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侨认同意识的形成及其动态——以广东粤海湾华侨农场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奈仓京子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23-33,共11页
基于田野调查的内容,选择粤海湾华侨农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社区"概念,以归侨群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为理论视角,从多元社区的形成、归侨文化与认同意识的形成、归侨认同意识的动态等方面考察和分析了归侨社区内... 基于田野调查的内容,选择粤海湾华侨农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社区"概念,以归侨群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为理论视角,从多元社区的形成、归侨文化与认同意识的形成、归侨认同意识的动态等方面考察和分析了归侨社区内部高度复合性的群体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部传统调适和整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移民社区 多元社区 华侨农场 归侨群体 认同意识 “中国系移民”
下载PDF
华人研究的新范式:读刘宏、廖赤阳主编的两本论集
2
作者 奈仓京子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华人研究 本论 新加坡华人 刘宏 主编 华人社会 中国社会 社会与国家
下载PDF
生活于日本和中国之间:跨国家庭的生活方式及其制约
3
作者 奈仓京子 《中国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35-53,共19页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从日本回中国福建厦门和广东广州的所谓"海归"群体为考察对象,聚焦于其中的跨国家庭,探讨跨国家庭的成员如何建构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在跨国语境下在学术、事业、家庭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笔者...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从日本回中国福建厦门和广东广州的所谓"海归"群体为考察对象,聚焦于其中的跨国家庭,探讨跨国家庭的成员如何建构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在跨国语境下在学术、事业、家庭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笔者反对用"整体社会VS.个人"的二元论视角,主张从行为者的立场出发进行主位性的民族学式考察。笔者据此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跨国家庭逃不开的"制约"不仅存在于官方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层面,也存在于民间层面;二是就个人生活方式的层次而言,尽管受到中日两国的各种制度以及各自家庭的制约,但"海归"们还是根据自己在学术、家庭、事业上的条件,找到了获得满足的方式,实现了自我价值。最后,本文反思了"归"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 跨国家庭 制约 生活方式 “海归”
下载PDF
“他者”的文化与自我认同 被引量:1
4
作者 奈仓京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30,共6页
基于中国生活及田野调查的经历,在后现代主义情境下议论了调查者与"他者"的关系,探讨了应如何看待"他者"的文化及自我认同的问题。认为从行为者的立场出发进行民族志性的主位考察,不应站在"本质主义"的立... 基于中国生活及田野调查的经历,在后现代主义情境下议论了调查者与"他者"的关系,探讨了应如何看待"他者"的文化及自我认同的问题。认为从行为者的立场出发进行民族志性的主位考察,不应站在"本质主义"的立场,而应从"建构主义"的视角考察"他者"。强调由"理解异文化"到"了解他者"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了解他者 理解异文化 被叙述的文化 被活着的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