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部多发空洞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姚巧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6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部多发空洞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多发空洞性病变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发性肺癌19例,肺结核11例,肺脓肿8例,肺真菌感染5例。对以上病例的CT下的表现...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部多发空洞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多发空洞性病变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发性肺癌19例,肺结核11例,肺脓肿8例,肺真菌感染5例。对以上病例的CT下的表现以及空洞内壁光滑情况、病灶的位置、空洞的厚度等特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肺癌、肺脓肿均以右肺多见,肺结核以右肺下叶及左肺上叶常见。肺癌患者CT下空洞内壁的不光滑性高于其他各组病变,空洞壁厚度大于其他各组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CT下空洞厚度不均匀性高于其他各组病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肺多发空洞性病变在CT表现上特有特点,其中空洞内壁光滑情况、厚度情况对于区别病变有较高的鉴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部 多发空洞性 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低张饮水螺旋CT扫描在低位胆道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姚巧林 朱全新 +1 位作者 王禹 王庆荣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期82-83,共2页
低位胆道梗阻病因复杂,包括炎症、肿瘤、结石、十二指肠乳头区憩室等。定位和病因诊断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我们采用低张饮水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探讨其在低位胆道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优势。
关键词 胆汁淤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大肠癌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姚巧林 王禹 +1 位作者 王庆荣 陈晟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11期1021-1021,共1页
关键词 螺旋CT检查 大肠癌 螺旋CT平扫 增强扫描 病理证实 临床手术 CT表现 水灌肠
下载PDF
探讨全面腹部CT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巧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4期176-177,共2页
目的:观察全面腹部CT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50例急腹症确诊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全面腹部CT检查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未行全面腹部CT检查,而行选择性腹部CT检查)与实验组(2... 目的:观察全面腹部CT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50例急腹症确诊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全面腹部CT检查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未行全面腹部CT检查,而行选择性腹部CT检查)与实验组(25例:行全面腹部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急腹症检出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腹症检出率(80.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腹部CT检查急腹症检出率明显高于选择性腹部CT检查,能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腹部CT检查 选择性腹部CT检查 急腹症 诊断
下载PDF
IVP后螺旋CT扫描23例分析
5
作者 姚巧林 王禹 王庆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5481-5482,共2页
目的:探讨IVP后螺旋CT扫描在泌尿系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IVP检查肾不显影、显影不良或显示泌尿系形态结构异常但不能确诊者,即刻或2 h内进行螺旋CT扫描。结果:尿路结石8例;静脉石2例;输尿管先天性异常3例;输尿管炎性狭窄2... 目的:探讨IVP后螺旋CT扫描在泌尿系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IVP检查肾不显影、显影不良或显示泌尿系形态结构异常但不能确诊者,即刻或2 h内进行螺旋CT扫描。结果:尿路结石8例;静脉石2例;输尿管先天性异常3例;输尿管炎性狭窄2例;盆腔及泌尿系肿瘤3例;肾囊肿2例;多囊肾及肾缺如各1例;肾结核1例。结论:IVP后螺旋CT扫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疾病/放射摄影术 尿路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周围型小肺癌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全新 姚巧林 +2 位作者 王庆荣 王禹 汪海滔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4期346-348,共3页
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占全身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肺癌确诊时多已至中晚期,70%~80%的患者已失去根治机会。CT是目前周围型小肺癌首要的检查方法,螺旋CT的开发和应用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 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占全身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肺癌确诊时多已至中晚期,70%~80%的患者已失去根治机会。CT是目前周围型小肺癌首要的检查方法,螺旋CT的开发和应用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起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CT对白血病肺部浸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全新 姚巧林 +2 位作者 王庆荣 王禹 汪海滔 《上海医学影像》 2010年第4期302-303,306,共3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肺浸润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骨髓穿刺证实的白血病患者胸部浸润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白血症患者肺部浸润CT表现有多种,主要为:两肺小叶间隔线样或结节样增厚、外周支气管血管束... 目的探讨白血病肺浸润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骨髓穿刺证实的白血病患者胸部浸润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白血症患者肺部浸润CT表现有多种,主要为:两肺小叶间隔线样或结节样增厚、外周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多发斑片状影、多发结节影,毛玻璃样改变或肺实变影,且常并发霉菌感染。结论白血病患者出现胸部症状时,应考虑到肺浸润的可能,CT有助于肺浸润的诊断,但应与其他并发症如感染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纵隔气肿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禹 姚巧林 +1 位作者 王庆荣 贾济波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纵隔气肿的X线及CT表现,提高纵隔气肿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确诊纵隔气肿患者的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 X线平片显示纵隔气肿呈纵膈缘透亮影,准确率80%,CT能清晰显示气肿,准确率100%。结论 X线检查纵隔... 目的:分析纵隔气肿的X线及CT表现,提高纵隔气肿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确诊纵隔气肿患者的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 X线平片显示纵隔气肿呈纵膈缘透亮影,准确率80%,CT能清晰显示气肿,准确率100%。结论 X线检查纵隔气肿易漏诊,CT检查有利于纵隔气肿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气肿 X线 CT
下载PDF
浅谈立体几何的入门教学 被引量:2
9
作者 姚巧林 《数学教学研究》 2001年第6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立体几何 入门教学 学习目的 转化思想
下载PDF
泌尿系统CT增强后静脉泌尿系造影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王禹 姚巧林 +1 位作者 王庆荣 贾济波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2期139-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CT增强后静脉泌尿系造影(IVP)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既需要CT增强,又需要IVP的患者21例在泌尿系统CT增强后IVP。结果:输尿管结石11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输尿管囊肿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马蹄肾2例;...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CT增强后静脉泌尿系造影(IVP)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既需要CT增强,又需要IVP的患者21例在泌尿系统CT增强后IVP。结果:输尿管结石11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输尿管囊肿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马蹄肾2例;输尿管移行上皮癌1例;神经源性膀胱引起输尿管扩张1例;直肠癌及子宫肉瘤复发侵及输尿管各1例。结论:CT增强后IVP检查能显著提高输尿管病变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 静脉泌尿系统造影 输尿管病变
下载PDF
整合动态增强MRI半定量指标与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贾济波 朱全新 +4 位作者 杨文广 姚巧林 王禹 王勋 陈允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曲线(TIC)、半定量指标与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56个乳腺病灶的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半定量指标以及ADC数值。分析测定的6个半定量指标包...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时间-信号曲线(TIC)、半定量指标与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56个乳腺病灶的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半定量指标以及ADC数值。分析测定的6个半定量指标包括达峰时间(TTP)、正性增强积分(PEI)、时间最大密度投影(TMIP)、最大上升斜率(MSI)、流入(WI)、流出(WO),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6个半定量参数在良恶性病灶间的分布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联合MRI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半定量参数、ADC值得最佳诊断组合及最佳切值。结果:良性病灶38个,恶性18个。良性病灶多见TIC类型为I型,共29个(76.3%),TTP≥180s(79.4%)、MSI≤1500;恶性病灶多见TIC类型为I型,共14个(77.7%),TTP<180 s(91.79%)、MSI>1500。ADC数值良恶性病灶的分界为1.04×10^3mm^2/s。TIC类型、达峰时间(TTP)、最大上升斜率(MSI)、ADC值联合诊断敏感度98.2%、特异度93.3%。结论:TIC类型、达峰时间(TTP)、最火上升斜率(MSI)、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均有价值。且联合使用使得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2000年全国高考数学(19)题的图象解法
12
作者 姚巧林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2001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解不等式 高考数学 减函数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及颅脑MRI改变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沈苓 姚巧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深度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及颅脑MRI改变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进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麻醉深度将其分成A组[41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为30~39]及B组(39例,术中BIS为50~...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深度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及颅脑MRI改变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进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麻醉深度将其分成A组[41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为30~39]及B组(39例,术中BIS为50~59),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发生情况。根据术后72h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将患者分成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组与未发生POCD组,检测颅脑MRI,探究POCD海马体体积及白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时长、出血量、输血量、补液量、低血压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24、72h MMSE评分高于B组(P<0.05),而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B组(P<0.05);发生POCD组患者的左侧、右侧及总海马体积均小于未发生POCD组(P<0.05),且出现不同程度白质病变。结论深度麻醉(BIS为30~39)能够降低POCD的发生,POCD患者的MRI显示其海马萎缩、白质出现病变,应在术后早期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老年 认知障碍 颅脑 MRI
下载PDF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历史形成过程 被引量:29
14
作者 姚巧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131-133,共3页
目的:中风病的致病原因,历代多有争议,现在“风、火、痰、瘀、气、虚”6种病因被广大学者认同,但多强调气血逆乱,对于基本病机,有人认为气虚血瘀,有人认为升降逆乱,有人认为痰瘀互阻,为进一步探求中风病病因病机,整理、归纳历代医家对... 目的:中风病的致病原因,历代多有争议,现在“风、火、痰、瘀、气、虚”6种病因被广大学者认同,但多强调气血逆乱,对于基本病机,有人认为气虚血瘀,有人认为升降逆乱,有人认为痰瘀互阻,为进一步探求中风病病因病机,整理、归纳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根据《中华医典》所收书籍,从《内经》起直至民国年代所有有关文献,依照时代先后,摘出对本病病因病机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思想,从而分析诸因素在历史上提出和确立时间,并总结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形成过程。结果:从《内经》起,就有两种认识,一方面认为气虚邪中,另一方面认为气血逆乱,各历史时期对这两方面有深入发展,不同医家强调各自观点,从而形成现代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主要为5大理论,即①内虚邪中理论。②气血上冲,血菀于上理论。③心火、肝风、气虚、血虚有痰理论。④内虚、肝风、气逆、血瘀理论及其发展。⑤汇通学派中西结合理论,中风理论成熟。现代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病变过程会出现风、火、痰、瘀、气、虚6类病理因素,初期以风、火、痰、瘀为主,后期虚、瘀为主。结论:直至民国时期,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成熟完善,与现代中医认识以及临床发现基本一致。结合历代医家观点,发现中风病的发病大致有两种,一部分人以气血不足为因;另一部分以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为因。火热、痰浊、瘀血出现在病变过程,证明临床上部分患者并不出现风、火、痰证,而以虚证为主,确有其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医病因和病机 病因辨证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中药专业中药学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巧林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2期69-70,共2页
根据目前中专中药专业的学生实际情况、课程特点、大纲要求、职业目标,为提高教学效果,使中药学成为易学、易懂、生动、有趣的课程,提出有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 中专 中药专业 中药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中药专业中成药课程教学内容的问卷调研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巧林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中成药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中药调剂员、执业中药师(士)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即使学生掌握高级中药调剂员必备的中成药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常见病诊断、辨证的方法;使学生能对常见病进行诊断、辨证、选药、用药;使学生能对家庭... 中成药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中药调剂员、执业中药师(士)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即使学生掌握高级中药调剂员必备的中成药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常见病诊断、辨证的方法;使学生能对常见病进行诊断、辨证、选药、用药;使学生能对家庭重症必备药正确使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以来,以疾病与中成药结合为架构编写的教材并不多,虽然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模块,即中成药基础知识及临床各科常见病的辨证用药,然而,教材内容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教学内容 中药专业
下载PDF
从学生所提建议看教学过程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巧林 《卫生职业教育》 2005年第4期64-65,共2页
针对目前中专学生学习情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提出的有关教学建议进行归纳,分析学生心理特征在学习中的作用,针对教学各个环节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学生建议 心理特征 教学 对策
下载PDF
中药专业中成药课程目标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巧林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第1期127-129,共3页
通过对高职中药专业实习生实习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行业专家对中成药课程的观点、国家职业标准对中成药课程的要求、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中成药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培养目标。中成药课程以中药调剂员、执业中药师(... 通过对高职中药专业实习生实习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行业专家对中成药课程的观点、国家职业标准对中成药课程的要求、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中成药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培养目标。中成药课程以中药调剂员、执业中药师(士)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知识目标是掌握高级中药调剂员资格必备的120种中成药基本知识,熟悉日常家庭常见病、重症疾病的必备药,掌握常见病典型临床表现的辨证方法;能力目标是掌握中药调剂员必备技能以及家庭重症必备药的使用方法;素质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精神,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专业 中成药 课程目标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对胸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全新 王庆荣 +1 位作者 姚巧林 郭盛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期58-59,90,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胸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收集21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癌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参照手术及部分随访结果,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胸腺癌CT主要表现为前上纵隔内占位,形态不规则或边缘有分叶,密度不均匀,伴囊变坏死多见,...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胸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收集21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癌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参照手术及部分随访结果,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胸腺癌CT主要表现为前上纵隔内占位,形态不规则或边缘有分叶,密度不均匀,伴囊变坏死多见,与邻近结构脂肪层消失,常侵犯周围组织并向远处转移。结论多排螺旋CT对胸腺癌的临床诊断、确定手术方案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癌 MSCT 诊断
下载PDF
苏南地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昆山市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宏 马林 +1 位作者 姚巧林 李婧怡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4,共6页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以苏南经济发达地区昆山市为例,通过调查走访昆山市教育局、昆山市民政局等部门,获取昆山市学习型社会建设相关统计数据,明晰昆山市社区教育开展、数字化学习平...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以苏南经济发达地区昆山市为例,通过调查走访昆山市教育局、昆山市民政局等部门,获取昆山市学习型社会建设相关统计数据,明晰昆山市社区教育开展、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民办非学历教育开展、公共图书馆学习活动开展、老年大学教育开展、文化事业开展等学习型社会建设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结果能够促进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教育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苏南地区 社会教育 现状调查 对策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