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clin D2、Bcl-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意义
1
作者 胡晓婧 姚灼新 +1 位作者 姜义荣 姚淑仪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 D2)、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入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DLBCL患者与2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RLH)患者...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 D2)、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入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DLBCL患者与2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RLH)患者,分别设定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术前未行任何治疗。选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cyclin D2、Bcl-2蛋白表达情况,对cyclin D2、Bcl-2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与DLBCL患者病理特征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cyclin D2蛋白阳性率、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3.75%(27/80)、62.50%(50/80),对照组cyclin D2蛋白阳性率、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00%(1/20)、10.00%(2/20);研究组cyclin D2蛋白阳性率、Bcl-2蛋白阳性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2蛋白表达、Bcl-2蛋白表达与DLBCL患者的免疫分型、Ann Arbor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5),与组织类型、肿瘤部位、性别及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DLBCL中cyclin D2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r=1.000,P<0.05)。结论cyclin D2、Bcl-2在DLBCL中呈高表达,可能参与了DLBCL的发生及发展,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辅助评价生物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细胞周期蛋白D2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 相关性
下载PDF
Ph阴性中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继发高血糖的高危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李章坤 郑锐年 +2 位作者 赖应昌 姚灼新 姚淑仪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探讨Ph染色体核型阴性的中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继发高血糖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血液科收治的68例初诊中老年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病史,诱导化疗... 目的探讨Ph染色体核型阴性的中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继发高血糖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血液科收治的68例初诊中老年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病史,诱导化疗均采用改良Hyper-CVAD方案,其中诱导化疗继发高血糖患者31例(继发高血糖组),未继发高血糖患者37例(非继发高血糖组),对比分析继发高血糖组患者的缓解率、继发真菌感染发生率、总生存率及继发高血糖的高危因素。结果诱导化疗继发高血糖的总发生率为45.5%(31/68),诱导化疗继发高血糖组患者与非继发高血糖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总生存期缩短(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疾病危险分层属于高危(OR=7.572)、初始LDH水平≥高限2倍(OR=4.642)、合并髓外侵犯(OR=5.426)是诱导化疗继发高血糖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中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继发高血糖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尤其是高危、初始高乳酸脱氢酶水平及伴有髓外侵犯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不良。临床医生应提高对中老年白血病患者化疗合并症的认识,应将诱导化疗继发高血糖的监测及调控作为急性白血病整体治疗策略的一部分,对减少继发感染,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老年 继发高血糖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水平在MDS患者中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姚灼新 翟振民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5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就诊的100例MDS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的100例非MDS患者为对照组。抽取入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SF...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就诊的100例MDS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就诊的100例非MDS患者为对照组。抽取入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SF水平。分析不同组别、疾病类型、危险度患者SF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SF水平为(608.28±49.31)ng/ml,与对照组的(106.49±20.48)ng/ml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Ⅱ(RAEB-Ⅱ)患者SF水平>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Ⅰ(RAEB-Ⅰ)>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难治性贫血(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00例组MDS患者中相对低危组48例,相对高危组52例;相对高危组MDS患者SF水平为(1 077.41±64.25)ng/ml,与相对低危组的(226.04±36.47)ng/ml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DS患者体内存在铁过载现象,不同疾病类型SF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且患者病情越严重则SF水平越高,可将SF作为判断MDS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清铁蛋白 危险度分层 预后评估
下载PDF
多疗程地西他滨治疗MDS及AML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翟振民 姚灼新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3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多疗程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6月就诊于某院的60例MDS及AML患者,均接受地西他滨静脉滴注治疗。分析治疗1疗程、2疗程、3疗程结束时的临... 目的探讨多疗程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6月就诊于某院的60例MDS及AML患者,均接受地西他滨静脉滴注治疗。分析治疗1疗程、2疗程、3疗程结束时的临床疗效,记录不同疗程粒细胞减少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着疗程增加总有效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疗程增加MDS患者粒细胞减少时间逐渐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L患者中,2、3疗程粒细胞减少时间明显短于1疗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疗程粒细胞减少时间短于2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MDS患者中感染发生率31.25%,粒细胞缺乏性发热18.75%,恶心25.00%,胃肠道反应18.75%(6/32);MDS患者中感染发生率39.29%,粒细胞缺乏性发热17.86%,恶心28.57%,胃肠道反应17.86%,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均可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及AML效果显著,临床疗效随着疗程增加而提高,且不良事件具有可控性,患者可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减量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高龄急性髓系白血病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章坤 赖应昌 +3 位作者 钟玉钗 姚灼新 姚淑仪 何继祥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9期554-556,共3页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联合减量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高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3 d地西他滨联合减量预激化疗方案治疗2例高龄AML患者,观察其疗效、不良反应,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高龄AML患者耐受性良好,经1...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联合减量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高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3 d地西他滨联合减量预激化疗方案治疗2例高龄AML患者,观察其疗效、不良反应,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高龄AML患者耐受性良好,经1个疗程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血象明显改善,但化疗后均出现3~4级骨髓抑制,并发肺炎和诱发心功能受损。其中1例高龄患者同时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经积极处理后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龄并不是AML患者化疗的绝对禁忌,地西他滨联合减量预激化疗方案针对高龄AML患者疗效确切,可以作为高龄AML患者的治疗新选择,但感染及继发脏器功能受损仍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需及时处理并加强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药物疗法 联合 地西他滨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姚灼新 肖浩文 肖扬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2期156-159,共4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AA分为重型(severe aplastic anemia, SAA)、极重型(ve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VSAA)...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AA分为重型(severe aplastic anemia, SAA)、极重型(ve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VSAA)和非重型(non 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SAA和VSAA一旦确诊后应立刻进行输血支持及特异性的治疗,否则大部分患者会在确诊后的1~2年内死于感染和(或)出血的并发症。一线治疗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和免疫抑制剂治疗(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两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治疗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全血细胞减少 免疫抑制剂 极重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