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北中三叠统沉积层序特征及陡坡封闭型镶边台地模式 被引量:4
1
作者 彭博 李国蓉 +3 位作者 罗鹏 沈忠民 赵应权 姚尚胜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3,共8页
川北地区中三叠统层序地层学的对比研究表明,雷口坡组顶界面(T2/T1界面)和底界面(T3/T2界面)具有横向分异规律,由此识别出2个Ⅲ级层序,其上部SQ2层序普遍缺失高水位体系域。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岩相古地理分析表明,该区中三叠世长期处于蒸... 川北地区中三叠统层序地层学的对比研究表明,雷口坡组顶界面(T2/T1界面)和底界面(T3/T2界面)具有横向分异规律,由此识别出2个Ⅲ级层序,其上部SQ2层序普遍缺失高水位体系域。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岩相古地理分析表明,该区中三叠世长期处于蒸发台地、局限台地环境,碳酸盐岩颗粒结构欠发育,可见少量藻屑颗粒灰岩和白云岩、细—中晶白云岩,缺少生物礁标志,藻席大量发育,白云石化作用强烈。识别出了工农镇剖面斜坡角砾,并对台地边缘位置进行了厘定。根据沉积及岩石学研究结果,得出了川北地区中三叠统典型的陡坡封闭型镶边台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叠统 碳酸盐岩 沉积特征 层序地层学 沉积模式 四川盆地中部
下载PDF
麻黄山西区中生界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谢世文 冯一波 +1 位作者 葛鹏莉 姚尚胜 《天然气技术》 2010年第6期35-39,78-79,共5页
基于野外区调、取心测录井、试油等资料进行麻黄山西区油气藏分布规律分析。认为复杂的断裂背景及前侏罗纪千沟万壑的古地貌使得该区中生界油气输导体系多样化;断裂体系是油气运移的重要输导介质,其有效性与断裂封闭性及时空配置相关,... 基于野外区调、取心测录井、试油等资料进行麻黄山西区油气藏分布规律分析。认为复杂的断裂背景及前侏罗纪千沟万壑的古地貌使得该区中生界油气输导体系多样化;断裂体系是油气运移的重要输导介质,其有效性与断裂封闭性及时空配置相关,时空配置在西缘冲断带、中央凹陷带、东部凸起带各有不同,根据主干输导介质及其输导路线相应归纳为单一断裂"直排型"、断裂—不整合"烟花状"及断裂—不整合—裂缝"折曲型"输导体系;西缘冲断带以"直排型"输导体系为主,发育断块油藏和断背斜油藏,面积小、油柱高度大;中央凹陷带以"烟花状"输导体系为主,主要为致密低渗岩性油藏,规模小;东部凸起带发育裂隙,以"折曲型"输导体系为主,多为次生油藏,主要为岩性—背斜(鼻状)油藏,油水分异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成藏 油气分布 麻黄山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深部调驱后续水驱渗流特征--以蒙古林砂岩油藏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宋社民 吴洪彪 +3 位作者 王哲 姚尚胜 李金奎 Чжан Бо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237,共6页
深部调驱是改善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调驱后地层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后续水驱渗流规律与常用的化学驱技术又有所不同,剩余油分布认识更为困难。利用已大规模实施深部调驱技术的华北油田蒙古林砂岩油藏调驱井后续注水压降... 深部调驱是改善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调驱后地层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后续水驱渗流规律与常用的化学驱技术又有所不同,剩余油分布认识更为困难。利用已大规模实施深部调驱技术的华北油田蒙古林砂岩油藏调驱井后续注水压降试井资料,采用双对数导数曲线和压力半对数曲线进行解释,并结合油井生产动态深入认识不同类型试井曲线对应的地层渗流特征。建立了砂岩油藏深部调驱后续水驱的渗流模式共5种类型,分别为无限导流型、有限导流型、双重介质型、凝胶段塞边界型及均质地层型。对于无限导流型和有限导流型渗流特征,需要进行注采井网调整和继续深部调剖;双重介质型压力导数曲线出现"凹"型特征,调驱后适当进行分注措施;凝胶段塞边界型和均质地层型,可以通过解除油井凝胶的堵塞来改善现有低压油井的地层能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驱 后续水驱 现代试井 渗流特征 蒙古林 砂岩油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