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前侧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赐鑫 肖胜添 +2 位作者 艾华军 黄亮兴 姚增良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65例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2组:DAA组35例,男21例,女14例,...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65例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2组:DAA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6±9.7)岁;后外侧入路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8±12.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中出血量2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2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DAA组有2例大转子骨折,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发生;后外侧入路组有2例髋关节后脱位发生。结论 DAA入路具有切口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的优点,可以实现快速康复,短期内优势明显,但长期效果与后外侧入路相比优势不明显。另外,DAA手术技术要求高,早期并发症多,学习曲线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赐鑫 吴先良 +2 位作者 肖胜添 黄亮兴 姚增良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0期409-409,411,共2页
目的为了观察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肱骨髁间骨折47例资料,所有患者治疗手术均采取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进行治疗,治疗1年时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按照jupiter... 目的为了观察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肱骨髁间骨折47例资料,所有患者治疗手术均采取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进行治疗,治疗1年时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按照jupiter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计算手术临床疗效,以此来评价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1年内进行随访调查,所有47例资料均获得随访,其中治疗优秀者20例,治疗有效者22例,总有效率89.4%。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三头肌 两侧入路 肱骨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艾华军 吴雨志 姚增良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10期1253-1254,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恢复可负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恢复可负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1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可靠,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