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南地方企业外宣汉英翻译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梅红 石柯 +2 位作者 陈丹丹 姚忆菁 喻诗晨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0期1-2,共2页
企业外宣翻译作为一种实用文本,需要运用翻译理论进行指导,从而克服英译文中的"硬译"错误。故该文以苏南企业外宣汉英翻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功能对等和目的论等相关理论对企业外宣翻译的指导作用。译者应根据企业外宣文本的... 企业外宣翻译作为一种实用文本,需要运用翻译理论进行指导,从而克服英译文中的"硬译"错误。故该文以苏南企业外宣汉英翻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功能对等和目的论等相关理论对企业外宣翻译的指导作用。译者应根据企业外宣文本的呼唤型和信息型的特点,注重译文的可读性,考虑译文读者文化和语言习惯,从中英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角度出发,在用词、句法、篇章、内容等方面改进文本,不拘泥于形式以及内容上的表面对等,以期实现文本的预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企业 外宣翻译 翻译理论 可读性 读者中心
下载PDF
探究苏南地区部分高校英语专业外教教学方式
2
作者 程黎辉 周欢 姚忆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11期97-98,共2页
现如今,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各高等院校的教学队伍也都不乏国外教师的加入,以此试图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课堂体验。然而在中国自己独到的教学体制大环境下,国外的教学模式在引进的过程中可能会随着当地文化以及受众的影响,潜移默化... 现如今,中外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各高等院校的教学队伍也都不乏国外教师的加入,以此试图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课堂体验。然而在中国自己独到的教学体制大环境下,国外的教学模式在引进的过程中可能会随着当地文化以及受众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做出一些调整。因此针对现如今社会上关于外教教学方式“本土化”这一说法,我们了解到此种现象真实并普遍的存在于苏南地区各高等院校中。同时,我们具体研究此种现象对中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吸收和领悟的利与弊,力求给“本土化”教学一个公平客观全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英语专业 外教 教学方式 本土化
下载PDF
苏南翻译专业人才应用型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3
作者 姚忆菁 朱晓敏 石柯 《科教文汇》 2016年第33期31-32,46,共3页
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中外交流日益密切。翻译从业者队伍处于不断壮大中,然而在翻译市场却呈现人才紧缺现象。合格的翻译人才供量不足,导致社会供求失衡。当下急需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向各行业输送合格翻译人才,解决就业及市... 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中外交流日益密切。翻译从业者队伍处于不断壮大中,然而在翻译市场却呈现人才紧缺现象。合格的翻译人才供量不足,导致社会供求失衡。当下急需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向各行业输送合格翻译人才,解决就业及市场需求两难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培养既精熟掌握翻译技能又通晓其他相关行业知识的高端型与复合型兼修的翻译人才。本文就当下苏南部分高校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到翻译人才的培养仍处于重知识轻实践、重基础欠精尖的现状,因此通过具体分析各该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该研究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参考,有助于翻译人才与市场相衔接,整合翻译资源并发挥其更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应用型 培养现状 调查
下载PDF
创建产教对接平台,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
4
作者 姚忆菁 陈连贵 石柯 《海外英语》 2016年第6期108-109,111,共3页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信息获取增量不增效。新型网络板块竞相崛起,却自行发展,缺乏平台连接。互联网资源未能得到最大化利用,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也仍未革新。与此同时,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激增。互联网时代的翻译人才培养必须充分利...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信息获取增量不增效。新型网络板块竞相崛起,却自行发展,缺乏平台连接。互联网资源未能得到最大化利用,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也仍未革新。与此同时,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激增。互联网时代的翻译人才培养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连接—整合资源的优势,将教学、翻译产业、互联网三大要素结合为一体,架构产教网络平台,互通信息,最大化利用资源。由此导向性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翻译人才,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使翻译人才实现自我培养,自主提高,同时也为翻译市场培养更为优质的翻译人才资源。在竞争机制下,保证翻译工作品质的同时,剔除中间程序,降低成本,实现产业与教学的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人才 应用型 产教对接平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