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殷墟与河洹 被引量:3
1
作者 姚孝遂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10,共3页
商自汤称王立国,累迁其都。至盘庚定都于殷,始不再迁。殷,即今河南安阳之小屯。自十九世纪末叶甲骨文字的出土以及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的科学考古发掘,这一点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然而,其中并不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有的学者曾对甲骨刻辞... 商自汤称王立国,累迁其都。至盘庚定都于殷,始不再迁。殷,即今河南安阳之小屯。自十九世纪末叶甲骨文字的出土以及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的科学考古发掘,这一点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然而,其中并不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有的学者曾对甲骨刻辞中的“大邑商”和“天邑商”是否就是指的小屯殷墟表示过怀疑。更有甚者,有的学者对小屯是否就是殷墟也不能无疑。为了澄清不必要的怀疑和误解,就有必要对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索和论证。首先对商代“邑”的概念需要进行一番探讨。《说文》:“邑,国也。从□。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就“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 武装冲突 考古发掘 黄河 十九世纪 小屯殷墟 甲骨刻辞 京都 甲骨文字 说文
下载PDF
论文字形体的整体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姚孝遂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5期1-6,93,共7页
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文字是通过其整体形态而起作用的,是不能加以分割和支解的。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字体系,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符号体系。中国的文字是由大约一百几十个基本形体,通过相互组合变化而形成的符号体系。而经常采用的基本... 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文字是通过其整体形态而起作用的,是不能加以分割和支解的。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字体系,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符号体系。中国的文字是由大约一百几十个基本形体,通过相互组合变化而形成的符号体系。而经常采用的基本形体不超过一百个。通过基本形体相互组合变化而形成的独立文字形体,只能视作一个完整的形态,从而也就具有了相对固定的音与义。这种完整的形态是不允许加以破坏的,否则将失去其应有的功能。中国文字有很多结构成份完全相同,但其整体形态却存在着差异,其音与义也就完全不同。这充分说明文字是通过其整体形态而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形体结构 整体性
下载PDF
甲骨学的开拓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孝遂 《殷都学刊》 1990年第4期20-24,共5页
自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经过许多学者长期的潜心研究,直至20世纪30年代,殷墟科学考古发掘取得大量成果以后,甲骨学这门新兴学科,才得以建立。甲骨学是从最初的考文释字开始的,在其文字初步得到通读以后,就有了进一步探讨其所反映的当时... 自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经过许多学者长期的潜心研究,直至20世纪30年代,殷墟科学考古发掘取得大量成果以后,甲骨学这门新兴学科,才得以建立。甲骨学是从最初的考文释字开始的,在其文字初步得到通读以后,就有了进一步探讨其所反映的当时社会历史内容诸方面的可能,而甲骨断代学的确立,则为全面而系统地整理原始甲骨资料提供了必需的先决条件,甲骨学是横跨历史考古与语言文字两大学科领域的边缘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学 文字学 文字形体 卜辞 甲骨刻辞 许慎 甲骨文字 文字符号 形体结构 奴隶
下载PDF
汉语文字学史研究之我见
4
作者 姚孝遂 《江淮论坛》 CSSCI 1990年第2期96-99,共4页
传统的中国文字学是以研究文字形体的发生、发展、演化为主导,而同时又非常紧密地联系到音韵学、训诂学、词汇学等名个方面,形成为一个完整的汉语语言学研究体系。然而,在目前的汉语史研究工作中,汉语文字学史的研究,却成为一个非常薄... 传统的中国文字学是以研究文字形体的发生、发展、演化为主导,而同时又非常紧密地联系到音韵学、训诂学、词汇学等名个方面,形成为一个完整的汉语语言学研究体系。然而,在目前的汉语史研究工作中,汉语文字学史的研究,却成为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学史 汉语史研究 文字形体 中国文字学 汉语语言学 词汇学 音韵学 研究体系 汉语文字学 训诂学
下载PDF
怀念于省吾先生 学习于省吾先生
5
作者 姚孝遂 陈世辉 林沄 《史学集刊》 1984年第4期3-4,共2页
我们爱戴的老师于省吾先生逝世了,作为从学二十多年的受业弟子,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悲痛。于省吾先生生前,一再强调:学问是无限的,而个人生命是有限的,只有一代代人不断地努力,才能完成这无限的事业。先生经常勉励我们要有青出于蓝的雄心... 我们爱戴的老师于省吾先生逝世了,作为从学二十多年的受业弟子,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悲痛。于省吾先生生前,一再强调:学问是无限的,而个人生命是有限的,只有一代代人不断地努力,才能完成这无限的事业。先生经常勉励我们要有青出于蓝的雄心壮志。先生的谆谆教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省吾 个人生命 心情 学术事业 回想起 学术成就 中国古代史研究 献身精神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古文字资料
下载PDF
吉林大学所藏甲骨选释 被引量:16
6
作者 姚孝遂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63年第4期79-87,共9页
吉林大学历史系文物陈列室曾于1961年收購到一批甲骨,共一百余片,乃罗振玉旧藏。其中有一部分是未曾著录过的;也有一部分虽被著录,但或者是仅著录其正面的刻辞,而遺漏了其背面;或者是拓本經过割截,以致文辞不全。在这些甲骨刻辞中,有的... 吉林大学历史系文物陈列室曾于1961年收購到一批甲骨,共一百余片,乃罗振玉旧藏。其中有一部分是未曾著录过的;也有一部分虽被著录,但或者是仅著录其正面的刻辞,而遺漏了其背面;或者是拓本經过割截,以致文辞不全。在这些甲骨刻辞中,有的可据以解决目前某些悬而未决的問題;有的則对于过去認为毫无問題的說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卜辞 甲骨刻辞 武丁 罗振玉 著录 历史系 吉林大学 干支表 帝辛 悬而未决
下载PDF
“人牲”和“人殉” 被引量:11
7
作者 姚孝遂 《史学月刊》 1960年第9期33-37,共5页
考古发掘的結果,在河南省的侯家庄、武官村等地,先后发现商代的大型墓葬中有着大量的“随葬者。”这些“随葬者”或是“得保首領”的,或者“身首异处”的。关于这种随葬制度的性质以及这些,“随葬者”的身分,史学家曾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見... 考古发掘的結果,在河南省的侯家庄、武官村等地,先后发现商代的大型墓葬中有着大量的“随葬者。”这些“随葬者”或是“得保首領”的,或者“身首异处”的。关于这种随葬制度的性质以及这些,“随葬者”的身分,史学家曾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見解,迄今犹未取得一致的意見。我們认为,这里面实际上包括两种不同的制度,而作为两种不同制度下的牺牲者,也各自具有不同的身份。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就是“人牲”和“人殉”。而区別“人牲”和“人殉”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对于我們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是十分必要的。其原因就在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由当时的社会基础所产生的,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牲 人殉 社会面貌 考古发掘 殷代 河南省 墓葬 甲骨刻辞 奴隶主 史学家
下载PDF
论甲骨刻辞文学 被引量:11
8
作者 姚孝遂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63年第2期61-71,共11页
自十九世紀末叶甲骨刻辞出土于河南安阳的殷虛以来,最初如孙詒讓、罗振玉諸氏,只是把它当作古文奇字看待,从文字学的角度,与两周銘刻和秦汉篆文等加以比較,进行研究,作一些文字的考释工作。自王国維以后,始根据这些資料以探討商代的社... 自十九世紀末叶甲骨刻辞出土于河南安阳的殷虛以来,最初如孙詒讓、罗振玉諸氏,只是把它当作古文奇字看待,从文字学的角度,与两周銘刻和秦汉篆文等加以比較,进行研究,作一些文字的考释工作。自王国維以后,始根据这些資料以探討商代的社会历史,甲骨刻辞于是便进一步成为考征商史的重要史料。接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刻辞 古文字学 卜辞 罗振玉 武丁 《中国文学史》 文学作品 《春秋》 我国古代 史料
下载PDF
《舀鼎》銘文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姚孝遂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62年第2期81-89,共9页
(一) 《舀鼎》銘文是研究周代社会历史的一項重要資料。据阮元《积古斋鐘鼎彝器穎欵識》所說,該鼎乃毕沅得之于西安(4.40)。因此,当是清代中叶出土于陝西。原器早已亡失。据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乃是“燬于兵火”(2.24)。它的形制... (一) 《舀鼎》銘文是研究周代社会历史的一項重要資料。据阮元《积古斋鐘鼎彝器穎欵識》所說,該鼎乃毕沅得之于西安(4.40)。因此,当是清代中叶出土于陝西。原器早已亡失。据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乃是“燬于兵火”(2.24)。它的形制我們現在只能从《积古斋鐘鼎彝器欵識》的描述中窺見其大略:“高二尺,圍四尺,深九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主 彝器 周代社会 史料价值 以物易物 古代社会 卜辞 毕沅 郭沫若 两周金文
下载PDF
语言和文字的同一性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孝遂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5年第4期10-12,共3页
语言和文字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是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长时期以来主要的课题之一。语言和文字是人类在其长期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得到发展... 语言和文字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正确地认识和了解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是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长时期以来主要的课题之一。语言和文字是人类在其长期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得到发展的。语言始终是先于文字而发展的。文字的出现,较之于语言要晚得很多。至今仍有很多民族仅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人类是通过语言和文字交流信息和积累经验的,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将个人的智慧和经验积累起来,成为社会的智慧和经验。如果没有语言和文字,则将永远停留在动物阶段,而不可能有现代人的文明。语言和文字都是“约定俗成”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交流的工具,它首先必须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任何人都不允许各行其事,否则的话,语言和文字均将失去其通用的功能。这就是语言和文字本身的同一性原则。同一性原则表现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地区和范围内,大家必须使用同一的语言和同一的文字。只有使用同一的语言和文字,大家才有可能利用这种语言和文字来相互交流,彼此之间才有可能相互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和文字 同一性原则 汉语语言文字 战国秦汉 依存关系 汉字 “约定俗成” 系统工程 汉语音系 文字形体
原文传递
“楚公■戈”辨伪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省吾 姚孝遂 《文物》 1960年第3期85-85,共1页
"文物"1959年第12期博物馆藏品栏内载有高至喜同志的"楚公籇戈"一文,对"楚公籇戈"作了详细的介绍.据说这件戈是湖南省博物馆从废铜中拣选出来的,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据文中关于"楚公籇戈"的描... "文物"1959年第12期博物馆藏品栏内载有高至喜同志的"楚公籇戈"一文,对"楚公籇戈"作了详细的介绍.据说这件戈是湖南省博物馆从废铜中拣选出来的,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据文中关于"楚公籇戈"的描叙以及所附的图片看来,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件赝品.其理由如下:一、这件所谓"楚公籇戈",其铭文"楚公籇秉戈"五字,自左而右,绕列于"内"上.其中"秉戈"二字,尤其是"戈"字,在纳柲之后,势必为夹柲所掩.凡戈类铭文的部位适当于纳柲处者,其铭文必伪无疑.例如,"周金文存"卷六第四十页之一的所谓"作?右戈",同卷第四十四页之二的所谓"陵右戈";又"三代吉金文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末周初 铭文 辨伪 形制 文物 金文 省博物馆 图片 理由 部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