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同一健康”理念,探讨全球人兽共患病的研究态势与热点,为我国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提出建议,以期实现更好的公共卫生成效。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的全球2012-2022年人兽共患病领域的289411...目的基于“同一健康”理念,探讨全球人兽共患病的研究态势与热点,为我国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提出建议,以期实现更好的公共卫生成效。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的全球2012-2022年人兽共患病领域的289411篇相关文献,对人兽共患病的发文情况、研究主题和前沿热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2019年后全球人兽共患病领域文献量大幅度增长,美国是在人兽共患病领域发文最多的国家,中国紧随其后并呈现出较强的增长趋势。进一步对人兽共患病近11年的7115篇高被引论文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分析显示,基于同一健康理念,人兽共患病可分为3大研究主题:动物健康、人类健康、环境健康,关键词演化分析显示,人兽共患病领域在较早时期普遍关注“食品安全”、“微生物耐药”等问题,而“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变异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论践行“同一健康”理念,实现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不断提升我国人兽共患病防控的水平,保障国家安全、国民健康和生态安全。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AMSTAR-2及GRADE对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分析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分级,以期为临床医师使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目的通过AMSTAR-2及GRADE对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分析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分级,以期为临床医师使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建立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采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分析文献,使用AMSTAR-2及GRADE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及证据分级。结果最终纳入18篇文献,对于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病,单纯采用中医药或者联合西药其疗效均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且复发率均低于西药组。但通过AMSTAR-2质量评价发现仅1篇文献可信度为中,1篇文献可信度为低,其余16篇文献可信度为极低。GRADE分级发现有效率、胃镜下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率评级为低级或极低级,主要原因是研究局限性大。结论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一定优势,但方法学质量及证据分级较低,需谨慎看待本研究结果,未来临床医师需不断提高临床研究质量,提高中医临床循证证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同一健康”理念,探讨全球人兽共患病的研究态势与热点,为我国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提出建议,以期实现更好的公共卫生成效。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的全球2012-2022年人兽共患病领域的289411篇相关文献,对人兽共患病的发文情况、研究主题和前沿热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2019年后全球人兽共患病领域文献量大幅度增长,美国是在人兽共患病领域发文最多的国家,中国紧随其后并呈现出较强的增长趋势。进一步对人兽共患病近11年的7115篇高被引论文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分析显示,基于同一健康理念,人兽共患病可分为3大研究主题:动物健康、人类健康、环境健康,关键词演化分析显示,人兽共患病领域在较早时期普遍关注“食品安全”、“微生物耐药”等问题,而“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变异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论践行“同一健康”理念,实现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不断提升我国人兽共患病防控的水平,保障国家安全、国民健康和生态安全。
文摘目的通过AMSTAR-2及GRADE对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分析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分级,以期为临床医师使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建立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采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分析文献,使用AMSTAR-2及GRADE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及证据分级。结果最终纳入18篇文献,对于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病,单纯采用中医药或者联合西药其疗效均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且复发率均低于西药组。但通过AMSTAR-2质量评价发现仅1篇文献可信度为中,1篇文献可信度为低,其余16篇文献可信度为极低。GRADE分级发现有效率、胃镜下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率评级为低级或极低级,主要原因是研究局限性大。结论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一定优势,但方法学质量及证据分级较低,需谨慎看待本研究结果,未来临床医师需不断提高临床研究质量,提高中医临床循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