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姚庆波作品
- 1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I0006-I0006,共1页
-
-
分类号
G2
[文化科学]
-
-
题名姚庆波作品
- 2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30-130,共1页
-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辽宁姚庆波国画
- 3
-
-
作者
姚庆波
-
出处
《美术大观》
1994年第1期43-43,共1页
-
文摘
~~
-
分类号
J222
[艺术—美术]
-
-
题名姚庆波作品选登
- 4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辽宁省工商联美术家协会
-
出处
《芒种》
2020年第9期F0002-F0002,I0001-I0006,共7页
-
-
分类号
J222
[艺术—美术]
-
-
题名姚庆波 作品选登
- 5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芒种》
2021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风景写生师造化教学分析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753-757,共5页
-
文摘
介绍并分析了中国山水画中风景写生的意义及对创作的影响,阐述"师造化"的重要性及师造化过程中得心源的一系列思想、心理和技法表现的活动,论证主客观因素在写生过程中、在创作艺术上通过写生实践体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现实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开拓现代写生新思路和新视野。
-
关键词
风景写生
师造化
教学分析
-
Keywords
landscape sketching
teacher creation
teaching analysis
-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
-
题名书画之窗
- 7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作者简介姚庆波先生,山东登州人,蒲坂斋主人,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山水画教学研究与创作。
-
关键词
书画
研究生导师
中国画专业
中国山水画
作者简介
美术学院
沈阳大学
教学研究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中国荒寒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 8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17-520,共4页
-
文摘
以王维、范宽等诗画名家的作品为例,从荒寒诗画、意境、意境之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与现当代中国山水画荒寒意境创作的历史渊源,充分论证了荒寒意境的创作表现、重要性,以及近现代发展的文化融糅性,拓展了荒寒山水画创作的新风貌。
-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荒寒
意境
文化融糅性
-
Keywords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desolateness
artistic conception
cultural harmony
-
分类号
J222
[艺术—美术]
-
-
题名《寒霄》
- 9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I0010-I0010,共1页
-
-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书画之窗
- 10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探索中国画色彩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教育学院美术系
-
出处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74-175,共2页
-
文摘
中国绘画色彩在世界画坛上的特殊性 ,它与中国传统审美习惯 ,画家的观察方法及笔墨、心境、主题需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色与墨的相互依托 ,构成中国画色彩应用的特色。随着时代发展 ,继承传统精华同时 ,适当借鉴西画色彩为我所用 ,来更好的加强作品主题。
-
关键词
中国画色彩的特点
色彩规律
色彩的发展潜力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概述山水画透视
- 12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教育学院美术系
-
出处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74-175,共2页
-
文摘
中国山水画透视法的形成有着悠久历史 ,历代画伦均有论述 ,使山水画的透视法更加充实、完善、科学 ,随着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发展 ,适当借鉴西画透视法及其他艺术形式 ,来增强山水画的表现力、是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的重要环节。
-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透视原理
传统山水画几种透视法
透视山水画作用及演变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对国画教学的再认识
- 13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教育学院美术系
-
出处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93-95,共3页
-
文摘
中国山水画的临摹,写生,创作,是高校美术教育中国山水画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成为学习山水画定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探讨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前人的创作经验,对于指导山水画教学是极其重要的。
-
关键词
高校
美术教育
山水画教学
国画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写生
临摹
创作
-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of landscape
copy (a model of painting)
draw(paint from nature)
creation
-
分类号
J212-4
[艺术—美术]
-
-
题名探析《早春图》融糅的笔墨意境(下)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张海瑞
罗艺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艺术家》
2020年第5期23-23,共1页
-
文摘
《早春图》整幅画面下半部分中间的巨大松树处,浓重的墨色把松树勾勒得细致生动,前树笔墨厚实,"7"字形的主要枝干生动地展现了树木的生长趋势,后树在形式感上与前树虽相似却在右侧补上树枝,对这处的"势"进行弥补,周围生长的矮小树木把两颗主松围绕在山顶,墨色前重后轻,在把树木的层次拉开的同时,也把此处山石的空间感进行了拉伸。在树木的笔墨刻画上,可以看出主松左侧的暗色树木使用点叶法,树木下半部分融入后面山石中但是墨色重于后面山石.
-
关键词
笔墨意境
《早春图》
生长趋势
整幅画面
墨色
空间感
山石
树木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探析《早春图》融糅的笔墨意境(上)
- 15
-
-
作者
张海瑞
罗艺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艺术家》
2020年第1期29-29,共1页
-
文摘
《早春图》运用了“三远”法构图:“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原,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画面中的高远,表现在山峦从画面底部向上挺拔而立,蜿蜒向上;深远,表现在由山前的山石湖面,荆丛到山后的山坡遁远;平远,表现在由近处巨石林立至远处缥缈云雾后的山峰。整幅画面节奏有序、合理自然。画作底部由近处的山石树木到左侧整块的短竖山石与右侧横平山石共同托起中间的主要山石,石顶两颗硕大松树挺拔坚韧,旁侧一颗扭曲的松树打破了横平竖直的形式感。
-
关键词
平远
三远
横平竖直
整幅画面
松树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电视灯光设计中的色光处理研究
- 16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宁波广播电视集团
-
出处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第5期195-195,共1页
-
文摘
丰富的电视文化中,灯光色彩的利用对电视节目收视率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是关于电视灯光色光方面做的一些研究,希望可以对我国电视行业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
关键词
电视灯光
色光处理
-
分类号
J91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国画作品
- 17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I0013-I0013,共1页
-
-
分类号
TS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书画欣赏
- 18
-
-
作者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今日辽宁》
2014年第6期84-85,共2页
-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青绿山水画中岩彩的创新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袁方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芒种》
2021年第6期187-188,共2页
-
文摘
中国画中山水画作为重要的一项分支,其绘画形式多样,而在山水画中,以青绿山水形式出现的画作较早,且传承不断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演变。"青绿山水"顾名思义,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颜料作为主色调的山水画。有金碧山水、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之分。金碧山水以"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画面富丽大气,金碧辉煌,着重展现歌舞升平时期的江山美景;大青绿山水擅长春光潋滟,春和景明,用笔多勾勒、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小青绿山水则侧重钟灵毓秀,含蓄温婉,在水墨淡彩基础上薄罩青绿,营造一种婉约、朦胧的艺术效果。青绿山水画的绘画特点是画面颜色绚丽,在视觉表现上更加夺目。然而时至今日,在当代的青绿山水画创作中传统青绿山水画不能更加符合时代的审美需求,不能回旋于传统的材料和样式,同样面临在笔墨语言、材料使用上的求新,在画面表现上寻求新的突破,而岩彩在使用效果上装饰意味更浓,故而岩彩颜料的应用打破传统青绿山水画的颜色材料使用,无论在笔墨肌理还是画面的效果呈现上都将给青绿山水画增加层次感、时代性,带来新的样貌与生机。
-
关键词
青绿山水画
岩彩
材料
创作
-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
-
题名浅析“米氏云山”的意象之美
- 20
-
-
作者
贾相贤
姚庆波
-
机构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新丝路》
2019年第3期116-116,共1页
-
文摘
北宋米芾、米友仁打破前人绘画格调,自成一派,创作“米氏山水”。明代董其昌曾说“:唐人画法至宋乃畅,至米又一变耳。”,米芾在山水画上的创造,他生活在镇江,也是对江南云山烟雨目知眼见。本文也从米氏之子米友仁的传世作品《潇湘奇观图》为出发点,在充分肯定了“二米”绘画成就的基础上,一探米氏云山的意象之美。
-
关键词
云山
米点皴
意象
-
分类号
C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