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区不同降水量带生物结皮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明姣 赵允格 +3 位作者 许明祥 杨丽娜 王爱国 姚春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10,共9页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广泛发育,可通过固氮作用影响土壤氮素水平,但该区生物结皮对土壤氮素水平的影响鲜见报道。本文通过野外调查结合采样分析,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不同降水量带生物结皮组成、覆盖度差异及其对土壤氮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广泛发育,可通过固氮作用影响土壤氮素水平,但该区生物结皮对土壤氮素水平的影响鲜见报道。本文通过野外调查结合采样分析,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不同降水量带生物结皮组成、覆盖度差异及其对土壤氮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区不同降水量带生物结皮覆盖度无显著差异,但组成有差别;2)不同降水量带土壤氮素含量剖面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生物结皮显著增加了结皮层土壤氮素含量,对下层土壤影响较小,结皮层下0—2 cm、2—5 cm、5—10 cm土层中氮素含量差异不显著;3)生物结皮层土壤全氮、碱解氮及微生物氮在不同降水量带差异不显著,而0—2 cm、2—5 cm、5—10 cm土壤全氮、碱解氮及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在200~300 mm降水量带小于300~600 mm降水量带。研究结果揭示了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氮素的贡献,而不同降水量带生物结皮对土壤氮素的贡献差异不显著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土壤全氮 土壤碱解氮 土壤微生物氮 降水量带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的累积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姚春竹 赵允格 +1 位作者 王媛 张培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7-204,212,共9页
【目的】研究生物结皮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及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变化,明确生物结皮养分积累及培肥土壤的作用,为其潜在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调查黄土丘陵区不同发育年限生物结皮的样地,分... 【目的】研究生物结皮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及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变化,明确生物结皮养分积累及培肥土壤的作用,为其潜在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调查黄土丘陵区不同发育年限生物结皮的样地,分层采集样地的土壤样品,同时以同一区域退耕1年以内的撂荒地为对照(CK),测定生物结皮层以及0~2,2~5,5~1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结果】1)生物结皮条件下,结皮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可分为快速增长和趋于稳定2个阶段,这2个阶段以生物结皮发育13年为界限。结皮发育13年时,结皮层土壤全氮含量达到1.34 g/kg,是对照的3.72倍;有机质含量为25.41 g/kg,是对照的5.05倍。2)生物结皮明显增加了结皮层土壤碳氮比,结皮发育15年时,结皮层土壤的碳氮比最高,为11.8,但碳氮比与发育年限无关。3)结皮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明显高于0~10 cm土壤和对照,碱解氮含量在生物结皮发育15年时达到最大值(94.89 mg/kg),是对照的6.51倍,之后趋于稳定。4)生物结皮增加了结皮层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以及硝铵比。【结论】生物结皮可以明显提高结皮层土壤氮素含量,增加土壤肥力,对土壤表层氮素积累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生物结皮也有可能增加氮素的流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土壤氮素 有机质 累积特征
下载PDF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姚春竹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期27-27,共1页
秸秆还田机械化是保证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文章对当前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求更好地... 秸秆还田机械化是保证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文章对当前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求更好地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机械化技术 研究现状
下载PDF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春竹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8期42-43,共2页
要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和结余,保障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不仅要实现数量上的保障,还要实现质量上的提升,这样才能解决好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 保障体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 被引量:32
5
作者 张培培 赵允格 +1 位作者 王媛 姚春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663,共7页
采用滴水穿透时间法和酒精溶液入渗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区浅色藻结皮、深色藻结皮、藻+少量藓结皮、藓+少量藻结皮、藓结皮5种不同发育阶段的原状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及其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结皮增加了土壤的斥水性,... 采用滴水穿透时间法和酒精溶液入渗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区浅色藻结皮、深色藻结皮、藻+少量藓结皮、藓+少量藻结皮、藓结皮5种不同发育阶段的原状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及其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结皮增加了土壤的斥水性,其斥水强度和持久性均显著增加.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随生物结皮的演替逐渐降低,当生物结皮中藓类植物盖度在20%以上时,斥水持久性显著低于藻结皮.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与土壤含水量及优势种密切相关,藓类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随着含水量的降低逐渐增加,藻类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随含水量的变化呈双峰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发育阶段 斥水性 土壤含水量
原文传递
黄土丘陵区生物土壤结皮表面糙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媛 赵允格 +1 位作者 姚春竹 张培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7-656,共10页
地表糙度是影响地表径流和侵蚀过程的重要属性.生物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分布,是地表糙度的影响因子之一.本文采用链条法测定了黄土丘陵区不同发育阶段生物结皮表面糙度特征,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生物结皮表面糙度对坡向、土壤含水... 地表糙度是影响地表径流和侵蚀过程的重要属性.生物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分布,是地表糙度的影响因子之一.本文采用链条法测定了黄土丘陵区不同发育阶段生物结皮表面糙度特征,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生物结皮表面糙度对坡向、土壤含水量和冻融作用的响应及其与各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初步探索了生物结皮对地表糙度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生物结皮显著改变地表糙度,随着生物结皮从藻结皮向藓结皮演替,其糙度先降低后增加,生物结皮发育形成10年以后,其表面糙度基本趋于稳定;研究区早期形成的藻结皮表面糙度较裸土降低47.0%,深色藻结皮(藓类盖度〈20%)较裸土降低20.4%,混生结皮(藓类盖度为20%一60%)和苔藓结皮(藓类盖度〉70%)表面糙度与深色藻结皮基本一致;坡向对发育10年以上的生物结皮表面糙度的影响不显著;土壤含水量影响地表糙度特征.研究区浅色藻结皮表面糙度随水分变化较为剧烈;随着生物结皮发育,深色藻结皮、混生结皮和苔藓结皮表面糙度随水分的变化趋于平缓.冻融增加了生物结皮表面糙度.浅色藻结皮经两次冻融后表面糙度增加29.7%;深色藻结皮、混生结皮和藓结皮表面糙度的影响需经过反复冻融才有所体现.生物结皮表面糙度与藓结皮盖度呈显著正相关(P〈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发育阶段 生物结皮表面糙度 影响因子 黄土丘陵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