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宫廷文化视野中的《长恨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榕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127,共7页
《长恨歌》作为长篇古体叙事诗,以独特的文学审美韵致感染着人们。其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文学领域,辐射到了文化的多个层面。《长恨歌》作为一个突出的文本案例,深刻地阐释了唐朝历史乃至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重大的转折,开启了中国封... 《长恨歌》作为长篇古体叙事诗,以独特的文学审美韵致感染着人们。其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文学领域,辐射到了文化的多个层面。《长恨歌》作为一个突出的文本案例,深刻地阐释了唐朝历史乃至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重大的转折,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下半叶感伤、世俗、浪漫的文化风气。从《长恨歌》的历史价值角度入手,对诗歌、历史文献、墓葬艺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能够更为深入地把握这首诗歌所映射出的唐代宫廷生活习俗及审美趣尚的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长恨歌》 唐代 宫廷生活 唐墓艺术
下载PDF
观念的再现——略论当代再现性油画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榕华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0-23,共4页
再现性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品性,而再现性绘画则是最能充分反映视觉艺术基本品性的绘画形式,其根本动因在于人类模仿本能的需要。再现性油画再现了可见世界中的某物的同时必然象征了某种不可见的理念。传递观念不能只依赖所描绘物象本身含... 再现性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品性,而再现性绘画则是最能充分反映视觉艺术基本品性的绘画形式,其根本动因在于人类模仿本能的需要。再现性油画再现了可见世界中的某物的同时必然象征了某种不可见的理念。传递观念不能只依赖所描绘物象本身含有的象征寓意来打动观众,要重视通过画面形式的自律来使作品获得审美价值。当代人自身潜藏着生命本能自发的模仿冲动,当代再现性油画成功的关键在于画家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把自己作为当代文化观念的倡导者,以现代人的健全审美来主宰绘画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本能 观念 载体 当代性
下载PDF
穿越甲骨文衔接文明史的空白——刘凤君发现与解码骨刻文纪实
3
作者 姚榕华 赵鹏 成岩 《商场现代化》 2013年第22期30-37,1,共8页
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倘以文字的出现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可甲骨文的历史只能追溯到商代,亦即三千多年前而已。再往前的夏代,乃至“三皇五帝”时期,中华祖先们使用的是怎样的文字?轩辕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倘以文字的出现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可甲骨文的历史只能追溯到商代,亦即三千多年前而已。再往前的夏代,乃至“三皇五帝”时期,中华祖先们使用的是怎样的文字?轩辕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他所造的字,难道只存在于神话之中?3300年前的安阳商殷甲骨文已是六书具备的成熟文字,它的发展演变起码经过了1000多年,那么它的源头又是什么?如何衔接仓颉造字时代到甲骨文字时期一千多年间的历史空白?……一连串的疑问始终困扰着古文字学家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字 衔接 文明史 纪实 解码 中华文明 古文字学家 文明起源
下载PDF
我院美术学研究生毕业论文要点摘编—对当代再现性油画的思考
4
作者 姚榕华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5-25,29-30,共3页
再现性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品性,而再现性绘画则是最能充分反映视觉艺术基本品性的绘画形式。从原始艺术再现视觉真实的能力不足,经过古典艺术再现能力与客观物象的和谐,至现当代表达内在感情与思维对再现性绘画的推进,再现性绘画呈现... 再现性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品性,而再现性绘画则是最能充分反映视觉艺术基本品性的绘画形式。从原始艺术再现视觉真实的能力不足,经过古典艺术再现能力与客观物象的和谐,至现当代表达内在感情与思维对再现性绘画的推进,再现性绘画呈现出性质不同的绘画形式和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艺术学院 美术学 研究生 毕业论文 当代 再现性 油画 物象 绘画形式
下载PDF
我院美术学研究生毕业论文要点摘编
5
作者 谭逸冰 牟健梅 +3 位作者 李健 于波 姚榕华 宋海永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5-25,28-29,共3页
关键词 山东艺术学院 美术学 研究生 毕业论文 华喦 花鸟画 空灵感 笔墨 构图 设色方法 表现手法 艺术形象 物象 意象
下载PDF
《长恨歌》中的“霓裳羽衣”意象 被引量:1
6
作者 姚榕华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9-164,共6页
“霓裳羽衣”的意象在《长恨歌》诗中共出现了三处,分别为:“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仅在一首《长恨歌》中,作者白居易如此频繁地使用了“霓... “霓裳羽衣”的意象在《长恨歌》诗中共出现了三处,分别为:“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仅在一首《长恨歌》中,作者白居易如此频繁地使用了“霓裳羽衣”这一意象,似乎蕴含着特殊的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意象 白居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