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山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毛桐恩 王铁城 +2 位作者 姚家榴 卢军 张洪魁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05-510,共6页
依据唐山大震地电总结组汇编的“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地电观测资料(地电阻率)”,定义了一个无量纲的量S来表征地电阻率的各向异性,计算了孕震过程的S值,分析研究了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唐山地震在孕育、发展和发生整个... 依据唐山大震地电总结组汇编的“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地电观测资料(地电阻率)”,定义了一个无量纲的量S来表征地电阻率的各向异性,计算了孕震过程的S值,分析研究了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唐山地震在孕育、发展和发生整个过程中存在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其形态变化特征较为典型.S作为一新的地震前兆因子,与其它无量纲前兆因子结合使用,对地震综合分析预报研究具有应用价值.文中对孕震过程中S的变化特征给予了物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市 地电阻率 各向异性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地球内部层-圈耦合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毛桐恩 刘新美 +2 位作者 赵明 刘占坡 姚家榴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地震 地球内部 层一圈 耦合作用
下载PDF
邢台、唐山震区震源层及其顶、底部介质条件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毛桐恩 陈锦标 姚家榴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9-96,共8页
首先对1966年1月1日至1984年12月31日华北地区Ms≥4.0的1739条地震事件和邢台震区Ms≥4.0的541条地震事件、唐山震区Ms≥4.0的999条地震事件震源深度资料进行了分段(2km间隔)深度-频度统... 首先对1966年1月1日至1984年12月31日华北地区Ms≥4.0的1739条地震事件和邢台震区Ms≥4.0的541条地震事件、唐山震区Ms≥4.0的999条地震事件震源深度资料进行了分段(2km间隔)深度-频度统计分析,分别得出了各自的震源分段深度-频度日(HN图).研究表明:①华北板内地震发生在陆壳内,而且多集中在中、上地壳一定深度范围内,构成了板内震源层;②震源层由相邻的主层和辅层组成,主层和辅层的顶、底界分别相应于G、C和B、G地质界面;③邢台和唐山震区的H-N图显示出较大差异,表明震源层具有区域性和局部性特征;④DSS、MTS探测研究结果表明,震源层的区域性、局部性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域和局部的深部构造环境;⑤震源层是一介质层实体,与地壳内的脆-韧过渡带相关联.震源层又是一应力导层.由于应力导层上、下介质分别受到破坏和流动,而使应力主要集中到应力导层内,地震就发生在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内地震 地震模型 介质条件 震源层 地震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层壳──幔结构比值R与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毛桐恩 刘占波 +2 位作者 徐常芳 姚家榴 孙为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83-793,共11页
根据前人和作者最新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成果,完成了中国东部大陆(105°E以东)1°×1°壳-幔结构比值R(R=C/L,C为地壳厚度,L为岩石层厚度)分布图的编绘.研究了R值分布与东部大陆岩石层分块、... 根据前人和作者最新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成果,完成了中国东部大陆(105°E以东)1°×1°壳-幔结构比值R(R=C/L,C为地壳厚度,L为岩石层厚度)分布图的编绘.研究了R值分布与东部大陆岩石层分块、大地构造形态特征;R值分布与东部大陆地震活动的非均匀性特征;R值分布的动力学内涵.结果表明:1.R值等值线特征反映了岩石层块体划分、大地构造形态,R值特征与岩石层块体划分、大地构造形态有其深部成因上的联系;2.高R值区对应地震高活动区,因而R值可作为地震区划、地震危险性评定的定量指标,R值是地震活动的动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结构 比值R 岩石层结构 动力学
下载PDF
壳-幔结构比值与地震活动 被引量:4
5
作者 毛桐恩 姚家榴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95-503,共9页
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我国大陆东部(105°E以东)不同构造块体以及构造块体内的不同部位的地震活动度的差异和特征,进而从板块内部和深部探讨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壳-幔结构因素;计算了不同块体的地壳厚度与岩石圈厚度之比,即壳... 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我国大陆东部(105°E以东)不同构造块体以及构造块体内的不同部位的地震活动度的差异和特征,进而从板块内部和深部探讨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壳-幔结构因素;计算了不同块体的地壳厚度与岩石圈厚度之比,即壳-幔结构比R值。发现R值的大小与地震活动度明显相关,R值的内涵标志着板内壳-幔的物质运动状况,及其壳-幔间通过对流和侵入达到交换能量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结构比值 板内地震 孕震环境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汶川8.0级大震孕育的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毛桐恩 刘占坡 姚家榴 《国际地震动态》 2008年第11期109-109,共1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了8.0级地震,震源深度H=14km,地震烈度达到Ⅺ度。其强度和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那么,8.0级...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了8.0级地震,震源深度H=14km,地震烈度达到Ⅺ度。其强度和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那么,8.0级大震为什么会发生在四川西北部阿坝州的汶川地区呢?本文拟从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特征的角度来探讨汶川8.0级大震的深部介质结构孕震环境。板内地震通常发生在大陆地壳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特征 汶川县 壳-幔 岩石圈 大震 地震烈度 唐山大地震 震源深度
下载PDF
中国地球物理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毛桐恩 汪纬林 姚家榴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3年第6期43-45,64,共4页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物理学。十年来,地球物理学迅速发展,学术思想活跃,传统学科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学科不断涌现。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了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技术,促进了我国地球物理学科水平的迅速提高,取...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物理学。十年来,地球物理学迅速发展,学术思想活跃,传统学科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学科不断涌现。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了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技术,促进了我国地球物理学科水平的迅速提高,取得了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
下载PDF
《地球科学量和单位规范使用辨识》一书7月出版
8
作者 姚家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01-701,共1页
下载PDF
欢迎订购《地球科学量和单位规范使用辨识》
9
作者 姚家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9-789,共1页
下载PDF
ComprehensiveanalysesofseismicsourcelayerinXingtaiandTangshanseismicregionsandtheconditionsofmediaab
10
作者 毛桐恩 陈锦标 姚家榴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6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Statistic analyses of sectional focal depth frequency relation for 1739 M S≥4.0 events in North China, 541 M S≥4.0 events in Xingtai seismic region and 999 M S≥4.0 events in Tangshan seismic region ... Statistic analyses of sectional focal depth frequency relation for 1739 M S≥4.0 events in North China, 541 M S≥4.0 events in Xingtai seismic region and 999 M S≥4.0 events in Tangshan seismic reg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first step of the study. Then the sectional focal depth frequency diagrams (H N diagram) for each region were obtained. The study shows that: (1) The intraplate earthquakes in North China occur within the continental crust, and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within a certain depth range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crust, making up a seismic source layer; (2) The seismic source layer consists of a main layer and an auxiliary layer adjacent to it. The tops and bottoms of the main and auxiliary layers correspond to the G and C, as well as to B and G geologic boundaries respectively; (3) The H N diagrams for Xingtai and Tangshan seismic region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dicating the regionality and localization of the seismic source layers; (4) DSS and MTS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regionality and localization of the seismic source layer depend mainly o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deep structures of the region; (5) The seismic source layer is a substance of medium layer, which can be related to the brittle ductile transition zone within the crust. The seismic source layer is also a stress conducting layer. As the media above and below this layer are subjected to failure or flowage, then the stress will concentrate in the stress conducting layer, in which the earthquake occ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plate earthquake seismic source seismic model conditions of media.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ust-mantle structural ratio and seismic activity
11
作者 毛桐恩 姚家榴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4年第4期611-620,共10页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gree of seismic activities of various tectonic blocks and the different parts within the block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to the east of 10...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gree of seismic activities of various tectonic blocks and the different parts within the block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to the east of 105°E) have been studied.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crust-mantle structural factors which caused these differences have further been studied from the inner and deep part of the plate. The ratio between the crustal and lithospheric thicknesses, i. e. the so-called crust-mantle structural ratio R, has been calculated. The result has shown that the magnitude of R has a close relation to the degree of seismic activity. The R-value implies the state of the movement of crust-mantle materials and the degre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rust and mantle through convection and intr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st-mantle structural ratio intraplate earthquake seismogenic enviro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