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漂城 魅力施秉
1
作者 奉力 磨桂宾 +2 位作者 钟光明 吴元昌 吴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4期J0001-J0006,共6页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得名于巴施山之“施”和秉溪之“秉”,自古有“沅辰之指臂”和“贵阳之襟喉”之称。全县国土总面积1543.8平方公里,辖4乡4镇、64个村1O个社区,居住着汉、苗、侗、布依、土家等1...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得名于巴施山之“施”和秉溪之“秉”,自古有“沅辰之指臂”和“贵阳之襟喉”之称。全县国土总面积1543.8平方公里,辖4乡4镇、64个村1O个社区,居住着汉、苗、侗、布依、土家等19个民族,总人口16.8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中国 贵州省 施秉县 西北部 总人口 社区 民族
下载PDF
文化旅游融合 打响“世遗品牌” 被引量:1
2
作者 奉力 向天祥 《当代贵州》 2016年第28期25-25,共1页
施秉加快打造“生态体育(国家)公园”,将文化和体育融入以“世界名片”为代表的自然山水风光旅游资源中,打响“世遗品牌”。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品牌 生态体育 旅游资源 山水风光
下载PDF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刻道
3
作者 奉力 吴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苗族“刻道”即“歌棒”或“刻木”,汉语译为《苗族开亲歌》。它所反映的主要是舅权制下的婚姻状况,被称为“苗族最古老的婚姻‘活化石’”。在苗族发展史的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主要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境内苗族村寨,是居住在... 苗族“刻道”即“歌棒”或“刻木”,汉语译为《苗族开亲歌》。它所反映的主要是舅权制下的婚姻状况,被称为“苗族最古老的婚姻‘活化石’”。在苗族发展史的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主要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境内苗族村寨,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苗族群体中,至今唯一保留的刻木记事符号,是迄今为止苗族最早的记事实物和该支系最古老的文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 婚姻状况 中国境内 苗族 活化石 发展史 施秉县
下载PDF
旖旎漂城 山水画廊
4
作者 吴通武 奉力 《当代贵州》 2012年第14期16-16,共1页
施秉以山水立名,得名于巴施山之“施”和秉溪之“秉”。 被誉为“中国漂城”的施秉,作为贵州东线旅游的腹地,旅游文化发达。总面积533.2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浇阳河风景名胜区,其中有366平方公里在施秉境内,主要有上潢阳河、下海阳... 施秉以山水立名,得名于巴施山之“施”和秉溪之“秉”。 被誉为“中国漂城”的施秉,作为贵州东线旅游的腹地,旅游文化发达。总面积533.2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浇阳河风景名胜区,其中有366平方公里在施秉境内,主要有上潢阳河、下海阳河、杉木河、云台山、黑冲5大景区。其中,杉木河漂流已成为贵州的旅游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 画廊 旅游文化 风景名胜区 旅游精品 国家级 云台山 贵州
下载PDF
施秉 白云岩喀斯特的典范
5
作者 奉力 李春梅 +7 位作者 李贵云 钟光明 王云 舒忠平 戴世光 陈浒 雷博林 阿坤 《人与自然》 2014年第10期66-83,共18页
施秉喀斯特是在吉老的、相对不可溶的白云岩上发育的典型而完整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以峰丛、峡谷喀斯特最为典型,是全球热带、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最为典型的范例。特殊的地球位置和岩性,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与良好的水动力条件,以... 施秉喀斯特是在吉老的、相对不可溶的白云岩上发育的典型而完整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以峰丛、峡谷喀斯特最为典型,是全球热带、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最为典型的范例。特殊的地球位置和岩性,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与良好的水动力条件,以及较少的人为干扰,共同孕育了云台山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白云岩 中亚热带 水动力条件 人为干扰 生态系统 多样化 云台山
原文传递
“砸”沙包
6
作者 奉力 《杉乡文学》 2010年第7期93-93,共1页
夕阳照到了这边坡上,一阵孩子的欢叫声把我拉到这小块难得的"宽"地,看见一群小孩在"砸"沙包:哪个孩子剪刀、石头、布输了就被罚用沙包"砸"人,要"砸"到哪个人,哪个人又来顶他(她)。
关键词 阳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