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3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姚君良 倪醒之 +2 位作者 沈艳莹 张子臻 肖子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4-577,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探讨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治疗方法等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4例PSIL的病例资料,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例PSIL患者中,常见症状为腹部...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探讨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治疗方法等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4例PSIL的病例资料,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例PSIL患者中,常见症状为腹部疼痛或不适、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等;病变部位以回肠最常见,尤其是末端回肠和回盲部。26例随访>1年的PSIL患者中,肿瘤无穿孔者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伴穿孔者(76.2%vs20.0%)(P<0.05);手术联合术后化疗者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者(88.2%vs22.2%)(P<0.01);ⅠE/ⅡE期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ⅢE/ⅣE期(100.0%vs43.8%)(P<0.05),ⅠE/ⅡE期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ⅢE/ⅣE期[(61.8±4.9)月vs(24.8±6.7)月](P<0.05);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T细胞淋巴瘤患者[(47.4±6.2)月vs(5.0±3.1)月](P<0.05)。结论PSIL的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或不适、消化道出血和腹部包块等,病变部位以回肠多见,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是否伴有穿孔有助于对本病预后的判断,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联合化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疗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姚君良 倪醒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2921-2923,共3页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病理类型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疗进展 LYMPHOMA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结外淋巴瘤 病理类型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姚君良 唐建伟 顾超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5例。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5例。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开腹组患者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保肛率均为100.0%。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4.17±5.82)mL、(37.56±6.18)h、(3.94±1.38)d,开腹组分别为(97.58±7.34)mL、(68.53±10.07)h、(5.27±1.59)d,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开腹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1~12个月,均无腹壁切口的种植转移或者局部复发。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可靠,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下载PDF
胰管多发结石一例报道
4
作者 姚君良 倪醒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胰管结石 多发 结石
下载PDF
正中切口行腹股沟疝腹膜外修补术102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孙荣勋 陈江 +2 位作者 张大伟 李小燕 姚君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6-748,共3页
目的总结腹股沟疝行正中切口腹膜外修补术的解剖要点和操作体会。方法 2011年2月-2015年8月102例腹股沟疝经正中切口行完全腹膜外修补,手术步骤依次为分开腹直肌,分离腹膜外筋膜和腹横筋膜间粘连,建立腹膜外间隙,剥离疝囊,以疝环为中心... 目的总结腹股沟疝行正中切口腹膜外修补术的解剖要点和操作体会。方法 2011年2月-2015年8月102例腹股沟疝经正中切口行完全腹膜外修补,手术步骤依次为分开腹直肌,分离腹膜外筋膜和腹横筋膜间粘连,建立腹膜外间隙,剥离疝囊,以疝环为中心将补片完全覆盖肌耻骨孔,补片与腹直肌缝合固定。结果手术时间28-55 min,平均37min。术后住院时间1-4 d,平均1.5 d。术后尿储留3例(2.9%),皮下、阴囊血清肿和血肿3例(2.9%),无慢性疼痛。95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无慢性疼痛,术后复发2例(1.9%),均发生在术后6个月,采用网塞法行再次修补,其余患者无异常。结论经正中切口腹膜外修补术具有操作便捷、术后腹股沟区无不适感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外修补 腹股沟疝 正中切口
下载PDF
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法用于缝合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 被引量:4
6
作者 周亮 姚君良 俞建平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5期677-678,共2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应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连续皮内缝合皮肤)的价值。方法:试验组88例使用POLY-SORBTM(4-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对照组95例使用传统丝线间断缝合切口。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 目的:探讨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应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连续皮内缝合皮肤)的价值。方法:试验组88例使用POLY-SORBTM(4-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对照组95例使用传统丝线间断缝合切口。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44.49±6.50)min,术后最高体温(37.53±0.47)℃;对照组手术时间(43.79±6.80)min,术后最高体温(37.59±0.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日数(3.20±0.87)d;对照组术后住院日数(6.65±1.7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试验组伤口感染1例,伤口慢性疼痛2例,伤口排异反应1例;对照组伤口感染4例,伤口慢性疼痛10例,伤口排异反应9例。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伤口慢性疼痛和排异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可吸收线缝合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率,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使伤口愈合更美观,减少术后伤口慢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外科手术 皮内缝合 可吸收线
下载PDF
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的作用
7
作者 黄文海 俞建平 +1 位作者 姚君良 李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1期23-25,29,共4页
目的探讨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8例65岁以上的大肠癌患者(A组)、32例65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B组)、同期健康体检的48例65岁以上健康者(C组)、32例65岁以下的健康者(D组),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Bio-Ple... 目的探讨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8例65岁以上的大肠癌患者(A组)、32例65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B组)、同期健康体检的48例65岁以上健康者(C组)、32例65岁以下的健康者(D组),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Bio-Plex悬浮芯片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IL-17A、IL-17F、IL-21、IL-22和IL-23水平,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高于健康者(P<0.05),老年患者高于中青年患者(P<0.05)。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IL-17A、IL-21、IL-22和IL-23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老年患者IL-17A和IL-23水平高于中青年患者(P<0.05),而老年患者IL-21和IL-22水平与中青年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L-17F水平在各组人群中无明显差异(P>0.05)。癌组织IL-17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老年患者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P<0.05)。结论 Th17细胞与大肠癌及年龄有相关性,可能在老年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细胞因子 老年 大肠癌
下载PDF
贝朗自主成型补片腹膜前修补治疗股疝
8
作者 孙荣勋 章勇 +4 位作者 顾超 武广彬 周亮 姚君良 刘景田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贝朗自主成型补片腹膜前修补治疗股疝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2011年应用贝朗自主成型补片对12例股疝行腹膜前修补。方法:术中切开腹横筋膜、回纳疝囊后,继续分离腹膜外间隙,将圆形网状多层补片以股环为中心展开平铺,缝合腹横... 目的:探讨贝朗自主成型补片腹膜前修补治疗股疝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2011年应用贝朗自主成型补片对12例股疝行腹膜前修补。方法:术中切开腹横筋膜、回纳疝囊后,继续分离腹膜外间隙,将圆形网状多层补片以股环为中心展开平铺,缝合腹横筋膜以及其余各层腹壁。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局部感觉异常、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和股疝复发率。结果:手术操作顺利,患者手术时间45~65 min,平均50 min;术中患者出血0~10 mL,术后无特殊不适,无复发。结论:贝朗自主成型补片腹膜前修补治疗股疝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疝 疝修补术
下载PDF
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肌耻骨孔解剖
9
作者 姚君良 俞建平 +2 位作者 姜笑明 顾超 孙荣勋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重建肌耻骨孔,研究腹股沟疝病人解剖数据。方法:采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90例腹股沟疝病人的术前CT图像。其中斜疝79例,直疝9例,股疝2例。CT图像导入软件行三维重建。测量重建后肌耻骨孔的解剖数据,比较... 目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重建肌耻骨孔,研究腹股沟疝病人解剖数据。方法:采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90例腹股沟疝病人的术前CT图像。其中斜疝79例,直疝9例,股疝2例。CT图像导入软件行三维重建。测量重建后肌耻骨孔的解剖数据,比较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分组后的差异。结果:肌耻骨孔的平均总宽度为(7.67±0.75)cm,长度(7.34±0.38)cm,上缘长度(5.79±0.79)cm,下缘长度(6.57±0.50)cm,上下两区夹角(120.10±9.36)°。男女分组间的总宽度、长度和上缘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组的上缘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分组的上下两区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肌耻骨孔可行。采集的肌耻骨孔数据可指导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体质量指数腹股沟疝手术病人的补片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肌耻骨孔 三维成像
下载PDF
实施差异化管理
10
作者 姚君良 《新班主任》 2016年第1期11-12,共2页
纪律是一个班集体行动的保证。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来说,纪律是一种约束、限制;对于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来说,纪律是自由的保证。因此,许多班主任努力完善班级规章制度,希望每个学生都能遵照执行。
关键词 差异化管理 班集体 弹性管理 学习效率 考试情况 四级 语言文明 未必如此 作息时间 集体活动
下载PDF
年轻老师也怕越俎代庖
11
作者 姚君良 王厚刚 《新班主任》 2018年第6期12-12,共1页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灵魂,有一个能力出众的班主任,科任老师会轻松很多,特别是对年轻老师而言,应该是件非常幸运的事。然而,班主任的越俎代庖也会影响年轻老师成长。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教学管理 教师
下载PDF
手术联合肠镜治疗成人幼年性息肉所致下消化道大出血
12
作者 黄文海 姚君良 +2 位作者 张勤 蒋淼 俞建平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7-238,共2页
幼年性息肉又称黏液性或贮留性息肉,属于肠道错构瘤息肉,儿童好发。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成人甚至高龄患者的幼年性息肉检出率增高,其在成人时期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黏液便.其中以无痛性血便为主要表现。但较少引起急性消化道... 幼年性息肉又称黏液性或贮留性息肉,属于肠道错构瘤息肉,儿童好发。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成人甚至高龄患者的幼年性息肉检出率增高,其在成人时期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黏液便.其中以无痛性血便为主要表现。但较少引起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和失血性休克,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回顾分析成功救治的3例成人幼年性息肉所致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手术联合肠镜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道大出血 幼年性息肉 治疗方法 成人 肠镜 手术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高龄患者
下载PDF
多发性淋巴瘤样息肉病型套细胞淋巴瘤一例
13
作者 姚君良 倪醒之 殷晓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3,共1页
患者男,62岁,因“右上腹痛半年伴消瘦”入院,无恶心、呕吐、腹泻、便血、黑便等症状。既往无胆囊炎、上消化道溃疡病史。查体:未见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无压痛,未及明显腹部包块。实验室检查:Hb122g/L。肠镜检... 患者男,62岁,因“右上腹痛半年伴消瘦”入院,无恶心、呕吐、腹泻、便血、黑便等症状。既往无胆囊炎、上消化道溃疡病史。查体:未见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无压痛,未及明显腹部包块。实验室检查:Hb122g/L。肠镜检查见结肠多发性息肉样隆起,黏膜水肿,肠壁增厚。肠镜病理示:“结肠黏膜弥漫性淋巴样细胞浸润,密集增生,细胞小,形态较一致,腺体结构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多发性 息肉样 淋巴瘤样 淋巴样细胞浸润 病型 上消化道溃疡 肠镜检查
原文传递
闭孔疝行腹膜外修补一例
14
作者 孙荣勋 陈江 +1 位作者 李小燕 姚君良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59-159,共1页
患者女,68岁,主因:右侧腹股沟区及大腿内侧疼痛6 h,于2016年2月3日入院。入院时查体:腹股沟区未扪及肿块,腹部轻压痛。CT检查提示左侧闭孔疝[1],近段肠管无明显扩张(图1)。诊断:闭孔疝(肠管壁疝)。于入院当日完善术前检查后急诊... 患者女,68岁,主因:右侧腹股沟区及大腿内侧疼痛6 h,于2016年2月3日入院。入院时查体:腹股沟区未扪及肿块,腹部轻压痛。CT检查提示左侧闭孔疝[1],近段肠管无明显扩张(图1)。诊断:闭孔疝(肠管壁疝)。于入院当日完善术前检查后急诊手术,行嵌顿肠管回纳,闭孔疝修补。术后恢复顺利,3 d出院,随访半年未再有类似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疝 腹膜外 右侧腹股沟 腹部轻压痛 疝修补术 急诊手术 嵌顿 耻骨支 腹横筋膜 闭孔内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