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左心室形态指数和偏心指数在评估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席小依 王璐霞 +9 位作者 姚玘 皇甫世豪 肖钰昕 武志芳 武萍 李莉 闫蕊 王跃涛 杨敏福 李思进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形态指数(SI)和偏心指数(EI)对左心室重构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间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且确诊心肌梗死(MI)的患者324例[男264例、女60例, 年龄(62.5±11.8)岁]... 目的探讨左心室形态指数(SI)和偏心指数(EI)对左心室重构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间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且确诊心肌梗死(MI)的患者324例[男264例、女60例, 年龄(62.5±11.8)岁]和健康对照(HC)者113例[男47例、女66例, 年龄(57.8±10.7)岁]。通过定量门控SPECT (QGS)软件获得SI[舒张末期SI(EDSI)、收缩末期SI(ESSI)]、EI、左心室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总评分(SMS)、室壁增厚总评分(STS)、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充盈率(PFR)]。采用倾向性评分(PS)逆处理概率加权法(IPTW)平衡组间协变量。分析平衡后的MI组与HC组间SI、EI和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2组EDV、EDSI、ESSI、EI单独及联合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的价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Delong检验等分析数据。结果 IPTW后MI组(319例)的EDSI、ESSI大于HC组(133例;EDSI:0.66±0.09和0.60±0.06;ESSI:0.59±0.11和0.47±0.07;t值:8.05、14.67, 均P<0.001), EI小于HC组(0.81±0.06和0.85±0.03;t=-8.93, P<0.001)。在MI组与HC组中, EDSI与ESSI(r值:0.928与0.873), EDSI、ESSI与EI(r值:-0.831~-0.641), EDSI、ESSI与LVEF(r值:-0.627~-0.201), ESSI与EDV、ESV、SMS(rs值:0.336~0.584), ESSI与-PER、PFR(rs值:-0.406~-0.402,r值:-0.352~-0.325)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示MI组、HC组中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的评估效能最高分别为EDV(AUC:0.895)、ESSI(AUC:0.839);EDV-EDSI-ESSI-(1-EI)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的评估效能在MI组(AUC:0.956)高于EDV、EDV-EDSI、EDV-ESSI和EDV-(1-EI)(z值:-2.64~-2.18, P值:0.008~0.029), 在HC组(AUC:0.911)高于EDV、EDV-EDSI和EDV-(1-EI)(z值:-2.60~-2.43, P值:0.009~0.015)。结论 MI患者SI增大、EI减小提示左心室球形度增加、重构程度加重。SI、EI对评估左心室形态、预测左心室重构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心肌灌注显像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原文传递
不同肥胖类型对男性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若楠 武萍 +11 位作者 姚玘 皇甫世豪 张珺 张楚欣 李莉 周海涛 孙琦婷 闫蕊 武志芳 杨敏福 王跃涛 李思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80-1086,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类型对男性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2月至2021年8月可疑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的男性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行一日法静息和负荷^(13)N-氨水正电子...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类型对男性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2月至2021年8月可疑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的男性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行一日法静息和负荷^(13)N-氨水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心肌灌注显像。以体重指数(BMI)≥28 kg/m^(2)为判定全身肥胖的标准,以腰围≥90 cm为判定腹型肥胖的标准,以负荷心肌血流量(MBF)<2.3 ml·min^(-1)·g^(-1)或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2.5为判定CMD的标准。依据BMI及腰围对患者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患者的MBF、CFR、CMD患病率,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心功能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36例研究对象。依据BMI和腰围被分为对照组(n=45),单纯腹型肥胖组(n=53)和复合型肥胖组(n=38)。3组间的静息M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2,P=0.994)。单纯腹型肥胖组[(2.44±0.85)ml·min^(-1)·g^(-1)]及复合型肥胖组[(2.49±0.71)ml·min^(-1)·g^(-1)]负荷MBF较对照组[(2.82±0.64)ml·min^(-1)·g^(-1)]低(P均<0.05),但前两组间的负荷M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2)。单纯腹型肥胖组的CFR低于对照组(2.87±0.99比3.32±0.62,P=0.012),复合型肥胖组的CFR(3.02±0.91)虽然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单纯腹型肥胖组(62.3%)及复合型肥胖组(52.6%)的CMD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22.2%)(P均<0.01)。腰围(OR=1.057,95%CI:1.013~1.103,P=0.011)是男性CM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非阻塞性冠心病的男性患者中,腹型肥胖可能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下降有关,单纯腹型肥胖的男性患CMD的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男性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心肌血流量 微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