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5α-还原酶抑制作用的天然植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姚新成 顾承志 +3 位作者 王新兵 秦冬梅 唐辉 陈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0-805,共6页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对5α-还原酶具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植物的研究文献,选取作用机制比较明确、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大量数据验证的锯叶棕(Saw palmetto)、非洲臀果木(Pygeum africanum)、大荨麻(Urtica dioica)、苦参(Sophora flavesce...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对5α-还原酶具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植物的研究文献,选取作用机制比较明确、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大量数据验证的锯叶棕(Saw palmetto)、非洲臀果木(Pygeum africanum)、大荨麻(Urtica dioica)、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和植物花粉等天然植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Α-还原酶 酶抑制作用 天然植物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两色金鸡菊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姚新成 田丽萍 +3 位作者 秦冬梅 王新兵 李乐 唐辉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综述两色金鸡菊化学成分及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两色金鸡菊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色金鸡菊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并具有多样的生物学活性。结论两色金鸡菊具有潜在的药用和食用开发价... 目的综述两色金鸡菊化学成分及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两色金鸡菊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色金鸡菊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并具有多样的生物学活性。结论两色金鸡菊具有潜在的药用和食用开发价值,值得更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新疆两色金鸡菊总黄酮含量测定显色反应体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姚新成 王新兵 +2 位作者 张婷 陈文 唐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为准确测定新疆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中总黄酮的含量,选择合适的显色反应体系.方法:通过比较Na NO2-Al(NO3)3/Al Cl3-Na OH和Al(NO3)3/Al Cl3+KAc两种反应显色体系条件下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和对照品芦丁、槲皮素和... 目的:为准确测定新疆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中总黄酮的含量,选择合适的显色反应体系.方法:通过比较Na NO2-Al(NO3)3/Al Cl3-Na OH和Al(NO3)3/Al Cl3+KAc两种反应显色体系条件下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和对照品芦丁、槲皮素和槲皮苷的连续波长扫描图谱,考察两种反应体系光谱吸收曲线和最大吸收峰值!max,进而选择适合测定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的反应体系.结果:样品与槲皮素或槲皮苷对照品在Al(NO3)3/Al Cl3+KAc显色反应体系下产生的光谱吸收曲线相似,最大吸收峰峰位值更接近.因此,可以用该显色反应体系快速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论:该测定方法简单易行,能准确测定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总黄酮 显色反应体系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的薄荷油含量 被引量:8
4
作者 姚新成 王鲁妹 +2 位作者 许玉华 杨超龙 罗炳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9-790,共2页
关键词 Β-环糊精 包合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观察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清除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 被引量:5
5
作者 姚新成 刘谢英 +2 位作者 张婷 张玉姗 吕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TLC-bioautography),观察新疆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方法:以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为显...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TLC-bioautography),观察新疆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方法:以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为显色剂,观察新疆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清除自由基的有效成分;以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itrophanyl-β-D-Gluopyranoside,p NPG)为底物,观察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来源于啤酒酵母菌)的活性成分.采用混合标准物质TLC色谱进行活性成分定性分析.结果:新疆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均含有马里苷、奥卡宁、栎草亭-7-O-β-D-葡萄糖苷、黄酮奥卡宁(flavanokanin)、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等化学成分.经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实验,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黄酮奥卡宁、马里苷、芦丁和绿原酸均有较强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水提物和醇提物中黄酮奥卡宁、奥卡宁和马里苷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结论:经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可快速发现两色金鸡菊中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 清除自由基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
下载PDF
新疆两色金鸡菊挥发油清除亚硝酸盐、抑制亚硝胺形成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新成 李雪梅 +2 位作者 张婷 马亚菠 陈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考察新疆两色金鸡菊挥发油清除亚硝酸盐、抑制亚硝胺形成的能力,同时测试其对5种常见细菌的抑菌能力。方法体外模拟人体胃液酸性环境(p H 3.0,37℃),对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的新疆两色金鸡菊挥发油进行清除亚硝酸盐(Na NO2)和抑制亚硝... 目的考察新疆两色金鸡菊挥发油清除亚硝酸盐、抑制亚硝胺形成的能力,同时测试其对5种常见细菌的抑菌能力。方法体外模拟人体胃液酸性环境(p H 3.0,37℃),对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的新疆两色金鸡菊挥发油进行清除亚硝酸盐(Na NO2)和抑制亚硝胺形成活性测试;同时考察其对志贺氏菌、乳房链球菌、沙门氏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制能力。结果新疆两色金鸡菊挥发油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SC50为(0.391 2±0.012 7)μg/m L,是维生素C(1.034 5±0.064 8)的2.6倍;是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1.278 3±0.059 2)的3.3倍。其对亚硝胺形成的抑制能力SC50为(0.656 4±0.036)μg/m L,是维生素C(15.76±0.061)的24倍,是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14.39±0.029)的22倍。同时挥发油对上述5种细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弱于阳性对照药青霉素G钠。结论新疆两色金鸡菊挥发油具有很强的清除亚硝酸盐和抑制亚硝胺形成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挥发油 抑菌活性 亚硝酸盐 亚硝胺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提取条件 被引量:3
7
作者 姚新成 王恒 +2 位作者 石瑞坤 王贝贝 唐辉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765-768,共4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超声波提取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及RSM分析影响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条件。结果经RSM数据处理,获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30 min,液料比21... 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超声波提取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及RSM分析影响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条件。结果经RSM数据处理,获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30 min,液料比21∶1,乙醇浓度60%。在该条件下,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平均提取率(4.65±0.036)%(n=3)。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可从新疆两色金鸡菊中获得质量稳定、含量较高的总黄酮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总黄酮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姚新成 张婷 +2 位作者 石瑞坤 王贝贝 陈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建立测定新疆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为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提供依据。通过比较Al(NO3)3或Al Cl3+KAc两种反应显色体系条件下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和对照品槲皮苷的连续波长扫描图谱,考察两种反应体系连续波长扫描光... 建立测定新疆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为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提供依据。通过比较Al(NO3)3或Al Cl3+KAc两种反应显色体系条件下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和对照品槲皮苷的连续波长扫描图谱,考察两种反应体系连续波长扫描光谱吸收曲线和最大吸收峰峰位值,建立测定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新疆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和槲皮苷对照品在Al Cl3+KAc显色反应体系下产生的光谱吸收曲线相似,最大吸收峰峰位值更接近。因此,可以使用Al Cl3+KAc显色反应来测定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总黄酮 显色反应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新疆两色金鸡菊总皂苷 被引量:2
9
作者 姚新成 张婷 +1 位作者 唐辉 陈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248,共7页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新疆两色金鸡菊总皂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以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动态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选择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和纯化条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新疆两色金鸡菊总皂苷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较好...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新疆两色金鸡菊总皂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以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动态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选择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和纯化条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新疆两色金鸡菊总皂苷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较好的解吸能力.两色金鸡提取液经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可获得质量分数为(40.53±0.81)%(n=3)的总皂苷部位.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可有效地纯化新疆两色金鸡菊总皂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总皂苷 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中辅料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新成 穆尼热.艾 +1 位作者 高伟 陈红丽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利用新型辅料,筛选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中的辅料。方法通过考察辅料自身崩解性能、主药(对乙酰氨基酚APAP)与微晶纤维素(MCC)混合后稳定性、分散片制备工艺、在水中分散均匀性等,选择处方和工艺。结果选择MCC作为处方的填充剂(稀释... 目的利用新型辅料,筛选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中的辅料。方法通过考察辅料自身崩解性能、主药(对乙酰氨基酚APAP)与微晶纤维素(MCC)混合后稳定性、分散片制备工艺、在水中分散均匀性等,选择处方和工艺。结果选择MCC作为处方的填充剂(稀释剂);立崩、L-HPC、PVPP为混合型崩解剂;80g·L-1PVP醇溶液作黏合剂。结论根据该处方可以制得符合要求的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分散片 辅料
下载PDF
新疆两色金鸡菊总黄酮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新成 李雪梅 +2 位作者 张婷 任盟乔 陈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0-63,共4页
目的: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新疆两色金鸡菊中的总黄酮。方法:比较10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响应面优化提取所获得的新疆两色金鸡菊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考察不同类型的吸附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效果。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新... 目的: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新疆两色金鸡菊中的总黄酮。方法:比较10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响应面优化提取所获得的新疆两色金鸡菊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考察不同类型的吸附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效果。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新疆两色金鸡菊总黄酮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较好的解吸能力。当总黄酮上样浓度为0.54 mg/m L,上样量为树脂体积的2.1倍(2.1 BV),吸附平衡4 h后,先用2~3 BV蒸馏水冲洗柱床,再用2.2 BV的50%乙醇洗脱,分段收集,可获得较高含量的总黄酮有效部位。结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可以作为纯化新疆两色金鸡菊总黄酮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总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近年来研究状况 被引量:8
12
作者 姚新成 田晨煦 陈文 《农垦医学》 2004年第4期304-307,共4页
关键词 甘草酸 甘草次酸 体内 抗炎 抗过敏 镇痛 口服 酸类 代谢过程 豆科植物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处方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新成 许玉华 +1 位作者 韩汝春 李静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684-686,共3页
通过考察不同处方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在水中分散均匀性和药物30min累积溶出度等指标,综合评价不同处方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质量,初步进行处方筛选。结果显示,2%立崩、8%MCC和4%PVP K30%醇溶液组成的处方最优。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分散片 处方筛选
下载PDF
强化毕业实习指导 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新成 唐辉 +3 位作者 张华 王新兵 李乐 秦冬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第6期28-29,共2页
药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生命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担负着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崇高而神圣的使命。药学学科还是一门应用科学。它以诸多的基础学科为基础。药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基础学科的发... 药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生命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担负着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崇高而神圣的使命。药学学科还是一门应用科学。它以诸多的基础学科为基础。药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基础学科的发展,并呈现出发展的相关性和同向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指导 就业率 药学专业
下载PDF
药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以药物分析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新成 李慧芳 +1 位作者 李晓娟 刘青广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21期101-102,共2页
根据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构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循序渐进的药学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药学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药物分析
下载PDF
用正交设计实验优选Vitamin AD微囊制备工艺
16
作者 姚新成 许玉华 +1 位作者 庄太能 吕博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57-258,共2页
以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囊材,用复凝聚法制备维生素AD微囊,运用正交设计实验优选其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制备工艺中加酸速度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方差分析P<0.05。利用优选的工艺制备的微囊质量稳定,能达到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 正交设计 VITAMIN AD 复凝聚法 微囊
下载PDF
用复凝聚法制备阿维菌素微囊的工艺初探
17
作者 姚新成 杜华 田晨煦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8期114-114,共1页
以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囊材,用复凝聚法制各阿维菌素(AVM)微囊,初步建立了制各AVM微囊的工艺。
关键词 复凝聚法 阿维菌素微囊 制备工艺 抗寄生虫药 实验
下载PDF
用析因实验考察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处方
18
作者 姚新成 杨矿 +2 位作者 王晓凤 甄长春 陈红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散片相对于常规制剂具有许多优点。我们在前人研究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基础上,借鉴制备其他药物的分散片的研究经验,用性能较好的片剂崩解剂立崩,用析因实验考察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处方。方法:通过主药(对乙酰氨基酚APAP)与... 目的:分散片相对于常规制剂具有许多优点。我们在前人研究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基础上,借鉴制备其他药物的分散片的研究经验,用性能较好的片剂崩解剂立崩,用析因实验考察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处方。方法:通过主药(对乙酰氨基酚APAP)与主要辅料(微晶纤维素MCC)混合后稳定性的考察;用析因实验初步进行处方考察。结果:初步选择MCC作为处方的填充剂(稀释剂);立崩的量,PVP K30醇溶液浓度都对药物制剂的质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分散片
下载PDF
缓释阿维菌素明胶微球的研制及其体外释放特性 被引量:16
19
作者 唐辉 陈文 +2 位作者 姚新成 洪成林 陈坚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目的 :研究缓释阿维菌素明胶微球 (AVM GMS)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采用乳化缩聚法以生物可降解材料明胶为囊材制备AVM GMS ,通过均匀实验设计法得到优化的处方和制备工艺。通过体外释药研究以累计释药百分率进行不同模型拟合 ... 目的 :研究缓释阿维菌素明胶微球 (AVM GMS)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采用乳化缩聚法以生物可降解材料明胶为囊材制备AVM GMS ,通过均匀实验设计法得到优化的处方和制备工艺。通过体外释药研究以累计释药百分率进行不同模型拟合 ,以说明AVM GMS的缓释作用。结果 :按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备的AVM GMS ,粒径在 1 0~ 2 0 0 μm之间 ,包封率为 68.6 %~ 74.1 %。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 ,AVM GMS的t1 2 是AVM原料药的 6 .6倍。结论 :AVM GMS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明胶微球 缓释剂 体外释药
下载PDF
食用棉籽蛋白中总棉酚与游离棉酚含量测定 被引量:21
20
作者 唐辉 田晨煦 +2 位作者 姚新成 王鲁石 张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采用间苯三酚比色法测定食用棉籽蛋白中总棉酚(TGP)与游离棉酚(FGP)含量时,将棉籽蛋白中结合棉酚(UGP)水解,提取后测定TGP。以丙酮浸提棉籽蛋白,浓缩后测定FGP,同时以HPLC法对照。测得值结果表明:棉籽蛋白总棉酚测定准确简便,间苯三酚... 采用间苯三酚比色法测定食用棉籽蛋白中总棉酚(TGP)与游离棉酚(FGP)含量时,将棉籽蛋白中结合棉酚(UGP)水解,提取后测定TGP。以丙酮浸提棉籽蛋白,浓缩后测定FGP,同时以HPLC法对照。测得值结果表明:棉籽蛋白总棉酚测定准确简便,间苯三酚比色法可灵敏准确定量FGP,并与HPLC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比色法 棉籽蛋白 总棉酚 游离棉酚 植物蛋白 食品添加剂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