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姚恩凤
陈中举
陈玲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
出处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239-245,共7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近7年本院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血培养阳性的败血症患儿239例,对其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7年本院NICU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为2.03%(239/11780)。239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50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03株(41.2%),革兰氏阴性菌139株(55.6%),真菌8株(3.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无乳链球菌、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每年检出数占血培养阳性菌株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氏阳性菌中主要以CNS、无乳链球菌、肠球菌属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全部病原菌的17.6%、8.4%、8.4%、5.6%。CNS对常用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西丁、红霉素表现出高度耐药性(79.5%~97.7%),尚未检测出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极高(84.8%~100.0%),对替加环素绝对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耐药率达90.0%以上,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有较高的耐药率(46.7%和45.3%)。结论本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且对常见抗生素耐药率高。需及时监测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变迁,以便于指导临床规范、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病原菌
耐药性
肺炎克雷伯菌
-
Keywords
Neonatal sepsis
Pathogens
Drug resistance
Klebsiella pneumoniae
-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R722.131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姚恩凤
孙玄
姜丽
陈中举
陈玲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
出处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9年第2期119-124,共6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为CRKP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ensitive klebsiella pneumonia,CSKP)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危险因素、治疗与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研究期间共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71株,占全部分离病原菌的33.2%(71/214)。确诊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71例,其中CRKP组35例,CSKP组36例。CRKP组呼吸困难/呼吸暂停比例高于CSKP组[85.7%(30/35)比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RKP组败血症患儿胎龄小于CSKP组,男性、感染前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感染前应用肠外营养及感染前应用抗生素(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比例均高于CSKP组,感染前住院时间长于CS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8.125,95%CI 2.275~29.021),感染前应用肠外营养(OR=27.730,95%CI 2.948~260.858)及感染前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4.849,95%CI 1.091~21.554)是新生儿发生CRKP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RKP组患儿病死率高于CSKP组[22.9%(8/35)比5.6%(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男性、感染前应用肠外营养及感染前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新生儿发生CRKP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CRKP败血症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管理抗菌药物,尽早建立胃肠道营养。
-
关键词
克雷伯菌
肺炎
抗药性
细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败血症
婴儿
新生
-
Keywords
Klebsiella, pneumoniae
Drug resistance, bacterial
Carbapenems
Sepsis
Infant, newborn
-
分类号
R722.13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生后抗生素暴露对早产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孙玄
专晨昱
肖均萍
姚恩凤
陈玲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
出处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58-464,共7页
-
文摘
目的应用16S rDNA测序技术动态监测早产儿使用抗生素前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以探讨抗生素应用对早产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生后即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19例,于生后1 d内,以及生后第2或3周分别收集粪便标本各1次。根据生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分为短期抗生素组(〈3 d)10例和长期抗生素组(〉7 d)9例。采用高通量测序仪Hiseq 2500对粪便样品进行测序,获得样本中细菌组成、物种丰度、系统进化、群落比较信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抗生素应用前的菌种组成以乳球菌属、肠球菌属和杆菌属为主(分别占36.41%、23.40%和14.98%);应用后菌种组成以肠球菌属为主(16.73%),而乳球菌属与杆菌属的比例明显下降(分别为1.73%和1.25%)(P值均〈0.01)。同时,葡萄球菌属、梭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比例上升。(3)应用抗生素后,短期和长期抗生素组的Shannon指数明显降低[应用前后分别为(2.34±0.84)与(1.06±0.96)和(2.64±1.04)与(0.35±0.36),P值均〈0.05],而Chao1指数、检测物种数指数和谱系多样性指数也显现相应趋势,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在抗生素应用前,2组微生物群落聚集性较高;而2组组内抗生素应用后聚集性降低。(5)Anosim相似性分析发现,短期和长期抗生素组内在应用抗生素前后比较,肠道菌群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555和0.733,P值均=0.001);但应用抗生素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60,P=0.138)。结论抗生素的应用可明显改变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分布,生后短期使用抗生素即可显著改变早产儿肠道微生态的多样性。这一影响可能随抗生素使用时间延长而加重。提示临床应慎重使用抗生素,包括经验性短期使用抗生素。
-
关键词
抗菌药
胃肠道微生物组
DNA
核糖体
DNA
细菌
序列分析
DNA
婴儿
早产
-
Keywords
Anti-bacterial agents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me
DNA
ribosomal
DNA
bacterial
Sequence analysis
DNA
Infant
premature
-
分类号
R174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