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DF(fa/fa)大鼠的糖脂代谢特点与胰岛素抵抗特性 被引量:8
1
作者 奚赛飞 斯徐伟 +3 位作者 朱科燕 陈小真 杨涛涛 陈民利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 观察ZDF(fa/fa)大鼠高脂饲喂后的糖脂代谢特点和胰岛素抵抗特性.方法 取ZDF(fa/fa)大鼠6只(ZDF模型组),每日饲喂高脂饲料,另取ZDF(fa/+)大鼠6只(ZDF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连续饲喂6周;每周称重,隔周检测GLU、TG、CHOL... 目的 观察ZDF(fa/fa)大鼠高脂饲喂后的糖脂代谢特点和胰岛素抵抗特性.方法 取ZDF(fa/fa)大鼠6只(ZDF模型组),每日饲喂高脂饲料,另取ZDF(fa/+)大鼠6只(ZDF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连续饲喂6周;每周称重,隔周检测GLU、TG、CHOL、TC、HDL-C、LDL-C,计算TC/HDL-C和AI,于第6周检测空腹胰岛素,并进行糖耐量与胰岛素耐量试验,计算HOMA-IR和HOMA-β.结果 ZDF(fa/fa)大鼠高脂饲喂后空腹血糖、血脂水平迅速升高(p<0.01),TC/HDL-C和AI显著升高(P<0.01),饲喂第4周后趋于稳定;第6周的空腹胰岛素和HOMA-IR显著升高(P<0.01),而HOMA-β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 ZDF(fa/fa)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后出现高血糖伴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和高胰岛素血症,同时出现胰岛素耐量增加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较适合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症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DF大鼠 糖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应用植入式遥测技术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昼夜波动 被引量:6
2
作者 寿旗扬 潘永明 +3 位作者 陆晔枫 张利棕 奚赛飞 陈民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应用植入式遥测技术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清醒无束缚状态下血压昼夜波动变化。方法取8只SPF级3月龄雄性SHR大鼠,进行C50-PXT植入子植入手术,恢复7 d后,用遥测系统进行24 h连续清醒无束缚的血压监测,并用EMKA分析软件对动态血压心... 目的应用植入式遥测技术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清醒无束缚状态下血压昼夜波动变化。方法取8只SPF级3月龄雄性SHR大鼠,进行C50-PXT植入子植入手术,恢复7 d后,用遥测系统进行24 h连续清醒无束缚的血压监测,并用EMKA分析软件对动态血压心率均值、24 h血压心率趋势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3月龄的SHR大鼠血压和心律呈昼夜节律性变化,白昼阶段血压明显低于夜间阶段(P<0.01),血压在1∶30~2∶30和20∶30~21∶30时出现两个高峰期,14∶00~14∶30时出现一低谷期。其中夜间阶段平均收缩压为166.02 mmHg,两个收缩压峰值分别为172.13 mmHg和171.38 mmHg;白昼平均收缩压是162.73 mmHg,收缩压谷底值为155.73mmHg。而心率两个高峰期出现在1∶30~2∶00和20∶00~21∶00,高峰值分别为375.00次/分和373.26次/分;心率低谷出现在11∶00左右,谷底值为310.91次/分,白昼和夜间的平均心率分别为328.85次/分和346.05次/分。结论 3月龄的SHR大鼠血压和心律呈昼夜节律性变化,血压和心率在夜间出现两个高峰,白昼出现一个低谷,且夜间的平均血压和心率要高于白昼,SHR大鼠的血压和心率的节律变化与其活动有关。植入式遥测技术可准确反映SHR大鼠血压昼夜的节律性变化,有助于正确评价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和高血压的生理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测技术 SHR大鼠 昼夜节律 血压 心率
下载PDF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构建和评价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涛涛 肖颖 +5 位作者 奚赛飞 马毅超 方明笋 寿旗扬 潘永明 陈民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46-51,I0004,共7页
目的优化和改良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取雄性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从麻醉、插气管、保温、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并观察不同... 目的优化和改良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取雄性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从麻醉、插气管、保温、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等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并观察不同的麻醉方法和术后时间对心肌梗死程度的影响,用不同的染色方式进行心肌梗死模型的评价。结果对比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构建过程中各组大鼠麻醉时间、术后恢复以及心肌梗死面积的结果,戊巴比妥钠是更合适的麻醉药;结扎手术后时间对模型心肌梗死范围无明显影响(P>0.05),但心肌缺血危险区面积随术后时间的延长明显减少(P<0.01);TTC与依文思蓝双重染色相对TTC染色能明显观察到心肌缺血危险区和梗死区范围。结论优化和改进后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提高了动物福利,制备和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梗死模型 方法 改良
下载PDF
ZDF与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其磷脂酶A2表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斯徐伟 奚赛飞 +4 位作者 徐孝平 诸葛福媛 陈小真 蔡月琴 陈民利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观察ZDF和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和AS组织中磷脂酶A2(cPLA2、sPLA2、LP.PLA2)的表达情况。方法取ZDF(faffa)大鼠和SD大鼠各6只,用高脂饲喂加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7×10^5U/kg维生素D3注射液,建立... 目的观察ZDF和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和AS组织中磷脂酶A2(cPLA2、sPLA2、LP.PLA2)的表达情况。方法取ZDF(faffa)大鼠和SD大鼠各6只,用高脂饲喂加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7×10^5U/kg维生素D3注射液,建立ZDF大鼠AS模型组和SD大鼠AS模型;另取ZDF(fa/+)大鼠和SD大鼠各6只,分别作为ZDF大鼠对照组和SD大鼠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检测造模前后GLU、TC、TG、HDL-C、LDL-C的含量和造模后血清Ca^2+含量,并取AS大鼠腹主动脉进行HE染色和cPLA2、sPLA2、LP.PLA2的mRNA表达检测。结果ZDF大鼠AS模型组和SD大鼠AS模型组的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和血清Ca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腹主动脉出现典型的AS并伴明显的钙化,ZDF大鼠模型组血糖、血脂明显高于SD大鼠模型组,其AS病变也相对严重;ZDF大鼠AS模型组cPLA2和sPLA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LP.PLA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sD大鼠As模型组cPLA2、sPLA2、LP-PLA2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ZDF大鼠和SD大鼠进行高脂饲喂加小剂量多次注射维生素D3均能建立AS模型,ZDF(fa/fa)大鼠的AS病变相对严重,与其高血糖和高血脂状态有关;ZDF大鼠和SD大鼠中的PLA2的表达存在差异,这可能与SD大鼠AS形成的分子病理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DF大鼠 SD大鼠 高脂饲喂 维生素D3 动脉粥样硬化(AS) 磷脂酶A2(PLA2)
下载PDF
手性铁、镍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包菲菲 徐新新 +4 位作者 周文 庞春燕 奚赛飞 顾志国 李在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48-1756,共9页
以手性苯乙胺与吡啶醛缩合得到的含双齿或三齿配位基的手性席夫碱(L1、L2)为配体,合成了4对单核铁、镍手性对映体配合物fac-Λ-[M(R-L1)3](ClO4)2·3CH3CN(M=Fe,1R-Fe;M=Ni,1R-Ni),fac-Δ-[M(S-L1)3](ClO4)2·3CH3CN(M=Fe,1S-Fe... 以手性苯乙胺与吡啶醛缩合得到的含双齿或三齿配位基的手性席夫碱(L1、L2)为配体,合成了4对单核铁、镍手性对映体配合物fac-Λ-[M(R-L1)3](ClO4)2·3CH3CN(M=Fe,1R-Fe;M=Ni,1R-Ni),fac-Δ-[M(S-L1)3](ClO4)2·3CH3CN(M=Fe,1S-Fe;M=Ni,1S-Ni),[M(R-L2)2](ClO4)2(M=Fe,2R-Fe;M=Ni,2R-Ni),[M(S-L2)2](ClO4)2(M=Fe,2S-Fe;M=Ni,2S-Ni)。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元素分析(EA)、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化合物1R-Fe,1R-Ni,1S-Ni,2R-Fe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其中1R-Fe,1R-Ni,1S-Ni结晶于P213手性空间群,金属中心与3个二齿配体(L1)提供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了扭曲变形的八面体结构;R型配体诱导配合物形成fac-Λ构型,而S型配体诱导配合物形成fac-Δ构型。2R-Fe结晶于P212121手性空间群,二价铁离子与2个三齿配体(R-L2)提供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了扭曲变形的八面体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猝灭光谱、圆二色谱等光谱分析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4对手性配合物均能与小牛胸腺CT-DNA发生不同强度的结合,结合稳定常数从4.41×103 L·mol-1到1.88×104 L·mol-1。配合物与DNA的结合模式可能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骨架发生沟面结合。金属中心为铁的配合物表现出比相应的镍配合物更强的DNA作用力;而含三齿配体L2的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均比相应的含二齿配体L1的配合物更强;S型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优于R型配体形成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相互作用 手性对映体 配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自旋转换-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磁性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玉侠 邱丹 +3 位作者 奚赛飞 丁正东 顾志国 李在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65-1972,共8页
利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具有丰富含氧基团的特点,采用原位生长法将经典的亚铁三氮唑自旋转换(SCO)配位聚合物[Fe(Htrz)2(trz)](BF4)负载到二维材料GO的表面。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PXRD)、红外光谱(FTIR)、SEM、TEM、拉曼等手段对自旋转换... 利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具有丰富含氧基团的特点,采用原位生长法将经典的亚铁三氮唑自旋转换(SCO)配位聚合物[Fe(Htrz)2(trz)](BF4)负载到二维材料GO的表面。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PXRD)、红外光谱(FTIR)、SEM、TEM、拉曼等手段对自旋转换-氧化石墨烯(SCO-GO)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光谱表征发现,复合材料的FTIR和PXRD特征峰为GO和[Fe(Htrz)2(trz)](BF4)特征峰的叠加,初步证明了自旋转换-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已成功制备。SEM和TEM分析直观地显示立方体状的[Fe(Htrz)2(trz)](BF4)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表面,且随着原位生长时间的增加,GO表面的[Fe(Htrz)2(trz)](BF4)的负载量增加、尺寸增大。拉曼图谱表明[Fe(Htrz)2(trz)](BF4)负载到GO表面后,氧化石墨烯特征拉曼峰的强度比(ID/IG)增大,说明氧化石墨烯的缺陷密集程度增大,[Fe(Htrz)2(trz)](BF4)纳米颗粒与石墨烯之间的作用力增强。磁性测试表明不同自组装时间(1、6、12 h)的SCO-GO复合材料的T1/2↑分别为381.1、381.5和382.4 K,T1/2↓分别为345.9、345.0和344.8 K,其磁滞回线宽度分别为35.2、36.5和37.6 K,这是由于不同自组装时间的SCO-GO复合材料中[Fe(Htrz)2(trz)](BF4)的负载量和尺寸的差异导致的。DSC分析结果和磁性结果一致,证实了SCO-GO复合材料自旋转变温度向高温区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自旋转换 原位生长 纳米复合材料中国
下载PDF
白芍不同炮制品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奚赛飞 成志 +5 位作者 金璐 倪竹南 郎佳丽 曹岗 傅惠英 寿旗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503-5507,共5页
目的:观察白芍不同炮制品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作用。方法:取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生白芍有效组分组、麸炒白芍有效组分组。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余各组于第1、3、5、7、9天按每次每只0.1mL的剂量腹腔注... 目的:观察白芍不同炮制品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作用。方法:取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生白芍有效组分组、麸炒白芍有效组分组。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余各组于第1、3、5、7、9天按每次每只0.1mL的剂量腹腔注射稀释4倍的血小板血清(APS),造模第1天开始各组给予相应溶剂和药物,每日1次,连续给药9d,造模第11天处死动物,取血和脏器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经生白芍、麸炒白芍有效组分干预后,ITP小鼠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显著升高(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显著降低(P<0.01),且麸炒白芍抑制ITP小鼠血小板减少的作用较强;经生白芍有效组分干预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白介素-4(IL-4)水平略微降低,经麸炒白芍有效组分干预后,血清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1),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经生白芍、麸炒白芍有效组分干预后,脾脏中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麸炒白芍升高ITP小鼠Treg比例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作用较强。结论:白芍不同炮制品均能通过调节血小板计数、Th1/Th2平衡及Treg比例,从而发挥对ITP的治疗作用,且麸炒白芍对ITP的治疗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炮制品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REG FOXP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