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姚武位 陈庆伟 柯大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10-151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2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冠脉造影结果阴性的306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2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冠脉造影结果阴性的306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LP(a)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冠心病组中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HDL-C逐渐下降(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低HDL-C水平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DL-C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冠脉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TC/HDL-C可能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姚武位 陈庆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253-256,共4页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呈负相关,其机制包括高密度脂蛋白逆转运胆固醇、抗氧化、促纤溶、抗血栓等作用。目前对于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者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呈负相关,其机制包括高密度脂蛋白逆转运胆固醇、抗氧化、促纤溶、抗血栓等作用。目前对于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干预主要有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以及新近的生物疗法等策略,达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下载PDF
24 h动态脉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姚武位 李鑫 +5 位作者 徐新献 周婧 田绿 窦娟 潘怡 韩根根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4期3764-3765,共2页
目的 24 h动态脉压(24h APP)及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U)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该院老年病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中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例。按年龄将其分为两... 目的 24 h动态脉压(24h APP)及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U)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该院老年病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中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例。按年龄将其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96例,年龄60~<80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46例,年龄80~92岁。分析两组患者24h APP、CysC、MAU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24 h平均压(24h ABP)及MA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老年高血压组24h APP和CysC水平高于老年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24h APP、Cys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白蛋白尿 血压测定 年龄因素 肾病
下载PDF
增龄及性别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姚武位 李鑫 徐新献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0期3090-3091,3094,共3页
目的探讨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老年病科住院的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70岁)77例、老年2组(70~<80岁)109例和老年3组(≥80岁)160... 目的探讨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老年病科住院的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70岁)77例、老年2组(70~<80岁)109例和老年3组(≥80岁)160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 ABPM)参数及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老年3组和老年2组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 DBP)均低于老年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6.63%、87.16%和90.63%。老年3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显著高于老年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患者的24h ABPM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并且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增龄是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与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昼夜节律 性别因素 年龄因素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人增龄、性别差异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1
5
作者 刘莹 陈庆伟 +4 位作者 吴庆 柯大智 邓玮 姚武位 李桂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3-40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及高龄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评价老年人增龄、性别差异与CHD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02年4月~2007年12月行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的连续733例患者,比较非冠心病组(306例)、单... 目的:探讨老年及高龄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评价老年人增龄、性别差异与CHD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02年4月~2007年12月行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的连续733例患者,比较非冠心病组(306例)、单支病变组(211例)、双支(126例)和多支病变组(90例)的年龄和基础临床指标,采用四分位法对Gensini积分进行分级,对不同Gensini积分水平患者的年龄、危险因素进行定量比较,所有对象分为4个年龄组:<60岁组(116例)、60~69岁组(200例)、70~79岁组(315例)、80岁~89岁组(102例),分析年龄、性别构成比对冠心病发病风险、病变范围和程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分析Gensini积分与年龄及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4个年龄组(<60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89岁组)CHD的发病率分别为47.41%、50.50%、64.40%、68.30%,与60岁以下的人群相比,老年人年龄每增加10岁,CHD的发病危险分别增加12.70%、24.20%、31.70%。各年龄组男性CHD发病率均高于女性,男性CHD发病风险为女性的1.39倍(P<0.01)。年龄(P<0.01,P<0.01)、纤维蛋白原(FIB,P<0.05,P<0.01)、尿素氮(Bun,P<0.05,P<0.05,P<0.05)、肌酐(Cr,P<0.01,P<0.01,P<0.01)伴随冠脉病变的支数及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上升,且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un、Cr和FIB都是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随增龄,CHD的发病风险逐渐上升,病变范围和程度也逐渐增加;男性为CHD的易患因素,与女性相比,男性CHD患者病变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人 增龄 性别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莹 陈庆伟 +4 位作者 吴庆 柯大智 邓玮 姚武位 李桂琼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0-893,共4页
目的评价老年和高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比较青中年(45~60岁,33例)、老年(60~74岁,92例)和高龄老年(75~89岁,76例)CHD患者的临床和冠脉介入治疗特点、PCI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PCI术后6月~2... 目的评价老年和高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比较青中年(45~60岁,33例)、老年(60~74岁,92例)和高龄老年(75~89岁,76例)CHD患者的临床和冠脉介入治疗特点、PCI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PCI术后6月~2年内主要心脏事件(MACE)和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老年和高龄老年组合并多种疾病和/或危险因素的发生高于轻中年组患者(P<0.05,P<0.01)。老年和高龄老年组单支和简单病变少于青中年组,而双支、多支及复杂病变明显增多。从青中年组、老年组到高龄老年组,Gesini积分逐渐增高。对应的PCI参数显示:与青中年组相比,老年组、高龄老年组预扩张比例增高,平均每例置入支架数、治疗病变数增加。除1例发生冠脉内急性血栓、1例发生冠脉穿孔破裂外,整组对象PCI的即刻成功率为99.01%(199/201),其中高龄老年组即刻总成功率为98.68%,与青中年组(100%)、老年组(98.91%)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高龄老年组完全血运重建的比例低于老年组(P<0.05)和青中年组(P<0.01),其MACE的发生风险为轻中年组的5.47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不完全血运重建(OR=2.14,95%CI=1.37~5.72)是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适应证的老年和高龄老年患者能耐受PCI,PCI即时成功率、院内无事件生存率与年轻患者相当,高龄不是PCI的禁忌证,且高龄CHD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可能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和高龄老年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徐新献 周婧 +5 位作者 姚武位 田绿 窦娟 潘怡 韩根根 余朝萍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837-283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18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160例,年龄80-99岁。分析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结果24h平均舒张压(24hDBP...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18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160例,年龄80-99岁。分析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结果24h平均舒张压(24hDBP)B组低于A组(P〈0.01)。A组和B组24h动态脉压(24hAPP)分别为(62.06±11.79)、(66.73±11.45)mmHg。日间平均压(dABP)A组高于B组(P〈0.01)。24hAPPA组低于B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24hDBP呈现降低趋势,24hAPP呈现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 老年人
下载PDF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脉压变化特征探讨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鑫 徐新献 +5 位作者 周婧 姚武位 田绿 窦娟 潘怡 余朝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脉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分为2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18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160例,年龄80-99岁。分析2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脉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分为2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18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160例,年龄80-99岁。分析2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24h平均舒张压(24hDBP)高龄老年高血压组低于老年高血压组(P〈0.001)。老年高血压组和高龄老年高血压组24h动态脉压(24hAPP)分别为(62.06±11.79)和(66.73±11.45)mmHg。日间平均压(dABP)老年高血压组高于高龄老年高血压组(P〈0.01)。24hAPP老年高血压组低于高龄老年高血压组(P〈0.001)。老年高血压组和高龄老年高血压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82.80%和90.63%。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DBP呈现降低趋势,24hAPP呈现增高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且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随增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增龄是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昼夜节律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训练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新献 姚武位 +1 位作者 周婧 谭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3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训练疗效的影响。方法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测定将4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别接受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2组病人分别在入院时及2个月后进行Fugl-...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训练疗效的影响。方法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测定将4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别接受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2组病人分别在入院时及2个月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无论从运动功能还是从日常生活能力上,治疗效果非抑郁组明显好于抑郁组。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影响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康复训练 老年人 偏瘫
下载PDF
25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新献 周婧 +4 位作者 姚武位 田绿 李鑫 窦娟 潘怡 《现代临床医学》 2015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点。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251例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50)、老年2组(70~79岁,n=88)和老年3组(≥80岁,n=113),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点。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251例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50)、老年2组(70~79岁,n=88)和老年3组(≥80岁,n=113),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老年3组高于老年1组(P〈0.01),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老年3组和老年2组均低于老年1组(P〈0.01),白天平均舒张压(d DBP)老年3组和老年2组均低于老年1组(P〈0.01和P〈0.05)。3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8.00%、89.78%和92.04%。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老年3组显著高于老年1组(P〈0.05)。表明随增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并随增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昼夜节律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婧 姚武位 徐新献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3期3595-359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特征及其在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高血压组9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特征及其在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高血压组9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46例,年龄大于79~92岁。分析两组患者BUN、Scr、CysC水平的变化。结果高龄老年高血压组Scr和CysC水平高于老年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Scr和Cys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可以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肾疾病/病因学 血尿素氮 肌酸酐/血液 胱抑素C 老年人
下载PDF
年龄、性别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窦娟 徐新献 +4 位作者 何灵妍 姚武位 周婧 田绿 潘怡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3期3610-3612,共3页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关系。方法将该院老年病科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60~<70岁组(老年1组)77例、70~<80岁组(老年2组)109例和80~<100岁组(老年3组)160例,分析三组患者脉...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关系。方法将该院老年病科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60~<70岁组(老年1组)77例、70~<80岁组(老年2组)109例和80~<100岁组(老年3组)160例,分析三组患者脉压参数。结果 24小时动态脉压(24 h APP)老年1组低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压参数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APP远大于正常脉压,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但脉压与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老年人 血压测定 脉压
下载PDF
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及24h动态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窦娟 姚武位 +1 位作者 徐新献 周婧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22期3462-346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及24 h动态脉压(24 hAPP)变化特征及其对早期肾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该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例按年龄分为老年高血压组(A组,60~<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及24 h动态脉压(24 hAPP)变化特征及其对早期肾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该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例按年龄分为老年高血压组(A组,60~<80岁,96例)和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80~92岁,46例)。分析2组患者BUN、SCr、CysC、24 hAPP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者BUN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SCr、CysC、24 hAP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SCr、CysC、24 hAPP随增龄而升高。CysC、24 hAPP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尿素氮 肌酸酐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婧 姚武位 徐新献 《系统医学》 2017年第9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住院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9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46例...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住院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9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46例,年龄80~92岁。分析两组患者CysC、BUN、SCr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和B组Cys C分别为(0.90±0.04)mg/L和(1.22±0.08)mg/L。A组和B组SCr分别为(74.98±2.81)μmol/L和(87.03±5.88)μmol/L。A组和B组BUN分别为(6.53±0.32)mmol/L和(6.56±0.31)mmol/L。B组的Cys C高于A组(P<0.001);B组的SCr高于A组(P<0.05)。BUN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 C可以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评价指标。老年高血压患者CysC和SCr随着增龄而增高,而BUN水平随着增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胱抑素C 血尿素氮 血肌酐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新献 姚武位 +4 位作者 周婧 田绿 窦娟 潘怡 韩根根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A组(60~69岁,n=77)、B组(70~79岁,n=109)和C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A组(60~69岁,n=77)、B组(70~79岁,n=109)和C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 A组、B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A组(74.85±11.11)mmHg,B组(71.88±10.52)mmHg]均高于C组[(68.80±9.06)mmHg](1 mmHg=0.133 kPa)(F=9.95,P〈0.05);A组、B组、C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6.63%、87.16%和9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P〈0.05);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C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 h DBP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随增龄变化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昼夜节律 血压测定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脉压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新献 姚武位 +5 位作者 李鑫 周婧 田绿 窦娟 潘怡 韩根根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脉压(24 hAPP)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C)水平变化的特征。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60~79岁,n=96);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80~9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脉压(24 hAPP)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C)水平变化的特征。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60~79岁,n=96);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80~92岁,n=46)。分析两组患者24 hAPP、血清CysC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和B组24 hAPP分别为(61.92±1.27)mmHg和(68.91±1.91)mmHg(1 mmHg=0.133 kPa),B组24 hAPP高于A组(t=-3.08,P<0.05);A组和B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0.90±0.04)mg/L和(1.22±0.08)mg/L,B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A组(t=-3.72,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越大,24h APP和血清CysC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动态脉压
原文传递
高龄高血压患者136例临床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新献 李鑫 +4 位作者 姚武位 周婧 田绿 潘怡 窦娟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4年第3期259-260,共2页
根据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防治指南,年龄3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危害大,属于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关键词 高龄 高血压病 心脑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