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电话监测、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应用比较(附209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姚恩达 王晋生 +2 位作者 陈红 陈秋玉 吕心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29-30,共2页
心电电话监测、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应用比较(附209例分析)福建省立医院姚恩达,王晋生,陈红,陈秋玉,吕心阳指导柯文沅猝死的原因以心血管疾病占首位,居半数以上。心脏骤停绝大部分死于医院之外,约占60~70%,其中死... 心电电话监测、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应用比较(附209例分析)福建省立医院姚恩达,王晋生,陈红,陈秋玉,吕心阳指导柯文沅猝死的原因以心血管疾病占首位,居半数以上。心脏骤停绝大部分死于医院之外,约占60~70%,其中死于家中者占1/2~3/4,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电话监测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比较
下载PDF
电话传送心电监测对偶发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恩达 王晋生 +2 位作者 浦晓东 潘赛榕 柯文沅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301-301,共1页
电话传送心电监测对偶发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姚恩达1王晋生1浦晓东1潘赛榕1柯文沅2关键词电话传送心电监测;动态心电图;偶发心律失常偶发心律失常依靠普通心电图(ECG)不易捕捉到,而动态心电图(Hoter)的检出率也不会... 电话传送心电监测对偶发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姚恩达1王晋生1浦晓东1潘赛榕1柯文沅2关键词电话传送心电监测;动态心电图;偶发心律失常偶发心律失常依靠普通心电图(ECG)不易捕捉到,而动态心电图(Hoter)的检出率也不会很高。作者旨在探讨电话传送心电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传送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TTM
下载PDF
ARB对高血压病患者心房电重构的影响观察(附64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姚恩达 陈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能够干预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抽取内科住院病人中确诊高血压病患者200例,按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且在半年以上,分为ARB组和非ARB组两组。再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取32例作为本项临床研究的最... 目的探讨能够干预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抽取内科住院病人中确诊高血压病患者200例,按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且在半年以上,分为ARB组和非ARB组两组。再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取32例作为本项临床研究的最终观察对象。据两组的性别、年龄、血压、高血压病患病年限,计算房颤发生率、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左心房内径、右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右心室内径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ARB组的高血压病患病年限高于非ARB组(P<0.05);房颤的发生率,ARB组低于非ARB组(P<0.05);Pmax和Pd,ARB组低于非ARB组(P<0.01);两组间Pmin、左心房内径、右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右心室内径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RB可以用来作为干预高血压病并发房颤的有效基础药物,从而使高血压病患者避免因房颤而并发脑卒中的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B 高血压病 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下载PDF
1985~1994年部分群体老年人死因与病死率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恩达 王晋生 +2 位作者 陈红 高晓兰 周小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45-46,共2页
1985~1994年部分群体老年人死因与病死率分析福建省立医院姚恩达,王晋生,陈红,高晓兰,周小安本文调查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福建省级干部中老年人10年间的死亡病例,并进行死因、出院病人病死率分析。一、资料来源本文资料... 1985~1994年部分群体老年人死因与病死率分析福建省立医院姚恩达,王晋生,陈红,高晓兰,周小安本文调查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福建省级干部中老年人10年间的死亡病例,并进行死因、出院病人病死率分析。一、资料来源本文资料取自1985年~1994年从本科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死亡原因 病死率 分析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对心脏重塑影响的临床观察(附48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恩达 陈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对心脏重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病例48例,其中植入双腔起搏双腔感知P波/R波抑制型(DDD)起搏器25例,心室起搏心室感知R波抑制型(VVI)起搏器23例。采用PHILIPS7500型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系统,分别测定患者安... 目的分析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对心脏重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病例48例,其中植入双腔起搏双腔感知P波/R波抑制型(DDD)起搏器25例,心室起搏心室感知R波抑制型(VVI)起搏器23例。采用PHILIPS7500型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系统,分别测定患者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前、安置>半年后心脏各房室大小,并进行数据间的比较分析。结果除植入DDD型起搏器组右心房发生重塑改变(P<0.05)外,DDD型起搏器植入者植入前后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其余指标对比和VVI型起搏器植入者植入前后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各项指标对比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改变(P>0.05)。结论植入DDD型永久心脏起搏器早期就可对右心房的重塑有影响,植入各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心脏重塑的远期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长期临床观察和扩大样本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超声心动图 心脏 重塑
下载PDF
103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临床分析
6
作者 姚恩达 陈红 +1 位作者 邓辉 张文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情况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2年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03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和病变组 (冠脉造影提示血管有粥样病变), 并将冠脉造影结果与其病史、临床症状...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情况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2年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03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和病变组 (冠脉造影提示血管有粥样病变), 并将冠脉造影结果与其病史、临床症状、静态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肌钙蛋白、心肌酶学和血脂等化验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体重指数结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 例冠脉造影中, 正常 22 例 (21 .36%), 冠脉病变81例 (78 .64%), 心肌桥7例 (6. 80%)。其中一支病变 19 例 (23 .45%), 双支病变 10 例 (12 .35%), 三支病变23例 (28. 40%), 四支病变 2 例 (2 .47%)。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 54 例 ( 52. 43%)。ECG: 正常组中异常率63 64% (14/22); 病变组中异常率 90 12% (73/81); 两组间 P< 0. 05。二维超声心动图: 正常组中异常率63 .64% (14/22); 病变组中异常率67. 90% (55/81); 两组间P<0 .01。肌钙蛋白、心肌酶学、血脂、吸烟和体重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CG和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异常, 提示已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成 (P<0 .05, P<0. 01)。对可疑病例应尽早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检出早期患者, 以便临床实行早期干预治疗, 以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异常率 正常 冠状动脉造影 二维超声心动图 病变 心肌酶学 结论 提示 特点
下载PDF
50例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脉压及血脂的临床意义分析
7
作者 姚恩达 陈红 邓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0-61,共2页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脉压及血脂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5 0例冠心病患者和 5 0例对照组的静息心率、脉压及血脂 ,并进行临床的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在静息心率 (RHR)、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DL...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脉压及血脂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5 0例冠心病患者和 5 0例对照组的静息心率、脉压及血脂 ,并进行临床的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在静息心率 (RHR)、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DL)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上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脉压 (PP)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静息心率 (RHR)、脉压 (PP)、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较强的临床预测价值 ,并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静息心率 脉压 血脂 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100例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
8
作者 姚恩达 王晋生 吕心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19-21,共3页
100例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福建省立医院姚恩达,王晋生,吕心阳动态心电图(DCG)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诊断及晕厥等疾病症状的鉴别诊断上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100例、178例次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进... 100例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福建省立医院姚恩达,王晋生,吕心阳动态心电图(DCG)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诊断及晕厥等疾病症状的鉴别诊断上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100例、178例次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一、对象和方法病例取自门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DCG 监测 分析
下载PDF
调脂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疗效影响分析
9
作者 姚恩达 邓辉 《引进与咨询》 2005年第2期63-64,共2页
探讨调脂药物对高血压病降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 2 0 0 3年本院高血压病住院降压治疗的病例 6 0份 ,按降压治疗的同时是否进行调脂治疗而区分为调脂治疗组和非调脂治疗组两组。其中调脂治疗 3个月以上为调脂治疗组病例入选标准... 探讨调脂药物对高血压病降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 2 0 0 3年本院高血压病住院降压治疗的病例 6 0份 ,按降压治疗的同时是否进行调脂治疗而区分为调脂治疗组和非调脂治疗组两组。其中调脂治疗 3个月以上为调脂治疗组病例入选标准。结果 :调脂治疗组的收缩压 ,舒张压 ,脉搏均低于非调脂组。结论 :在给予高血压病人实施降压治疗的同时 ,还应给予调脂治疗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防止或遏制动脉硬化发生或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治疗 调脂治疗 高血压病人 降压疗效 患者 调脂药物 病例 影响分析 发展 遏制
下载PDF
耳垂征与冠心病相关性价值探讨(附100例分析)
10
作者 姚恩达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耳垂征 冠心病 价值 临床诊断 连锁关系 阳性者
下载PDF
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率震荡分析
11
作者 姚恩达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应用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这一新的预测心脏性猝死方法,探讨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窦性心率<50次/分为入组条件。采集单发室性早搏的前2个窦性RR间期及... 目的应用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这一新的预测心脏性猝死方法,探讨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窦性心率<50次/分为入组条件。采集单发室性早搏的前2个窦性RR间期及后20个窦性RR间期,根据公式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plope,TS)。结果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HRT均值TO:(1.03±0.97)%;TS:(3.87±1.93)ms/RR间期。提示本文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室性早搏后初始窦性心率加速现象消失。结论窦性心率<50次/分的心动过缓患者可能也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率震荡 震荡初始 震荡斜率 室性早搏
下载PDF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甲状腺轴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附95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红 姚恩达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轴功能是否可作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指标。方法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住院患者进行测试评分,随机抽取评分为27~30分的50例,作为正常组;随机抽取评分为20~26分的45例作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用... 目的探讨甲状腺轴功能是否可作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指标。方法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住院患者进行测试评分,随机抽取评分为27~30分的50例,作为正常组;随机抽取评分为20~26分的45例作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用微粒子免疫发光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结果轻度认知障碍组的T3和STSH检测结果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FT3亦低于正常组(P<0.05)。T4和FT4的检测结果则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状腺轴功能与痴呆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FT3、T3和STSH可作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诊断指标,并能对临床痴呆症的诊断、防治及科研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甲状腺轴 痴呆 老年
下载PDF
冠心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13
作者 柯文沅 郑育英 +4 位作者 姚恩达 朱杰 陈云珍 李建卫 翁颖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0年第2期1-2,共2页
冠心病多并有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粘度增高则常影响及心功能。本文就两者关系作如下观察分析。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冠心病患者40例,为长期随访治疗对象。其诊断均符合WHO标准,皆暂属稳定型心绞痛分型。其中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4岁... 冠心病多并有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粘度增高则常影响及心功能。本文就两者关系作如下观察分析。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冠心病患者40例,为长期随访治疗对象。其诊断均符合WHO标准,皆暂属稳定型心绞痛分型。其中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4岁。对照组30例为保健对象,既往及体检无明显心肺疾病者。其中男25例,女5例;平均年龄62.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液流变学 心功能
下载PDF
老年人脑梗死临床与颈动脉超声、脑SPECT、MR、TCD特征分析
14
作者 陈红 姚恩达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 从老年人脑梗死发病的临床特点和颈动脉超声 ,脑 SPECT、 MR及 TCD的检查特征探讨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及病因病理基础。方法 通过与中年患者的对比分析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颈动脉超声 ,脑SPECT、 MR及 TCD特征。结果 老年... 目的 从老年人脑梗死发病的临床特点和颈动脉超声 ,脑 SPECT、 MR及 TCD的检查特征探讨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及病因病理基础。方法 通过与中年患者的对比分析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颈动脉超声 ,脑SPECT、 MR及 TCD特征。结果 老年病人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病为 5 3.3%、冠心病 73.3%、高脂血症 6 0 .0 %、肥胖 73.3%。以后循环区供血障碍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为主诉的占 96 .7%。颈动脉超声检出双侧颈内动脉多发性斑块形成达 86 .7% ,同时伴有左颈动脉窦粥样斑块形成为 5 0 %。 SPECT异常检出率为 83.3% ,其中单纯显示双侧大脑皮层稍薄 ,放射性分布欠均匀 ,脑室稍扩大的占 5 3.3% ,交叉性小脑失联络征 30 .0 %。CT或 MRI多见双内囊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 ,普遍性脑萎缩 ,动脉硬化性脑白质病及多发性脑梗死。 TCD多见高阻力性脑动脉硬化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结论 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肥胖是老年人发生脑梗死常见和重要的危险因素。颈动脉彩色超声、脑 SPECT、 CT或 MRI和 TCD对老年人脑梗死的诊断依据更为完整和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颈动脉超声检查 脑SPECT检查 MR检查 TCD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善待健康,从远程医疗开始——国内远程医学现况调查分析
15
作者 浦晓东 姚恩达 李明 《软件世界》 2002年第6期108-112,共5页
或许您是一位初次听说远程医疗的患者,想知道远程医疗能为您带来什么;或许您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愿意和同行们交流远程医疗在为患者服务时的感想;亦或您是提供远程医疗技术或是服务的专业人士,期待着倾听医、患双方的需求之声。那么,... 或许您是一位初次听说远程医疗的患者,想知道远程医疗能为您带来什么;或许您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愿意和同行们交流远程医疗在为患者服务时的感想;亦或您是提供远程医疗技术或是服务的专业人士,期待着倾听医、患双方的需求之声。那么,您所关心的内容,将会从本文中找到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远程医疗 远程医学 调查分析
下载PDF
老年人脑梗死与血脂、血糖、血尿酸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红 姚恩达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94-495,共2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的发病与血脂、血糖和血尿酸的关系。方法 抽取 2 0 0 1年全年老年人 (>6 0岁 )的住院病例 ,以脑CT或MRI及MRA的检查结果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 ,即对照组。合并有其它脑血管病的病例不在本项研究的入选中。有... 目的 探讨脑梗死的发病与血脂、血糖和血尿酸的关系。方法 抽取 2 0 0 1年全年老年人 (>6 0岁 )的住院病例 ,以脑CT或MRI及MRA的检查结果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 ,即对照组。合并有其它脑血管病的病例不在本项研究的入选中。有服用降脂药物的患者 ,停服降脂药物 2周后再检测血液的生化指标。两组病人均采用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液的生化指标。结果 脑梗死组病人同时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和血尿酸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 (P >0 0 5 ) ,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糖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高血压作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老年人防治脑梗死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梗死 血脂 血糖 血尿酸 危险因素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