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尼龙6纳米纤维膜富集/固相表面荧光法快速检测水体痕量多环芳烃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剑
姚大尉
王志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91-1995,共5页
以静电纺丝法自制的尼龙6纳米纤维膜为吸附材料,建立了快速测定水体痕量多环芳烃(PAHs)的固相表面荧光光谱法(SSF)。将直径为5 cm的尼龙6纳米纤维膜作为滤膜用于抽滤菲、芘、荧蒽的水溶液,将膜自然晾干后置于可变角粉末样品池上,利用荧...
以静电纺丝法自制的尼龙6纳米纤维膜为吸附材料,建立了快速测定水体痕量多环芳烃(PAHs)的固相表面荧光光谱法(SSF)。将直径为5 cm的尼龙6纳米纤维膜作为滤膜用于抽滤菲、芘、荧蒽的水溶液,将膜自然晾干后置于可变角粉末样品池上,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膜表面PAHs的三维固相表面荧光光谱特征,确定最佳激发发射波长,考察荧光强度随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线性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菲、芘、荧蒽的最大激发发射荧光中心分别位于Ex/Em=255nm/368 nm、Ex/Em=340 nm/376 nm和Ex/Em=290 nm/437 nm处。当抽滤水样体积为500 m L时,菲、芘、荧蒽荧光强度与初始质量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分别为y=9432.4x+261.1,线性范围为5~500ng/m L;y=753480x+805.51,线性范围为0.2~10 ng/m L;y=9946.06x+603.48,线性范围为10~400 ng/m L,检出限分别为0.973 ng/m L、0.016 2 ng/m L和0.089 6 ng/m L。当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ng/m L、10ng/m L和50 ng/m L时,7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7.1%、2.6%和5.1%,平均值相对误差分别为1%、2%和-0.2%。自来水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2%~98.2%、101%~120%、85.8%~92.3%。本方法具有简便、经济、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于水体痕量PAHs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多环芳烃
纳米纤维膜
固相表面荧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的胞外有机物组分与微囊藻毒素MC-LR的动态释放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晴静
王志刚
+2 位作者
王赛赛
姚大尉
陈小锋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4期285-295,共11页
通过对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和太湖铜绿微囊藻生长代谢过程中胞外有机物(EOM)三维荧光光谱的测量,获得了铜绿微囊藻EOM的三维荧光光谱组分特征;对铜绿微囊藻EOM光谱组分的动态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微囊...
通过对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和太湖铜绿微囊藻生长代谢过程中胞外有机物(EOM)三维荧光光谱的测量,获得了铜绿微囊藻EOM的三维荧光光谱组分特征;对铜绿微囊藻EOM光谱组分的动态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微囊藻毒素MC-LR与EOM光谱组分间的动态释放关联性。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EOM三维荧光光谱中主要表现出四个较强的荧光峰,即A、C、S、T。荧光峰A、C为同一类腐殖质组分,荧光峰S、T为同一类蛋白组分,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荧光组分主要来源于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同一生理代谢过程,具有基本相似的动态释放规律。对于水华暴发期的太湖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浓度归一化的溶解态胞外有机物(dEOM)荧光峰S、T、A、C和结合态胞外有机物(bEOM)荧光峰D的荧光强度可以反映铜绿微囊藻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以及环境下微囊藻毒素MC-LR的释放能力,dEOM中荧光峰S、T的归一化荧光强度可以优选为微囊藻毒素MC-LR浓度反演与预测的重要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胞外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尼龙6纳米纤维膜富集/固相表面荧光法快速检测水体痕量多环芳烃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剑
姚大尉
王志刚
机构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91-1995,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KJB610017)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E2016709)
文摘
以静电纺丝法自制的尼龙6纳米纤维膜为吸附材料,建立了快速测定水体痕量多环芳烃(PAHs)的固相表面荧光光谱法(SSF)。将直径为5 cm的尼龙6纳米纤维膜作为滤膜用于抽滤菲、芘、荧蒽的水溶液,将膜自然晾干后置于可变角粉末样品池上,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膜表面PAHs的三维固相表面荧光光谱特征,确定最佳激发发射波长,考察荧光强度随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线性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菲、芘、荧蒽的最大激发发射荧光中心分别位于Ex/Em=255nm/368 nm、Ex/Em=340 nm/376 nm和Ex/Em=290 nm/437 nm处。当抽滤水样体积为500 m L时,菲、芘、荧蒽荧光强度与初始质量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分别为y=9432.4x+261.1,线性范围为5~500ng/m L;y=753480x+805.51,线性范围为0.2~10 ng/m L;y=9946.06x+603.48,线性范围为10~400 ng/m L,检出限分别为0.973 ng/m L、0.016 2 ng/m L和0.089 6 ng/m L。当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ng/m L、10ng/m L和50 ng/m L时,7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7.1%、2.6%和5.1%,平均值相对误差分别为1%、2%和-0.2%。自来水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2%~98.2%、101%~120%、85.8%~92.3%。本方法具有简便、经济、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于水体痕量PAHs的快速测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多环芳烃
纳米纤维膜
固相表面荧光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olycyclic aromatic hy- drocarbon ( PAHs )
nanofiber membrane
solid- phase surface fluorescence
分类号
X8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的胞外有机物组分与微囊藻毒素MC-LR的动态释放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晴静
王志刚
王赛赛
姚大尉
陈小锋
机构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4期285-295,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1400602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BE20167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07108。
文摘
通过对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和太湖铜绿微囊藻生长代谢过程中胞外有机物(EOM)三维荧光光谱的测量,获得了铜绿微囊藻EOM的三维荧光光谱组分特征;对铜绿微囊藻EOM光谱组分的动态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微囊藻毒素MC-LR与EOM光谱组分间的动态释放关联性。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EOM三维荧光光谱中主要表现出四个较强的荧光峰,即A、C、S、T。荧光峰A、C为同一类腐殖质组分,荧光峰S、T为同一类蛋白组分,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荧光组分主要来源于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同一生理代谢过程,具有基本相似的动态释放规律。对于水华暴发期的太湖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浓度归一化的溶解态胞外有机物(dEOM)荧光峰S、T、A、C和结合态胞外有机物(bEOM)荧光峰D的荧光强度可以反映铜绿微囊藻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以及环境下微囊藻毒素MC-LR的释放能力,dEOM中荧光峰S、T的归一化荧光强度可以优选为微囊藻毒素MC-LR浓度反演与预测的重要参量。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胞外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相关性分析
Keywords
microcystin
extracellular organic matter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O433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Q938.8 [生物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尼龙6纳米纤维膜富集/固相表面荧光法快速检测水体痕量多环芳烃研究
陈剑
姚大尉
王志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的胞外有机物组分与微囊藻毒素MC-LR的动态释放关联性研究
张晴静
王志刚
王赛赛
姚大尉
陈小锋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