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河西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1
作者 刘一丹 姚晓军 +1 位作者 李宗省 胡家瑜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0,共12页
河西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优先区,而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地段,开展该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评估及驱动力定量分析对于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碳交换、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综合作用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 河西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优先区,而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地段,开展该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评估及驱动力定量分析对于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碳交换、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综合作用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MOD17A3产品数据、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R-贡献率和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河西地区植被NPP变化特征及土地利用覆被和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河西地区耕地、水域和居民建筑用地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而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有所减少,且2010年后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整体动态度显著提高,其中,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主导了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换。(2)河西地区整体植被NPP呈增长趋势,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的变化斜率分别为0.86和1.29,且植被NPP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3)2000—2020年河西地区LUCC对植被NPP的影响逐渐增大,且气候变化对植被NPP的贡献率普遍高于LUCC,但二者对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所起的作用不同,表现为耕地、林地和草地的植被NPP影响因子以气候变化为主导,未利用土地和居民建筑用地的植被NPP影响因子逐步以LUCC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河西地区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甘肃省农业干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娟 姚晓军 +1 位作者 李净 王晓燕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2,共12页
干旱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也是制约农业丰产丰收的关键自然要素。农业干旱监测通常基于气象站点观测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反映区域尺度的农业干旱状况。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基于MODIS、TRMM、ESA CCI等遥感数据产品和... 干旱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也是制约农业丰产丰收的关键自然要素。农业干旱监测通常基于气象站点观测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反映区域尺度的农业干旱状况。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基于MODIS、TRMM、ESA CCI等遥感数据产品和气象站点数据,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构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MDI),并对甘肃省2011—2019年农作物生长季(4—9月)旱情时空格局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CMDI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在各月均高于0.634,且与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该指数可反映农业干旱的发生发展过程。(2)甘肃省农业干旱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旱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重,其中河西地区多为特旱区和重旱区,陇中地区为重(中)旱区,陇南、陇东、甘南地区为干旱-无旱波动变化区。(3)2011—2019年甘肃省农业干旱在年、月尺度上均呈现较大的波动趋势,其中2012年干旱程度最轻,2017年则最为严重;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在4月和6月,陇东、陇南地区分别在5月和9月以及甘南地区4—9月农业旱情有所减轻外,其余地区在农作物生长季的旱情呈加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农业 遥感 随机森林 甘肃省
下载PDF
2000-2020年湟水流域植被NDVI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勇 修丽娜 姚晓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157,共8页
探究湟水流域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将有利于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法探究2000—2020年流域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自然和人... 探究湟水流域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将有利于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法探究2000—2020年流域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自然和人为驱动因素对流域内植被空间分异及变化的影响力。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流域植被NDVI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0.0038/a,其中湟水沿岸及下游部分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同时新兴城镇与“引大济湟”工程区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2)整个流域内,气温和高程是影响植被NDVI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高程、土壤和植被类型是影响植被NDVI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3)各驱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解释力均高于单因素,呈现出非线性增强与双因子增强的情况,气温与地貌交互作用解释力最高,达到71.6%,对植被NDVI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最强。(4)流域植被NDVI空间分异及变化受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且自然因素的影响起主导作用。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升与地区生态工程逐步落实,流域植被覆盖情况正在转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流域 NDVI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时空变化
下载PDF
2020年青海省面积≥1.0 km^(2)湖泊边界数据集
4
作者 张鸿芳 姚晓军 +3 位作者 肖建设 王玉 沙特 张聪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1期308-320,共13页
青海省(31°39′-39°19′N,89°35′-103°04′E)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作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诸多河流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开展青海省内湖泊现状调查对正确认识气候变化影响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 青海省(31°39′-39°19′N,89°35′-103°04′E)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作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诸多河流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开展青海省内湖泊现状调查对正确认识气候变化影响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使用Sentinel-2A/2B MSI高分辨率影像,基于水体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大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这一特征进行逐像元初步筛选,经人工检核修订后构建2020年青海省面积≥1.0 km^(2)的湖泊边界数据集,其中包括湖泊名称、面积、高程、流域、行政区划和日期等属性信息。本数据集反映了2020年青海省湖泊分布状况,可作为青海省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等研究的数据源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青海省 Sentinel-2 NDWI NDVI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HIV感染/AIDS手术患者病理和临床特征及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王宁 李刚 +7 位作者 龚胜 宋毅杰 李丹 刘玉 唐静 陈朝琼 蒋良双 姚晓军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29-33,共5页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HIV感染/AIDS手术病理及临床特征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胸外科接受...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HIV感染/AIDS手术病理及临床特征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胸外科接受手术的NSCLC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探究病理及临床特征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0例患者,平均年龄(56.86±8.89)岁,其中男性占74.00%,女性占26.00%。腺癌占72.00%,鳞癌占28.00%。29例患者行基因检测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蛋白检测,EGFR突变率62.06%、KRAS突变率17.24%、BRAF突变率6.90%、ALK突变率3.45%;PD-L1蛋白检测阳性率20.69%(6/2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00%(19/50),其中肺部感染14例、肺不张2例、脓气胸1例、乳糜胸2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抗病毒治疗时间≤4周、HIV载量≥40×10~3copy/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L为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通过有效抗病毒治疗,保持较高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较低的HIV载量,能有效减少NSCLC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手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术后并发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钟明 李刚 +2 位作者 王宁 姚晓军 蒋良双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 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规范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疾病进展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该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理念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并进行规范抗结... 目的 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规范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疾病进展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该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理念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并进行规范抗结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转归分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免疫细胞计数及合并症等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影响疾病进展及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129例,其中进展组70例,未进展组59例。进展组与未进展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P <0.001)、CD8+T淋巴细胞计数(P=0.005)、NK细胞计数(P <0.001)、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P <0.001)、初治与复治(P <0.001)、是否耐药(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较低的NK细胞计数(OR=39.968,95%CI 9.324~171.333,P<0.001)、复治(OR=24.118,95%CI 4.563~127.479,P<0.001)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OR=4.390,95%CI 1.004~19.205,P=0.049)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疾病进展及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较低的NK细胞计数、复治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为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规范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疾病进展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结核 淋巴细胞 进展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藏东南尼都藏布流域冰湖水量变化及潜在溃决诱因评估——以塔弄错为例
7
作者 祁苗苗 刘时银 +6 位作者 高永鹏 谢福明 潘兮然 张子凡 姚晓军 张晨扬 朱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5-1219,共15页
藏东南尼都藏布流域冰雪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发,研究团队于2021年10月对流域内的塔弄错进行了水深测量和周边地貌环境调查。同时,利用短基线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监测了尼都藏布流域的地表形变速率,以识别冰湖... 藏东南尼都藏布流域冰雪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发,研究团队于2021年10月对流域内的塔弄错进行了水深测量和周边地貌环境调查。同时,利用短基线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监测了尼都藏布流域的地表形变速率,以识别冰湖周边的潜在滑坡体、崩塌体等诱灾因素。最后,基于数值模型RAMMS和波浪传播模型,评估了不同情景下崩塌体入湖和水量变化对冰湖溃决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塔弄错的最大水深为29.45 m,平均水深为15.21 m,水量为1820842 m^(3)。塔弄错周边5个不稳定区域的平均形变速率远高于其他区域,将来可能会成为触发塔弄错溃坝的外界诱因。模型模拟显示,塔弄错在入湖崩塌体质量增加或水量增加情况下,产生的洪峰流量、溃口深度和坝顶承受的压力均显著增加。因此,建议在冰湖溃决风险评估工作中重点关注周边有崩塌隐患点且水量持续增长的冰湖,并实时观测崩塌区的动态变化,为下游及时做好冰湖溃决洪水的避险提供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 水深测量 水量变化 崩塌体入湖 涌浪 尼都藏布流域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冰川中流线自动提取方法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8
作者 姚晓军 刘时银 +3 位作者 朱钰 宫鹏 安丽娜 李晓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63-1570,共8页
冰川长度是冰川编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冰川变化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冰川轮廓矢量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从冰川形态角度提出了针对单一盆地与单一出口、复式盆地与单一出口、冰帽三种类型冰川的中流线自动提取方案,并在GIS... 冰川长度是冰川编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冰川变化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冰川轮廓矢量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从冰川形态角度提出了针对单一盆地与单一出口、复式盆地与单一出口、冰帽三种类型冰川的中流线自动提取方案,并在GIS软件支持下实现了冰川海拔最高点与最低点、冰川中流线的自动提取.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喀纳斯冰川、古里雅冰帽和野牛沟冰帽为例,分别提取了各条冰川的中流线,结果表明SRTM和ASTER GDEM两类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对冰川海拔最高点与最低点的位置判别影响较小;对单一盆地与单一出口类型冰川中流线实现了自动化提取,而对于复式盆地与单一出口冰川类型和冰帽类型,在冰川中流线提取中仍需专家知识支撑.与我国第一次冰川编目中的长度数据相比,本方法提取的冰川长度数据更加合理,对于补充与完善我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长度 中流线 冰川编目 GIS
下载PDF
钼靶联合彩超在未扪及肿块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姚晓军 赵兴文 +1 位作者 李贤华 王晓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381-2383,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未扪及肿块乳腺癌诊断率的手段。方法对39例未扪及肿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钼靶X线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标本病理诊断相印证,比较不同影像检查手段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单纯超声检查提示乳腺... 目的探讨提高未扪及肿块乳腺癌诊断率的手段。方法对39例未扪及肿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钼靶X线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标本病理诊断相印证,比较不同影像检查手段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单纯超声检查提示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56.4%,单纯钼靶X线检查提示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69.2%。而综合上述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3%,与单纯钼靶X线检查或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比,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联合彩超检查能明显提高未扪及肿块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X线检查 超声检查 乳腺癌
下载PDF
2000年与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临床诊治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晓军 刘伦旭 +2 位作者 张洪伟 蒲强 廖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5-36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2000年与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特征的变化,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与201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四川地区...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2000年与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特征的变化,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与201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四川地区常住人口中初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例,对两组患者的主要就诊原因、发病到就诊时间、伴随基础疾病、合并肺癌的双原发癌、家族恶性肿瘤史、肿瘤位置、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首诊主要治疗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收集有细胞学或组织学依据的肺癌病例共2,167例,其中2000年616例,2010年1,551例。10年中因体检而就诊的肺癌患者构成比上升(5.2%vs16.7%,P<0.001),肺癌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缩短(P<0.001),伴家族恶性肿瘤史的肺癌患者增多(3.9%vs13.7%,P<0.001);鳞癌低分化癌构成比明显增加(59.4%vs76.7%,P=0.002),而腺癌低分化癌构成比明显减少(72.3%vs51.8%,P=0.00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a期及IV期构成比明显上升(Ia期:1.0%vs4.5%,P<0.001;IV期:30.4%vs37.8%,P<0.001),IIIa期构成比明显下降(26.6%vs14.8%,P=0.002);治疗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诊采取化疗构成比上升(35.9%vs42.4%,P=0.007),IIIa期首诊采取手术者明显上升(41.8%vs63.4%,P=0.002),IV期首诊采取手术者明显下降(9.4%vs3.1%,P=0.001),小细胞肺癌患者首诊采取手术者明显下降(30.4%vs4.3%,P<0.001)。结论近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部分已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选择更适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对降低肺癌发病率、提高生存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病理学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最小方差法在甘肃省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姚晓军 马金辉 +1 位作者 年雁云 麻清源 《甘肃科学学报》 2005年第1期48-52,共5页
 依据2000年甘肃省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最小方差法,在全面分析了甘肃省81个县(市)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土地利用进行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全省可划分为陇东黄土高原、陇中黄土丘陵、陇南山地...  依据2000年甘肃省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最小方差法,在全面分析了甘肃省81个县(市)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土地利用进行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全省可划分为陇东黄土高原、陇中黄土丘陵、陇南山地、甘南高原和河西走廊5大土地利用区,这不仅揭示了甘肃省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规律,而且也为全省的农业区划和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法 甘肃省 土地利用 分区
下载PDF
基于Ordered Logistic模型的居民幸福感组群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晓军 孙美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5,共3页
文章以兰州市居民幸福感调查结果为数据源,应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对居民幸福感在若干变量上的组群差异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幸福感在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家庭氛围、职业稳定变量上的组群差异显著,可以认... 文章以兰州市居民幸福感调查结果为数据源,应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对居民幸福感在若干变量上的组群差异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幸福感在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家庭氛围、职业稳定变量上的组群差异显著,可以认为这些变量是影响当前兰州市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兰州市居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ERED LOGISTIC模型 幸福感组群差异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宝天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居民支付意愿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晓军 孙美平 张明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409,共6页
平均支付意愿是条件估值法(CVM)推导环境物品总经济价值的一种表征尺度。以宝天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为例,采用支付卡式CVM研究方法,对沿线居民支付意愿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支付意愿在收入、教育程度、年龄、性别... 平均支付意愿是条件估值法(CVM)推导环境物品总经济价值的一种表征尺度。以宝天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为例,采用支付卡式CVM研究方法,对沿线居民支付意愿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支付意愿在收入、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和职业稳定变量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群差异。t检验显示收入、教育两个变量平均支付意愿组间差异显著;而协方差分析表明收入水平是影响平均支付意愿在年龄、性别、职业稳定变量组间差异不突出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支付意愿存在组群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最后利用回归模型计算得到,宝天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居民平均支付意愿为42.77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估值法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宝天高速公路
下载PDF
PTE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晓军 胡以则 黄仲初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研究PTEN在人类肝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PTEN及VEGF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7例人类肝细胞癌和36例癌旁肝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PTEN蛋白产物及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 目的研究PTEN在人类肝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PTEN及VEGF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7例人类肝细胞癌和36例癌旁肝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PTEN蛋白产物及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肝细胞癌组、癌旁肝组织组、正常肝组织组PTEN表达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73%、83.33%及100%。PTEN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有无门静脉侵犯及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包膜是否完整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是否携带乙肝表面抗原均无明显关系。在同一肝细胞癌组织中,PTEN与VEGF的表达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结论PTEN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TEN与VEGF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N VEGF肝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Ad-VEGF-GFP-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大肠癌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微环境中细胞因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晓军 黄宗海 +1 位作者 李强 王朝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腺病毒介导的Ad-VEGF-GFP-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大肠癌Balb/c小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引起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细胞,成瘤后给予双自杀基因系统治疗,计算肿瘤体积抑瘤率的动态变化,治疗结束... 目的评价重组腺病毒介导的Ad-VEGF-GFP-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大肠癌Balb/c小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引起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细胞,成瘤后给予双自杀基因系统治疗,计算肿瘤体积抑瘤率的动态变化,治疗结束后检测IL-2、IL-10、TNFα、IFNγ这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大肠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治疗后小鼠4种细胞因子水平均有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荷大肠癌Balb/c小鼠的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所导致的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加强其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基因疗法 大肠癌 细胞因子
下载PDF
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Balb/c小鼠大肠癌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晓军 黄宗海 +1 位作者 李强 王朝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对Balb/c小鼠大肠癌的杀伤作用。方法:将Ad-VEGF-CD/TK在293细胞中包装、扩增、纯化、鉴定,用CT26细胞通过皮下注射法建立荷大肠癌Balb/c小鼠模型,随机选取30只荷...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对Balb/c小鼠大肠癌的杀伤作用。方法:将Ad-VEGF-CD/TK在293细胞中包装、扩增、纯化、鉴定,用CT26细胞通过皮下注射法建立荷大肠癌Balb/c小鼠模型,随机选取30只荷瘤小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小鼠。治疗组小鼠使用重组腺病毒和5-FC、GCV两种前药治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肿瘤生长体积,计算抑瘤率,3周后处死小鼠,取瘤,切片行TUNEL原位凋亡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14、21天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变小,生长受抑制,第7、14、21天的抑瘤率分别为69.5%、75.1%、84.3%,TUNEL原位凋亡检测显示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43.2±6.67)%和(2.4±0.91)%。结论:VEGF启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Balb/c小鼠大肠癌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自杀基因系统
下载PDF
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晓军 孙美平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年第1期50-51,共2页
在RS与GIS支持下,建立了兰州市1995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结合1985年和1990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引起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Markov与GM(1,1)两种预测方法对研究区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 在RS与GIS支持下,建立了兰州市1995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结合1985年和1990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引起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Markov与GM(1,1)两种预测方法对研究区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两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吻合度较高,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总趋势为耕地、未利用土地持续减少;林地、城镇工矿居民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也有明显的减少;水域相对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驱动因素分析 预测分析 兰州
下载PDF
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刍议 被引量:12
18
作者 姚晓军 张富学 孙美平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55-56,58,共3页
文章通过对G IS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G IS在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应用途径以及在信息化水平不同地区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 GIS 中学地理教育 应用
下载PDF
北宋洛阳宫城大内后苑遗址复原探析
19
作者 姚晓军 暴诗雨 +2 位作者 袁琨 李卓 田国行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北宋西京大内后苑是当时重要的皇家园林之一,虽不再拥有隋唐洛阳和北宋东京皇家御园的盛世局面,而超然物外的神仙意境仍未使其失去帝都陪京之尊位和皇家气势。根据宫城内考古和历史图文考证出大内后苑的整体范围,整理了描写大内后苑内... 北宋西京大内后苑是当时重要的皇家园林之一,虽不再拥有隋唐洛阳和北宋东京皇家御园的盛世局面,而超然物外的神仙意境仍未使其失去帝都陪京之尊位和皇家气势。根据宫城内考古和历史图文考证出大内后苑的整体范围,整理了描写大内后苑内景物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宋画、《营造法式》、相关建筑遗存和考古发掘报告首次对大内后苑的整体布局和单体建筑进行推理和复原想象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从选址、理水、建筑、花木等方面对其造园意匠展开分析,将其造园意匠归纳为“九曲通苑定乾坤”,主要体现在园林理水、空间和活动3个方面:园中理水采用了方中有曲的处理方法,阴阳相嵌,互相融合;园林空间北部呈现出规则形态,南部仍以自然式为主,体现道家、儒家和佛家意境;园林活动展现宗教性和文化性,整体上呈现较为鲜明的中原地区的造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北宋 洛阳城 大内后苑 遗址复原 造园意匠
下载PDF
洛阳古代都城选址响应自然山水格局的生态智慧
20
作者 姚晓军 魏凯璐 +2 位作者 张淑梅 王永强 田国行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68,共7页
洛阳古代都城的选址体现出中国传统营城中自然和人文协调共生的生态智慧,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不断适应人类的发展、迁徙,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智慧的结晶。通过历史文献和图像解译即舆图、历史地图、考古报告和遥感影像的信... 洛阳古代都城的选址体现出中国传统营城中自然和人文协调共生的生态智慧,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不断适应人类的发展、迁徙,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智慧的结晶。通过历史文献和图像解译即舆图、历史地图、考古报告和遥感影像的信息叠合,结合相关学科研究洛阳古代都城选址响应自然环境的内在规律。结果显示:洛阳古代都城选址不仅需要考虑都城因水而兴,社会文明因水而就的原则,更需要考虑洛水泛滥的威胁;伊洛河交汇位置、洛河泥沙含量、土地肥力及气候的变化对都城选址的影响均体现了古人善于利用自然地势防御、调适气候及交通组织等的生态智慧。对洛阳古代都城选址如何响应自然环境的生态智慧进行更为系统、全面地研究,不仅可以为今天古都的合理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更可以为未来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洛阳 古代都城选址 响应 生态智慧 自然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