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合香丸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程培丽 姚潇涵 王亚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 观察苏合香丸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目的 观察苏合香丸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苏合香丸治疗,2组均治疗10 d。比较2组进展性卒中发生情况、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预后以及吞咽功能。结果 观察组进展性卒中总发生率为14.86%,低于对照组的29.07%(χ^(2)=4.603,P=0.032);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90 d观察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56.76%,低于对照组的73.26%(χ^(2)=4.800,P=0.028);2组吞咽障碍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合香丸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肯定,且早期应用能降低进展性卒中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苏合香丸 治疗效果 预后
下载PDF
早期血管再通治疗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影像发病特征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姚潇涵 吴川杰 +3 位作者 马青峰 闫丙洲 祁江峡 张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3期2581-2590,共10页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分布及早期血管再通治疗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2017-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就诊,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收住入院并行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37例青年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分布及早期血管再通治疗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2017-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就诊,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收住入院并行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37例青年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总结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特点及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疗效。结果纳入37例早期血管再通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37.05±6.47)岁,男性29例(78.4%),9例年龄≤35岁(24.2%);常见危险因素:肥胖(73.0%)、吸烟(64.9%)、饮酒(56.8%)、高低密度脂蛋血症(40.5%)、高血压(37.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5.1%)。TOAST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12例(32.4%),心源性栓塞3例(8.1%),小动脉闭塞12例(32.4%),其他明确病因6例(16.2%),病因不明4例(10.8%)。大动脉粥样硬化病例中前循环7例,后循环5例;3例为心源性栓塞,包括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卵圆孔未闭合并反复栓塞事件;其他明确病因中,最常见于脑动脉夹层(3/6),其他包括烟雾病(1/6)、大动脉炎(1/6)、脂肪栓塞(1/6)。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平均9.8分,出院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16分;住院期间并发症多发生介入治疗患者,以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最常见。3组接受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静脉溶栓组以小血管病型多见,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改善幅度更为明显,该组人群入组时NIHSS评份低。结论早期发现危险因素、明确病因分型有利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管再通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评分,血管再通效果良好,安全性好,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青年 早期血管再通 病因分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量表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金雪红 李霞 +1 位作者 姚潇涵 裴少芳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332-335,共4页
目的:通过不同的量表来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6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正规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全部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通过不同的量表来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6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正规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多个时间点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欧洲卒中量表评分(ESS),并通过Barthel指数(BI)和Rankin分级(mRS)来比较两组第90天时的预后良好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三种评分方法在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30天时治疗组NIHSS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SS、ESS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90天时,三种量表评分均提示治疗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IHSS:P<0.01,CSS和ESS:P<0.05)。90天时预后良好率BI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S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5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均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NIHSS和BI评分可能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静脉溶栓 量表 预后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航 姚潇涵 +1 位作者 张欣 吕利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9,共5页
综述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介绍了基质浓度、有机物、溶解氧、温度以及pH等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并对运行较为成功的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未来研究重点,具体包括:变温... 综述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介绍了基质浓度、有机物、溶解氧、温度以及pH等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并对运行较为成功的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未来研究重点,具体包括:变温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的快速适应及性能保持,多因素共同作用对厌氧氨氧化的综合影响,厌氧氨氧化菌的快速增殖与稳定保留,短程硝化过程的稳定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脱氮 污水处理 工程应用
下载PDF
半暗带模式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卒中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金雪红 张红 +1 位作者 姚潇涵 裴少芳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886-892,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影响因素以及缺血半暗带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MCA狭窄或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影响因素以及缺血半暗带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MCA狭窄或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进行一站式颅脑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hpy,CTA)和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检查,通过eStroke平台分析结果并将患者分为有利半暗带模式组和不利半暗带模式组。根据发病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2分)和转归不良组(>2分)。比较组间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特征,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缺血半暗带模式和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2例患者,年龄(65.14±10.21)岁,男性35例(56.5%),35例(56.5%)存在有利半暗带模式,26例(41.9%)转归良好。单变量分析显示,有利半暗带模式组基线收缩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CTA和CTP检查时间、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基线核心梗死体积和基线半暗带体积与不利半暗带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归良好组基线收缩压、基线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CTA和CTP检查时间、基线ASPECTS、基线核心梗死体积、基线半暗带体积和半暗带模式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较长[优势比(odds ratio,OR)1.13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2~2.113;P=0.048]、发病至CTA和CTP检查时间较长(OR 1.123,95%CI 1.014~1.667;P=0.031)、基线NIHSS评分较高(OR 1.626,95%CI 1.019~2.715;P=0.023)与不利半暗带模式显著独立相关,而ASPECTS较高与有利半暗带模式显著独立相关(OR 0.043,95%CI 0.003~0.620;P=0.021);发病至入院时间较长(OR 1.204,95%CI 1.041~1.983;P=0.046)、发病至CTA和CTP检查时间较长(OR 1.037,95%CI 1.013~1.996;P=0.039)、基线NIHSS评分较高(OR 1.418,95%CI 1.096~1.959;P=0.038)、基线核心梗死体积较大(OR 1.006,95%CI 1.002~1.311;P=0.046)与转归不良显著独立相关,而基线半暗带体积较大(OR 0.074,95%CI 0.003~0.194;P=0.044)和有利半暗带模式(OR 0.063,95%CI 0.013~0.511;P=0.040)与转归良好显著独立相关。结论半暗带模式与MCA狭窄或闭塞所致卒中患者的临床转归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术 灌注成像 侧支循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红 姚潇涵 +1 位作者 金雪红 裴少芳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893-898,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影响。方法利用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卒中中心数据库,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发病48 h内...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影响。方法利用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卒中中心数据库,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发病48 h内接受双抗治疗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双抗治疗组。END定义为发病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或运动项目评分增加≥1分。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55例患者,联合治疗组84例,双抗治疗组71例。发病7 d内共有21例(13.5%)患者发生END,其中联合治疗组6例,双抗治疗组15例。两组治疗期间均无出血病例。单变量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卒中分布、是否联合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等因素可能与END有关(P均<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卒中分布等混杂因素后,联合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与END呈显著独立负相关(优势比0.233,95%可信区间0.078~0.796;P=0.009)。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双抗治疗可降低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END发生率,且不会增高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疾病恶化 银杏 内酯类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栓负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金雪红 裴少芳 +2 位作者 张红 姚潇涵 顾永泉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308-313,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栓负荷的影响因素,并评价血栓负荷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住于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神经内科的88例AIS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根据血栓负荷评分(CBS)将患者分为高血栓负荷...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栓负荷的影响因素,并评价血栓负荷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住于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神经内科的88例AIS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根据血栓负荷评分(CBS)将患者分为高血栓负荷组(0~6分)和低血栓负荷组(7~10分),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BS的影响因素,记录患者的区域软脑膜侧支评分(rLMC)、影像学特征、临床结局,通过χ^(2)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栓负荷和临床转归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结果88例患者中高血栓负荷组36例(40.9%),低血栓负荷组52例(59.1%),单因素分析显示心房颤动史(33.3%vs 13.5%)、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1.0(6.5,17.5)分vs 9.5(5.5,14.0)分]、发病至CT血管造影和CT灌注成像检查时间[380(190,525)min vs 408(180,610)min]、核心梗死区体积[21.62(15.71,42.26)ml vs 11.18(6.18,14.30)ml]、rLMC[(8.36±2.90)分vs(16.85±1.46)分]在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26,P=0.026;Z=3.682,P=0.031;Z=3.508,P=0.044;Z=3.115,P=0.039;t=-16.192,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心房颤动史[优势比(OR)=1.944,95%可信区间(CI):1.101~2.431;P=0.022]、基线NIHSS评分高(OR=1.326,95%CI:1.036~1.696;P=0.025)、核心梗死区体积大(OR=1.120,95%CI:1.011~1.367;P=0.034)是高血栓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而rLMC高(OR=0.571,95%CI:0.372~0.801;P=0.016)是高血栓负荷的抑制性因素。低血栓负荷组的90 d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高血栓负荷组(42.3%vs 16.7%,χ^(2)=4.947,P=0.026),脑出血转化率明显低于高血栓负荷组(1.9%vs 13.9%,χ^(2)=4.794,P=0.029),但2组的全因死亡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CBS预测临床转归的曲线下面积为0.784(95%CI:0.606~0.862;P<0.001),最佳截断值为6.5分,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1%和69.4%。结论心房颤动史、基线NIHSS评分高、核心梗死区体积大是AIS高血栓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rLMC高是高血栓负荷的抑制性因素,低血栓负荷组患者转归良好率更高,CBS对AIS临床转归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负荷 影响因素 转归
原文传递
脑卒中交叉性失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金雪红 姚潇涵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1778-1779,共2页
目的探讨交叉性失语的发病机制、特点、发病率及预后。方法比较左右两侧大脑半球卒中出现失语的比例,并将失语患者进行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BDAE)严重程度分级,了解失语严重程度的分布,3周后观察两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左侧卒中患者... 目的探讨交叉性失语的发病机制、特点、发病率及预后。方法比较左右两侧大脑半球卒中出现失语的比例,并将失语患者进行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BDAE)严重程度分级,了解失语严重程度的分布,3周后观察两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左侧卒中患者伴失语196例(占61.1%),而交叉性失语9例(占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球失语148例为运动性失语,占75.51%;交叉性失语7例为运动性失语,占77.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196例左半球失语治疗有效142例,有效率为72.45%;9例交叉性失语治疗有效8例,有效率为8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叉性失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左半球失语,且以运动性失语多见,交叉性失语的预后比较理想。右半球的语言功能可能为失语康复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交叉性失语 发生率 预后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红 李霞 +3 位作者 金雪红 姚潇涵 方丽君 裴少芳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2097-2102,共6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HR-NIC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收治的248例HR-NIC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123)及...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HR-NIC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收治的248例HR-NIC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123)及双抗组(n=125)。联合组患者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静脉滴注(前48 h每日60 mg连续静脉滴注,后5 d每日20 mg分2次静脉滴注,共7 d)联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双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氯吡格雷首剂300 mg,后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共7 d)。比较两组7 d卒中复发进展率,治疗24 h、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90 d的良好预后情况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和双抗组的卒中进展发生率分别为8.94%和13.6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NIHSS评分及90 d良好预后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HR-NICE安全、有效,效果与双抗治疗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