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对赝能隙的观测与定量刻画
1
作者 李希 王帅 +2 位作者 陈宇翱 姚星灿 潘建伟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90,共3页
1956年,库珀发现在极低温下,自旋方向相反的费米子在吸引相互作用下会束缚在一起,形成著名的库珀对[1]。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理解超导现象奠定了基础。1957年,巴丁、库珀和施里弗共同提出了BCS理论,解释了常规超导的机制[2]:在极低温下,电... 1956年,库珀发现在极低温下,自旋方向相反的费米子在吸引相互作用下会束缚在一起,形成著名的库珀对[1]。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理解超导现象奠定了基础。1957年,巴丁、库珀和施里弗共同提出了BCS理论,解释了常规超导的机制[2]:在极低温下,电声子耦合提供了电子间的弱吸引相互作用,使其配对形成库珀对。由于库珀对是玻色子,它们在低温下又会发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从而产生超导能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声子耦合 超导现象 超导能隙 极低温 库珀 施里弗 BCS理论 玻色子
下载PDF
基于二次无机气溶胶研究南京冬春季霾污染过程的形成特征和来源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星灿 康汉青 +1 位作者 杜亚宁 郭照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51-4160,共10页
为研究南京细颗粒物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潜在源区贡献,本文于2015年12月—2016年4月采集PM_(2.5)样品,并测定了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SO_(4)^(2-)、NO_(3)^(-)、NH_(4)^(+)、Cl-、K^(+)、Mg^(2+)、Ca^(2+)、Na^(... 为研究南京细颗粒物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潜在源区贡献,本文于2015年12月—2016年4月采集PM_(2.5)样品,并测定了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SO_(4)^(2-)、NO_(3)^(-)、NH_(4)^(+)、Cl-、K^(+)、Mg^(2+)、Ca^(2+)、Na^(+))的浓度,运用正定矩阵因子(PMF)源解析探究PM_(2.5)来源,结合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潜在源区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确定了相应组分的潜在污染源区域,并对污染贡献进行定量计算.结果显示,在不同污染水平下,SO_(4)^(2-)、NO_(3)^(-)和NH_(4)^(+)(SNA)均为PM_(2.5)的主要成分,在高相对湿度(RH>50%)和低温(T<8℃)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二次无机气溶胶的生成速率.PMF源解析发现二次转化源的贡献最显著,其次是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和海洋源.SNA的潜在源区分布类似,但的CWT峰值超过24μg·m^(−3),且CWT高值区范围较大,这进一步表明在观测期间汽车尾气排放和燃料燃烧是主要的潜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水溶性无机离子 二次转化 来源解析 区域传输.
下载PDF
费米超流体的类振荡膨胀(英文)
3
作者 王小琼 吴裕平 +7 位作者 刘相培 王宇轩 陈昊泽 Mudassar Maraj 邓友金 姚星灿 陈宇翱 潘建伟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7-11,M0003,共6页
在强相互作用的费米气体的研究中,原子团的膨胀动力学过程的测量是获取强相互作用费米气体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制备的原子团原子数少(~10~5)和温度高(~0.1T_F),此前的研究工作中强相互作用费米气体的膨胀过程通常仅能维持几毫秒.因... 在强相互作用的费米气体的研究中,原子团的膨胀动力学过程的测量是获取强相互作用费米气体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制备的原子团原子数少(~10~5)和温度高(~0.1T_F),此前的研究工作中强相互作用费米气体的膨胀过程通常仅能维持几毫秒.因此,本文首先制备出了大原子数(5×10~6)和极低温度(0.06(1)T_F)的费米超流.结合特殊的磁场设计,作者成功地观测到了长达30ms的费米超流体的类振荡膨胀过程.同时,作者测量了费米超流体的指数型状态方程,得到了准震荡频率与相互作用、温度的关系.该实验结果和方法将促进对费米超流诸多有趣现象的研究,如椭圆流、正常-超流相变和super-Efimov效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mionic superfluid Oscillatory-like expansion BEC-BCS crossover EQUATION-OF-ST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