生部位共7处,妇科手术易发生于输尿管与骼外动脉、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动脉交汇或毗邻处;结直肠外科手术易发生于输尿管与肠系膜血管平行段、与结肠毗邻处、与输精管交汇处;泌尿外科手术损伤易发生于输尿管与髂外动脉交汇处和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损伤的治疗需根据损伤原因、位置和长度综合考虑。对于长度较短而程度较重的输尿管损伤,行输尿管吻合或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对于长度较长的损伤,行自体肾移植、其他组织代输尿管手术或采用Boari皮瓣、颊/口腔黏膜移植等。修复手术中最重要的是保证无张力吻合,不过度破坏输尿管的血供,输尿管应裁剪到血供较好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损伤 医源性 手术治疗 损伤部位
原文传递
勃起功能障碍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地里亚尔·地里夏提 鲁剑德 +3 位作者 多里昆·来海提 王玉杰 木拉提·热夏提 拜合提亚·阿扎提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2-79,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勃起功能障碍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索国内外关于勃起功能障碍和前列腺癌发生关系的相关研究,检索...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勃起功能障碍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索国内外关于勃起功能障碍和前列腺癌发生关系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10日。两位作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研究,包括19997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勃起功能障碍人群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是非勃起功能障碍人群的1.75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75,95%CI(1.19,2.58),P<0.001];勃起功能障碍人群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浓度高于非勃起功能障碍人群,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MD=0.04,95%CI(-0.01,0.08),P=0.674]。亚组分析显示:在平均年龄<65岁、使用IIEF量表进行评价、美洲和亚洲、大样本量的队列研究等因素影响下,勃起功能障碍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增加相关(P<0.05)。而在平均年龄≥65岁、其他评价方式、欧洲人群、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1000等因素影响下,勃起功能障碍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无关(P>0.05)。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勃起功能障碍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前列腺肿瘤 风险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