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患者的正念水平与健康行为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1
作者 赵有英 姚水华 潘琼佩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93-297,303,共6页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正念水平、健康行为和应对方式,并分析正念水平的影响因素,为优化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策略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正念水平、健康行为和应对方式,并分析正念水平的影响因素,为优化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策略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对9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正念水平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健康行为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 93例糖尿病患者MAAS总分为(45.63±10.5)分,其中正念水平良好(A组)58例(62.4%),正念水平较差(B组)35例(37.6%)。A组的HPLP-Ⅱ总分和各维度评分以及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均高于B组,MCMQ总分及回避、屈服维度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有无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正念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AAS评分与HPLP-Ⅱ各维度评分及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MCMQ中回避和屈服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495、-0.399,均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正念水平有待改善,尤其关注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有糖尿病并发症、病程>5年、健康行为较差和消极应对的患者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正念水平 影响因素 健康行为 应对方式
下载PDF
不同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姚水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第8期53-54,共2页
老年高血压有血压波动性大,血压晨峰现象显著等特点.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和靶器官损害程度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还与血压平稳性和血压晨峰现象相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有效降压,还要平稳降压,抑制血... 老年高血压有血压波动性大,血压晨峰现象显著等特点.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和靶器官损害程度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还与血压平稳性和血压晨峰现象相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有效降压,还要平稳降压,抑制血压晨峰.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患者 血压晨峰 服药时间 晨峰现象 平稳降压 血压波动性 血压水平 损害程度
下载PDF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水华 陈立荪 +3 位作者 戚丽萍 张明龙 陈胜海 易志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1期1455-1456,共2页
目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SU)失效以评介其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继发性SU失效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组23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组22例,均连续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 目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SU)失效以评介其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继发性SU失效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组23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组22例,均连续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平均每日胰岛素(Ins)用量及低血糖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患者的FPG、2hPG、HbA1c(P均<0.01),但CSII组较MDI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短(P<0.01),平均每日Ins用量少(P<0.05),低血糖反应少(P<0.05)。结论胰岛素泵能更有效迅速地控制血糖,节省Ins用量,延缓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且低血糖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 强化治疗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姚水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内科进行治疗的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共93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内科进行治疗的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共93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和心脏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41/46),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83%(30/4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提高,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在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提高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非缺血性心脏病 慢性心衰
下载PDF
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庆丰 姚水华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96例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型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2组...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96例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型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包括室性早搏、ST段压低及ST段压低持续时间)的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2.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室性早搏次数、ST段压低数值及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作为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倍他乐克 稳心颗粒 24H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尿钠肽检测评价药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反应
6
作者 陈立荪 谢嘉乐 +5 位作者 姚水华 戚丽萍 宋海宝 张明龙 陈胜海 易志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尿钠肽(BNP)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CHF、心功能Ⅱ~Ⅲ级(NYHA分级)患者41例,年龄43~87岁,平均(63±12)岁。检测BNP后,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21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尿钠肽(BNP)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CHF、心功能Ⅱ~Ⅲ级(NYHA分级)患者41例,年龄43~87岁,平均(63±12)岁。检测BNP后,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21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酒石酸美托洛尔组20例(常规治疗+酒石酸美托洛尔),并在治疗3个月后重复检测BNP。BNP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结果心力衰竭得到有效治疗后,两组BNP均显著下降(P<0.01),但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BN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酒石酸美托洛尔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BNP检测在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疗效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药物评价 尿钠肽
下载PDF
BIM技术在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文芳 许福才 +1 位作者 姚水华 都瑞鹏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5-100,共6页
钢管混凝土拱桥是大跨度桥梁中目前采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结构形式,但因其形体结构复杂、设计方案多样,也给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该类型大桥施工过程中,描述了依托BIM技术辅助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抗裂研究、缆索吊装施工技术交... 钢管混凝土拱桥是大跨度桥梁中目前采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结构形式,但因其形体结构复杂、设计方案多样,也给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该类型大桥施工过程中,描述了依托BIM技术辅助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抗裂研究、缆索吊装施工技术交底、预制构件施工深化加工与管理、施工过程信息化等方面的应用,为后续类似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钢管混凝土拱桥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赵有英 姚水华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第1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影响,旨在为临床防治糖尿病提供相应的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绍兴市柯桥区齐贤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根据患者HbA1c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Hb...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影响,旨在为临床防治糖尿病提供相应的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绍兴市柯桥区齐贤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根据患者HbA1c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HbA1c≤7.0%;B组:7.0%<HbA1c≤8.8%;C组:8.8%<HbA1c≤10.7%;D组:HbA1c>10.7%。及时收集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及行75g OGTT时胰岛素释放试验数值等数据。观察比较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数据、不同时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功能数据及不同HbA1c水平胰岛素倍增指数数据。结果:四组患者在年龄、病程、BMI、TC、TG、LDL-C、HDL-C等数据比较不具体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在FPG、1hPG、2hPG等数据比较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的HbA1c水平不断增加时,患者的胰岛素水平不断下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的HbA1c水平不断增加时HOMA-IS、AUCIns数据下降,Spearman分析显示,HOMA-IS、AUCIns水平数据与HbA1c水平成反比关系。当患者的HbA1c水平不断增加时,HOMA-IR数据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MBCI随着患者的HbA1c水平不断增加呈现"先升后降,再降再升"的趋势(P<0.05);当患者的HbA1c水平不断增加时,患者的Δ0.5hIns、Δ1hIns、Δ2hIns、Δ3hIns水平不断下降,B组患者的Δ0.5hIns、Δ1hIns、Δ2hIns、Δ3hIns水平与A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的Δ1hIns、Δ2hIns、Δ3hIns水平与A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HbA1c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胰岛功能,故在临床中为控制HbA1c范围提供参考,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胰岛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